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三味書屋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場面非常壯觀。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阿Q正傳》,魯迅小說代表作。寫於1921~1922年,最初分章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後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5月第36卷第3期發表劉九生的《雄踞的斯芬克斯:論「我的阿Q」》。此文對魯迅的《阿Q正傳》通過語義學分析認為:《阿Q正傳》是關於我們中國人自己一個斯芬克斯式的謎,是魯迅「反省」文學的巔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勝利法)既非人類普遍弱點之一種,更非剝削階級統治者腐朽沒落的精神狀態,而系以傳統農民為主體的小生產者的整個不健全心理狀態或習慣,根源就存在於我們歷史悠久、傳統強大的小生產汪洋大海之中。魯迅衝破古往今來一切傳統思想傳統手法傳統審美觀念,創造出「我的阿Q」,「本意」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讓精神獲得解放,思想衝破牢籠,從而實現人的現代化,革除貧窮、愚昧、落後、野蠻、禁錮,以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阿Q雖然是一個貧苦農民,但他對革命毫無認識,甚至盲目的「深惡痛絕之」,但是辛亥革命的風剛剛吹到未庄,趙太爺就威風掃地,連城裡的舉人老爺也悄悄地連夜把家私運到鄉下來。阿Q從他的階級地位出發本能的感到,革命既然使統治者驚恐萬狀,那麼革命對他肯定有利,於是,他就強烈地「神往」革命。但是阿Q對革命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他認為革命就是「我要什麼就是什麼,我喜歡誰就是誰」。在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財產轉變為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闖進趙太爺、錢太爺的家裡隨意地佔有他們的一切財物,還可以選一個女人做自己的老婆。另外,阿Q的革命還包含著農民式的狹隘報復,要把自己的仇人都殺頭,取統治者而代之,當然,這是一種落後的農民革命觀。但如果革命黨能正確引導,他們是會真正覺悟起來的。但是,阿Q在對革命「神往」之後,還是那麼糊塗。直到臨死之前,他那可悲可笑的精神勝利法和封建正統觀念依然沒有改變。阿Q至死也沒有覺醒。 阿Q的悲慘結局,既表明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徹底性,也顯示出農民問題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這兩個方面又是互相聯繫的。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他們應該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他們的政治經濟要求應該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然而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卻忽略了這些。結果讓封建勢力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導致辛亥革命的失敗。 小說真實地描寫了這場「換湯不換藥」的情景,「革命黨雖然進了城,倒還沒有什麼大異樣。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麼……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很顯然,這場革命並沒有給社會帶來 實質性的變化,農民階級的命運沒有絲毫的改變。阿Q想參加革命,而不得其門,反而成為革命黨與封建勢力妥協的犧牲品,被推上了斷頭台,落了個「大團圓」的下場。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也如阿Q「大團圓」的命運一樣,落了個失敗的結局。因此,阿Q「大團圓」的結局,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劇。作品正是通過阿Q的悲慘結局,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總結了這場革命因為沒有發動和依靠農民群眾而終於失敗的歷史教訓,從而也提出了農民問題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網評:刪除魯迅作品是數典忘祖
※魯迅與許廣平:此愛綿綿無絕期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
※誰還記得魯迅這些名言呢?
※為什麼是魯迅(By 暈眩)
TAG: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