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還周易以本來面目——嶺南大講壇(曹礎基)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還周易以本來面目——嶺南大講壇(曹礎基)

主講嘉賓: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曹礎基

時間:2013年8月3日上午  地點:中山圖書館

  主持人(陳實):各位街坊、各位聽眾,親愛的朋友們,「嶺南大講壇·文化論壇」第一百七十五講現在開始!今天的主講嘉賓是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曹礎基老師。

  他演講的題目是《<周易>是一本什麼書》。這幾年《易學》和《易經》又熱了起來,好象有這麼一條規律,就是當我們這個社會發生一個比較大的變化的時候,《易經》、《易學》就會熱一下。改革開放之初易學、氣功比較熱,80年代的中後期,《易經》、易學熱過一陣,然後就是90年代中後期,從蘇聯東歐解體到我們加入WTO,這段時間熱了一段時間。到了新世紀,比如說08、09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易經》又開始熱起來,尤其是08年中 央《百家講壇》推出了「《易經》的奧秘」以後似乎這個熱度又高了一些。就是因為這些年我們整個社會在發生一個轉型,我們的經濟結構在調整,我們的政府也在轉變,我覺得這大概是一個規律。

  在熱的過程中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熱來熱去,都是拿《易經》、《周易》來算命,升官發財娶老婆,紫微斗數、奇門遁甲、生辰八字,都打著《易經》和易學的招牌。但你如果問他一下《周易》是什麼?《易經》是什麼?有的不懂,有的就給你亂解釋,根據自己的想像來解釋,甚至解釋錯了。

  所以,今天這一講我們就想在這個紛紛擾擾的易學熱中,在有人懵懂,有人忽悠的氛圍中,我們拿著《周易》這本書,請來了曹老師給大家講講究竟什麼是《易經》,我們應該怎麼認識《易經》,還《易經》本來的面目,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目的,目的就是讓大家都能夠把握《易經》的學理和精神,不上那些所謂大師的當。

  今天曹老師給我一個題詞也是這樣寫的,「《周易》的研究與應用現在五花八門,如何才是正道,值得研究」。大家都知道,現在《易經》的大師很多,你百度一下,易學大師一大串,魚龍混雜。我們為什麼會選曹老師來講課呢?事實上我們已經請過曹老師,曹老師在「嶺南大講壇·文化論壇」的第42講他已經講過了《易學的文化價值》,為什麼又請他來講?因為曹老師是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這只是他的一個職務。但是他是我們省很著名的先秦文學的專家,諸子研究的專家,他的《莊子》研究在國內外都有廣泛的影響,他的易學研究是學有師成。為什麼說是學有師成呢?就是我們近現代的易學大師中,像尚秉和、聞一多、高亨、李鏡池都是近現代的易學的大家,而曹老師就是李鏡池的學生,李鏡池先生的《周易通義》就是曹老師幫助整理的。

主持人陳實

文化論壇175期現場

  以我這個老頭對易學很淺薄的學習,我覺得這30年來在我們廣東如果你要學習《易經》的話,有兩本書你可以好好讀一讀。一本就是曹老師整理的,李鏡池先生著的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的2010年第七次印刷的這本《周易通義》,還有一本是另外一個老師的,也是我們很尊敬的一位老師,中山大學的黃天驥教授的《周易辨源》,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周易通義》就是曹老師整理的,它是以古史變化的觀點來解讀《易經》,並且它的注釋很嚴謹,博取古經注釋的悠長,所有古今對《周易》的解釋它非常簡明扼要的博取各自的優點來進行注釋。所以,這本《周易通義》大家好好讀一讀。黃天驥老師這一本主要是給《周易》的研究注入了一個新的方法。我們有以道解義,以數象解義等等之類的,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讀易,黃老師的方法是用戲曲來解易。所以,我們請曹老師來,我個人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曹老師的為人和為學都是我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師。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目前在易學界意見非常分歧,今天我談的主要就是我所贊同的一種看法,別的我就不管了。

  一、《周易》是占筮之書

  《周易》是一本什麼書呢?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周易》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哪裡?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太卜》這本書,《周禮·春官·太卜》這部書是周朝的那些政治官職的制度,他對每一個官員的責任是什麼,表述得非常具體清晰。當時周代的官員有一種叫做太卜的官,太卜是幹什麼的?他很明確,他說「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

  什麼叫做三兆之法?就是三種占卜的方法,這個兆就是用烏龜或者是別的骨頭鑽一個洞,然後用火燒,它就爆出了裂痕,這個裂痕預兆著是吉還是凶,來判斷吉凶。這些兆文有玉兆,像玉的裂痕一樣的,有瓦兆,就是像瓦的裂痕一樣的,有原兆,像田裡的裂痕。他把這些裂痕都分類,有120種,每一種裂痕還有兆辭,說明這個兆是怎樣的,有1200種,這是講占卜的。

  「掌三易之法」,三種易的方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三易和三兆不同,三兆是占卜,是烏龜殼,三易之法是用筮草進行占卦,占卦得出來的主要是數的變化。

  三易之法有三種:連山、歸藏、周易,周易第一次出現就在這個地方,在《周禮·春官·太卜》這本書上提到,這是太卜這個官所管的一種方法。很多書都引用到這段文字說明《周易》早已有之,那些書很多也把周易這裡加上一個書名號,連山、歸藏也是書,「一曰連山,二曰歸藏」,夏代流行的連山,商代流行的是歸藏,而周朝流行的是周易。所以,周指周代。

