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鑿餼——牲生曰餼,而腥送,故曰餼。餼,腥也。

告朔——時間問題,從農業的角度講是重要的生產問題,從傳統上講涉及到時間的秩序化問題,敬授民時,以及度量時間是與天人秩序本身息息相關的問題,因此正朔、曆日甚而至於概稱為「曆數」者只具有重大的意義,就是題中之義了。「告朔」就是這種重要的一種活動,在天人世界的秩序中,治理的結構本身又是與世界的結構問題同構的,因此政治治理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擬「天」之色彩,所以「授時」就是很重要的內容。

[集解]鄭曰:「牲生曰餼。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有祭,謂之朝享。魯自文公始不視朔。子貢見其禮廢,故欲去其羊。」包曰:「羊存猶以識其禮,羊亡禮遂廢。」

邢疏:此章言孔子不欲廢禮也。「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者,牲生曰餼。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因有祭,謂之朝享。魯自文公怠於政禮,始不視朔,廢朝享之祭。有司仍供備其羊。子貢見其禮廢,故欲並去其羊也。「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者,此孔子不許子貢之欲去羊,故呼其名而謂之曰:「賜也!爾以為既廢其禮,虛費其羊,故欲去之,是愛其羊也。我以為羊存猶以識其禮,羊亡禮遂廢,所以不去其羊,欲使後世見此告朔之羊,知有告朔之禮,庶或復行之,是愛其禮也。」

雲「牲生曰餼」者,僖三十三年《左傳》曰:「餼牽竭矣。」餼與牽相對,牽是牲,可牽行,則餼是已殺,殺又非熟,故解者以為腥曰餼,謂生肉未煮者也。其實餼亦是生。哀二十四年《左傳》云:「晉師乃還。餼臧石牛。」是以生牛賜之也。此及《聘禮》注皆雲牲生曰餼,由不與牽相對,故為生也。雲「禮,人君每月告朔於廟,有祭,謂之朝享」者,案《周禮》:「大史頒告朔於邦國。」鄭玄云:「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此雲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是用生羊告於廟,謂之告朔,人君即以此日聽視此朔之政,謂之視朔。文十六年「公四不視朔」,僖五年《傳》曰「公既視朔」是也。視朔者,聽治此月之政,亦謂之聽朔。《玉藻》雲「天子聽朔於南門之外」是也。其日又以禮祭於宗廟,謂之朝廟,《周禮》謂之朝享。《司尊彝》雲「追享朝享」是也。其歲首為之,則謂之朝正。襄二十九年正月,公在楚,《傳》曰「釋不朝正於廟」是也。告朔、視朔、聽朔、朝廟、朝享、朝正,二禮各有三名,同日而為之也。必於月朔為此告朔、聽朔之禮者,杜預《春秋釋例》曰:「人君者,設官分職以為民極,遠細事以全委任之責,縱諸下以盡知力之用,成敗以效能否,執八柄以明誅賞,故自非機事,皆委任焉。誠信足以相感,事實盡而不擁,故受位居職者思效忠善,日夜自進而無所顧忌也。天下之細事無數,一日二日萬端,人君之明有所不照,人君之力有所不堪,則不得不借問近習,有時而用之。如此,則六鄉六遂之長,雖躬履此事,躬造此官,當皆移聽於內官,回心於左右。政之秕亂,常必由此。聖人知其不可,故簡其節,敬其事,因月朔朝廟,遷坐正位,會群吏而聽大政,考其所行而決其煩疑,非徒議將然也。乃所以考已然,又惡其審聽之亂公也,故顯眾以斷之,是以上下交泰,官人以理,萬民以察,天下以治也。每月之朔,必朝於廟,因聽政事。事敬而禮成,以故告特羊。然則朝廟、朝正、告朔、視朔皆同日之事,所從言異耳。」是言聽朔朝廟之義也。《玉藻》說天子朝廟之禮云:「聽朔於南門之外。諸侯皮弁,聽朔於太廟。」鄭玄以為,明堂在國之陽。南門之外,謂明堂也。諸侯告朔以特羊,則天子以特牛與?天子用特牛告其帝及其神,配以文王、武王。諸侯用特羊告太祖而。已杜預以明堂與祖廟為一,但明堂是祭天之處。天子告朔,雖杜之義,亦應告人帝。朝享即月祭是也。《祭法》云:「王立七廟,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皆月祭之;二祧,享嘗乃止。諸侯立五廟,曰考廟,王考廟,皇考廟,皆月祭之;顯考廟,祖考廟,享嘗乃止。」然則天子告朔於明堂,朝享於五廟;諸侯告朔於大廟,朝享自皇考以下三廟耳。皆先告朔,後朝廟,朝廟小於告朔。文公廢其大而行其小,故《春秋》文公六年經雲「閏月不告朔,猶朝於廟。」《公羊傳》曰:「猶者,可止之辭也。」天子玄冕以視朔,皮弁以日視朝;諸侯皮弁以聽朔,朝服以日視朝。其閏月則聽朔於明堂,闔門左扉,立於其中,聽政於路寢門,終月。故於文,王在門為閏。雲「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者,即文六年「閏月不告朔」是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毎月旦於廟告此月朔之至也。禮,子毎月之旦,居於明堂,告其時帝布政,讀月令之書畢,又還太廟告於太祖。諸侯無明堂,但告於太廟,並用牲。天子用牛,諸侯用羊。於時魯家昏亂,自魯文公而不復告朔,以至子貢之時也。時君雖不告朔,而其國之舊官猶進告朔之羊,子貢見告朔之禮久廢而空有其羊,故使除去其羊也。餼者腥羊也,腥牲曰餼。

