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嬰幼兒寶典大全

嬰幼兒寶典大全

作者 不怨人二郎中對正在進行或準備進行生孩子的好友第一句話警告就是:

「讓醫生將孩子倒轉過來打屁股,讓羊水出來。」這是二郎中沉痛的教訓,這個教訓用幾年的時候也彌補不了。可朋友問回來的結果是:「不可能了,這是一套流程,叫育兒人性化,哪個醫生也不會自作主張為你打孩子屁股。」「哪個地方有呢?」「香港,香港有些醫院有這種傳統的做法。」「附近有嗎?」「那是香港,總之在這裡問過幾間醫院都沒有。」只有鬱悶,只有祈禱女兒的悲劇不再重複發生,但聽到的是不止一個孩子一入產房後都是這樣的情況,或是進入肺,或是進入其他地方,都與這個做法有關。二郎中有點不明白,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因為「人性化」而去掉嗎?留在身體裡面變成其他病才是人性?

第二句話,二郎中強調:「問問醫生能不能將空調關了。」問回來的結果是:「夏天可能性非常低,醫生說,「防止細菌感染。」這下悲劇了,如果順產還後,剖腹產的傷口還開著,寒氣肆無忌憚地往裡面鑽。「古時候生孩子呀,都要在房間燒熱水,燒得整間房間熱哄哄的。」「那是古代,總之在這裡的醫院就享受空調吧。」還是鬱悶,還是祈禱寒氣不要進到裡面去造成什麼很難治癒的病症,但二郎中不止一次看到產後的各種病症跟著空調有直接的關係。

第三句話,二郎中提倡:「能順產就順產吧。」話到嘴邊沒說出口,在醫院,還沒生孩子的時候,要簽一大堆不知名的文件,還沒有看清什麼條款的時候,護士說快點搬東西住院。當產婦痛得死去活來的時候,醫生說:「檢查一下打針,順便休息去。」等一會,醫生告訴你:「產婦順產可能性比較低,不剖腹產恐怕有生命危險。」產婦一聽,怕了,家屬一聽,急了,一張紙遞過來說:「簽字吧。」進去產房,拿著放大鏡才看清楚下面寫著:手術不能保證完全成功,有這種還有那種危險。於是,中國出現了世界上最高世界記錄,百分之五十的嬰兒是剖腹生產,第一聲啼哭也在刀光劍影下閃現。

前幾年在網上看到三申道長有關接生文章:在嬰兒離開母體後,先不要馬上切斷臍帶,從嬰兒那邊留一段約七吋左右的臍帶,把它箝好,然後便把那七吋臍帶裡的臍帶血推進嬰兒身體裡,最後才紮好臍帶,這樣接生的小孩一生也會健康,很少犯病。二郎中古人剪七寸,一天縮一寸。道長的做法就是很地道的處理方法。中醫里的寸是同身寸,看看針灸方面的內容,「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從這個角度解釋就是每個人的長短都不同。您說一下孩子的七寸有多長?(PSP:寸的丈量方法:三寸四指)肚臍很重要,孩子著涼一般都是從這裡進去的,呵呵。不過現在流行露臍,這個不潮流,也不「科學」。曾經去要求醫院剪七寸,人家懷疑神經病,另加一句評論:哪有這樣害人的父母?難!難!!難!!!孩子出世後喝大黃水排胎毒孩子來到世上第一口就是大黃水,會排出又黑又黏的大便。排出來後孩子比較好養。留在身體裡面都不知什麼時候能排掉,如果以後都進醫院,也許一輩子都排不出來了。十克大黃,一碗煲成半碗,喝一小匙羹就可以,孩子不知甜苦不會哭的。呵呵。來源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110791-22-1.html

