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古詩詞課內外比較閱讀訓練
蘇教版古詩詞課內外比較閱讀訓練
【考試要求】(《中考說明》P30頁
1.考查範圍由內逐漸向課處延伸。
2.由對識記性和理解的考查轉向為重點的考查。
3.對古詩詞的賞析,要注意創新的題型的解答。
【教學目標】
1.了解中考詩歌比較鑒賞題的設題角度學習答題思路。
2.重點掌握詩歌意象,表現手法,思想內容的比較鑒賞方法,學會規範答題。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概念
所謂比較鑒賞就是將語言、內容、形象、表現手法相近或相反的兩首詩歌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鑒別、賞析
古代詩歌的閱讀能力考查,早已是中考語文試卷中的「保留劇目」,而對比性閱讀又是今年中考中很可能會出現的一種新的考查形式,作為考生,對古詩的對比閱讀應該有所準備。對於古詩的對比閱讀,必須解決一個認識問題。
對比閱讀與單篇詩歌的閱讀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有兩點外在的、形式上的區別:一是閱讀的對象在數量上的區別,二是對比閱讀多了一道「作比較」這一程序。因此,工夫都要下在讀懂詩歌上,下在對詩歌的理解、分析、鑒賞上。
說到「鑒賞」,它是一個雙向性的要求。「鑒」就是鑒別、鑒定,也就是說對詩歌的內容作鑒定:其內容表述是否恰當,其思想是否積極,其情調是否健康。「賞」就是欣賞、品味:品味其形象生動在何處,品味其形式工巧在哪裡,品味其遣詞造句精妙在哪裡。
二、命題角度
下面來談在進行對比閱讀時應當關注的一些對比熱點,也就是說,命題人常常會在哪些方面設題來「比」。
從大方面看,比較閱讀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來設計問題
從小方面看,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容、表現技巧等方面設題。概括地說,古詩的比較閱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詩作的主要內容和表現出來的情感;
②詩句的意思和作用;
③詩作塑造的主要形象、創設的具體意境;
④遣詞的生動、形象、精巧;
⑤詩句的前後勾聯照應;
⑥修辭手法的功能、作用;
⑦詩作結構的總體安排等。還有一些典故的運用、反向襯托的作用等。
三、真題再現
2010年江蘇省鹽城市
(一)閱讀下面兩首古詩詞,完成8—9兩題。(6分)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秋詞》描繪了一幅鶴飛衝天的畫面,在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傾訴詩人的情懷。
B、《天凈沙?秋思》精選了多種有代表性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畫。
C、兩首詩詞都採用了直抒胸臆的寫法,形象地表達出各自對秋天的獨特感悟。
D、在表達手法上,前者是議論、描寫兼抒情,後者則是動靜結合,借景抒情。
9.同是寫秋,兩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麼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C 9.《秋詞》表達了豪邁樂觀之情。《秋思》表達了遊子悲秋思鄉之情。
四、考點展示
1.關於意象、意境的比較鑒賞
2.關於思想情感的比較鑒賞
3.關於表現手法的比較
4.關於字詞的比較
五、題型詳解
題型一:意象類
答案構成:概括意象特點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註:縈波:在水波上旋轉浮動。颭風:在風中搖擺。搔頭:古代婦女綰髮的簪子。
【思考】簡析兩首詩中採蓮少女形象的異同之點。
【答案】(1)兩首詩中的採蓮少女都熱愛勞動,辛勤勞作。(2)王詩中少女美麗,歡樂,充滿青春活力。白詩中少女羞澀,純真,情感真摯。
題型二:意境類
答案構成:
①找意象;
②點特點
③析感情
下面兩首著名的詠物詩蘊含的人生境界有何不同?請你從中國歷史上選出兩個著名人物,分別代表這兩種境界,並說明理由。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答案】(1)竹子象徵人生的「堅勁」,石灰象徵人生的「清白」。或:《竹石》表現的是逆境中個性的堅持與張揚;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形象。
(2)《石灰吟》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題型三:情感類
答案構成:
①描圖景;
②點特點
③析感情
閱讀下面兩首詩詞,然後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沉醉東風·秋景 元·盧摯
掛絕壁松枝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
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思考】試從作者表現的情感,比較這兩首小令的異同。
【答案】(1)第一首詩作者把秋天傍晚幾個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組合起來,創造出蕭瑟蒼涼的意境,突出地表現了羈旅悲懷。(2)第二首詩作者寫在滿天秋意里泛舟洞庭下瀟湘的觀感,氣象明朗開闊,意境飛動,透露了開朗樂觀的情懷。
解題方法:①聯繫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心情。
②根據詩歌類型分析表達的感情。
③結合全詩的意象和描寫內容,分析主旨。
題型四:手法類
答案構成:
①點手法——點明手法
②闡運用——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③析效果——表達效果+情感效果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註:縈波:在水波上旋轉浮動。颭風:在風中搖擺。搔頭:古代婦女綰髮的簪