  但是這段話很清楚,他說「掌三易之法」,三易的方法,就是說占卦的方法有三種,那這裡周易的意思就不是指一本書,應該是指一種占卦的方法。所以,很多書都加上了書名號,但他明明講清楚是三易之法當中的一法,是占卦當中的一種方法,周易是其中之一。那麼,這三種方法他們所用的經卦都是八卦,別卦都是六十四,和現代《周易》本子是一樣的。關鍵是第一次出現周易這個詞在《周禮·春官·太卜》的原文當中它表示的是占卦的一種方法,而不是表示一本書。

  《周易》這本書什麼時候出現在先秦諸子很多書裡面呢?在《周禮·春官·太卜》以後不少提到易,但多數都是用一個易字,而沒有周字。《左傳》也好,或者說《論語》也好,《荀子》、《莊子》都有提到易,《莊子》講的易就是講陰陽,所以,他是稱作「易」,沒有周字。到了比較後一點才出現「周易」這個概念,那是作為一本書出現的。到了占卜後期比較崇尚經典的時候,易字又加了一個經,所以叫做易經。

  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呢?《周易》為什麼叫做「易」呢?「易」字是什麼意思,這個非常關鍵,如果我們了解「易」字是什麼意思,大概對《周易》的基本精神就知道了。

  「易」字上面是一個日字,一個太陽,下面是一個「勿」字,上面是一個太陽的樣子,大半個圓形,下面的「勿」有點彎曲的線,好象太陽從山裡或者從海上升起的樣子,下面的勿,下面有三條向下的直線並排,只不過是它的位置不同,甲骨文的易字都是這樣的寫法,只不過它的位置有不同,有向左的,有向右的,有從上向下的,那這個易字表示什麼意思呢?就是表示太陽和它的光線。太陽射出它的光線,這個光線是變化的,就是有陰有陽。什麼叫做陽呢?有光線的時候它就是陽,光線給雲遮住了,陰天了,就是陰。或者我們說一座山的南邊給光線照到了,所以叫做山之陽,北邊就叫做山之陰,陰陽就是有沒有被光線照住,白天是陽,晚上是陰,天氣不斷的變化陰陽也不斷的變化。所以,易字本身就是指太陽放射出它的光線,這個光線是不斷的變化,每時每刻光線都在變化,這種變化就意味著陰陽的變化。「易」的意思就是變。怎麼變呢?是陰陽之變。陰陽之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天地之間它互相的作用在變化。

  大家想一想,天和地距離那麼遠,天那麼高,它怎麼樣作用於地呢?它就是通過光線的變化在起作用,於是就產生寒、熱、風、雨、雷、電,也使我們的地皮產生很大的變化,有些變成山,有些變成河,有些變成澤。天氣很影響天地萬物,像四川那些雞蛋不用母雞都可以孵出小雞,這就是天氣的影響。天氣的影響古人是很重視的,因為他們的生產、生活就是要看著天氣,你能不能去打獵,你該種什麼,他就要看天氣。所以,古人很重視去測太陽的光線變化有沒有規律,他要掌握這種規律。當時就運用了規表。

  (PPT)圭表圖。這個是在河南,傳說是周公那時候創造的,距離現在已經是3000多年了,那裡安裝了一個圭表,豎起來的那一根就是圭,這是表。它下面在平面那裡有一把尺子,太陽從天上射下來的時候通過這個表就射到這個尺上去。古人就發現每天的中午光線射在這個表上,投射到圭上去,這個每天是不一樣的。這個最長是什麼時候呢?是冬至那一天,冬至那一天是最長的,最短的那一天是夏至。那麼,從冬至到夏至的變化就知道一年是慢慢的縮短慢慢又放長,那你就知道那是哪一月,冬至是11月,然後12月、1月、2月、3月、4月,那時候到夏季了,那時候最短了。一天也是這樣,一天也是12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可以根據這個來測量。

  從子到午之間是有規律的變化,這種陰陽的變化當人們把它掌握,甚至用儀器把它測出來以後,那對陰陽的變化規律他就掌握了。知道每年到這個地方最長的就是冬至,今年的冬至到明年的冬至他們就記錄下來,剛好360天,這就是一年,把這個分為360天就是每一天的情況。結果是按節歷,分成幾個節、幾個月,那這個規律就知道了。所以,我們要測天氣,比如現在是8月,那12月的天氣怎麼樣呢?是熱還是冷,他大體上就測出來了,根據這個規律已經掌握了,他就可以用這個東西測出來幾個月以後天氣如何。所以,陰陽的變化就給人家一個認識,可以根據陰陽的規律測出這個變化。

  (PPT)書面板書,這是甲骨文的易字。

 (PPT)這是一個圭表,你中間把它各個時段,比如說分成6個時段,子丑寅卯辰巳午,等於就是從11月數過來到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數過去那就是下半年。根據這個變化就可以測出天氣陰陽的變化,所以「易」字本身就把周易的基本精神表達了,從甲骨文這個「易」字就表達了。這個易是指陰陽的變化,而且反映了陰陽的變化它本身就是一種規律。

