[轉載]吉祥人生
博主案語:會閑法師講解的《佛說吉祥經》精鍊而詳盡,有緣細讀者,必能獲益。鑒於此經有裨補時世之失,造化人倫德業之功,實為人間佛教之本,堪稱無上菩提之基。故載於博客流通。會閑法師,博士,現任普陀山佛協副會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常務副院長、普陀山普陀講寺監院。本文是根據法師2012年9月29日於普門講堂開大座錄音整理而得。
吉祥人生——解讀《佛說吉祥經》
會閑法師
尊敬的諸上座、各位大德法師、大德居士:
大家下午吉祥!先請大家和我一起合掌念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聲)!
非常榮幸能受我們惟老的邀請來普門講堂和大家分享佛法。有點緊張、因為在座的有我的老師、我的學長、我的領導、我的同事,可以說誠惶誠恐。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不是特別深奧的佛法義理,而是來談談什麼是吉祥的人生?什麼是幸福的人生?這是我們普遍關心的話題。何為吉祥?吉祥,其實就是人生的一個理想境界,怎樣的理想境界才算是吉祥的呢?我想,這種理想的境界至少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
(1)身體、心理、人格、社會關係等都得以健康;
(2)個人智慧、名聲、謀生以及發展的才能等都得以發揮;
(3)有美好的居住環境、有理想的伴侶、有師長和親朋好友;
(4)得到各類有形或無形的內外支持;
(5)有良好機會,以及逢凶化吉、轉危為安的運氣;
(6)五福齊全: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
如果能達到以上這六種境界,你就擁有了吉祥的人生,生活當然幸福。那麼怎麼樣去擁有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主題。我們佛教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經典,叫做《佛說吉祥經》。這是一部非常受歡迎、非常受尊敬、並且非常有現實意義的經典,說明什麼是「幸福吉祥」的經典。
本人非常喜歡這部經典,原因是在上座部的佛教國家斯里蘭卡呆了八年,他們不管在家出家,只要是佛教徒,每天一定會誦這部吉祥經。這部《吉祥經》又叫《幸福經》。今天我所參考的譯本是由李榮熙居士在1935年從巴利文翻譯過來的,發表在當年九月二十二日的《佛教日報》上。解放前太虛大師最早組織了五比丘到斯里蘭卡留學,他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蘭卡追隨當時著名佛教學者VAJIRAPANNA金剛智長老受學。因為同在一個地方留學過,這是我喜歡的第二個原因;第一次聽人講這部經典的是我們的凈旻法師,聽了更受啟發;平時斷斷續續聽了最多的是明禪法師,他逢人便介紹這部經,而且一次又一次地解釋、講解,津津有味。所以我也下決心推廣、學習這部經典。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走進佛陀的世界,一起來解讀佛陀詮釋的吉祥人生的密碼。每一件事情的產生都有他的因緣,佛經也不例外。那麼這部經典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的呢?
相傳,佛陀在傳授這部經典之前的12年,當時的印度一直存在著一個什麼是吉祥的問題,吉祥也就是幸福的另一種說法。這個問題在在家人之間引起廣泛的討論,他們彼此相問:「吉祥是什麼?什麼是吉祥?」有人說這個是吉祥,有人說那個是吉祥。一些人說看見想要看見的事物是吉祥:有些人則認為聽到你想要聽的聲音就是吉祥。又有人說:聞到想要聞的;吃到想要吃的;碰觸想要碰觸的,就是吉祥。甚至還有一些迷信的說法,而且這些迷信不容易破除,每個地方、每個國家都有它們的迷信,一些佛教國家也不例外。比如,在緬甸,人們認為貓頭鷹的聲音是吉兆。如果一隻貓頭鷹飛到你的家裡,並且製造些噪音,那麼你第二天就會得到某些東西,進財之兆,所以認為貓頭鷹是個吉祥物。在斯里蘭卡和新加坡,到處是烏鴉。在蘭卡,出門碰到烏鴉叫是吉兆,若是被烏鴉屎擊中,那是大吉大利的事情。我開玩笑說:「出門烏鴉叫,下來一泡屎,劈頭又蓋臉,是為最吉祥。」
由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吉祥的看法,大家意見不統一,於是就爭論不休。這個問題就一直被討論著,並且很快被傳到天堂,天上的神仙和天人都知道了。然而,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吉祥。他們又開始彼此討論,互相問答,最後,還是沒有一個滿意的結論。
於是天神們便前往他們的國王—--帝釋天王請教什麼是幸福吉祥。帝釋天王說:「這個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人肯定知道什麼是幸福吉祥,我將去請問他。」
於是,午夜時分,他來到人間,化作普通天人,走近佛陀並詢問什麼是吉祥。於是,佛陀告訴天神什麼是真正的吉祥。佛陀的回答就成為了《吉祥經》的經文,當中開示了種種最高的吉祥。這就是佛陀講這部吉祥經的緣起。下面請聽我先讀誦一遍原文:
《佛說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夜深,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暇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製凈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盤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解經題:佛說吉祥經
佛是梵文Buddha佛陀的簡略,漢譯為覺者,就是覺悟的人。佛是最幸福、最自在、最完美、最如意、最吉祥的人。
佛說是指本經乃釋迦牟尼佛所說,佛是俱有說不盡的功德智慧的人,是最吉祥的人,因此「佛說」即是金口宣說。
吉祥吉無不利,祥為瑞兆。對於人生而言,即是身康心泰,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都處在最協調、最完美的境界。具體的說,凡是福德、智慧等我們本分應該得到的,我獲得了,這是「吉祥」;禍變煩惱等我們不該得的,我們得到了,那就不吉祥。
經是釋尊演說的教理。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吉祥經》理解為佛陀傳授給我們的,怎樣擁有最吉祥人生的經驗和方法。
如是我聞為經典之開頭語。釋尊於入滅之際,曾對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說,記錄佛一生所說的經藏,必須在卷首加上「如是我聞」一句,以區別於外道經典。(相當於現在的專利號、商標和防偽標誌一樣。)
佛陀興教說法,必須六緣具足,又稱六種成就或六事成就。即:
如是為第一成就,稱信成就。表示深信此經所記載的內容,都是佛陀親口所說的教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這個法是佛所說的而不懷疑,故稱信成就。我聞為第二成就,稱聞成就。即阿難親聞佛之說法,故稱聞成就。一時為第三成就,稱時成就。即指說法的時間。佛為第四成就,稱主成就。即指說法之主。在舍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為第五成就,稱處成就。即指說法的地方、處所。舍衛國的位置,大概在尼泊爾境內。祗陀園給孤獨精舍的典故,在座的法師們都聽了N遍了,這裡不再介紹了。
時已夜深
上面的一時,為機緣、期遇之時。這裡指請佛說法的具體時間,是這一天中的深夜時分。帝釋天王選擇晚上的中夜時分謁見佛陀,是因為中夜是天神接近佛陀,向佛陀請教問題,或聽佛陀說法的時間。根據《阿含經》記載,釋迦牟尼佛的一天是很辛苦的。在印度白天晚上一共是六時,我們常說晝夜六時恆吉祥,白天分初日、中日、後日,晚上則是初夜、中夜、後夜,這個時間概念相當於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這是白天,晚上六點到第二天早上六點這是黑夜,夜三時,晝三時。戒律裡面講到比丘的生活是初夜、後夜精進行道,中夜可以休息,要按這個指標來說,實際上就是休息四個小時,相當於晚上八點到十二點。一般,在家眾可以在下午去見佛陀,下午的時間是屬於在家人的。午後、傍晚和初夜時分則保留給比丘僧。比丘們在這段時間面見佛陀,並提出問題請教等。第二夜分或中夜是天神的時間,那時人們已熟睡,所以,佛陀的周圍就不會聚集太多的人。據說,天神並不想到人間,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人類散發的味道,聽說奇臭無比。他們大約在離人類100由旬—也就是幾百哩遠就能聞到人類的惡臭。
有一天神
為第六成就,稱眾成就。天神為當機者,請法者,又代表聞法大眾,相當於學生代表的身份。天神為六道眾生之一,是具有靈妙不測之德者的通稱,持五戒不失人身,修十善才能感生天上。
殊勝光明,遍照園中
事物的超絕而稀有者,稱為殊勝。眾天神由善業福報,而得光明神力。這位天神是具有大福德、大智慧的,這殊勝的光明就是他的身光與心光,是他的福德之光與智慧之光。他以身心光明,遍照整個祗陀園,代表人天大眾,向佛請教最吉祥的事理,足夠說明這場佛說吉祥經的法會本身就是一件最吉祥的殊勝稀有之事。
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這位身心放光天神,來到佛的處所,緩步前進,向佛陀恭敬作禮並站立一旁。他將心中的問題,以偈頌的形式,向佛請教。
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
天神與人,是六道眾生中的兩善趣,地獄、餓鬼、畜生是三惡趣。我們要敦倫盡份,持守五戒才能得人身;廣行十善,積功累德才能生天界。天道與人道的眾生,雖然在六道中的品位最高,處的環境最好,壽命最長,福樂最多;如果拿天道與人道相比,品位、環境、壽命和福樂又有天壤之別了。但是,生在天道與人道最終還是免不了生死輪迴。
天神的不幸福表現在哪裡?就是天神將死的時候有五種衰相現前。即一、頭上花萎,就是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二、衣裳垢膩,就是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三、身體臭穢,就是天神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發出很多臭的氣味來;四、腋下汗出,就是兩腋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五、不樂本座,就是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之後,天神便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們而走開。
同樣,如果我們人類,違背了人倫道德,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等種種惡行,也將感受五種衰耗之果:(一)求財所願不遂;(二)如有所得,日當衰耗;(三)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即便在天道與人道,這種衰變、壞墮都無法避免,我們又怎能不憂愁思慮,以求幸福與吉祥呢?這位天神代表人天大眾,向佛請示幸福和最吉祥。於是世尊如是答言:世尊就是這樣回答的。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請問諸上座,世間最可怕的是什麼?貧窮、饑渴、疾病、恐怖、絕望等等。其中,愚痴最可怕。愚痴,是人生三毒之一,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所謂愚痴人,是笨拙無知,心性闇昧,不通達事理、迷惑妄取,而做種種不當行為的人。愚痴的人不明理,不明理的人就顛倒、邪見、惡行,不但影響自己、影響當下,而且影響他人、影響後世。與這樣的人來往有什麼害處呢?