【思考】兩首詩刻畫人物的手法有什麼不同?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答案】(1)王詩採用襯托手法,將採蓮少女和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讓少女的羅裙與碧綠的荷葉、臉龐與鮮艷的荷花互相映照,襯托出少女的清新嬌艷,少女形象在畫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2)白詩運用細節描寫,直接表現少女靦腆活潑的情態和羞澀的心理,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情趣。
題型五:鍊字類
答案構成:
①釋含義——字的含義
②描圖景——描述畫面內容+概括畫面特點
③析效果——表達效果+情感效果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絕句 春雪
唐·杜甫 唐·韓愈
江碧鳥逾白, 新年都未有芳華,
山青花欲燃。 二月初驚見草芽。
今春看又過, 白雪卻嫌春色晚,
何日是歸年? 故穿庭樹作飛花。
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杜詩中「欲」字和韓詩中的「驚」字在詩中的表達效果。
答:一個「欲」字妙在採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為動,賦予了花朵以動態美。一個「驚」字表現了詩人終於見到春色的驚訝,欣喜之情。
六、課堂小結
比較閱讀與單篇詩歌的閱讀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有兩點外在的、形式上的區別:
一是閱讀的對象在數量上的區別;
二是對比閱讀多了一道「作比較」這一程度。
注意點:① 緊扣題目要求,找准比較點。
②依照要求作答,在單篇詩歌賞析的基礎上進行求同尋異,比較鑒賞。
③關注分值分配,要點要齊全,答案盡量具體,不可泛泛而談。④答案力求表達流暢,準確,簡明,規範。
詩歌比較題型的解題方法規律:
①注重對詩歌的整體把握。
看詩題、作者、正文、注釋。
②注重對詩歌的閱讀比較。
比較詩歌:求同辨異。【比較點:形象、語言、結 構、內容、情感、技巧】
【解題步驟】①理解全詩, 求同辨異; ②審清題旨, 研讀示注; ③分析概括, 歸納要點; ④組織語言, 據問作答
第二課時
練習講評
【課後訓練】
1.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十五夜望月】 【望月懷遠】
唐·王建 唐·張九齡 中庭地白樹棲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冷露無聲濕桂花。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今夜月明人盡望,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知秋思落誰家?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十五夜望月》中你最欣賞哪個詞語?為什麼?
答:
(2)結合一二句,比較兩首詠月詩歌的意境。
答:
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一)
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1)這兩首詩都寫春天景物,但時段不同,白居易寫的是 時的景物,歐陽修寫的是 時的景物。
(2)歐陽修詩的三四兩句,除用擬人手法外,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兩種手法各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修辭手法:擬人、
表達效果:
3.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有同學在讀下面兩首詩的時候提出兩個問題,請你幫助解決。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隱 【乙】芙蓉樓送辛漸① 王昌齡
君問歸期未有期, 寒雨連江夜入吳,
巴山夜雨秋漲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當共剪西窗燭, 洛陽親友如相問,
卻話巴山夜雨時。 一片冰心在玉壺③。
【注釋】①辛漸:王昌齡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樣純潔明凈的心。玉壺: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壺。冰心、玉壺都喻指高潔、清白的品質。
(1))「巴山夜雨秋漲池」「寒雨連江夜入吳」,這兩句中詩人寫「雨」有什麼作用?
答:
(2)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思念親友的思想感情,但側重點有所不同,【甲】詩中「何當共剪西窗燭」表達了 的情感;【乙】詩中「一片冰心在玉壺」表達了
的志向。
4.詩歌賞析。
天凈沙·秋 天凈沙·秋思
白 朴 馬致遠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
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試分析兩首元曲在內容上的不同點。
(2)試分析兩首元曲在寫法上的相同點。
(3)你覺得哪一首更好?請說說你的理由。
5.閱讀下面杜甫的兩首詩,回答下列題目。
絕句漫興 春望
杜甫 杜甫
眼見客愁愁不新,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無賴春色到江亭。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即遣花開深造次,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便教鶯語太丁寧。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以上兩首主題相同的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和《絕句漫興》「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句,都寫到了花鳥,兩句詩的表現手法相同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
6.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後面的題目。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漁家傲》和《從軍行》在所寫內容上有什麼共同點?