二郎中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後跟老大說:「我發覺治病跟開方用藥沒有絕對關係,跟一個人的心態有關係,跟一個人的習慣也有關係。」 這個體會不可謂不深刻,沒想到老大冷冷地說:「到現在才知道,中醫還沒入門呢。」  二郎中紅著臉,趕緊說:「早知道的,但體會到是另外一回事。」 在老大眼中,養生是不用多說但必須遵循的東西。三分治七分養,依二郎中看來,治病心態五六成,習慣二三成,針葯一二成。有些病,心性不改,習慣不改,短時間治好了,過不了多久又捲土重來。【母乳+米湯】我個人的看法認為,若到時候實在沒有母乳,米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熬出上面一層皮(俗稱米油)的米湯,那個米油營養價值可高了。過去沒奶喝的孩子有很多都是米湯喂大的,首先米湯色白入肺經,因米屬坤,入脾胃,小孩子最弱的就是肺與脾,米湯比牛奶來得靠譜。如果非得從微觀營養上分析,米湯的營養也夠豐富的。【小兒出生後護理】關於小兒出生時的護理,有明醫傳授:出生三天內用「五枝飲」洗澡,孩子就不容易得濕疹和胎癬。在七天內可用生甘草和黃連煮濃濃的水餵食,去胎黃(就是新生兒黃疸),當爸爸媽媽的不要心疼,這個時候的小孩子無味覺,甜的苦的一個味兒!再一個喂的時候教大家一個方法,用筷子上面綁上紗布弄成奶頭樣子,蘸藥水讓其吸吮,第一退黃很快,第二終生不得濕疹(這個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而且以後不會畏懼吃藥。每小初生嬰兒有點黃膽很正常,是肝臟未完全啟動前膽紅素積聚而已。我的寶寶都是一星期內會自然消。(由大便排出。)【坐月子】古代孕婦坐月子必不可少的就是小米、紅糖等。絕對不是像現在一樣用雞湯補(這個最害人了,唉,辛苦了孕婦呀),內徑云:五穀為養。小米性涼,但也比大米溫,水稻是長在水裡的,所以大米比小米涼。其實中醫所說的涼熱多是相對的,就像陰陽一樣。我當年坐月子時,我媽狠心的一個月不准我洗頭,也不準出門,不準碰水,不準吃生冷的(水果是不能碰的了,蔬果也少吃,要吃也只能是煮熱的啦)。那時家裡準備很多斤姜。姜肉用來做姜醋,做姜炒飯和做菜用的。姜皮留下來燒水,在十二朝前惡露未去,不能洗澡,只用姜水抹身。惡露盡後勉強可洗澡,但也只能用姜水浸浴,不能淋浴(熱水淋也不行。淋浴令身體變冷的。)生了三個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在國外呢,老公是老外,也難得他不說話。公公婆婆也厚度,在我們面前也不說甚麽,最多是跟左鄰右舍吐嘈一下我們中國人是怎麽奇怪吧了。那時我也不懂中醫,只是從小聽說外婆因為當年生了女兒,沒能坐月子(封建社會啊),搞得一身病,十指頭全曲了。所以我坐月子時媽媽特緊張,一切都照傳統來,不能含糊。現在想起來,真是太感謝媽媽了。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坐月子的習慣,最基本的原則是避寒就溫,比如不碰冷水,不吹風,不食寒涼……,還有一個原則是大虛大補,補的方法有很多,各個地方都不同。原則知道了,具體的方法您可以問您家鄉的老人家,問問他們的習俗怎樣,這樣能按您的口味和習慣坐月子,環境差不多舒服點,食得合口味也感覺好些。「虛不受補」,一般指的是身體正氣邪氣並存,如果補的話,補的不是正氣,反而是邪氣,要一邊瀉一邊補,所以平時都勸告人不要亂補。還有一種情況是極虛的話,好像一點火星,補進去的話火就滅了,這也不能補。「大虛大補」,指的是身體很弱,也沒有邪氣。這個平人很少見了,想找到補的機會也沒有。產婦就有這個機會,孩子是媽媽心頭一塊肉,在身體裡面孩子可不是邪氣,出生後,一塊肉掉下來了,產婦身體大虛,沒有什麼邪氣也最容易招惹邪氣,要避風寒。這時候可以大補,補得進去,也正好趁這個機會補,如果是平時也補不進去。有時候覺得,造物主對女性太偏愛了,男性就沒有這個機會。

【產後束腹帶/褲】准媽媽記住要買產後的束腹棉帶/束腹褲之類的。我現在都不知多感謝媽媽當年堅持要我買。孩子順產的話,產後幾天就可以束上,除了快速修身外(我那時都是一個月內穿回產前的褲子的),最重要的是幫助骨盤迴收到正常狀態,對預防腰痛,坐骨神經痛和內臟下垂很有幫助的。(我現在的正職是按摩師,每天都在病人身上看到骨盤正位的重要性)。【進補補啥?】養生無他,「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另外一句話,吃好喝好睡好拉好心情好,身體就好。其實,沒有什麼好補的,要補的是好習慣,好心態。現在的人不好好吃,亂吃亂補;也不好好喝,冰凍寒涼入體;也不好好睡,娛樂上網熬夜;不好好拉,動輒什麼茶排毒;更加不好好活,到處跟人鬱悶。蔬菜可以吃的,煮著吃,古人「食不離姜」,煮的時候不要忘加姜。

