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十三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十三集)  1988/7  台灣華藏圖書館大專講座  檔名:05-001-0013

接著再看第二:

「約所得,則轉十二類生,而成十二聖位。」這是一個意思。十二類生是《楞嚴經》上所說的,是把九法界眾生的生態說得非常的詳細,說得很圓滿。通常我們簡單的說只說四種,胎卵濕化,《楞嚴》上說得詳細。這十二類生註解裡面有,在第五十二面第五行,諸位自己去看就好了,不必細說。十二聖位這也是《楞嚴經》上說的,《楞嚴經》上把菩薩位次講得比一般經典裡面要多,要詳細。因為通常一般經只講信、住、行、向、地、等覺,它在十信位的前面有乾慧地,再到十迴向上面有四加行,就是有煖、有頂、有忍、有世第一,再加上十地、等覺、妙覺。所以在《楞嚴》上講,菩薩的位次一共是有十二大類,通常我們把四加行省掉,把乾慧地也省掉。這就是轉凡成聖的意思。

另外一個意思是「轉十二處妄想,而成十二處佛德也」。這十二處妄想,十二處是講六根、六塵。佛經當中分類的方法有許多種,理由不外乎是迷心、迷色,或者是兩種都迷。譬如佛對於心迷得重,色迷得輕,佛就講五蘊,五蘊,色只講一個,心講四個,受想行識。五蘊的講法是對於迷心重,迷色輕。如果對於迷色相重的人,迷心法輕的,就講十二處,十二處就是六根、六塵。六根裡面眼耳鼻舌身,前五根都是色,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統統是色法,十二個裡面只有一個識,六根裡面的識是心法,心法講一個,色法講十一個。如果色心統統都迷了,那就講十八界,十八界裡面六根、六塵、六識,六識是心法,六根裡面最後一個是心法,所以十八界裡頭七個心法,十一個色法。這是說心色俱迷,佛就得詳細的說。這個地方是十二處,十二妄想就是十二處,六根、六塵。轉十二妄想成十二佛德,就是成就六根六塵的功德,《楞嚴》上說,六根當中各個功德有一千二百,這都是在《楞嚴經》上的。我們再往下面看。

「然十二佛,乃古如來,非今彌陀,而其名號同者,以師資一道,古今不異,如釋迦觀音之類。」這幾句要講一講,它有註子,在五十三面第二行第二句。「據大本意十二佛名,乃無量壽佛別號,唯一佛身」,這是一句。大本就是《無量壽經》,因為這個經是專講淨土的,淨土裡面大本經就是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裡面講十二如來,就是前面所講的名號,是《無量壽經》裡面的十二如來名號。《無量壽經》講的十二如來統統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所以佛是一個,名有十二。但是此地他講「十二如來相繼出世」,這樣說起來就不是一個人。《無量壽經》這十二個名字講一個人,一個人怎麼會相繼出世,一個接一個出世?那講不通。所以這就說了,「此何說言,有十二佛相繼出耶,故此通雲,諸佛同名甚多,故十二佛,乃是往古,非今法藏所成佛也」。所以這個地方講的十二如來是古佛,不是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法藏比丘修成的。底下就是解釋為什麼他說的是古佛,而不是阿彌陀佛。

「若爾,何以今名,濫古號耶。」如果這麼說法,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名號與古佛是相同?實在說,佛門裡面同名同號的佛菩薩非常之多,前面跟諸位提過,因為佛菩薩名稱都是個通名,並不是專指某一個人的稱號。譬如說你一發心依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修行,你就是普賢菩薩。你的名號為什麼跟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同名?本來就同名,你們同學的一樁事情。像你們念書,你念文學,畢業了得文學博士,他也是念文學,他也得個文學博士,名字相同。甚至於你的老師,你老師的老師,也是文學博士,那你跟他的名是相同的。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並沒有專指某一個人,諸佛菩薩名號都是通稱。所以與阿彌陀佛同名號的也不曉得有多少!你今天要發願專門依照「淨土三經」來修行,那就是阿彌陀佛,你修成功就是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那怎麼不是阿彌陀佛?就是的。

這個地方還有解釋,「詳彌陀勢至,同時發心,所師之佛,亦同無異」,這講過去十二位古佛出世的時候,阿彌陀佛在因地裡跟大勢至菩薩他們兩個同學,都曾經親近這十二如來,都跟十二如來學過。他雖然成佛了,這十二如來的德行他統統具足,所以在他德號上有這十二種號。第一個表示與古佛同德,第二個表示師承,他的智慧、德能是由老師傳承的。這個地方講「而今彌陀,十二別號,同古佛者,表顯師資即心即佛之道,一也」,所以有這些意思在。我們今天學觀音菩薩、學阿彌陀佛、學普賢菩薩都好,這都是真實的淨土宗,與佛、與菩薩同號,同一個名號。「猶今釋迦立號,倣同古釋迦佛」,釋迦牟尼佛,在過去古佛裡也有稱釋迦牟尼佛的,並不是指我們現在這個佛,悉達多所證的佛稱為釋迦牟尼佛。「今觀音名,倣同古觀音等」,這個在楞嚴會上我們看到,「返聞聞自性」這個方法,是古觀音佛教給觀世音菩薩的,所以他跟他老師同一個名號。