答:
(2)兩首詩詞在思想和風格上分別有什麼不同之處?
答:
7.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甲】出關(關,指居庸關) 【乙】塞下曲
清·徐蘭 唐·李白
憑山俯海古邊州,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旆影風翻見戍樓。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馬後桃花馬前雪,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出關爭得不回頭。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旆(pèi旌旗。)
(1)甲乙兩首詩都抒發了戍邊戰士的怎樣的情感?
答:
(2)甲詩中的劃線句子在藝術表現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
8.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浣溪沙 北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偶成 宋·朱喜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1)這兩首詩都是感慨光陰,前者說「誰道人生無再少」後者說「少年易老學難成」,你覺得蘇軾和朱喜的說法是不是有矛盾,為什麼?(可從詩人寫作目的角度分析)
答:
(2)「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這兩句詩的表達好在哪裡?請從修辭的角度分析。
答:
9.讀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和《宿王昌齡隱居》回答問題。
題破山寺後禪院 宿王昌齡隱居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茅亭宿①花影,葯院滋苔紋。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余亦謝時②去,西山鸞鶴③群④。
(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②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③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④群:與……為伍。)
(1)《宿王昌齡隱居》的詩眼是 。
(2)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
10.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甲】使至塞上 【乙】漢江臨眺
王維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蕭關選候騎,都護在燕然。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這兩首詩的感情基調有何不同?
答:
(2)「詩中有畫」是王維詩的主要特點,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乙】詩的頷聯所表現的畫面。
答:
11.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結尾)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杜甫 白居易
安得廣廈千萬間, 百姓多寒無可救,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一身獨暖意何情。
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心中為念農桑苦,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耳里如聞飢凍聲,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以上兩首詩歌表達感情有什麼不同?
答:
12.閱讀兩首《相見歡》,按要求答題。
相見歡 五代-南唐·李煜
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春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1)「剪不斷,理還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緒?「簪纓」指代什麼?「幾時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試比較兩首詞在風格上的差異。
答:
13.閱讀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和蘇軾《贈劉景文》,回答問題。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贈劉景文
唐·韓愈 北宋·蘇軾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荷盡已無擎雨蓋,
草色遙看近卻無。 菊殘猶有傲霜枝。
最是一年春好處, 一年好景君須記,
絕勝煙柳滿皇都。 最是橙黃橘綠時。
(1)兩首詩分別寫了什麼季節的景物?詩人抓住了哪些景物來表達感情?
答:
(2)試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蘇軾詩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
答:
14.簡要說明下面兩首都寫了「山中」景色的唐詩各有什麼特點,各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山中 唐·王勃 山中唐·王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況屬高飛晚,山山黃葉飛。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註解:元:原來。
答:
15.比較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兩詩中為什麼都寫到雁。
聞雁唐·韋應物 寒塘唐·趙嘏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悠。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答:
16.分析兩首清代詩歌思想感情的不同之處:
己亥雜詩(其五) 新雷
清·龔自珍 清·張維屏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t答:
17.比較兩首《赤壁》詩的藝術手法。
赤壁 赤壁
唐·杜牧 清·趙翼
折戟沉沙鐵未銷, 依然形勝扼荊襄,赤壁山河故壘長。
自將磨洗認前朝。 烏鵲南飛無魏地,大江東去有周郎。
東風不與周郎便, 千秋人物三分國,一片山河百戰場。
銅雀春深鎖二喬。 今日經過已陳跡,月明漁父唱滄浪。
答:
18.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題目。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乙】丹陽送韋參軍①
唐·王勃 唐·嚴維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丹陽郭里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注釋】①參軍:官名。②丹陽郭里:地名,今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屬江蘇,是詩人送別朋友的地方。
(1)這兩首送別詩的感情基調有什麼不同?
答:
(2)【乙】詩中的「寒鴉飛盡水悠悠」是怎樣將詩人的感情表達得含蓄動人的?
答:
19.請結合具體詩句比較說明下邊兩首唐詩在抒情方式上的異與同.