【變蒸】變蒸基本上是一月一次,變的時候會發熱,胃口不好,比較哭鬧……,摸摸屁股和耳朵就可以分辨,一般幾天就過,嚴重的時候要服點葯,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如果是發燒,全身都會熱的,這時候用辨證喝一點中藥,孩子正氣強,很快就好的。這裡有一個關於嬰兒變蒸的計算公式,在八個月大的孩子身上試過,挺準的嬰兒蒸變日期計算程序——作者「猛龍過海」本人【原創者「猛龍過海」同學】也是一元堂的學習者,從事軟體開發工作,為方便爸爸媽媽列印寶寶蒸變日期,在寶寶發燒時候可以對照是否在該日期左右。根據嬰兒蒸變理論,包含576天大小蒸的所有日期計算,帶導出文本功能出生 32 天,日期為 2009-09-07出生 64 天,日期為 2009-10-09出生 96 天,日期為 2009-11-10出生 128 天,日期為 2009-12-12出生 160 天,日期為 2010-01-13出生 192 天,日期為 2010-02-14出生 224 天,日期為 2010-03-18出生 256 天,日期為 2010-04-19出生 288 天,日期為 2010-05-21出生 320 天,日期為 2010-06-22大蒸:出生 384 天,日期為 2010-08-25大蒸:出生 448 天,日期為 2010-10-28大蒸:出生 576 天,日期為 2011-03-05關於變蒸,我是大有體會。我女兒從第六個月的時候開始,到十個月的時候,一月一燒。第六月時,第一次可能是受涼,六神無主的我們帶著她去醫院吃了退燒藥。當時就退了,但是回家後低燒幾天,吃醫院開的葯都沒有用,於是轉喝蔥白紅糖姜水,兩天後不再低燒。後因咳嗽,被家人帶著去看醫生,我不想讓孩子去西醫院,於是去了中醫院。哪知吃了中醫院的中藥,咳嗽不減,反而更厲害,到後來發展到一咳就吐。曾有幾天,一天吐三次以上。於是停止再喂中藥。後來沒有用藥,居然自己慢慢好了。但是自此後,臉色發黃,食欲不振,精神也不好。第七個月,無預警地發燒。這次很慘,因為高燒不退,在家人的壓力下,帶孩子去醫院掛了一次水。結果高燒不能反更高,燒到41。2度。高燒的第三天,一老師介紹說高燒無汗,可用熱水泡腳。於是第三天早上試了一下,果然出了很多汗。當天,孩子體濕就降下來很多,第四天,體溫基本在37度下了。而且不停出冷汗。第五天,不燒了,但還出很多汗。第六天,燒退,出了一身紅疹。第七天,疹退。這次燒退後,孩子精神較很好,變得很愛笑,會叫爸爸媽媽且叫得很清楚。第八個月,也預警發燒。自己推算是變蒸,因為孩子雖燒,但能吃能睡能玩,精神很好。一逗就笑。沒有用藥,三天後,完全退燒。第九個月,頭天中午十二點多開始燒,晚上燒到近40度,沒用藥,第二天一早起來,燒已退。第十個月,燒四天,沒用藥,燒自退。經過這幾天孩子發燒,很明顯感覺孩子燒一次,長大一些。所以我會經常提醒新媽媽司事,孩子發燒不要輕易用藥。但是很少有人能聽得進去。「傳統醫學裡講,小孩子從生下來每過32天就會發燒一次,叫做變蒸。這是機體生長和發育的必然過程,短則一刻鐘長則三四天之後熱會自然退掉的,沒有必要擔心。小孩子變蒸的時候,只是身體發熱而已,偶爾會出現驚恐的現象,但是面色和唇色一定正常,精神也不會萎靡不振,呼吸也很平穩舒緩。有些父母受現代醫學的影響,孩子一發燒就怕的要死,趕緊給孩子吃抗生素、送醫院吊水,不但阻撓了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還讓孩子受到藥物的毒害,長此以往一定是體弱多病,用不了幾年就讓孩子成為慢性咳嗽和哮喘的病患,真是可憐。現在你們去兒童醫院看一下,那些小孩子的臉色不是發青就是發黃,因為從小都是葯喂大的嘛。現代醫學號召孩子一有病就去醫院吊水,家長也都自以為這樣是愛護和責任的表現,誰知道剛好是毒害了孩子,讓小孩子從小就開始接受化學藥物的摧殘,以後又怎麼能夠茁壯成長,成為身體強壯、心智健全的國家棟樑呢?」摘自民間中醫網《醫人異事 (作者 池草)》變蒸---出自[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初生門下),訣:萬物春生夏熱長,兒生同此變形神,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曰一蒸。變長百骸生臟腑,蒸增智慧發聰明,十八五百七十六,變蒸既畢形神成,變蒸之狀身微熱,耳尻骨冷無病情。古代醫家,大多認為變蒸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小兒發育成長的必然過程。但張景岳、陳飛霞對小兒變蒸提出不同看法。他們認為變蒸出現發熱不舒服的現象,必定由於內傷或外感所引起,是病情。現代人空調的使用,垃圾食品的使用,糊塗母親的不合理餵養,很可能造出真的疾病與變蒸混淆。因此,雖有變蒸之說,也不敢大意。不過,小兒在兩周歲內,無論體格和智慧,確實存在著階段性的突變。所謂:燒一燒、長一長。每小恙一次,就精了許多。不信,等你有了孫子,你就仔細觀察吧。我正在觀察著,確有變蒸。我的小孫子剛過了十四變七蒸,前幾天一直揉眼,讓喝了一點蟬蛻冰糖水。現在好了。但會鬧事了,不乖了。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梁冬:那你說小朋友要是發燒的話,在家裡面就可以做的小東西可以幫助小朋友呢?徐文兵:方法有很多。但是呢,小孩子發燒,一定要先辨證。你是受風了,還是受寒了,還是受熱了?