俗話說:寧願為有智慧的人撐傘,不可為愚痴的人出主意。這裡說個奸臣與昏君的公案:宋康王問相國唐鞅:「為什麼我對臣民這麼寬厚仁慈,他們卻不愛戴我呢?」唐鞅說:「主公,做君王的不該要臣民愛戴,而該要臣民害怕。你對有罪的人總是重罪輕罰,他們當然就肆無忌憚啦。只有重罰輕罪,主公才會有足夠的威嚴。」於是宋王就開始輕罪重罰。不料輕罪重罰的效果不佳。因此再問唐鞅:「我殺的人已經夠多了,但是臣民還是不怕我,這是為什麼?」唐鞅說:「主公殺的人,都是有罪的人。只殺有罪的人,沒罪的人當然不必害怕。主公想讓臣民害怕,就要不管有罪沒罪,時不時地濫殺一通。那樣臣民就會人人自危,對主公敬而畏之了。」康王覺得有理,過了不久,他就把唐鞅殺了。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典故。真可謂「昏君有過,奸臣有罪」。最終落得昏君喪國,奸臣喪命的可悲下場。可見親近愚痴人,輕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重則破國亡家,喪身失命。親近不得啊。
還有一則愚痴人畏影惡跡的故事。說的是一個趕路的愚人,非常害怕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腳印。為了甩開腳印和影子,他越走越快。可是他不知道,無論走得多快,影子始終寸步不離腳跟;他不知道,自己走的路越多,腳印也就越多。他更不明白,只要走到樹蔭里,影子就沒了;只要坐著不走,腳印也就沒了。他還以為是自己走得不夠快,未能甩掉影子與腳印,於是拚命狂奔,終於力竭而死。所以生活中不要親近、接近愚痴人。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人生的幸福不外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心靈健康;第二身體健康;第三不缺財富。
愚痴人就是心靈不健康的人,但一般情況下,除了有精神病的人,誰也不會認為自己是個心靈有問題的人。用佛法的標準來檢驗我們的心靈是不是健康,就是看我們當下是不是有貪、嗔、痴等煩惱,如果有這些煩惱,就會被這些煩惱所障礙,佛法叫「煩惱障」,就算不上吉祥了。那要如何去除這些煩惱呢?用智慧來對治,怎樣獲得智慧?一是靠自己修學、覺悟;二是靠善知識引導。所以佛陀接下來教我們:「應與智者交」。
我們平常為人處世都講求天時、地利、人和。與智者交,就是求人和,是選擇人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誰都不願意與口是心非的小人相依為伴的。常言道:「勿友不如己」,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有個笑話:說的是從前有一個秀才喜歡賣弄才學。一天他看見有一位村姑手裡拿著一個大籃一個小籃,便賣弄說:「大籃也是籃,小籃也是籃,小籃放在大籃里,兩籃並一籃。」村姑很討厭秀才的酸樣,便挖苦道:「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在棺材裡,兩材並一材。」秀才差點羞惱而死,說明有知識的、有文化的人不一定就有過人的智慧。
什麼是智者呢?智者,就有智慧的人,具有適應環境的普遍能力。俗話說:大的罪惡後面必有大的智慧。世人的智慧如果沒有了道德內涵,僅剩下經驗和知識,完全被慾望和貪婪所驅使,就會變成投機取巧的小聰明,不可告人的機謀和狡計。如果一個人光有智慧、能力、知識而缺乏正確的倫理道德規範,就會變成不近人情、自私粗野的「冷血動物」。這些經驗和知識就會障礙我們的人生,佛法叫「所知障」。從前禪宗六祖慧能,近代高僧慧明長老和廣欽老和尚,都是目不識丁,但他們卻既有知識,又有智慧,而能成就一番道業。所以,佛陀教我們:尊敬有德者。
「德者,得也」。認識了道,內得於己,外施於人,稱之為「德」。有德者,能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得到了該得到的一切;佛教所提倡的道德標準並不要求我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因為在佛法而言,別人與自己的根本利益是共同的,不可分開的,大凡毫不利己的事,也不一定有利於人,凡是利人的事必然利己,包括捨己救人的行為,在佛教看來則是同體大悲的精神。所以佛教的道德標準是自利利人,這是菩薩道的精髓,是雙贏的處世方法,值得大力提倡。簡而言之,凡舉心動念對別人有所侵犯,對社會有危害的就是不道德。損人利己的行為不道德,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更不道德,損己不利人的行為也不道德。
講個「子貢贖人」的故事與大家分享:魯國的法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外國淪為奴隸,有人出錢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子貢有一次贖了一個在外國淪為奴隸的魯國人,回來後拒絕了國家補償給他的贖金。孔子說:「子貢,你這樣做就不對了。你開了一個壞的先例,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收回國家補償你的贖金,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你不拿,就破壞了魯國的那條代償贖金的好法律。」可見子貢的行為還沒達到孔子所要求的不光利人還要利國、周顧一切的道德標準。事實上,魯國那條代償贖金的法律,立意非常好,它的目的是讓每一個人只要有機會,就可以惠而不費地做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即便你的財力連預付贖金都做不到,也應該去設法借來贖金為同胞贖身,因為你不損失任何東西,只需要付出同情心。所以,道德的目的並不是要任何人去做損己利人的重大犧牲,而是樂於做無損於自己但卻有利於別人的好事,道德觀念是一種綜合素質,是良好的修養形成的人生價值觀。
在我國古代官吏中,潔身自好、廉潔自律的人本來就屈指可數,而一個家族中幾代為官者都能比較好地做到這一點就更屬不易。東漢名臣楊震及其子孫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楊震的「畏四知」及其兒子楊秉的「去三惑」,更成了流芳百世的一段佳話。
楊震是東漢安帝時的重臣,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要職,素以廉潔著稱於世。有一年,他從荊州被調到東萊任太守,赴任途經昌邑時,恰逢當年他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在昌邑做縣令,從而留下了一段「暮夜卻金」的千古佳話。據《資治通鑒》記載,為了感謝楊震當年的舉薦,王密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密愧而出。
楊震不僅自律嚴格,對子孫要求亦很嚴厲。《資治通鑒》上說他「性公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正是由於楊震的言傳身教,其子孫後人幾代為官,皆以清廉留譽當代與後世。其子楊秉,「少承父業,博通書傳」,官至太尉,很受朝廷重用。其孫楊賜、曾孫楊彪等亦皆在朝中為官,且官位顯赫,政績良好。特別是楊秉,史書上說他一生效法乃父,為官清廉,生活儉樸,從不飲酒。夫人早逝,他終生未娶。他曾連任四州刺史,部下曾湊錢百萬饋贈,他卻閉門拒受,一時傳為美談。楊秉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時說:「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後漢書》稱讚楊氏父子說:「震『畏四知』,秉『去三惑』。」這個評價,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非常地道中肯的,仍是我們修身進德的楷模。
因此,佛開示我們,要擁有吉祥的人生,首先是要遠離愚痴,做一個智慧與道德完美結合的人。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第一偈中講人和,這裡「居住適宜處」是求地利,就是選擇地緣。孔子說過:「同仁義之人為鄰里,是件美好的事。選住址不選在有仁義的地方,怎麼能算是明智呢?」孟子早年喪父,他的母親為了使他學業有成,曾經三次搬遷居處,最後在一所學校旁邊定居下來,這是選擇合適的社會環境。因為不良的社會環境對我們的身心、生活和事業都有不好的影響。
居住適宜處,就是因地制宜選擇好的自然環境。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風水寶地,是大自然為有德者造就的;反之,即使有所謂真龍寶地,沒有道德的住在那裡,也不吉祥。