贈汪倫 竹枝詞
李 白 劉禹錫
李白乘舟將欲行, 楊柳青青江水平,
忽聞岸上踏歌聲。 聞郎江上踏歌聲。
桃花流水深千尺, 東邊日出西邊雨,
不及汪倫送我情。 道是無晴卻有晴。
20.閱讀下面李白的兩首詩歌,完成1—3題。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渡荊門送別》是25歲的李白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第一次出蜀東下途中所作。後世評「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甚妙,請你點評妙在何處?
(2)《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是中年的李白失望離京後所作,試分析詩尾「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含義。
(3)李白的詩風以」浪漫飄逸」著稱,請任選上面兩首中的最能體現李白浪漫風格的一組詩句,加以賞析。
選擇的詩句:
賞析:
【參考答案】
1.(1)我最欣賞 「落」,一個「落」字將秋思擬人化了,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彷彿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2)《望月懷遠》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想,遙隔天涯的遠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這兩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構成雄渾闊大的意境。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又蘊含懷遠之情,也留下聯想和想像的空間
《十五夜望月》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雜訊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後進入了睡鄉。在萬籟俱寂的夜深,秋露輕盈無跡,打濕庭中桂花。全詩營造寂靜、空靈、清美的意境,將思鄉的情意表達得委婉動人,抒發了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
2.(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辭手法:誇張。表達效果:詩人用擬人手法寫鳥語花飛,生動表現出春光的迷人、充滿生機等;用誇張手法說酒醒春已歸,感嘆春天的短暫,暗含著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著詩人對春光的留戀」)
3.(1)渲染氣氛,融情於景。(2)急切與妻子(親人)見面 堅守高潔、清白的品格(節操)(意思對借款)
4.(1)前者在內容上既渲染秋日蕭索冷寂的氣氛,又展現秋日明朗絢麗的景象,後者則主要是描繪出天涯遊子凄楚、悲愴的內心世界;(2)在寫法上都選取典型景物採用純白描手法勾勒秋天圖景,寫景注意動靜結合。(3)①前者好,它所描繪的景物能給人以色彩明麗的感覺,不似後者讓人感覺悲苦。②後者好,因為它能充分地藉助景物來渲染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前者描寫的秋似乎有不夠真實的感覺。
5.(1)在亂中,愁思激切,憂國思家;一在暫安,客居惆悵。
(2)表現手法相同,都是用「樂景寫哀(反襯的手法)」(王夫之《姜齋詩話》)則哀感倍生的寫法。詩中望江亭春色則頓覺其無賴,見花開春風則深感其造次,聞鶯啼嫩柳則嫌其過於丁寧,這就加倍寫出了詩人的煩惱憂愁。
6.(1)①兩者都以戍邊為題材;②兩者都表現邊塞生活的艱苦。
(2)王昌齡的詩表現出勇於殺敵,不獲全勝不言歸的激越之情;范仲淹的詞較多地表現了戰士們希望早日結束戰爭,儘快回歸家鄉的情緒。在風格上前者豪壯,後者顯得悲壯。
7.(1)抒發了戍邊戰士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以及思鄉之情。(2分)
(2)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形成強烈的對比,抒發了戍邊戰士的思鄉之情。或者用「桃花」與「雪」分別象徵家鄉的溫馨與塞外的清冷生活.蘊含了思鄉的情感。(3分)
8.(1)不矛盾,兩者的出發點(寫作目的)不同,蘇軾說的人生之「再少」,並非企求「返老還童」,而是說應該保持一種年輕樂觀的心態;朱喜談光陰似箭,是規勸人們珍惜少年光陰,莫輕易錯過。(2)池塘生春草還未從美夢中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前句用擬人,後句用借喻,表達青春易逝,學問難成的道理,勸勉人們珍惜光陰。
9. (1) 隱(2分)(2)寄情山水的隱逸情懷(3分)
10.(1)《使至塞上》是作者以監察御史身份出使時所作,詩的感情基調是孤寂、悲涼;《漢江臨眺》是作者受朝廷重託去黔中、嶺南等地選拔官員,路經漢江時所作,詩的感情基調是開朗、歡快、積極。
(2)【乙】 詩的頷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這兩句詩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