小孩子吧,他是我們以前講過,他是純陽之體,他不怕寒,他怕熱,而且他怕營養過剩,所以說,古人說句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你別給他塞的太飽。現在小孩子一發燒,扁桃體一腫一大,人們都說:啊,感染了,發炎了,趕緊去打抗菌素,其實真是在害孩子。為什麼?他其實就是吃了營養過剩,胃火太旺了往上頂,頂得自己扁桃體大了。這時候,你只要給他消食、化積,讓他拉出一頓臭屎來,他那個燒就會退。我記得以前我的老師跟我說過,就是說,你如果給家人看病,你就觀察上兩天。讓他自己燒,只要他不出生命危險。給外人看病是什麼?給外人看病是來了就想幫助退燒。那退燒很簡單呀!一發汗不就退了嗎? 但是呢,退了後熱起來怎麼辦?這是什麼問題?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治療這個發燒,加上現在這種豬流感又在北京這麼猖獗,這麼肆虐. 我的觀點啊,第一要通腸胃。先摸肚子,肚子裡面疙里疙瘩的,摸上巨痛,先通腸胃,六腑先通了。這個熱啊,我們管它叫釜底抽薪。就是你這個燒,為什麼這麼燒?你底下柴火太多了嘛,撤一點,好了。第二個呢,就是我說的,如果他確實高燒特別厲害的話,而且手又冰涼的話.一看就是個邪熱。就是說敵人燒了把火到我的體內了,那我怎麼辦?梁冬:排出去。徐文兵:圍魏救趙。把它的兵力給它分散了。梁冬:嗯。徐文兵:這時候呢,我就讓我的……手不是冰涼嗎?梁冬:對。徐文兵:那怎麼辦,我就給他捋胳膊。特別要捋這個手臂內側這個三陰經。梁冬:肺經。徐文兵:肺、心包、心。捋到什麼,手慢慢發熱了,然後呢,再在他的手尖上……梁冬:嗯。徐文兵:就是我們說的這個中沖穴啊,就是中指的中間,針刺、放血。梁冬:嗯。徐文兵:擠出來幾滴,一滴、二滴黑血以後,他那個熱能很快能退掉。我說這是指風熱感冒啊,這是中了熱邪。因為這個熱邪跟寒邪不大一樣。梁冬:那寒邪怎麼辦呢?徐文兵:寒邪的話就吃發汗藥,或者推背,啊,推一下背。寒邪呢它經過大概要六個階段,才能達到人的心。可是這個熱邪呢,直接就是先是肺,然後心包,然後就到心了,就是溫熱之邪。所以大家呢可以用這些簡單的物理方法,去先幫助孩子。梁冬:那怎麼判斷他是寒邪還是熱邪呢?徐文兵:哎呀,望、聞、問、切啊。有一個訣竅,著涼的人發燒,怕冷。他一邊燒得很高吧,他一邊要裹被子,他是要打寒顫,稍微門口漏點風他都難受。梁冬:嗯。徐文兵:我一看,寒氣。受熱的人喜歡什麼?袒胸、踢被子。啊,就是。所以同樣是發燒,一個在那兒自己要蓋,一個呢要蹬被子,這大概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梁冬:我覺得聽眾朋友呵,有做媽媽的或者做年輕爸爸的把它記下來,因為有些時候,晚上小朋友發起燒來,真的很可怕。如果能自己搞定的話呢,那真是無量壽佛的一件事情。徐文兵:現在,你比如說我發現人看病吧,人在看病呢,就是孩子病了或者自己病了時候,他其實是屬於一種極度無助的狀態。梁冬:對。徐文兵:他這時候考慮什麼問題?特別是家長。他考慮的就是什麼?怎麼能讓自己最好沒有心理負擔。梁冬:嗯。徐文兵:怎麼叫沒有心理負擔呢?其實就是說不被別人譴責。不被別人譴責就是順著大家的這個思路去做。我孩子發燒了我送到某某醫院,然後掛上吊瓶。就是說這孩子被治壞治死了我心裡沒有負擔。梁冬:哈哈。徐文兵:大家都這麼做。梁冬:對。徐文兵:如果說你說,誒,我孩子發燒了,我要用中醫的方法去治。然後,治好了誰也不說。治壞了呢?那這個人就成了什麼?梁冬:罪人。徐文兵:千古罪人。所以大家都是以這種,以最好的不擔責任的方法給孩子治病。梁冬:在單位里的那套心智模式。徐文兵:對。所以說我們在做中醫傳播的時候,其實就是希望幫助大家重新建立一個價值觀。梁冬:嗯。徐文兵:中醫治療外感效果是最好的,而且沒有負作用。從我長這麼大啊,我小時候得的所有的發燒啊、感冒,我大概七六年秋天,我還高燒我差點燒死過去,都是中醫治好的。我沒有用過一次這個西藥。這都是有賴於我,因為我有一個做中醫的母親。可是現在的人呢,一說感冒、發燒,孩子馬上就送醫院輸液。我們上中醫藥大學的時候,我們對中醫培養出來信心,你知道怎麼培養出來的?梁冬:嗯。徐文兵:當時突然發現,我們有個老師,傷寒教研室老師姓裴,叫裴永清。梁冬:對,大家啊,是大家。徐文兵:現在是大家。當時他是……我們上學時他還是個講師嘛。梁冬:對。徐文兵:發現這個老師居然給孩子看病,就是發高燒,從來沒超過三付葯。往往都是吃半付葯孩子燒就退了。梁冬:嗯。徐文兵:哎,我們就突然覺得,啊,原來中醫能看感冒。老師就覺得很生氣。傷寒論治什麼呀?梁冬:傷寒論嘛,人家說了那叫傷寒論嘛!徐文兵:對呀,不就是這些突發的傷寒的急症嗎?後來我們跟老師抄方,就是說,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孩子從高燒燒,然後退,就這麼快,我們這才知道,噢,原來中醫是能看病的,所以到現在了,就是說,我說有些病人啊,來找我一趟兩趟不夠,得好幾趟,但如果說人家是感冒來找你,一次沒給人家治好,那直接把牌子砸了就得了。就是說中醫是能治急症的,包括急腹症,急性闌尾炎,我是76年我11歲,76年的秋天我得了一次高燒,以前我發燒我媽給點小葯也就好了,但是76年秋天我那高燒,燒壞了,就是燒到了我媽用藥我燒不退。梁冬:嗯。徐文兵:最後就燒到有點昏迷說胡話了,我們就說,熱呀在肺在心包,這時候人就燒一燒,心率快點,熱到神昏譫語就是說昏迷不醒,而且說胡話時候就已經燒到心了。