還有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更能影響我們的人生,就是我們的心理環境。儒家講寧靜致遠,佛家講因定發慧。「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是東晉時期的大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他在這裡強調,隱居在什麼地方並不重要,如果能在思想上超脫一切,那麼即使仍然生活在喧囂的世間人群中,仍能排除世俗的紛擾。
有一個故事,可能有的朋友知道,就是在江西黎川這個地方有一戶人家,那家人非常善良,特別是家裡的老太太,做善事真是不遺餘力,修橋補路,接濟窮人,做了大量的好事。話說有個天氣炎熱的夏天,一個外地的風水先生給人看風水後風塵僕僕地趕路,正好從這家人的門口過,風水先生因為非常熱而且渴就上前敲門,敲了好久出來一個男的,就是那家的年輕人,他問風水先生你有什麼事啊?風水先生說,我從這裡過路,非常渴,能不能給我倒一碗水喝呢?這個人說好,你在這等一下,然後就進到裡面去倒水了。那個風水先生就在門口等啊等,等了很久還不見人出來,就有點來氣了,心想:不就是討碗水嗎?又不是冰啤酒!這是開玩笑啊,冰啤酒那時的鄉下是不會有的。風水先生的意思是不就是討一碗水嘛,又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風水先生等得都有點不耐煩了,這時那個年輕人才端著一碗水慢吞吞地出來,風水先生接過水一看,上面還有糠呢。糠就是穀子脫粒以後的那個皮,麩皮。風水先生拿到這種水以後更來氣了,因為有一層糠漂在水上面,他只能慢慢地喝,吹一口再喝一口,就這樣把一碗水喝下去。喝完以後風水先生進到院里去還碗,還碗的時候他看見院子里放著一口棺材,一個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在院里坐著。風水先生就問了,你們府上最近有人去世啊?主人說正是啊。風水先生又問,這麼熱的天,為什麼不趕緊下葬啊?主人說還沒有找好墳地呢。那個風水先生一聽馬上心生歹念,他說我就是看風水的,我能給你們找一個好地方啊。主人一聽千恩萬謝,說求之不得啊。老太太的兒子就帶著風水先生到他們家的地上去轉悠,風水先生因心裡已有個壞主意了就找了個絕戶的地方,按風水學講就是葬到那兒的人的家族會斷子絕孫死光光的,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絕戶墳。他選好了以後那家主人很感謝,還給了風水先生好多禮金,他就走了。過了幾年,風水先生又從黎川這個地方經過,他想起多年前曾在這裡討水喝給人家出過一個壞點子,他心裡說,我倒要看看那戶家人家怎麼樣了。他就又走到他原來討水的地方,結果發現那家人的房子造得特別好,門庭高大,門口還張燈結綵的,外面還有人站崗,還有值班室。看起來那一家人很是發達呢。風水先生疑惑了,心想是不是原來那家人已經死光了又換了一家呀?他就上去向僕人問,一打聽還是他原來討水喝的那一家人。他便去見那家的主人,主人對他記憶猶新說:「非常感謝你啊,給我們找了個那麼好的地方。」現在家裡特別發達,做什麼發什麼,做什麼都成功。風水先生心裡更納悶了,心想,怎麼回事啊,我明明找的是一個絕戶的地方嘛。他說你帶我去看看吧,那家主人就帶他去那個墳地看,他這一看啊傻眼了,他說哎這裡怎麼變成這樣了?那裡的環境全改變了。風水先生就問那家的主人,主人說,我們把老人在這裡下葬後啊,當天晚上就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然後在我們老人的墳的周圍啊就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再衝出一條河,反正就成了一個非常興旺的風水。這個風水先生聽後一方面很驚嘆另外也很慚愧,這時他就實話實說了,說實不相瞞我那時候啊心裏面動了壞念頭了,我原是想給你們添麻煩的,就給你們找了是個絕戶墳,但沒有想到你們家的人這麼有德行,改變了這種風水了。那個主人很奇怪說:「你當時為什麼要動那樣的念頭呢?」風水先生說,你還記得我上次在你這兒討水喝吧?這個主人說記得呀。風水先生說,那天我敲門敲了很久你才出來,出來以後又磨蹭了半天才端出一碗水,我拿到水一看水上竟還浮著很多麩皮,使我不能很快地喝,所以我心裡就動了嗔恨之心。主人一聽就跟他解釋說,你不知道,我這樣做是按我母親的吩咐做的。你不知道我母親這個人有多慈善哪,修橋補路幫助鄰里,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那天你來討水喝的時候我進屋去倒水,她問起這個討水喝的人的情況,我說天氣很熱正在外面氣喘吁吁呢。我母親聽後就說啦,說這個人趕路這麼熱,你直接把一碗涼水給他,他一口喝下去肯定要生病的。所以她就叫我動作慢一點,好讓你在外面先坐坐能夠涼下來,另外再在水上面放一點麩皮,好使你喝的時候不至於一口就喝下去,落病。那個風水先生聽到這裡非常感動,他說,哎呀,難怪這一家人能夠有這麼大的力量把風水都能改變,因為他們行善已經行到了這種地步了呀。他們能夠為別人著想,幫助人時又是如此的心細,不是說要水喝就給一碗水,而是還想到這一碗水可能對我造成的傷害,他們要想各種方法使這個被救助的人得以避免。所以你們想一想,這種心態當然能夠改造環境了,佛教里講「心能轉境」,我想這個故事是對這話的最好詮釋了。
所以,吉祥的人生,不是求來的,而是修得的,所謂「往昔有德行」,是過去世曾經廣行眾善,積功累德。然而,佛法講的三世因果,我們凡夫俗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從目前這一生的因果中得到啟示。
范仲淹少年有德行,劃粥割齏(音jī,搗碎的姜、蒜、韭菜等)終成大器,就是一例。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不僅在政治上有卓越貢獻,而且在文學、軍事方面也表現出非凡的才能。范仲淹之所以有這樣傑出的才能,與他在青少年時期的刻苦努力有著必然的因果關係。早年的辛勤耕耘,換來了日後的豐碩果實。
范仲淹的祖籍原來是陝西影州,遷到江蘇吳縣是後來的事情。他不到3歲,父親因病去世,他隨著母親改嫁到了朱家。十幾歲時,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辭別母親,隻身來到應天府書院,拜當時著名學者感同文為師,學習經邦治國的知識,立志報國為民。在應天府書院期間,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他把粥劃成若干塊,鹹菜切成碎末(劃粥割齏),當作一天的飯食。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飯,他的同窗好友來看望他,發現他的伙食非常糟糕,於心不忍,便拿出錢來,讓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堅決地推辭了。他的朋友沒辦法,第二天送來許多美味佳肴,范仲淹這次接受了。
過了幾天,他的朋友又來拜訪范仲淹。他吃驚地發現,他上次送來的雞、魚之類的佳肴都變質發霉了,范仲淹連一筷子都沒動。他的朋友有些不高興地說:「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稱字,不稱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點吃的東西你都不肯接受,豈不讓朋友太傷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說:「老兄誤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擔心自己吃了魚肉之後,咽不下粥和鹹菜。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你千萬別生氣啊!」朋友聽了范仲淹的話,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一次,有人問起范仲淹的志向,他爽朗地說:「不是當個好醫生,就是當個好宰相。好醫生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國家。」這種不為個人升官發財而讀書的偉大抱負,讓周圍的人非常敬佩。後來,范仲淹當了參知政事,提出許多利民富國的措施,實現了自己當年的志向,成為一代名人。這是往昔有德行的最好說明。
「置身於正道」。所謂正道,就是順應天時的道業。佛陀先說人和(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後說地利(居住適宜處),再說天時,是順應事物生成的客觀規律的。要成就眾事,第一是人,第二是地方,第三是時機。不過,這個天時不是黃道吉日,而是我們身、口、意三業的定位。我們心所想的、口所說的、身所行的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相應時,就是天時,否則,你選個黃道吉日去搶個銀行試試?