11.杜詩寫己饑寒而憫人饑寒,寧可苦己而利他人;白詩寫己飽暖而憐人饑寒,希冀己利也利他人。
12.(1)六朝民歌中常用「絲」諧音「思」,李煜也用絲來比喻愁思。「剪不斷,理還亂」,表現了愁思紛繁和難以排解。「簪纓」是貴族官僚的服飾,用來代人。「幾時收」,既是詞人渴望早日收復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對南宋朝廷偏安苟且的憤懣和斥責。
(2)雖然兩首詞的詞牌都是「相見歡」,格律一樣,但各自所表現的感情卻完全不一樣,風格也有很大差異。「離愁」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抽象的感情,李後主卻把它寫得很形象,寫出其滋味,寫出了一種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無言」又加上「獨上」,彷彿使人看到一個「斯人獨憔悴」的孤獨身影。西樓見月,夜已深沉,孤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濃重的愁緒躍然紙上。全詞表現得哀婉動人。朱詞則通過「夕陽」「大江」「悲風」等意象,寄託了詞人的國破之痛和對中原人民的深切懷念,感情激越,語盡而情意悠悠不盡,有豪放之風。(能回答「婉約」「豪放」可給2分,能運用詞中句子分析,得3分)
13.(1)韓愈寫的是早春,能攝春之魂,「草色遙看近卻無」寫出了雨後春草遠望和近看的傳奇景色,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蘇軾詩寫的是初冬,「荷盡」、「菊殘」「傲霜」,既寫景,又詠物喻人。
(2)「菊殘猶有傲霜枝」與「荷盡已無擎雨蓋」相對,內容相近,構成「流水對」。這裡菊花殘了,枝幹尚能傲霜獨立的描寫,既寫了景,詠了物,也借物喻人,讚頌了劉景文的品格和節操。最後一句,既是實寫,也是借代,作者把蕭條的初冬寫得富有生機和詩意,表現出詩人曠達明朗的性情和胸襟。語淺情遙,耐人尋味。
14.第一首詩中的「高飛晚」「黃葉飛」是一派蕭瑟凄涼的秋景,烘託了「悲」與「念」的複雜心情,抒發了作者寓居他鄉的羈旅之愁和歸鄉之思。第二首詩中的「白石」「紅葉」「空翠」,色彩鮮亮斑斕而富有變化,是一幅迷人的深秋圖,表達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喜悅之情。
15.這裡要求分析意象「雁」的內涵,兩首詩藉助「雁」表達了相同的情感。因為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彷彿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16.只要細心感悟,先找出能傳情達意的物象,加以揣摩,再按具體答題格式回答:前者通過「落紅」「春泥」「花」,寄託了對新生事物的無限關愛。後者通過「春生」「千紅萬紫」「新雷」,寄託了對新生活、新氣象的渴望與期盼。
17.杜牧一破傳統舊觀,反面落筆、大膽假設「東風不在」,則「周郎兵敗,二喬落難」,詩人借史實吐胸中不平之氣;而趙翼卻是借用典故、工巧對仗,時空對照、昔今反差,以冷靜幽遠的筆墨自我抒懷「棄官歸鄉、淡於名利」的超凡心境。
18.(1)示例——甲詩:高遠曠達(積極樂觀),乙詩:凄涼哀愁。
(2)示例一:這句詩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點點寒鴉飛盡,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景物中寄寓詩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動人。
示例二:這句詩語言精練傳神。如「盡」,詩人長久獨立江邊,連點點寒鴉都飛盡了還不忍離去,可以看出詩人對友人情意的深長。或如「悠悠」,寫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樣綿長,言有盡而意無窮。
19.(1)相同點:都在敘事的基礎上抒情,都採用間接抒情的方式。不同點: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襯托「汪倫送我情」,後者通過寫景並巧用諧音雙關,將戀人間若明若暗的愛情表現得真切動人。
20.(1)妙在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2)作者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當時無法解決,他總陷於「不稱意」的苦悶之中,只能以「散發弄扁舟」來擺脫苦悶,雖是消極、幻想之詞,但也表示了他與惡勢力的決絕、不甘沉淪的思想。(3)示例一: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賞析:運用奇特的想像,寫出神馳宇宙、摘取明月的豪情,進一步渲染了雙方舉杯暢飲後談古論今的興緻,表現出詩人對理想境界的嚮往和追求。示例二: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賞析:將水中圓月比喻為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想像天上雲彩構成了海市蜃樓,表現了江面的遼闊和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最美的「小滿」詩詞
※[紅網書庫] 詩詞曲名詞術語解析
※如何鑒賞蘇軾的《浣溪沙.端午》?
※十三韻
※醒世詩詞選--學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