梁冬:嗯徐文兵:就是影響到心神了,當時我媽也慌了。梁冬:作為一個中醫大夫有點害怕了。徐文兵:啊,特別是自己的孩子。梁冬:嗯徐文兵:為什麼說醫不自治呢,給別人下藥狠著呢,呵呵!梁冬:也不是狠著,畢竟是吧?這個心態是不一樣。徐文兵:呵呵,他這個給自己的父母就是親近的人,他一動那個心,我們說醫者,意也,意需要冷靜的思考。梁冬:嗯!徐文兵:如果一動心的話他就容易出問題,後來就是,我記得就把我帶到醫院,有的西醫大夫說,腦膜炎要抽腦脊液了,我媽一聽害怕,就不讓抽,還是抱回家了,後來請動了我媽的一個師兄。梁冬:嗯徐文兵:我媽師兄呢,就是我媽的師父的兒子,我媽師父叫馬衡樞先生嘛,他的兒子叫馬小奎,也深得他父親的真傳,我管他這個馬小奎我管他叫舅舅,叫叔叔。梁冬:嗯。徐文兵:他當時是個工人,他並不是醫生,但是他有家傳,他來看了我以後,你猜他說了句什麼?你是秋天得了一場溫病,溫病一般是春天,春天才得。我是在深秋得了一場溫病。梁冬:於是呢?徐文兵:於是就吃中藥了,他就給我吃中藥,兩付,燒退了人醒了,當時你知道我燒到什麼程度嗎?梁冬:燒到連做了做了多少壞事全講了,是吧?這個東西其實我覺得跟做夢一樣,他是不是有某種的心理?徐文兵:就是人到病的特別重的時候會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夢。梁冬:對!徐文兵:我們不能說是封建迷信啊。梁冬:對!徐文兵:然後呢我這個馬小奎這個舅舅呢,給我用了這個葯,兩個葯,然後呢我就開始打噴嚏了。梁冬:對!徐文兵:然後我媽一聽我打噴嚏了高興的就跳起來了,說你好了。梁冬:嗯。徐文兵:就是受了那個溫邪啊,就出去了。這是我高燒的一個大經歷。男孩子到12歲左右梁冬: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徐文兵:有一次高燒。梁冬:對!徐文兵:那個,老百姓叫換腦子,如果你燒過來了,這孩子就等於說離那個成人呀……梁冬:近了一步!徐文兵:又近了一步,這男孩子什麼變聲期呀,大概這個,啊其它什麼發育都跟這有關,但我們現在就是沒有這個經驗,或者是一碰到這個事就慌,或者一碰這個事就用一些誤治法把它這個熱,他不是把它散出來,而是把它壓制住,這時候就把這個男人這個陽氣啊……梁冬:給傷到了。徐文兵:扼殺在十二歲左右。梁冬:嗯。徐文兵:但現在呢,這個傷的陽氣吧,就導致了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問題,就中國的爺們越來越少。梁冬:所以女人也越來越少。徐文兵:呵,娘娘腔越來越多。梁冬:對!徐文兵:為什麼?你追到根上……梁冬:哈哈!徐文兵:12歲那個燒就沒發好!梁冬:沒發好。徐文兵:沒熱出來!我的大學一個同學她到美國生活,有一次她兒子也是在大概十二歲左右就發燒,她當時沒有什麼醫療保險,她在美國給我打長途電話,嚇壞了,她也是燒到孩子說胡話,孩子說什麼:「媽媽我走了,媽媽我走了!」嚇得她那真是,魂不附體。後來我一聽她這個事,我就給她說我這個小時候發燒的那個經驗,我說你就華盛頓seven street 有個China town,那兒有很多中藥店,我說你就按這個方子去抓,我估計跟我差不多,也是秋天得的一場溫病,你把這個溫熱邪氣散出來就沒事了。後來這個孩子燒就退了,跟我一樣。有趣的是什麼呀?孩子燒退以後,性情大變,以前就是玩遊戲,而且常跟他爹一塊兒打遊戲,就是打什麼……打沒完沒了。燒完以後……梁冬:喜歡中醫了,呵呵呵……徐文兵:不是喜歡中醫,喜歡學習,而且呢用英文寫的作文,他是個中國人,而且還是半路…梁冬:半路出家?徐文兵:不是半路出家,就是半截跟他爹媽去的美國嘛,他在他們班用英文寫的作文,就是純種美國人在一個班裡面,他作文得是"A+",你說這個是不是性情大變?梁冬:嗯。徐文兵:這次他探親回來我一看一米八多,比我都個兒高了。梁冬:嗯。徐文兵:我就說:好啊,燒出來了。幸虧沒有醫療保險。這要是有醫療保險,送到醫院,冷水一輸,寒葯一用,燒是沒了,但是那個人"蔫兒"了,就被打痿。梁冬:所以這個徐老師您這個藥方一定要好好保存好。徐文兵:不是,《傷寒論》上有,《溫病條辨》上也有。《溫病條辨》上的就是我們用的叫熱入心包,熱入心包有個叫清宮湯,就是透邪外出的,就是把已經熱到了這個熱邪啊,攻到了你的心裏面,都突破心包了。徐文兵:我那個舅舅不是說了嗎?你是秋天得的一場溫病。梁冬:哦,《溫病條辨》。徐文兵:啊,這就是我們說到了那個厥,啊。所以踫到他手腳冰涼的時候呢,如果你判斷他是受的是這種外感的邪熱,你就用我們說的這個方法去把他的熱邪呢通過手,然後指尖給他散出去。徐文兵:還有呢就是如果他受的是那種寒邪,在傷寒論裡面有專門有治療這種厥證的有四逆湯,裡面用的全是大熱的葯。梁冬:對。徐文兵:意思就是說你的陽氣不足以抗衡寒邪以至於你寒到了這種程度,有的老人說這個涼啊開始指尖涼,然後手涼。然後到胳膊肘,過了胳膊肘……梁冬:就回不來了。徐文兵:誒,就回不來了,這就厥,就是厥了,就斷絕的意思了。所以《傷寒論》裡面有四逆湯,有通脈四逆湯,有白通湯,根據他的熱邪的不同的程度呢去給他用這些葯。【冬吃蘿蔔夏吃薑】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天當中的晚上相當於一年當中的冬季,清晨相當於春天,早上相當於夏天。冬天吃蘿蔔是因為滋陰,夏天吃薑是為了補陽氣。夏天的時候,人的陽氣在體表,內里空了。所以好的養生除了夏天吃薑之外,還要少吃寒涼之物。與此相對,冬天的時候陽氣回到人的身體裡面,如果再吃生薑,可能會太熱。