那麼,哪些是順應天時的道業呢?佛教中有八條正道,是順應天時的,不但通向世間的大吉祥,而且通向出世間的大解脫,通向成佛的大涅槃。這八正道就是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和正思維。
今天就不詳細介紹這八正道了,上次修定法師已經專題講過了。
如果我們能實踐八正道,可以凈化自己,進而凈化社會,使大眾行正道,構成和善的、安樂的、幸福的和諧社會。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老百姓有句話,叫「業多好遮身」,佛陀教我們「多聞工藝精」。就是要博聞強識,勤學苦練,擁有廣博的知識,掌握多種精湛的技藝,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為大眾服務。
前面佛陀告訴我們要「尊敬有德者」,這裡就是把道德規範具體成「嚴持諸禁戒」。俗話說,行有行規,客有客體,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切行規客體、國法政令、人倫禮儀,所禁止的做了就是犯,所提倡的和義務之內的事不作為也是犯。所以,佛制的戒律一是戒作惡,二是戒不作善。
佛教最基本的禁戒是五戒,就是人生應遵行的五種道德,在這五種道德的基礎上運用知識和技藝,人生就得大吉祥。哪五種道德呢?一、不殺生而仁愛;二、不偷盜而重義;三、不邪淫而有禮;四、不妄語而誠信;五、不飲酒而正智。這五種是做人應有的道德行為。在人群社會,如果大家能夠做到「不殺生」和「不偷盜」,那麼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安全了;如果大家能夠做到「不邪淫」,那麼每個人的家庭都能得到和諧了;如果大家能夠做到「不妄語」,那麼整個社會國家也都能夠和平安樂了。所以,不但個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必須實行佛教的五戒;就是人類世界要達到和平安樂,也得大家一起來實行佛教的五戒,推行人生應該遵行的五種道德。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到處都有殺人、偷盜、強暴、欺騙等不良現象,社會還能安定嗎?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就是為了禁止這些惡行。只要有一人遵行五戒,社會上就會減少一分危機,增加一分安全。
以上五種道德側重在自身的修為,「嚴持諸禁戒」,即是以這五戒為根本,就是戒作惡;而「言談悅人心」就是進而利及他人,更戒不作善。所以從五戒的不妄語戒中再引伸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與不妄言,合為口業四戒。具體不展開了。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吉祥的人生不但無害於己,而且有利於人,將利益推己及人,則由自身的父母妻子推及社會大眾,所以,佛陀教我們首先要「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人也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中華民族有著「孝順父母」、「尊長愛幼」、「尊師重道」等傳統美德。奉養父母親一是養體,二是養志。養體,就是以尊敬的態度、和悅的顏色、快樂的心情、合乎禮儀的言行來奉養父母,「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使其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達到滿意。養志,就是讓父母生活得快樂、安心、自得。自己要愛惜身體讓父母安心、不做壞事讓父母放心、子承父業讓父母順心、建功立業讓父母開心、規勸父母使之不陷於不義等等。也就是要照顧長者、經濟上援助長者、尊敬長者、服從長者、關注長者以及慰問長者。
小時候聽家母講過一個關於觀世音菩薩教化逆子的故事:說從前,有個屠夫,嗜酒好鬥,而且對自己母親很不孝順,舉動非常粗暴,常常在外邊吃醉了酒回家辱罵老母親,有時還動手毒打母親。這位寡苦母親,生了這個忤逆兒子,竟對自己如此不孝,唯有自恨前世業障深重,嗟嘆苦命而已。家中供有南海觀音聖像,每當殺豬的兒子不在家時,她就跪在菩薩像前懺悔宿業,哀求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憐愍她的老苦,冥中感化她的忤逆兒子,使他回心轉意,改惡向善,不要再打她罵她。
真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這個惡屠夫,雖然平時不孝老母,但開始對佛教漸漸有點信心,尤其對南海普陀山特別嚮往,因為他看見一批一批的香客前往南海普陀山去朝拜觀音大士,如果菩薩沒有靈感,哪裡會感動這許多人?同時他還聽到很多人從普陀山回來說,在山上看見活觀世音菩薩。因此這個屠夫也發起道心來,隨著一批香客,同往南海朝山進香,一路上曉行夜宿,走馬行船,有一天終於到了普陀山。屠夫至山,各處遍訪尋求,想見一見活的觀音菩薩,可是跑遍了全山各寺院,也沒有看見哪裡有活的觀音菩薩,大失所望,心有怨意。
菩薩知他是一個忤逆不孝的惡屠夫,所幸還有一點善心,還知道來山進香,就是不知道孝養家中的老母親,今天點化他一下,使他能改惡向善,做一個孝子賢孫,免得死墮惡道。因此就化現一個年老比丘,坐在潮音洞前。不孝子看見這位老和尚道貌岸然,想必住山有時,定能詳知山上的一切,便打躬作揖的問道:「請問老師父!你們普陀山的活觀音菩薩在哪裡?我來尋訪了幾天,也沒有看見,老師父您若是知道,就請相告。」老和尚說:「你要想看見活觀音菩薩,現在趕快回去。菩薩已經到你家裡了,趕緊回去拜見,切莫錯過機會。」屠夫又問:「我就是回去,也不知道菩薩是個什麼樣子,見面若不相識,豈不當面錯過了嗎?」老和尚說:「觀音菩薩是很好認識的,你回家看見一個反穿衣、倒踏鞋的老婆婆,那就是你所要求見的觀音,要誠心誠意跪下拜見,不可稍有怠慢。」
那位屠夫聽了老和尚的吩咐,兼程趕回,想一睹觀音的聖容。他到家時已經是夜間十二時許。他的老母親自從兒子發願要去朝南海,心中就暗暗的歡喜起來,不斷的在佛前焚香點燭,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哀求菩薩顯聖,感化這個忤逆不孝的兒子,她每天都在佛前求拜,拜上好久,才安心去睡。那天夜裡,剛剛拜了佛上床睡去,萬想不到她的兒子會在深更半夜的回來。屠夫回來看見雙門緊閉,因為他一向對娘沒有好聲好氣的稱呼過,大聲叫喊他娘趕快來開門,他的娘從睡夢中被他吵醒,一聽是不孝兒子的聲音,並且已經在外叫罵起來了,老太太一下子可嚇壞了,自恨自己太大意,為什麼如此熟睡,觸怒了活閻羅(指其子)又逃不了一頓毒打!趕快起來開門,嘴裡連連答應道:「來了!來了!」因為怕的心慌,所以來不及穿衣穿鞋,衣服反穿身上,鞋子倒踏在腳上,點了燈火,匆匆忙忙的來開門。老太婆戰戰兢兢地把門開,唯恐今天又逃不了忤逆兒子的毒打,哪知這位忤逆子,走進門來抬頭一看,嚇得他慌忙的對他的親娘跪下來磕頭便拜,嘴裡還連稱:「弟子某某,拜見觀音老母!」
他娘被他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說你不要認錯了,我是你娘,不是什麼觀音老母。他說:「我在南海,有位老和尚告訴我,你回去看見反穿衣、倒踏鞋的人,就是活觀音菩薩,我沒有看錯,您就是觀音老母!」老太太這時看看自己,才知道真的衣服和鞋子都穿反了,也不覺啞然失笑,這時才知道觀音大士的感應,教化兒子回頭,現在兒子既然把她看成觀音菩薩,老太太也福至心靈起來,理直氣壯地教導她的兒子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你在家中不肯孝養自己的母親,你哪裡能得到好報呢?你還想到南海見活觀音,哪裡有忤逆不孝的人能夠親眼見到菩薩聖容的?你要知道:那個對你講話的老和尚就是觀音菩薩,因為你忤逆不孝,恐怕你死遭惡報,所以要你回來孝養老母,就如同拜見活觀世音菩薩一樣的功德。」兒子跪在地上經他娘這一頓教訓,忽然良心發現,感覺過去完全不對,不應該對自己的母親忤逆不孝,就在佛前發願從此痛改前非,做一個孝順兒子,改惡向善,並且再也不殺生當屠夫,改業做小生意,侍奉老母,以終余年。
很多人只知道遠廟燒香做功德,而不知孝養父母,和樂家庭,祖師大德說:「堂上雙親你不敬,遠廟拜佛有何功?!」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孝養父母,然後再去布施放生及供養三寶。
我們人應該孝順父母,動物也知道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則感人的消息:
淮安城裡有一戶人家,主人宰殺了自家養的一條母狗,然後全家人就給烹食了…母狗有三隻子狗,這三隻小狗各銜著被丟棄的母骨走去一處有土的地方。但見它們各自挖土,隨後將母骨埋進土中,接著它們便伏在母骨旁悲號不絕…往來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景都十分感動!大家都稱嘆這三隻子狗為「孝犬」。很感人。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縣令多年,後被人彈劾罷官,離開濰縣時百姓夾道相送,依依不捨。人們請他留下一句話再走。鄭板橋沉吟片刻,說道:「今後你們侍奉父母,能像侍奉自己孩子一樣就行了。」「愛父如子」,言簡意賅,應是天下作兒女的孝行吧。只有實行孝敬才能得到孝敬,只有實行孝敬和得到孝敬的人生才算吉祥的人生。
