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電影產業的困境
今年的金馬獎似乎是台灣電影豐收的一年,台灣導演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共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11個重要獎項的提名。但是,從兩岸三地入選的作品來看,這似乎並非象徵著台灣電影的復興或榮光,往內深掘,看得更清楚的是兩岸三地電影產業各自面臨的困境。
這幾年來,台灣電影就製片數量和票房總數來說,雖然早已走出了上世紀90年代的黑暗谷底,開始朝觀眾口味揣摩,拍出不少以商業導向為考慮的大眾電影。但是,卻很難再掀起過往那股激情。除了侯孝賢自傳統武俠類型中自開自放,在既有的風格中持續精進,台灣電影究竟還有多少真正的優勢和實力?其實答案非常清楚。
台灣電影始終沒有迎來真正屬於本土的商業化和電影工業,再加上官方政策的傾斜和扶持傾向,造成了台灣商業電影的極度萎縮,於是中小製作的電影成了台灣電影市場的主流。
台灣電影從製作、發行、到放映,所面臨到的不只是資金來源的問題。政府只重視的硬體,無法兼并軟體、制度,讓許許多多電影人被隔絕在大門之外,人才無法全心全意投入創作,只能讓電影產業持續陷入惡性循環。
相較之下,大陸在電影產業已經建立起相對成熟的環境。在越來越商業化、數字至上的創作傾向下,大陸電影展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新面貌,現在不再是閉關拍攝了,很多大陸的投資商和海外投資商合作。侯孝賢曾在記者會上表示,《刺客聶隱娘》的資金來源有一半是陸資,他並坦言,「和大陸合作不是不得不,而是必然要。」
不僅投資分成模式日趨多元化,大陸電影票房也不斷提升,甚至超越歐美電影。據大陸方面統計,截止2014年底,大陸電影市場的票房已經達到296億元,銀幕數已經達到23000塊。可以說,大陸電影市場發展的空間已經打開,其發展潛力不可限量,足以支撐一個產業鏈完整的華語電影工業體系、華語電影產業體系,也難怪大陸電影參與金馬獎的數量會有增無減。
仍然作為一種地區性電影、區域性電影而存在的香港電影,則是雪上加霜。由於在香港進行的電影製作活動數目相對低,加上與內地合拍片的效應消退,香港電影業界正面對難以招募新血的情況,導致斷層問題。本屆金馬獎上,僅剩《踏血尋梅》和動畫片《麥兜:我和我媽媽》勉強撐場,而過去屬於香港電影某些類型上的獨特優勢,現在有些都已進入大陸電影的脈絡之中。光看徐克重拍《智取威虎山》的成績,或者《解救吾先生》的警匪片節奏,很明顯過去都是屬於港產電影的強項。
在電影全球化時代,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和多元的市場需求,華語電影能否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電影類型,在客觀上要求華語電影的資源形成良性互補、互動發展的新格局,以及兩岸三地電影人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進一步發揮。
推薦閱讀:
※人品太差時如何提高人品?
※走出日元旺衰的困境
※看透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透的人,處處都是困境;放得下的人,處處都是大道,放不下的人,處處都是迷途;想得開的人,處處都是春天;想不開的人,處處都是凋枯。(好句子精選【五】)
※菩薩如果救了人,而那人之後卻行惡傷人,那菩薩會為此負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