來源 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110791-96-1.html

==================

解析美國人帶孩子的17個絕招 (轉載)

絕招一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愛哭的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覆告誡我: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

  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 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 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絕招三如何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

  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絕招四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絕招五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絕招六拒絕抗生素!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鏈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 分鐘一定退燒。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不要相信任何葯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醫院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周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癥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醫院,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絕招七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準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我被誤會成個臟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醫生交代:寶寶洗澡盡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髮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盡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絕招八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 GU醫生說,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夠兩個孩子吃。這一點我很失敗,儘管 GU醫生用筆畫了一個圓圈,她告訴我,你的孩子吃多少,你就能生產多少,你覺得奶不夠,加奶粉進去,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了,事實證明我後來真的越來越少直到沒了。孩子不會說話,她吃飽沒有很難知道,媽媽覺得奶少了就放棄母奶,就補奶粉,其實是告訴自己的身體,我只能生產這麼多了。要相信自己能當頭稱職的奶牛。如果再生一個,一定要證明一下。生完小孩第三天就去醫院參加「餵奶班」,幾個媽媽帶嬰兒圍成一圈,有黑媽媽白媽媽和亞洲媽媽,餵奶課用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沙發,腳下有墊腳的專用凳子。醫生們將孩子脫光,包括尿布,然後稱BABY的重量精確到小數點後面2位數。然後讓我們抱孩子餵奶,不準穿衣服只穿尿布。醫生一對一教媽媽們如何讓孩子一口就咬准奶頭,如何保護奶頭,一次一次訓練,期間有別的媽媽來用免費提供的吸奶機下奶,用塑料袋裝回家。我剛開始的害羞和尷尬慢慢沒有了,呵呵,我在家完全不知道妞妞吃了多少,這下好了,一堂課下來,馬上稱孩子份量,我妞妞吃了不少,好像是那天的第二名,前後數據證明,我有奶。

  絕招九 寶寶吃奶睡著怎麼辦?

  BABY被媽媽抱著舒服又安全,沒吃飽就睡著了,醒了又吃兩口,折磨媽媽,寶寶也吃不飽睡不好,害人害己。訓練班裡學到最有用的一招,如何弄醒孩子讓他們專心吃奶,就是脫衣服!脫得就剩尿布,醫生告訴我,放心吧,你抱著她有媽媽的體溫,這體溫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溫度剛剛好,BABY有一點涼意,他們會用心進餐(她說的真是進餐,呵呵)。放心吧,這些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小東西,從媽媽母體帶出來的抵抗力比成人強10倍,餵奶的產婦也不容易病,這就是繁殖的力量。(當然室內的溫度是有一定溫暖的,國內無空調寒冷地區的人不要對照模仿誤會)

  絕招十 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妞妞大概10來天的時候,一隻眼睛發炎化膿了,我和妞爸嚇得抱到醫院,還是急診,兒科的男醫生問,你餵奶還是奶粉,我說母奶。他說擠點出來放進孩子眼睛,BABY就會好。What? 我排隊等急診老半天就這麼打發我回家了。於是如法炮製,母奶當葯,幾天後妞妞果然見好,是否母奶的原因還是不清不楚,美國醫生忽悠得或許有點道理吧。總之母奶是好東西。

  絕招十一 你會換尿布嗎?

  廢話,養孩子的誰不會換尿布呢?不一定哦。你是否有被孩子噴到尿或臭便便的時候呢?一天洗5次床單是我的最高記錄。換尿布的時候,每次來的新阿姨都要重新教一遍,竅門就是把乾淨尿布放在臭尿布下面,再打開尿布,擦乾淨抽出來,這樣即使孩子正好那時候又便又尿,你的床單保住了。習慣這麼做以後,永遠沒有意外發生。

  絕招十二 你會拍嗝嗎?

  姿勢一,趴在肩膀上輕拍孩子後背,這種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來嗝。

  姿勢二:讓孩子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效率極高,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臨睡的最後一頓奶,一定要餵飽足了,拍完嗝繼續喂,我家妙妙2禮拜就睡整晚就是用這招,拍完嗝還可以再喂2-3次,直到她真的不吃了,小嘴巴往外推奶瓶的狀態,妙妙就能睡到天亮。

  絕招十三 早點吃五穀雜糧

  4個月吃米粉再大點跟大人一起吃東西,孩子長大不太會偏食,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6顆牙的時候,JANE GU醫生說,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喂,沒有不能吃的。

  絕招十四 別破壞寶寶的專註力

  再小的寶寶玩玩具或看電視或看圖畫書的時候,請家裡的阿姨或者任何人都別打斷她們。即使是吃飯的時間到了,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就等於培養她們長大了能注意力集中做任何事情。我家妞妞專註力很好,她喜歡的事,比如拼圖,一個下午幾個鐘頭不抬頭,沒有人叫她,除了尿尿之外。最怕那種大呼小叫逗孩子的長輩們,自以為聰明,邊看電視邊問問題。閉嘴,請安靜。給孩子一個專註的環境吧。

  絕招十五 慢慢走路,小聲說話

  身體力行很重要,大人怎樣的孩子都會學。難得遇到上海一位陸老師,教孩子慢慢走路,輕聲說話,人家聽得到就好了,別那麼大聲。回了家鄉,小區的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們扯起嗓門唱歌,我在一旁看,心想完了,培養了半天的小淑女被漢派文化同化了,哈哈,如今的妞妞熱乾麵一樣的個性十足,整個兒一辣妹。大環境很厲害,幾乎沒有不被同化的可能。

  絕招十六隻要沒有生命危險,鼓勵寶寶試試看,摸摸看

  中國父母禮節有餘,膽子太小。「別動,危險,站起來地上臟,別摸,會刺到。。。。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美國父母最常說的卻是「Try it! 」試試看,摸摸看。鼓勵寶寶,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孩子用他們的小手嘗試和認識世界。大不了衣服弄髒,地上滾來滾去的寶寶時光很短,飯粒菜湯翻了一地,大不了掃一下他們會早學會吃飯甚至用筷子,玩水大不了感冒,玩沙子大不了進鞋子難受難清潔。總之有很多阻礙孩子快樂的條條框框,促使我們的小天使們越來越快地變成成人,變成聽話和懂事的孩子。快樂第一重要,衣服髒了不重要,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我的孩子。

  絕招十七也是最重要的一招,一天只能批評兩次!