孔子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夫妻是五倫之一,也是一切社會關係的始點,是社會機體的細胞。在我們現今的社會,如何建立美滿和諧的夫妻關係,使家家成為菩提眷屬,而不是冤家仇敵?如何使我們的社會有健全的男女來往,杜絕怨女曠男的問題?因此,佛陀教我們「愛護妻與子」。
古人說「寧拆十座墳,不拆一樁婚」,拆祖墳是最缺德的事情,但離婚比這還要缺德。即是在今天,離婚雖然合法,但離婚給家庭、子女、社會造成的危害卻是很明顯的。佛教中理想的情感就是慈悲。佛教徒的感情生活,最好是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文學家說:「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裡試從佛法的觀點提醒夫妻雙方。首先,做丈夫的男士們如何才能博得妻子的歡心與信任?有四句話供大家參考:
一、吃飯要回家。男人在外奔波了一天,晚飯家裡吃,營造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增進和樂融融的氣氛。回家和妻兒吃飯,就不會涉足娛樂場所,花天酒地,家庭自然不會鬧風波。
二、身邊少帶錢。金錢能夠成就大事業,金錢也能毀滅好前程,先生身邊不存很多錢,就不去打牌聚賭,不能金屋藏嬌,一切偷雞摸狗的事自然不可能發生。
三、出門說去處。有些太太抱怨先生一出門,就好像迷失於大海一樣,不知去向行蹤。朋友打電話來找:「你先生在嗎?」,「他一大早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他到那裡去了。」如果夫妻到了這種去來互不關懷的地步,表示家庭生活已經亮起了紅燈。
四、應酬成雙對。有許多先生以事業需要交際、應酬為借口,瞞著妻子在外面胡作非為,最後家庭「革命」,感情絕裂。如果真的需要應酬,應該帶著妻子出雙入對去參加,既可培養夫妻對家庭的共識,讓妻子也參與你的事業,做一個賢內助,又可以免除不必要的家庭糾紛。
如果說上面對治先生的四點女士們聽了大快人心的話,那麼下面四點也要提醒各位如何做好人家的妻子?
一、溫柔慰辛勞。先生辛辛苦苦地在外面忙碌了一天,嘗盡了酸甜苦辣,經略了世態炎涼,受夠了委屈排擠,回到家來,為人妻子的應給予溫柔慰問,幫忙他從困境中走出來,協助他從沮喪中站起來,而不是一進門就數落:「你到那裡去了?這麼遲才記得回來。你看!隔壁人家陳先生為他太太買了卡地亞的鑽戒,愛馬仕的皮包,就我嫁給你這個窮鬼,一個月賺不了幾個錢,真倒霉!」讓丈夫抬不起頭來。女人埋怨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結新歡,主要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到了另一個女人那裡,看到的是盈盈笑眸,聽到的是柔聲細語,受到種種的溫柔體貼;而回到家裡是一張冰冷的臉孔,一頓粗惡的謾罵,好像進入地獄冰窖,他自然無心回家,一心嚮往外面的樂園了。女人不能只用美貌來贏取男人的歡心,唯有愛心愛語,體貼關懷,才能獲得男人永久的感情。中國過去有個成語叫河東獅吼,這是形容婦女不好的,是個貶義詞,意思是說在家裡說話嗓門大,對自家男人特別狠,她一吼起來山崩地裂啊,房子都發顫,家裡人也都害怕發抖,如獅子吼。的確有這樣的人啊!所以作妻子的講話一定要注意,特別是現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人和人的差別又是那樣的大——有的人買汽車坐賓士,有的人每天還騎著自行車,最多也就是騎個三輪車;有的人一個月就掙三萬五萬,有的人則一個月只有幾百,多一點的一千兩千。所以在家的女性一定要對男性表示理解和支持,要給他多加油打氣,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罵自家男人,「沒用啊,嫁給你真倒霉啊」!據說解放前有這樣一個笑話,說一對夫妻吵架,女的說「哎呀,嫁給你真是背時」,男的就說,「蔣介石很有本事,但人家不娶你啊」!話說回來,能做夫妻是種緣分哪,所以一定要「溫柔好言」。
二、飲食有妙味。有人說,要控制男人,先要控制他的胃。丈夫好不容易回家吃飯,做出來的飯菜老是清一色,頓頓快餐面,不能合乎他的胃口,他當然要借口在外吃喝不回家了。如果飲食有妙味,餐餐色香味俱佳,他在外面反而飲食不習慣,自然就會按時知歸,何況良好的飲食是維護丈夫健康的要方。
三、家庭是樂園。現代社會推行美化人生運動,美化人生不僅要美化容貌、美化身體、美化環境,也要美化我們的語言、心靈、家庭。客廳里打掃得窗明几淨、纖塵不染,先生回到家來,一杯溫熱的茗茶,一份喜愛的書報,好比活在樂園,焉有不回家的道理?同時,太太們應該把自己美化起來,每日雲鬢光鮮;家庭美化了,人也美麗了,丈夫歡喜回到快樂的家園,卸下他一日的疲憊和辛勞。
四、凡事應報告。女性總喜歡保留那麼一點點秘密,有幾個錢,不能讓先生知道,這個私房錢準備將來不備之用;做一件事,也要瞞著丈夫偷偷地去進行。夫妻是一體的同林鳥,關係最為親密,彼此應該互相信賴和諒解,凡事應該坦誠相告、商議,沒有一絲隱瞞,家庭生活自然幸福美滿。
男人和女人是構成社會的兩大元素,必須男女之間彼此敬重,互相成就對方,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快樂,世界才會更可愛完美。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健康、向上、和睦、幸福的家庭對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妻賢夫禍少」,因此,調適好夫妻關係,搞好家庭團結和睦就成了穩定社會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在一個人成長的環境中,若論其影響之大,莫過於家庭中的父母。父母的人格,父母的品德,父母的情感,父母的心態,就像陽光、空氣、水、土壤影響著一棵幼苗的成長一樣影響著孩子的發展。童年時期的孩子,由於他們的無知和辨別能力差,在成長本能的驅使下,他們的學習經常表現為模仿。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無論你的職業,無論你的文化程度,無論你的興趣,無論你有些什麼想法,你都要儘力表現為一個大寫的「人」,展現你美好的一面;否則,你就別做父母。
《蘇氏家語》說:「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有一則「曾子殺豬」的故事: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兒子哭鬧著也要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從街上回來殺豬讓你吃肉。」她從街上回來,見曾子真的要殺豬,急忙阻攔道:「我只不過是跟孩子說著玩,哄他不要跟我上街,你怎能當真把豬殺了呢?」曾子說:「同小孩子是不能開玩笑的,孩子年幼,單純無知,處處模仿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是教他將來學你的樣子欺騙人。做父母的欺騙自己的孩子,以後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父母,這可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啊!」於是曾子殺了豬,煮了肉給孩子吃。聖人教子,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父母的第一要務是教孩子懂得天下第一等學問,即教孩子做人。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是品德教育,一個心地善良、人格健全、品德優秀的孩子,肯定是一個上進的孩子,他會尊敬老師,他會儘力地學習。父母關注孩子的學習並沒有錯,但那更多的和主要的是學校的事情。假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只關注孩子的文化學習和考試成績,而忽視孩子的品德養成,那便是本末倒置。
接著佛陀「從業應無害」的教導,在自然資源有限,人類物慾橫流,「一切為我所用」的觀念熾盛的今天尤其顯得重要。首先是不從事與殺、盜、淫、賭、毒等惡業有關的職業,在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還要注意不損害環境、不損害他人。若能人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並把做這些小事情養成生活習慣,體現在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間,就會減少許多浪費與煩惱,從中得到無窮的受用,這就是修行。這樣,我們的自然環境就會更加優美,我們的個人生活、家庭生活乃至人類社會生活就會更加安穩、更加詳和。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暇疵,是為最吉祥。
意思就是「施捨,依法生活,愛護親屬,行為無可指責,這是最高的吉祥。」