  那《易經》為什麼能夠用算卦來測未來呢?就是根據《周易》這種精神,以已知的條件去判斷未知,再利用陰陽變化的規律去判斷未來的變化。未來的變化當然很多,不單是有天文,還有地理,還有人,還有社會。發明《易經》的人他就把自然變化的規律推而廣之到人事關係來,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很多關係和陰陽關係是相適應的。我們看中醫都講陰陽,你的身體是陰的還是陽,是陰的體質還是陽的體質,你的癥狀是陰的還是陽的,那你的葯應該是陰還是陽,就要使它取得平衡,失調了就亂了,就病了,這是從醫學的角度利用陰陽。一個社會也是這樣,古人判斷這個社會也要根據陰陽的道理。

  《易傳》》裡面講「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他是觀察這個天地的情況。

  「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地之宜就是我們的土地,那裡適宜種植什麼。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近的就從自己的身體變化來體會陰陽的變化,遠的就由別的東西,於是就做八卦。所以,他做八卦是為了反映天地鳥獸的變化,從自己的身體到外界很多事物的變化,都用八卦去反映它。

  「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通過用八卦來貫穿神與明之德,神就是我們看不見的,明是看得見的,用現在科學的話來叫做隱性世界和顯現世界,它的性質是怎樣的,以類萬物之情,把天地萬物的情狀都通過八卦去象徵它。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天垂象,天降臨,天有各種預兆,有好的,有不好的,這裡有地震,那裡有旱災就是不好的,風調雨順就是好的,聖人象之,用八卦來內飾於它。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黃河出來一個圖,洛出書,聖人就學習它,用它來表示吉凶。

  這個作者認為伏羲的時候就出現了河圖洛書,是不是真的呢?現在很難考證,但起碼到先秦的時候應該有,這個並不是宋人造出來的。為什麼呢?安徽曾經出土了一個櫻桃木太乙九宮占盤。這個占盤的數字下面是一,上面是九,這個是二,這個是四,這個是六,這個是八,這個占盤和洛書是一樣的,下面是一,上面是九,這個是二、四、六、八,一、三、五、七,一樣的。那就證明出土的漢代這個占盤肯定先祖已經流行了,所以說這個不是子虛烏有的,河圖在《周易》裡面也有記載河圖洛書,擺在周公王公裡面。

  河圖洛書是幹什麼的呢?經人不斷的研究,河圖是一個古代的氣象圖,氣侯。洛書是羅盤,它是表示方位的,因為當時的游牧民族很需要知道氣侯和方位。你看河圖和洛書都是用小圓圈和黑點組成的,凡是單數就是用小圓圈,凡是雙數就是用黑點,這就是《周易》裡面講的天數就是用圓圈,地數就是用黑點,天數一地數二,天數三地數四,凡是奇數就是天數,偶數就是地數。

  為什麼這個可以表現氣侯呢?圓圈就表示天數,就是陽數,地數就是陰性,陰性最多的就是這個,這就是東邊,東邊的雨水量陰是六,陽是一,南邊的陰是八,陽是三,它的比例按照雨水量來說,一個是80%多,一個是70%多,黑的代表陰,代表雨水。上面是西邊,這個是北邊,這個剛好就符合東西南北陰陽的降水量、天氣的變化,最乾旱的當然是北方和西方。

  洛書為什麼表示羅盤呢?東邊起名星,一個星表示一,那西邊就在這上面,北邊就是七斗星,南邊自然就是南邊,二、四、六、八就表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個角,所謂八方,這個表示大地的方位,拿了這個以後他就懂得怎麼樣去看方向。

  古時候還沒有文字,我們的祖先用什麼東西來記載這種陰與陽的變化呢?就是用結繩,用繩子把它打結。而到了創造八卦的伏羲,他就改結繩為器刻,刻在石頭或者刻在某些骨頭上來記載這個事情。所以,這個洛書河圖實際上它也是用一種器刻的方法,刻在一個骨頭上,剛剛那個九宮圖就是這樣刻在上面的。但是你們注意一下,它每一組都用一條線把它連起來,4用線連起來,8也用線連起來,意味著這是從結繩向器刻的轉化,以前是用條繩子打幾個結系下來,那你刻的時候怎麼表示是同一回事呢,或者同一性質的同情呢,他就用一條線把它串起來。所以,用一條線串起幾個點,這就是結繩轉化而來的。

文化論壇175期現場觀眾提問

  到了再進一步,他就用用文字來替代這個。剛剛我們說聖人則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效仿他,他就創造出八卦。八卦最早我們現在能夠見到的就是8個數字,這個現在在商代和周代的出土文物上大概有好幾十個用數字表現的八卦。

  比如他在骨頭上刻上七、六、五、一、八、六這些數字,它就是一個卦。那是什麼卦呢?你根據天數就是陽,地數就是陰,你把它轉化為陰陽爻,上面是陽爻,下面是陰爻,所有八卦都是由這兩個符號變出來的,六十四卦也是由這兩個符號變出來的。所以,所有的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原因就在陰陽這兩個符號。經卦是由三個爻變成的,那麼,你把這兩個符號疊來疊去,疊三個就是一個經卦,疊來疊去最多就是八卦,這就是二的三次方。別卦怎麼會六十四卦呢?也是由這兩個陰陽爻,它由六個爻變為一個別卦。所以,所有卦的符號都是這樣。三個數字組成的就是經卦,六個數字組成的就是別卦,畫成為八卦的圖就是三個爻和六個爻的差別。兩個經卦疊在一起它就形成了一個別卦。那你想想,如果是兩個陰陽爻任你怎麼疊都好,把它疊成六個,六個疊在一起,你最多就疊出六十四個,不會疊出六十五個,這就是二的六次方。所以,說明在周代開始就是這樣的,這個就證明古人結繩也好,刻在這些河圖洛書上也好,用數字來表達也好,他都有陰與陽的觀念,表示什麼是陰,什麼是陽的觀念。