  父母也不可以隨便批評寶寶,一天只能批評兩次,兩次用完了就等明天的配額吧。美國老師這麼慎重交代的。於是,寶寶外婆說:「你的孩子一天10次都不夠,2次的話我10分鐘就用完了,這太難了。我大笑。在嬰兒的時期,批評有用嗎?拉個便便也被阿姨批評「寶寶又幹壞事了」我會反問阿姨,你有哪天不拉屎嗎?

===============

白眉堂白眉力薦的幼兒寶典

多注意寶寶的幾個地方1.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現,說明孩子有肝火了,這時的孩子往往容易發脾氣,不聽話。可以給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醬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2.舌頭:小孩子的舌頭、舌邊若是發紅,說明有心火了。這時的孩子通常白天愛口渴,晚上愛折騰,睡不好覺。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趕上夏天,可以買鮮蓮子,剝了直接給孩子吃。還有茭白和茄子,最好素炒、蒸,不要用多油。3.嘴角:仔細觀察,有些孩子經常口角有「白茬兒」,是口乾引起的,說明有了脾火。可以尋來柿餅上的柿霜給孩子沖水,或是買來楊桃,給孩子吃。要是口舌生瘡、舌苔發黃,厚膩,那就趕緊給孩子吃點至保定之類的小中藥,趕快把火滅了,否則,孩子很快就會給你顏色看看。4.肛門:小孩子的肛門正常時是粉紅色的,腸內有熱時,就會呈現紅色,顏色越深,說明體內火越大。一旦發現是紅色,就要給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紅柿、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點淡竹葉水、淡藤茶什麼的。一般用梨絲、白蘿蔔絲、藕絲滴上蜂蜜,沁出汁來給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總之,一定是孩子喜歡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這時,一定記住不要讓孩子吃的過飽,尤其是熱量高的食物,盡量不吃,快餐更是要絕對禁止。5.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時,家長都應觀察孩子,是否便得輕鬆,順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費力才便出來,大便又不是軟黃便,同時還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盡量給孩子空空胃,少吃點,喝點小米粥、百合粥,荸薺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6.手心:經常牽著孩子小手時,就摸摸孩子手心兒,如果是涼涼的,潮潮的,那就放心了。如果是乾熱乾熱的,晚上還出汗,那就是有虛火了。這樣的孩子,體質弱,還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傷著了,反而更難辦。給他捏捏積,搓搓腳心,是個不錯的辦法。一般七八歲以內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藥的,只需小兒推拿就可解決問題.小孩子發燒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時處理,多喝點熱水,蓋上被子,平躺休息,就會轉危為安,或是減輕癥狀。像霜打了的花一樣,耷拉了,不愛說話了,或是莫名的煩躁不安,耍賴,都是身體不適的語言。這些小孩子不會表達,可是大人得從他們的身體語言里看出來。還有,判斷孩子發燒是因為玩大發了,還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從是否「蔫了」來判斷,要是沒事兒,孩子不難受,他就該玩玩,該吃吃,沒個不高興的。這個尺子,來判斷幼兒急疹,最有效。都說孩子水靈靈的,惹人喜愛,那還真是的,因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約75%都是水!而且孩子體積總量小,要是缺一點兒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說,孩子在該喝水的時候,沒有及時喝上水。一般早晨起來,孩子要喝些溫水,喝點稀的,上午還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隨身帶著水,最多隔半個小時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覺了。但是睡前一個小時要喝水,這樣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經常給孩子做按摩,不僅長個兒而且不愛生病。幾個關鍵部位是:十個手指的側面、手心、腳心:經常搓搓,可以祛火。膝關節兩側:促進血液循環,關節軟骨養分供給,健脾。從頭頂正中到尾椎骨末端:這是膀胱經走行之處,促進智力發育。後來,我按照她的方法做,很有成效,而且我自己還總結出一個經驗:每次孩子臨睡,把你的手搭在孩子腦後,從大椎一直往下摸,如果發現哪一處溫度比別處高,比如肺俞高,對應的是肺,那麼孩子肺內有熱,就要想辦法把肺火祛了;看看是不是大便幹了,要是干,就得瀉瀉,吃點百合粥,涼拌萵筍絲,或是空腹喝點香油冰糖水也行。要是膀胱俞溫度高,就要多喝水,可以適當煮點魚腥草或是蒲公英,把濕熱通過尿給排出去