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個盲人在夜晚走路時,手裡總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了很好奇,就問他:「你自己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提燈籠走路?」盲人滿心歡喜地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並不是照路,而是為別人提供光明,幫助別人。如此一來,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也就幫助了自己。」這也正符合「為善至樂」的道理。
如何培養高尚的人格而擁有吉祥的人生呢?佛教中有「六度」法門,就是度過生死苦海,到達快樂彼岸的六種方法,也就是以布施為先的六種好品德。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般若(智慧)。
布施好品德。所謂「布施」乃是指「布己所有,施與眾生」。「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功德林中布施第一」,「未成佛道,先結善緣」,無論是修人天福報,還是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都以「布施」為先。因此,布施在整個佛法和做人的品德中,是最重要的科目。布施大致可分為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一個真正能舍的人,才是真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越捨得放下,就越能看得開,也就越能為眾人服務,並且積功累德,所擁有的就更多。我們須知,要捨棄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是違反菩薩道(即捨己為人)的一切,統統都要舍,這樣的人才有勇氣面對一切的挑戰,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擇,故大舍也不離智慧,大舍是完全放下一切的執著。如此,方能漸漸破除我執,擁有快樂自在的人生。
幫助眾親眷,是講布施的對象。布施是為自己種福田,有四種福田對象:一、功德田,即三寶。二、恩田,即父母。三、苦痛田,即貧困眾生。四、怨害田,即敵人或傷害我們的人。這些對象都是我們的眾親眷。
行為無暇疵,是要以清凈心行布施。梁武帝廣建寺廟,他問志公長老有無功德,志公回答:實無功德。梁武帝的行為使官稅、勞役增加了好多,搞得民不聊生。實際上,他是以侵害大眾的方式為自己積福,所以實在沒什麼功德可言。
蘇軾有一則勸世文:「凡作佛事,富者以財,壯者以力,巧者以技,辯者以言。若無所有,各以其心。」說得就是,人生在世,能夠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慧貢獻智慧,盡心儘力去幫助別人,都是值得讚歎之事。若一無所有,仍可以「隨喜」的心,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其隨喜功德與布施的人,其實無二致,無分別。「萬法唯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我們能夠各自「善用其心」,也可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如此種種,可以獲得大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意思就是「斷絕罪惡,節制飲酒,努力遵行正法,這是最高的吉祥。」 凡不好的行為都要禁止。
克己不飲酒。就是要節制少喝,盡量不喝。說到飲酒的危害,著名哲學家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某人因為飲酒的原故,將鄰居的一隻雞盜來殺了,鄰女來尋問,又妄語搪塞,後竟乘酒勁將鄰女姦淫。由於飲酒的原故,殺、盜、淫、妄四罪俱犯。可見,飲酒的確關係到人的身心事業,關係到修行人的法身慧命。如此說來,佛陀為了防微杜漸而厲行禁止,確實是為了呵護我們的人生、家庭和社會。
佛教提倡以茶代酒,歷代禪師們對茶的種植、焙制、烹煮作了大量研究,促成了我國民間飲茶風俗的形成。現在大部分出家人都在提倡喝茶。茶有清心、提神、療疾、醒酒之功,百利而無一害。它作為一種健康飲料,具有佛教戒酒的精神,融入人們的飲食生活,形成了「誠、敬、清、寧」等等極為豐富的茶文化。
美德堅不移。就是要做到堅心正意,「一以貫之」。有道是: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堅持美德而不移,就是我們的立身之志,能做到美德堅不移的人,就是「安而行之」的上根之人。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恭敬,謙遜,知足,感恩,適時聽法,這是最高的吉祥。」
「恭敬與謙讓」是知道自己「有限」的一種智慧。有一個聰明的男孩,有一天媽媽帶他到雜貨店去買東西,老闆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孩,就打開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這個男孩卻沒有任何的動作。幾次的邀請之後,老闆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中。回到家中,母親很好奇的問小男孩,為什麼沒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闆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為我的手比較小呀!而老闆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這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別人比自己強。這是一種恭敬與謙讓。
我們的生命是個體的,而生活則是群體的,每個人都必須依靠家庭與社會而生活,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處世。「恭敬與謙讓」是人生處世的美德,這種美德表現在行為上是恭,發自內心為敬,謙讓則是恭順謹慎,推賢尚善。
這裡說個分粥的故事。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食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吃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到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選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即使有些不平,也只能認了。最後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公的風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
知足並感恩知,了了自覺;足,安於本分。知足,意味著不要把生命全部消耗在慾望追求上。把生命全部消耗在慾望追求上,就很難回歸到本分上來,享受當下所擁有的。擁有對不知足的人來說反而成了一種負擔,一種煩惱。
感恩,就是能感知他人的恩惠。漢字中的恩字,是由「因」與「心」構成的,他的意思是無論何事,舉凡促成今日狀態的一切原因,皆須常存心內,深刻思念。世間的一切事物皆是依因緣相互和合而發生,相互依存、互為因果,這些因緣就是恩。知足就是惜福,感恩就是培福。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宋朝高僧法演禪師,也勸人福不可享盡。世界上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嫌不足,諸多要求;或不知節省,任意暴殄天物,為表示高貴大方,隨便浪費財富,實在是在折福。
及時聞教法是聞、思、修的第一步。聞教法又作聽法、聞經,就是聽聞佛的教法。凡從佛直接聞法、從高僧聞法、從經典聞法等,均通稱為聞法。
古人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是指有佛法的地方),佛法難聞,生死難了。聞法是信教入道的第一步,非常不容易得到,經典當中經常說,聞法為世間難事,故稱為聞法難。
當年佛在世時,有個城東老母,與佛沒有緣,佛說法,她不聽;佛現神通,她不看。城東老母從這邊來了,佛迎面走過去,她馬上轉彎,找別的路走了,絕對不想與佛見面。佛有能力化身,佛到那邊,她又拐彎。最後佛現四身把她包圍,她低下頭來痛哭,也不看佛一眼,這是沒緣!眾生與佛沒緣,佛也沒有辦法。