  而到了春秋戰國以後陰與陽就是用數字來表達,凡是單數就是陽,雙數就是陰。後來它就慢慢的變,這個數字有變化,比如原來一、二、三、四都用,後來只用一,不用二、三、四,因為二、三、四都是打橫,很容易搞亂,二、三、四就淘汰了。原來只是用到八,沒有用九,後來又加了一個九。到了現在占卦的方法給它定型的就用六、七、八、九這四個數字。

  所以,你根據《易經》裡面所講的占卦的方法,你們看《易傳》裡面的繫辭,《周易》的《易傳》裡面有一篇叫做繫辭,上面有講占卦。古人占卦的方法是怎麼占呢?它十八變成卦,變三次才得出一個數字,這個數字不是六就是七,不是七就是八,不是八就是九,在六、七、八、九這四個數字當中的一個,三次得出一個數字,十八變就得出六個數字,由六個數字組成一卦,那你就佔到是哪一卦。你詳細要了解占卦怎麼占出這些數字,可以看《朱熹周易本義》這本書,一開頭他就講了這個方法,這本書書店都有賣,很薄的,這是古人注釋周易最簡明的一本書,宋代的經學家朱熹。

  我們現在就可以這樣理解《周易》的易是什麼意思,易就是講陰陽變化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就可以推之未來,易本身就有這個意思。但是各種占卦方法都有,這些占卦是由什麼人去做的,由巫做的,我們以前有巫婆,但是古時候的巫是五很高的職位,太僕和當官的都是她管的。巫的職能是什麼呢?因為那時候是神權統治的時代。什麼叫做神權統治?人們的觀念當中認為最高無上的,最權威的就是神,神講的就是對的,我有什麼問題就要神來幫我解決。那我怎麼樣才能夠見到神呢?我見不了,那就去找巫。

  巫的本質就是通神人之一,能夠把你的想法帶給神,把神的示意傳達給你。所以,以前去鄉下找神,那些巫婆也說她代表跟你的祖先聯繫,她就會講出很多,這些就是通神人之一。但是各地,包括現在的少數民族都保存了很多佔卦的方法,都不相同,那不一定都是《易經》占卦的方法,這就說明《易經》的產生就是為這個而來的。

  《易經》的內容是怎麼來的?大家看《周禮·春官》上面有一段話,「凡卜筮,既事,則系幣以比其命。歲終,則計其占之中否。」筮就是占卦,凡是佔不佔卦,既事就是已經結束了,結束以後就系幣以其命,幣就是錢幣,你繫繩的時候,占卦的時候,所謂禮神之幣就是繫繩的時候要放幣,把錢綁在上面。和什麼綁在一起呢?比其命,就是把那些占卦得出來的那些神的起事,記錄下來的那些話把它放到一塊,比就是把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放到一起把它藏起來,藏到年終,年底的時候,「則計其占之中否」,來算一算占卦究竟靈不靈活,哪一次是靈的,哪一次是不靈的。這是占卦的神巫她們為了總結經驗,總結教訓,把自己記錄下來的內容存起來年底進行總結。那麼,《周易》這本書應該說就是長期以來占卦的那些人所記錄,挑選一部分整理起來編成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周易》六十四卦,所以,佔到哪一卦,哪一卦都有原來的記錄,這些記錄整理起來編在一起就成了《周易》。

  《周易》究竟是誰編的?以前的說法叫做「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周易》的易道是非常深奧的,它是經過三個聖人,一個是伏羲,伏羲是三皇五帝三皇當中的一王,傳說他在甘肅省的天水縣,我們今年6月22號電視還播出祭祀伏羲祀,稱為「人文之主」,有台灣的,各地的都有來,甘肅省的領導在講話。伏羲是神化時代的人物,是不是真的呢?應該有他的真實性,因為在天水縣大地灣的考古遺址發現下面有很多房屋的遺址,有些房屋大到400平方米都有,那是幾百間。用科學的方法把它測出來這些房屋的遺址是4000-8000年以前,那就是伏羲時代,公元前大概4000、5000年前。那也不是子虛烏有,連他們住過的房子遺址都有,當然,哪一間是伏羲住過的我們不得而知,但證明那也不是不神化,伏羲了不起,創造了八卦,制定結婚的制度,教老百姓織漁網,他的功勞很多。

  第二就是文王,文王漢人有記載,說是「西伯拘羑里而演易。」西伯就是指周文王,周文王是在商紂王非常殘暴的時候,他曾經嘆了一口氣也給商紂王把他抓起來關進羑里,他在那裡坐牢的時候就研究了伏羲的八卦,於是就發展成了《易經》。所以,漢書說它是重六爻,原來的三爻,三個數字組成一卦,到了他是六子數字,重六爻,作上下篇,現在《易經》有上篇和下篇,上下篇的那些爻詞是他作的。那是不是這樣呢?現在看來這兩句話都有毛病。為什麼呢?周文王有沒有重六爻,從現在出土的數字卦來看,老早已經有六爻的卦,已經由六個數字組成的卦,那根本就不是到周文王才創造的,這是早已有之的。說是作上下篇,究竟周文王有沒有寫過一些呢,我們剛才講主要是那些占卦的人記錄下來,收藏起來,後來選編而成的,不一定是他。因為現在從《易經》的經文來看,有寫到周文王以後的事情,周康王的事情,周文王早已死了,怎麼有《易經》有寫周康王的呢?那就說明這個書在周文王的時候它還沒有形成。應該說是到了周文王過後,有人說是周公,實際上周公也過了以後才發現,所以,這個應該是周朝,大概是西周前期、中期才形成的,並不是周文王作上下篇。