鄭注《詩》云:「牛羊豕為牲,系養者曰牢,熟曰饔,腥曰餼,生曰牽。」而鄭今雲牲生曰餼者,當腥與生是通名也,然必是腥也。何以知然者,猶生養則子貢何以愛乎,政是殺而腥送,故賜愛之也。

告朔之祭,周禮謂為朝享也,鄭注《論語》云:「諸侯用羊,天子用牛。」與侃案:魯用天子禮告朔,應用牛而今用羊者,天子告朔時,帝事大故用牛,魯不告帝,故依諸侯用羊也。

文公是僖公之子也,起文公為始,而不視告於朔也,始文經宣成襄昭定,至哀公時,子貢當於定,末及哀時也。然謂月旦為朔者,朔者,蘇也,生也,言前月已死,此月復生也。

孔子不許子貢去羊也,言子貢欲去羊之意,政言既不告朔,徒進羊為費,故云愛羊也,而我不欲去羊者,君雖不告朔,而後人見有告朔之羊,猶識舊有告朔之禮;今既已不告,若又去羊,則後人無復知有告朔之禮者,是告朔禮都亡;我今猶欲使人見羊知其有禮,故云我愛其禮也。

[朱子集注]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於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餼,生牲也。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愛,猶惜也。子貢蓋惜其無實而妄費。然禮雖廢,羊存,猶得以識之而可復焉。若並去其羊,則此禮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楊氏曰:「告朔,諸侯所以?命於君親,禮之大者。魯不視朔矣,然羊存則告朔之名未泯,而其實因可舉。此夫子所以惜之也。」

[劉氏正義]白虎通三正篇:「朔者,蘇也,革也,言萬物革更於是,故統焉。」白虎通四時篇:「日言夜,月言晦,月言朔,日言朝何?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日晝見夜藏,有朝夕,故言朝也。」君謂天子,正朔不行,則天子不復告也。

禮雖不存,猶有餼羊,可以考見其禮,今並去餼羊,則禮之跡亦不存。

度 據考,乃魯久不告朔,只存其羊,子貢憤而欲去其羊之供。然禮雖廢,羊存,猶得以識之而可復焉。若並去其羊,則此禮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

對於孔子來說,「禮」不僅是儀節、規範,更為重要的是代表著秩序、品質和文明。

推薦閱讀:

TAG: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