因此,親近善知識,尋求良師,是今天聞佛法的先決條件。今天我們能坐在一起,聽聞吉祥經,就是非常有福報了。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忍耐,順和,與沙門交往,適時討論正法,這是最高的吉祥。」現實生活中,「忍」字常常被好多人奉為自己的座佑銘,佛法對忍有二種解釋:一、生忍,又稱眾生忍。二、法忍,又作無生法忍。(公案一)中國有個百忍成金故事:山東張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興。據說他曾發願,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他忍過了九十九次以後,第一百件碰上他的孫子娶妻那一天,突然來了個道人,要試驗他是否真有忍辱工夫,竟開口向他要這個新娘子,先與自己做一夜夫妻。這一件事使張公很感為難。明擺著要給孫子送綠帽子嚒。但他寬心一想,我什麼侮辱都忍受過了,這最後一次忍辱有什麼不能呢?於是勸他孫子,完成他的百忍大願,再忍辱一下。後來這位道人在新娘房中跳個不休,嘴裡不住的說:「看得破,跳得過。」跳到天亮,忽然倒在地上死了,新娘駭叫起來,大家來看時,道人已變成了一個金人,張家由此致富。所以說張公百忍成金。山東那個地方,到現在還有一座巍峨的「百忍堂」,紀念張公忍辱的德行。
(公案二)日本的白隱禪師所居住的禪寺附近有一戶人家有個女孩,跟村裡的一位男人談戀愛,不慎懷孕了,而那位男人卻嚇得遠逃到外地去了。女孩的父母大為憤怒,一定要女孩說出那位「肇事者」。女孩無奈,就用手指了指寺院,然後說:「這個孩子是白隱的。」女孩的父母跑到禪寺找到白隱,又罵又鬧。白隱明白了怎麼一回事,沒有做任何的辯解,只是淡然地對女孩和她的父母說:「就這樣嗎?」孩子生下來後,女孩的母親又當著寺院所有僧人的面送給白隱,要他撫養。白隱接過嬰兒,開始了漫長地撫養育嬰的生活。他每天抱著嬰兒到村裡乞討奶水,老是受到村民的戲弄和辱罵,他總是默不作聲地承受著。幾年過後,孩子也長大了,孩子的真正父親也從外地回來了,他向女孩詢問以前的親骨肉。那位女孩便告訴他,因為無力承受這種壓力,便說是白隱禪師的。兩人受不住良心的折磨,跑到禪師那裡,向禪師懺悔、贖罪。白隱仍然平靜地說:「就這樣嗎?」
這是對別人的忍,還有對自己的忍。有一個年輕的爸爸推著一部嬰兒車,在擁擠的人行道上匆匆走著,車裡面坐一個剛滿周歲的小孩,正在大吵大鬧,揮舞著雙手放聲大哭。年輕的爸爸急得滿臉通紅,汗流浹背,不知所措。他邊推著車子,邊不停地說道:「大寶,不要發脾氣,馬上就到家了;千萬不要生氣,頂多再過五分鐘就到家了,忍耐、忍耐,拜託忍耐一下哦!」路人紛紛停下來,觀看這溫馨的一幕。有一個中年婦女走向前來,對這位年輕的爸爸說:「你真是一位偉大的爸爸,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麼年輕,還能這麼有耐心地哄著小孩。」「你是說我……」「是啊!一般年輕的爸爸,只要小孩哭鬧不休,都會跟著發脾氣。」「這位太太你弄錯了,我不是在哄孩子,大寶是我的小名,我在哄我自己,免得自己受不了。」
所以生活中修忍辱的機會很多,時時把握自己的心念,就不會受環境的干擾。佛教講人人皆具佛性,都可成佛。也就是眾生本來是佛,只是沒有自覺自悟而已,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存在。我們眾生沒能離這四相,卻要從佛菩薩那裡得到大利益、大吉祥。怎麼得呢?
佛陀教我們:「得見眾沙門」。沙門是梵語音譯,意譯勤勞、勤懇修道等義。為出家者之總稱。我們學佛修行,首先應該皈依三寶。三寶,是佛、法、僧的總稱。佛是救主,法是真理,僧是導師,三者都是令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缺一不可。所以要經常親近三寶,親近沙門。佛法大海,惟從信仰而入,所以,佛陀教我們:「適時論信仰」。
信仰是人的基本需要。信仰,從佛教來說就是要知道歸依處。知道了歸依處,我們的心,就有了精神家園,就有了精神支柱。這時候,你對生活中的一切,就有一個判斷的標準,知道怎麼選擇,怎麼取捨。在人生的種種境遇之中,我們會比以前更有力量和信心。那麼,佛教信仰什麼呢?
佛教相信因果輪迴定律,正像大家相信吃飯可使胃得到滿足那樣。佛教的因果律是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又連結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前前無始,後後無窮。所謂種瓜得瓜,中豆得豆,種菠蘿不會得C羅。因果的道理聽來簡單,說來並不簡單,所以,如果能及時談論信仰,知因識果,就能得最吉祥。
自製凈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盤法,是為最吉祥。
「苦行,梵行,洞悉聖諦,實現涅般,這是最高的吉祥。」
佛陀是偉大的教育家,是無上的大醫王,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基,說種種不同的法門;根據眾生心中種種不同的煩惱病,施以種種不同的法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說得就是這個道理。佛陀先說人天乘的教法,讓我們先得到人天福報,當我們在享受人天福報的時候,進一步就會發現,這些福報也如過眼煙雲,就連享受福報的身體也無時不在徐徐老去,雖然得到了世間的一段或一世人生的吉祥,但還是無常的。也就是說,我們只要對於被給定的、既成的和一成而不變的生活不滿足,我們就開始了探尋人生更高和更豐富的境界,有智慧的人還要進一步求得出世間的永恆的吉祥。
唐代窺基法師是玄奘大師的上首弟子,俗姓尉遲,名洪道,是唐初開國元勛尉遲敬宗的兒子,京兆長安人,自幼容貌魁偉,氣概豪邁。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年),窺基十七歲,玄奘大師登門,要度他出家,尉遲敬宗說:「此子粗俗不堪,只怕難成大器。」玄奘笑說:「此子的學問氣度,只有將軍才能生得出來,也只有貧僧才能賞識。如果將軍同意,便送給我做弟子好了。」尉遲敬宗便同意了玄奘的請求。但窺基卻心有不甘,他覺得出家當和尚太苦了,不能飲酒吃肉,每天只許吃一餐,還要節制情慾,自己實在受不了。他就提出了三個條件:即不斷情慾,不禁葷血,過午進食。唐僧見尉遲洪道受慾望所制,便答應其要求,待入佛門後再除慾障。同意用三輛馬車滿載歌妓美食,隨其進寺,法名窺基。當時轟動長安,人稱「三車和尚」。傳說窺基出家後確實一度不斷三事,出行常以三車自隨,前車載經論書籍,中車自御,後車載家僕妓女及美味佳肴,確實是個「三車和尚」。他後來於太原傳法,路遇一老丈,問車中所乘何人,窺基回答說是家屬。老丈說:「你既然精通佛法,卻帶著家屬上路,恐怕不合教旨吧。」窺基聞言羞愧難當,頓悟前非,遂獨往傳法,從此嚴守戒規,斷除了三事。那位老丈,據說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玄奘應用佛教「先以欲釣牽,後令入佛智」的教育原理,終於將窺基法師由不舍情慾、酒肉和夜食的「三車和尚」造就成一位唯識宗的百部論主,成為佛教思想史上的大師。
自製凈生活,就是要像窺基法師那樣,因緣成熟,自覺地斷除三事,堅持脫離生死輪迴之因的清凈生活。古時候人們修行出世法,就是堅持苦行和梵行。苦行,意即斷除肉體慾望,堪忍諸種難忍之苦,對衣、食、住等棄其貪著,藉以修鍊身心。梵行就是清凈行,即道俗二眾所修之清凈行為。佛陀對在家弟子教以八正道為梵行。
領悟八正道。關於八正道,在前面「制身於正道」一偈中也提到過。因有法師專題講過,這裡不再介紹。
怎樣實證涅盤法呢?我們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去實踐八正道,就能實證涅槃法。何謂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與一切眾生樂,能給人以快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能幫助別人解除痛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生歡喜心,不生紅眼病,名喜無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此以此四心普同結緣無量眾生,就可以引生無量的福報,故名無量心。以此四無量心去實踐八正道,即可實證涅槃。
涅槃的本性即空,空絕對不像石頭一樣無情無義,如果像石頭一樣無情無義,那就是頑空,根本就不是涅槃了。涅槃法不可以說給大家聽,也不能拿給大家看,只有各人親證。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思想不因接觸世事而動搖,擺脫憂愁,不染塵垢,安穩寧靜,這是最高的吉祥。」
八風不動心,就是說我們做人處世要有定力,要有原則,思想不因外部世事的影響而動搖。八風,即:利(利益),衰(衰滅),毀(毀謗),譽(讚譽),稱(稱道),譏(譏誹),苦(逼迫),樂(歡悅)。
蘇東坡是宋代眉山人,嘉佑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並曾宦遊鎮江、湖洲、杭州、黃州等地。東坡在鎮江時期,耳聞金山寺佛印禪師,深入經藏,器識非凡,便經常和佛印來往,研究佛學。由於受到佛印禪師的影響,東坡居士接受了佛法的熏陶。
東坡居士身居顯要,文名蓋世,難免有些恃才傲物。有一天,他為了炫耀自己的學佛心得,寫了一首偈,派書僮渡江送與佛印禪師。他寫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佛印禪師展開書函一看,心知東坡雖在字面上是贊佛,但骨子裡卻是在自誇。於是拿起筆來,在其原函上批了一個字:「屁」!