  現代我們講《周易》,或者說我們現在講《易經》是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就是周易古今,64卦和那些卦文、卦詞。第二部分是《易傳》,《易傳》一共有7種,一共10篇,彖傳(上、下)、象傳(大、小)、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我這本薄薄的《朱熹的周易本義》上面都有了。那傳統的說法,伏羲和周文王所做的就是古今部分,傳經部分是孔子搞的。

  孔子是聖人,當然他寫出來的也是經典。中國的聖人文化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聖人說的最正確。但是現在的歷史學家,或者《易經》研究的,大多數人都認為這7篇東西並非孔子所作,是孔子以後,有很多人引用他的觀點所作,大概是專搞占卦的人搞出來的,時間大概是戰國期間,有些晚到秦,漢可能個別也會有。這個作者和寫作時間現在大有分歧,很難確定,但大家多數肯定不是孔子所作。那為什麼歷代都說是孔子所作呢?現在也有人主張是孔子所作,因為孔子是聖人,把《易經》的地位又抬高了,三個聖人寫出來,經歷了三古(遠古、中古、近古)。幾千年才形成《易經》,通過幾千年又經三個聖人之手,了不起,所以《易經》就很厲害。但實際上周文王究竟做了什麼,孔子有沒有份,大有問題。

  我認為現在的《易經》你一定要把兩部分分開,把六十四卦和《易傳》分開來讀,先讀好六十四卦再讀《易傳》,《易傳》的傳就是解釋的意思,易傳就是對易的古人的解釋,古今的解釋。它就是一種解釋,一種理解,傳的理解不一定符合古今的精神,這兩者要加以區分,不要混為一談。但很多人把它混在一起,都認為經和傳是統一的。所以,很多的解釋盡量扯到它順為止,為了扯順很多就牽強。牽強到什麼程度呢?牽強到你根本就看不懂。所以,你必須要把它分開,先讀懂《易經》再說,然後再讀《易傳》。

  我剛才講《易經》是占卦的書,沒錯。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說他是《易經》大師,他是很靈的,實際上他主要是搞占卦,那占卦是不是就是《易經》呢?不是。我認為現在大量的占卦和《易經》無關。《易經》是搞占卦,但是現在很多佔卦有沒有按《易經》去占呢?沒有。他根本連《易經》也沒有看過就去佔了,靈不靈就靠那幾根東西。現在占卦的方法有起碼有幾百種,有人統計過有200多種,究竟止不止我都懷疑。因為占卦的方法隨便就可以創造,你也可以創造,我也可以創造。比如等一下出門,我看這一分鐘出來的人有幾個,我一數是11個,那你根據八卦的順序一數,1、2、3、4、5、6、7、8、9、10、11,第三卦,就行了,也是一種占卦方法。

  有沒有一些人是真正研究《易經》的?應該有。我看過有一些書,有些人是研究《易經》的,他也和人家占,那這種占卦完全是用《易經》所講的方法,用十八變的方法,用《易經》裡面的卦辭和爻辭,或者卦象和爻象進行分析,這是《易經》本身有的。從漢代開始就變了,古經占卦的方法在《左傳》、《國語》裡面有記載。現在進行整理,基本上就是《易傳》的方法,就是我剛才講的,《周易》本義上所講的方法,那個就是現存最古的《周易》的占卦。到漢代就是五花八門了,奇門、梅花等等很多方法,那些方法是後人自己弄出來的,它和《易經》無關,和《易經》所講的方法也無關,和《易經》所講的內容也無關,怎麼說他懂一種占卦的方法他就懂《易經》了呢?所以,我認為今天的占卦它已經和《易經》不相關,這是我要講的《易經》是占卦,是《易經》占筮之書。

  二、《周易》是哲學之書

  《易經》裡面有沒有哲理,在《易傳》裡面引用孔子的話來解釋說,「夫《易》,章往而察來,顯微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章往」就是彰顯過去,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察來」就是察之未來。「顯微闡幽」,把微小的東西顯露出來,把不清楚的東西闡明,「開而當名」,就是說你打開這個《易經》你就知道八卦的明朗,有很多和實際是相符的,它可以分辨事物,可以正言,可以斷辭,斷辭就是判斷吉凶。

  其稱名也小,《易經》裡面所舉的事物的名稱是很具體的,這個是講龍,那個是講馬。但其取類也大,就是說它的概括性,它的普遍性是很廣泛的,他講龍不一定就單講龍,用龍來概括同一類的東西。所以,「其旨遠,其辭文」。有文采,他的含義非常深遠。他講的話曲而中,雖然比較委婉,但是很中肯,其事肆而隱,他講的事是生活上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它含有很隱諱的意思。「因貳以濟民行」,「貳」就是懷疑,因為老百姓有疑問,所以,他通過占卦來幫助老百姓該怎麼做。「以明失得之報」,以取得得失的報應。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所以,《易經》總的精神就是叫人趨吉避凶,就是選擇一條經密的路,避開一條險惡的路,這就是易道。所以,《易經》本身就有哲理性,比如: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看見人走出來了,所以就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晚上也非常警惕,不要鬆懈。就算有兇險了都沒有禍害,可以避免。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九五最好,所以叫做九五之尊,天子之位就是在九五,你佔到九五了就了不起,像條龍在天上一樣,利見大人,所謂飛黃騰達。