1、捏脊具體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覺得哪個地方有熱,這個地方就要多多地從下往上搓,可以去火。不管愛不愛生病的孩子,每天捏脊兩次,可以增加免疫力。2、按摩天柱穴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弱,家長怎樣讓體質弱的孩子強健起來?有一個特別好的穴位,就是天柱穴。脖子後面有兩條筋,天柱穴就在後面凸起的地方。經常按一按,擦一擦,讓這個地方受一些刺激。經常做,孩子的火就會下去。3、刮大椎穴孩子經常咳嗽,是有肺熱。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這個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痧。4、按摩天突穴有的孩子特別容易得支氣管炎,愛咳嗽,可以按摩兩個穴位。一個是孩子第二個鎖骨跟肩關節交界的地方,可以經常按一按,對預防咳嗽特別有好處。另外一個是天突穴,在鎖骨中間。5、搓膻中穴孩子免疫力比較差的,每天晚上睡覺前,拿柔軟的干毛巾,給他搓一搓膻中穴。14歲以前小孩的胸腺還在發揮功能,經常按摩,可以讓胸腺細胞比較活躍,使免疫系統比較堅固。6、搓手指建議早上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或者是散步溜彎的時候,可以經常搓一搓孩子幾個手指的側面。這對應的是孩子的消化道,對於去火、消除食積,還有增加免疫力都非常有好處。十指連心,母親跟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可以通過手來傳遞。7、搓腳心晚上可以給孩子搓一搓腳心。在腳掌上有兩塊肉,中間有一個坑兒,這個地方是湧泉穴,是腎的反射區,人體的能量都是從這個地方湧出來的。經常給孩子搓一搓湧泉穴,體內的火、毒就都排出來了,身體機能會比較健康。

提醒:按摩時要閉門關窗小心穿堂風。家長給孩子按摩或刮痧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有穿堂風,不能讓孩子著涼。因為給孩子做按摩或者刮痧,等於是促進了血液循環,毛孔是張開的,這個時候有風邪進來,反而會加重病情。房間的窗戶和門一定要關上,然後再進行治療。比如說孩子肺有熱了,在肺這兩個地方,給他多按一按。孩子的元氣是藏在這個地方,家長經常給他搓一搓,孩子會感覺非常舒服。對於身上這些穴位,能夠經常刺激它,讓經絡更通一些,免疫系統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對孩子,如何愛?》,努力去正確的愛孩子!

(一)0-6歲:愛等於陪伴1、智力的塑造。0-6歲智力發育最快的,50%的智力在4歲前形成,聰明不是腦細胞有多少,而是腦細胞間的連接有多少。在某方面刺激多,腦神經元較粗,這方面的智力就發達。2、情感培養。左腦發達,邏輯思維就好;右腦發達,創造性思維,想像力就好。完整的情感才有完整的人格:不要約束太多,陪他玩,讓他贏(每贏一次都增加他的自信),培育他的溫暖感。3、性格的造型:建立概念,知對錯。把教育放在故事裡,少講道理。習慣於有求必應,必致驕橫無禮;習慣於有求無應,必致自卑消極。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二)6-12歲:愛等於教練孩子擁有第二個世界——學校。進入群體社會,他感受到群體的力量,表揚或批評都起到暗示教育的作用。在語言和行為上傳遞愛的信息,愛是最偉大的動力,假如他能感受到愛的陽光和雨露,小樹苗就茁壯成長。教練正面暗示的力量很重要:你怎樣評價孩子,孩子就會變成怎樣;你希望孩子變成怎樣,就怎樣評價孩子。始終傳遞正思維,正語言,正能量。1、自信養成:跟著孩子的興趣走,不是為了讓他成名成家,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8歲前要完成上萬次的肯定。讚美一定要及時、當面;批評要在寬鬆中嚴肅,進行三明治教育:缺點夾在優點中講,批評夾在希望中講(肯定--但是--相信)。做錯了,錯在哪裡?改掉一次錯,就會越來越好了…2、習慣養成:重視細節,所有得到都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對自己誠實。3、獎勵和懲罰:關注他的喜好,等到該獎勵的時候給他,讓他因肯定而感動。不當眾訓斥,保護好他的自尊。孩子即使做錯事,讓你生氣,也要把事情和愛分開,你犯錯,應批評和懲罰,但懲罰不是為了發泄不滿,而是為了教育,為了愛。每一次的教育都與愛連接在一起。4、責任養成:獨立或依賴都是培養出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做完整。代替他做,無法代替一生,教會他做,他可受用一生。5、玩與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好玩,才能好好學。(三)12-18歲:愛等於尊重孩子正走在一條以自我為中心的路上:我長大了,要求平等了。你跟朋友怎麼說話,就跟孩子怎麼說話。1、家長和老師:別把老師的話當聖旨。讓老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進步?所有的孩子都怕老師告黑狀。讓孩子喜歡老師很重要。2、學業和成績: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一時的成績,不能代表一生的成敗,不斷的成長,才能造就一生的成就。千萬不要因為成績差而讓孩子產生歉疚感、負罪感。3、給思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成為有故事的人,成為對家庭有貢獻的人,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贏得別人尊重的人。未來要成為一個領導人,能吃虧:出錢的時候吃虧,出力的時候吃虧,講話要捨得吃虧。4、給平台:鼓勵去圖書館,培養閱讀的習慣;鼓勵參加文體團隊活動;鼓勵在安全的前提下,行萬里路;讓孩子熱愛生活;參加暑期親子夏令營。5、給榜樣:與誰同行,向誰學習;恰當的目標,鼓勵達成;多關心、多溝通、多撫摸;撫摸對孩子心理影響巨大,傳遞理解、信任、尊重。(四)永遠記得讓家成為每個孩子心中溫暖的港灣,不要讓家成為競技場!


推薦閱讀:

胎兒為什麼發育遲緩?
寶寶為何頻繁抓耳朵?其中原因不可忽視!
棉花價格暴跌 嬰幼兒用品棉花用量為何在減少
0-6歲嬰幼兒的牙齒護理技巧,你都知道嗎?
貴人語遲?幾歲大的孩子不說話就要到醫院看,比你想的少一半!

TAG:幼兒 | 嬰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