東坡以為佛印禪師對他的大作一定會大加讚賞。那曉得書僮回來,他把書函拆開一看,竟是一個大「屁」字。這一來把東坡居士氣得直發抖,面色鐵青,馬上就渡過江去,找佛印禪師算帳去了。
東坡一進佛印禪師的禪房,立刻氣沖沖地問道:「佛印!我剛剛的四句偈語,有何不妥?你竟如此藐視本官!」。佛印禪師從容地笑道:「僅用一個沒有響的屁,就把你逼過江來了;還說什麼八風吹不動呢!簡直是一屁吹過江吧!」東坡一聽,不覺面紅耳赤,自慚形穢,謝罪而去。
隔了一些日子,佛印禪師應邀到東坡住所,與當地百姓討論佛法。東坡特向佛印禪師說道:「弟子之前修養的確還差,但近來虛心檢討,不斷向上提升,如今總不致再被『八風』所動了」!
佛印禪師一聽,發覺東坡居士的傲慢心理並未稍減,於是暗示在旁的小沙彌設法測試他。小沙彌雖然只十幾歲,卻是口齒伶俐,秉賦不凡。他領會師父的心意,對東坡說道:「我師父常說蘇大學士到底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經點醒,便獲果證,今日一見,果然不虛。」
東坡信以為真,不禁又眉開眼笑,喜形於色,沾沾自喜起來。這時佛印禪師才正色說道:「東坡居士!我們小沙彌的幾句讚美之詞,就把你牽走了,你還能夠抵得住『八風』的煽動嗎?」。東坡先生一聽,省悟自己又失態了。
上述公案,使我們體會到要真正做到「八風吹不動」(即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四順四逆都能不起心,不動念),實在需要一番修鍊功夫啊!因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切記:「心隨境轉則苦,境隨心轉則樂」,隨時提高警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久而久之,必能逐漸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禪定境界了!
有一首打油詩說得好:「主觀是觀,客觀也是觀,客觀放在主觀里,兩觀並一觀。」告訴我們遇境要轉,轉邪為正,轉迷為悟,轉一切音聲為陀羅尼,世界一切皆可轉成美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在一個「轉」字。天無絕人之路,行菩薩道的人總會給人無限希望,佛陀教育徒眾也就是秉持這般精神,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服務﹗
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鞋。今天如果天好,出了太陽,老太太就很不高興,因為她想到大女兒的傘今天一定是賣不出去了。今天下雨了,老太太還是很不高興,因為她又為賣鞋的小女兒擔憂。所以呢,不管是什麼樣的天氣,老太太總是不開心,總是唉聲嘆氣。有位智者就問老太太怎麼總是愁眉不展?老太太如實相告。智者笑了起來,說:「老太太,我保證你從此天天快樂。你這樣想呀,天晴了,小女兒今天生意一定興隆;下雨了,大女兒的傘肯定賣得很好。這麼一想,你不就天天快樂嗎?
所以,命運操在我們每個人手中,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怨恨」是這一顆心,「喜怒」也是這一顆心,一個人的情緒起伏,甚至為善為惡,都是由於這一顆心在妄想分別。心隨境轉就是迷,就是眾生;心能轉境就是覺,就同諸佛。達到「心無掛礙」的境界就無憂無污染,就寧靜無煩惱。這就是最大的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做到上述行持的人,無論在哪兒都不可戰勝,無論去哪兒都安全,他們的吉祥是最高的。最後歸納一下,所謂依此行持,即依「三皈」、「五戒」以立身利己,依「四攝」、「六度」以處世利人。佛法講「一切唯心造」,這裡列出十二顆「心」送給大家:
1、以美好的心,欣賞周遭的事物:能夠以美好、歡喜的心來欣賞周遭事物的人,最為幸福;
2、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以真誠的心待人、處事、接物,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亦是世出世間修身養性的根本;
3、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並且有始有終,乃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
4、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懂得謙虛的人,能夠隨時檢討並修正自己的缺點,更能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故能受教有地,取善無窮;
5、以愉悅的心,分享他人的快樂:君子應有成人之美、與人為善的心胸,若見到他人的成就,能心生歡喜,就是隨喜功德;
6、以喜舍的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有機會與能力去幫助別人,是值得慶幸的,故應隨時生起喜舍的心來服務眾生;
7、以不變的心,堅持正確的理念:對於正確的事情(如念佛、斷惡修善),能夠「擇善固執」,以不變的心堅持到底,必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達到人生究竟成佛的目標;
8、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由於凡夫(包括我們自己)沒有不犯錯的,只要知過能改,都是應當原諒的。因此我們應學習虛空大地的精神,以寬闊的心來包容對不起我們的人;
9、以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對於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要能惜福、惜緣,並且心中要常感恩,因為有了眾生辛苦的付出,我們才能過安定的生活;
10、以無私的心,傳承成功的經驗:能將自己成功或失敗經驗與人分享的人,使自己的經驗更有價值,並且擴大自己的福德智慧;
11、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由於世間的成敗得失,都是緣生緣滅的,非一己之力所能掌握,只要盡心儘力就是圓滿,故應以平常心來面對外在已發生的事實;
12、以放下的心,面對最難的割捨:「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我們面對世間最難的割捨,若能放下,便能快樂、自在;
這些「心」,就是「清凈心」,「吉祥心」,「金剛不壞心」,「無掛礙的心」。心清凈就吉祥,吉祥者的心就是金剛不壞心;有了金剛不壞心,就能練成金剛不壞身;有了金剛不壞身,就能無往而不勝,就能一切處得福。無論窮通得失、造次顛沛、順緣、逆緣、少時、老時、病時、健時,我們的人生都是最吉祥的。
欲達到這個境界,有一個最難信,而又最易行的方法,就是以一句「阿彌陀佛」來完成。因一句佛號就是代表無量覺悟的心,也就是一顆美好、真誠、負責、謙虛、愉悅、喜舍、不變、寬容、感恩、無私、平常、放下的心。「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念一句佛號,就能使我們的身心安住於無量光壽的大吉祥中。
阿彌陀佛,謝謝。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錢鍾書的這句話:「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
※解開人生的333個心結
※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自己發的說說、日誌或者日記,,你想對自己說什麼?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人為什麼會如此怕老去?
※浪費了多年時間 很懊悔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