  上九:亢龍,有悔。太過分了就不行了,亢龍,太高了就會出問題。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說明六個陽爻都要轉化為陰龍,那就變成乾了,所以叫做群龍無首。

  從乾卦就可以看出它有哲理,他寫一條龍,那條龍從潛伏著不動到出頭之日了,經過努力奮鬥又可以上天,在天飛龍,過了以後又出問題了,亢龍。事物的發展都是漸變的,慢慢的變,由潛伏著飛到最高,但終歸又下來,這就體現了物極必反,太高了不行,你不要以為發財發得越多越好,太多了也不好。所以,這個《易經》宣揚的是一種中與正。中就是很適當,不偏激,急也不行,不急也不行,過猶不及,過了就要亢龍,不急也不行。所以,要選擇中,就是非常適合。第二,要正。當其位就是正,你在那個位置上你究竟應不應當,你根本沒有能力的你坐在那裡幹什麼,你的能力和這個崗位是不是相適應,這就是正。所以,《易經》裡面六個爻是六個位置,有陽位有陰位,單數就是陽位,雙數是陰位,陽爻就應該在陽位,陰爻應該在陰位,你坐錯位置了就有問題,你在人與人之間也有位置問題,它有一個物極必反的問題。這些都是哲理。

  《易經》本身就有哲理,但是這個哲理比較隱諱。好像乾卦的哲理在哪裡,要你去體會,要你去概括,你一卦一卦去概括那你就可以領會《易經》所隱藏的哲理。但是《易傳》就把這些哲理揭示出來,《易傳》直接去談易的哲理。比如《易傳》講「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上就是在有形的東西上面,我們看不到,那個東西就是道,你在可見的事物當中概括出來的哲理是看不到的,只能領會這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下的就是器,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器。

  「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這就是講《易經》這種形而上的作用,易的道理你把它變化而闡釋決定它是吉還是凶就謂之變,推而行之就謂之通。根據你的判斷去做好了就是通,如果是做得非常好,而且推而廣之,推到老百姓那裡去那有成為了事業,就不是小事了。

  繫辭還講「易與天地准」,這個「准」太重要了,《易經》的八卦也好,它的爻辭也好,它是和天地萬物准,「准」字我看所有的注釋就是挨著邊來注,用我們現在比較時髦的概念就是同構,現在美學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做異質同構。不同的東西質地是不同的,但是同構,這個結構是指什麼結構,就不是一般的結構。理論家的解釋是張力結構,它是相同的。什麼叫做同構?就是陰與陽這兩個符號,它和天地很多萬物都是同構的,用陰來表示什麼,比如說這個台,上面是陽,下面是陰,這個陰的符號就可以表示表面的和裡面的,兩個意思。男就是陽,女就是陰,利好就是陽,利空就是陰。什麼事物你都可以套上去,人在往上發展就是陽,天氣不斷的熱起來就是陽氣增加,冷就是陰氣。聖人用陰陽這個道理把天地萬物都準確的概括起來了,它就是一種同構。所以,它能「彌綸天地之道」。彌綸就是概括,能夠貫穿天地的道理。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不單是明的,幽的他也知道。「原始及終,故知死生之說」,一直判斷到最後會怎麼樣,他就會知道生死之說。所以,你看《黃帝內經》就用陰陽的道理來講人一生的生老病死的變化,這就是原始及終,怎麼知道這樣,你的壽命會怎麼樣怎麼樣。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連鬼神的情狀都可以知道,那就可以推論到人死了以後,所謂魂以後的變化。《黃帝內經》裡面都有講。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雷同,所以,他不違反。這就是易的哲學之道。所以,現在我們看《易經》講的,《易經》的道理就是一陰一陽,這並不是說一邊是陰一邊是陽那麼簡單,而是有時陰有時陽,反正是陰與陽兩個東西在不斷的變化。你看太極圖中間那條線是一條曲線,曲線就是一種動態的,就說明陰與陽不斷在調整,它調整一下就變成另外一個卦。周圍是64個卦的話,只要那兩條陰陽魚調整一下它就變成另外一個卦。一年的12個月的天氣變化它也可以表現出來,人的身體的變化也可以表現出來,天地萬物,什麼都可以表現出來,一陰一陽之為道。

  《易經》又講生生之謂道,陰陽的結合就產生生生的事物。剛才我們所講的乾卦所表現的,物極必反,要有伸有縮,做人也要有伸有縮,不要老是伸,老是又擴張,你還要有停步的時候,像龍要有潛伏的時候。所以,有時候你就要韜光養晦,有時候你就要張揚一點,要威脅一下,這都是生與疏的道理,這都是陰陽的道理。這些道理在《易傳》裡面講得很清楚。誰研究哲學非要從《易傳》開始,《易傳》裡面所講的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很多觀念。所以,《易傳》是把易經升華為哲學書,如果說古今主要是占卦,而不足以成為《易經》,但是到了《易傳》就把《周易》升學為哲學之書。

  馮友蘭講《周易》是宇宙代數學。宇宙代數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宇宙萬物,你要去測知它未來的領域,你就要用代數公式去算一算。所以,宇宙萬物他都可以算,你把已知的條件放進去,你自然就會推出來。所以,它是宇宙代數學。我們剛才講了規表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是1月份,到了5月份怎麼樣,我看規表就知道那時候的陰陽變化,那時候是熱還是冷,那時候是多雨還少雨,他通過這個可以判斷。所以,「神以知來,知以藏往」,神可以懂得未來,他的智慧可以把過去的經驗教訓都藏在那裡。

  《易經》六十四卦記載了古人很多的經驗,有戰爭的,有拜神的,有結婚的,有打仗的,有生產的,有畜牧業,有旅遊的,有做生意的,都有。那些就是歷史,那些是最古的歷史,我們古人的歷史就在《易經》裡面,問題是你能不能把它讀懂。所以,應該說《周易》這個書它確實是成為群經之首,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一種思維方式,或者說是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不是政治上的指導思想,不是一種主義,不是一種階級論,而是一種思維方式,你想什麼問題你首先考慮陰陽。然後從八卦的道理轉化,你去推之這個事情會怎樣發展。我們隨便有個什麼毛病都要分陰陽,你的感冒是陰還是陽,你腎虛是陰還是陽,中醫都會跟你說,這就是我們的指導思想。

 三、《周易》是百姓日用之書

  因為老百姓都相信神,特別是在古代是神權統治的時代,商朝以前都講地,周代信天,到現在我們還有沒有這種觀念呢?也有,為什麼我們要祭拜伏羲,我們6月22號為什麼拜他呢?我們為什麼要搞紀念堂呢?這個就是以神道設教,很多人都相信所謂神,我們就內延為一種神靈進行教育,他不一定是搞迷信。我們祭拜伏羲,伏羲真能聽到嗎?他聽不到看不到,但是我們通過拜他告訴現在的人們,伏羲是我們的老祖宗,創造了我們文化的始祖,我們要團結在他的周圍,要發揚我們的文化,發揚我們民族的團結。雷鋒死了為什麼要紀念雷鋒,就是學他的精神,通過雷鋒來教育大家,這是以神設教,並不都是迷信。清明節你去向先祖掃墓表示一種懷念,他給我們的恩惠,實際上也是要檢查、引導我們活的人該怎麼做。當然,現在有很多種變味,他去拜山,清明節的時候燒洋房的也有,燒寶馬的也有,二奶的也有,什麼都燒起來,那個和神沒有關係,一定是亂七八糟。

  還有些人就用占卦來賺錢,既然大家都相信他那我就來騙你,你馬上相信我就利用神,有很多人把它說成我是最靈的,我幫你占。所以,有很多人變成了大師,變成了財主,不得了,這些人也夠聰明的。聰明的人就利用它,有不同利用的目的和方法,愚蠢的人就迷信他,你都去信,這個很靈,什麼錢都給人家騙。

  但是也不是說凡是弄一下占卦就等於迷信,有些人明知不一定這個是真的,但是他也要去做。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有很多問題。以前我們說過一句話,「科學的終極是哲學,哲學的終極就是宗教」。什麼意思呢?科學就是我們的原生活,所有東西我們都可以做物理實驗,摸得到,可以看得見,有數據。但是它到了終極的時候你就看不到,很多東西看不到。看不到的那些東西能不能夠推斷出來,那就要靠哲學,從哲理上去判斷。因為你拿不出物證出來,只能是從哲理上進行判斷,所以,科學的終極是哲學。但是哲學是不是什麼都能判斷呢?不是,很多判斷不了。所以,有一些科學家,有一些哲學家還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比如說好有好報,惡有惡報,我明明做了好事怎麼變成了惡報呢,我就想不通,想不通的時候他就有很多問題,很多疑慮。那怎麼辦呢?就相信宗教,只有去宗教那裡尋找不了答案。因為你用科學講不清,用哲學也講不清,他就相信宗教,科學家、哲學家同樣有人去信宗教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未知的世界是無限的遼闊,我們已知的世界是很小很小的,你懂得的東西是很少的,未知的是很多的。所以,永遠我們都有迷惑的時候,到了迷惑的時候你就要去找人幫你解決。現在是找心理醫生,找神父,古時候就找神巫,神巫幫你解決。不單是一般人這樣,像屈原,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他是楚國當時進行改革一個很得力的一個人,要修改憲令,搞憲法,又推行法治,但是反對的人也很厲害,反對的人就在楚懷王面前講他的壞話,結果楚懷王聽了。屈原說我是拼了老命為楚懷王工作,為國家工作,到頭來你不相信我,那些人又在攻擊他,他非常的苦惱。在這個時候他怎麼辦呢?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想不通,最後他也去占卦。

  屈原《離騷》:

  索藑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陟陞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亂曰: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藑茅就是草,筳篿就是竹片,叫靈氛為我占,靈氛告訴他,兩個美好的一定會結合得很好,孰信修而慕之,追求好的他就會去夢裡。你在楚國為什麼不得支志呢?他思九州之博大兮,九州就是全中國,不單是楚國,還有別的國家,秦國、齊國、魏國等。思九州的話,豈惟是其有女,難道只有這裡才有美女嗎?意思就是別的國家也有美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哪個地方沒有芳草美人,你何必要守在楚國呢,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一定要懷念故宇,故宇就是你的楚國你的老家。屈原也有疑惑,屈原就想不通,我忠心耿耿,怎麼就落到這個樣子呢。楚懷王把他流放了,他在流放當中就想了很多問題,想不通。

  你想想屈原的路有幾條,第一就是同流合污,跟他們一起干。第二條是堅持你的,結果給流放,死路一條。占卦就告訴他,你到別的國家去吧,出國吧。那時候的國不同現在的國,那時候的國就是地區的意思。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當時就是天下,當時是7個國,7個地區,都是諸侯國。所以,這個出國和現在斯洛登跑到俄羅斯不一樣。這個占卦就叫他跑,屈原也聽了,屈原聽了以後,「陟陞皇之赫戲兮「,陟陞皇就是飛上天,他騎著那匹馬飛到天上去,天上是很光明的狀態。他是一種詩人的想像,說自己要離開了,騰空而起。但是 「忽臨睨夫舊鄉」,我的馬夫都在悲傷,我的馬也在懷念故鄉,蜷局顧而不行,它們都蜷起身體不再往前奔跑了,回頭了,不走了。那就表示連馬和馬夫都熱愛祖國,不願意離開,那你叫屈原怎麼辦。結果屈原是「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國家已經沒有人能了解我了,我還懷著故都幹什麼。既莫足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既然沒有人和我一起去實施這個美好的政 治,我只好跟歷史上的彭咸一樣去自 殺,所以,屈原就投河自殺了。

  他也沒有聽占卦人的意見,結果他還是選擇自己想好的路,還是自 殺。他的路只有三條,但是他不走占卦的路。這個就說明一般的人都會有疑慮,有疑慮就找占卦,占卦就是舒泄一下,得到一種撫慰,或者說提供一種意見給你參考,屈原也考慮過了,他已經準備跑了,但最後跑不了,他那種愛國的情懷把他留在那裡。

 四、《周易》是難讀之書

  《周易》是一部難讀的書,難在哪裡呢?一個是象。《周易》所表現的方法是用象,象就是用符號,用陰陽的符號,你看不懂那個符號就讀不懂《周易》。他就算是寫文字也是用象,比如說第一個卦,乾卦,他就是寫一條龍,龍是什麼?那些易學家家還搞不清楚。我的老師說龍是指天的龍仙,有人解釋成為是一條龍,有人說龍是沒有的,它是一條蛇,有人說龍指周文王,周文王從周王那裡出來一直到登上天主之位,飛龍在天,說是指周文王。講歷史的,弗洛伊德的理論傳進來以後又有人解釋成為這是男性的生殖器。所以,五花八門,單單一個龍你就解不清,這就是難在象,它是一個形象,這個形象該怎麼理解,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二個難就是在玄字,玄很抽象,剛才講的形而上。所以,有三部書很難,《易經》、《老子》、《莊子》,叫做三玄,中國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玄學就專門研究這個玄,這個玄因為它太抽象了,講物質產生之前的道,太極、無極,太抽象了,一般人很難理解。

  第三個難難在幾千年來對《易經》的解釋,對《易經》占卦的運用疊床架屋。占卦的方法《易經》講的就是那個樣子,但是現在有200多種,那些人他是《易經》大師,他就是只學過一種占卦,沒有那麼回事。對《易經》的解釋也有很多分歧,比如剛剛講的對龍的解釋就有分歧,別的卦就更多了。比如說乾卦一開始,元亨,利貞,我的老師給我的解釋是元是大,元亨就是大大亨通,那就是非常亨通。利貞就是很吉利的一個占,你佔到了乾卦就是非常亨通,是一個很吉利的占。但是你看看《十三經註疏》裡面文言當中對元亨利貞4個字花了差不多2000多字去解釋。你現在去書店翻一下那些《易經註疏》對這4個字怎麼解釋,多得是。還有一些解釋《易經》的時候一定要跟爻位聯繫在一起,《易傳》就開始了,《易傳》就把爻位和爻辭掛鉤,這樣它的解釋就升華出很多東西出來,這這個是不是科學的,很值得研究的。

  所以,我的老師就不採用這個方法,直接就是看《易經》,《易經》本來就是古人生後的記載,只不過是用占卦的方式把它記載下來了。《易傳》是一種解釋,他是一家之說,你不要說它是孔子搞的就很神聖,沒有那麼回事。所以,讀《易經》首先是要擺脫《易傳》,先讀好六十四個卦,講什麼,然後再參考《易傳》。《易傳》也要讀,他講說卦,講彖傳、象傳,特別是繫辭,繫辭是整個周易的概論,一定要讀好它。但不要全部相信它,它有很多對爻位的解釋,有時候古今並不一致。現在出版的《易經》的書比較大量的、比較傳統的,或者說比較主流的,都是把經和傳統一起來講解。但是我的老師李鏡池老師,高亨老師,還有別的一些專家,有一些就不是走這個路。而是先分開,先讀好經,經是經,傳是傳。至於漢代以後各種占卦的方法,把陰陽五行也搞進去,又搞八宮,又搞六根六神,那些是後代的占卦搞出來的,我認為根本不用管它,你要讀《周易》,讀這本書就夠了,到傳為止,來領會《周易》講的易理,用這種易理指導我們的思想,去分析判斷問題。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僅供學術參考,其中觀點僅代表發言者!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這樣記住64卦!(原創 勿載)
周易奧秘--心理學
孫榮華:周易筮法集錦 第三節:斷應期的要領
正說周易八卦
周易里被顛倒的乾坤

TAG: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