還有一樁事情要曉得,註解裡頭沒有的,諸佛菩薩不但沒有一定的身形,名號也沒有一定。名號是怎麼建立的?還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並不是從他自己這邊建立的,是從眾生那邊建立的,這個意思很重要,我覺得比古人註子裡頭還要緊。佛號就是佛在這個時代、這個地區,度化這一帶的一個地區眾生的教學的綱領,是從這上建立的。譬如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娑婆這個地區,無論哪一尊佛到我們這個地方成佛,他的名號都要叫做釋迦牟尼佛,他不可以叫別的名字。為什麼?釋迦牟尼就是現前這個時代這個地區眾生教學的綱領。釋迦是什麼?能仁,能仁慈,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眾生沒有慈悲心,所以特別提出這個,教我們要學慈悲,要學仁慈。儒家也提出「智仁勇」,也提出仁,五常裡面第一個,「仁義禮智信」,擺在第一個。如果這個世界眾生每個人都很仁慈,那說這個話沒意思了,你說它幹什麼!用不著。就是因為你的人心不慈悲、不仁慈,很殘忍,所以佛特別提出這個教學的綱領,提出這個口號。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清淨,我們的心太散亂了,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所以佛號才用寂默,牟尼就是寂默,就是清淨。釋迦翻成中國意思是仁慈的意思,就是對人,應該怎麼樣對待別人,牟尼是對自己;換句話說,對自己要清淨,對別人要慈悲。

佛的名號是口號,教我們念這一聲佛號,就要想到這佛號的意義,是佛在現階段這一個地區教學最重要的兩個綱領。所以,不管哪一尊佛到這邊來教學,都要教這兩條,才能治得好現代眾生的病根,大病。像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到我們這裡來示現成佛了,他不能叫阿彌阿佛,他叫阿彌陀佛對我們沒用處,他一定要換個名字叫釋迦牟尼佛。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要到西方世界去作佛,他不能叫釋迦牟尼,他一定要叫阿彌陀。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人各個仁慈,各個清淨,所以釋迦牟尼這個字樣拿到西方極樂世界沒用處,人家統統做到了,圓圓滿滿的做到了。

所以要曉得,諸佛菩薩建立名號就是對治眾生病根建立的,對症下藥;不是從他自己身上建立的,是從眾生上建立的。因此,每個世界佛的名號不同,也有很多世界佛的名號相同,相同那就是那個世界眾生的病跟這個世界眾生的病一樣的。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眾生也是不仁慈,也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那個地方要有一尊佛在那裡成佛,他一定也叫釋迦牟尼。所以諸位曉得,看看哪一個世界,看看世界的名號,看看佛的名號,就曉得那個世界眾生有些什麼毛病,最嚴重的毛病是什麼,就知道了。就好像大夫開藥方,你看到藥方你就曉得那個病人害的什麼病,因為這幾服藥針對那個病,佛的名號就是藥方,因為眾生害的是這個病,非開這幾服藥不可。所以,釋迦牟尼佛名號上開了三服藥,一服是通用的,佛是通用的,覺,覺而不迷,釋迦跟牟尼是單獨為這個世界開的,這個意義非常的重要。

後面兩行咱們把它念下去,「故大本彌陀經雲」,大本《彌陀經》就是《無量壽經》。為什麼用大本《彌陀經》?因為《無量壽經》五種古譯本翻譯得不理想。在宋朝的時候,龍舒王居士,我們後人稱他為王龍舒,這個稱呼是最尊敬的稱呼。我們現在對人稱呼連姓帶名的喊,這在古時候不可以,這是罵人的,罵得很重。古人稱名,你在沒有成年的時候大家稱你名。女子十六歲成年,行笄禮,就是梳頭髮了,表示你成年了,就不能叫你名;如果稱你名,這是罵你。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戴帽子,你不是童子了。冠禮、笄禮之後,只有兩個人稱你的名,第一個是父母,父母一生都叫你名的,第二個是老師。除這兩種人之外,都不再稱你名了。因為你在行笄禮、冠禮的時候,你的同輩,兄弟或者是朋友,送一個字給你,名字,送一個字給你。從此以後都稱字,字就是別號,稱字不稱名了。你的叔叔、伯伯,你的祖父、祖母,都稱你的字,都不稱你的名;名是父母專稱的,老師專稱的。

你要是在朝廷裡做官,皇帝也稱你的字,不稱名;如果皇帝哪一天稱你名,那你就犯了罪,只有對囚犯才稱名,犯罪的人那就稱名。所以稱呼,古時候非常的講求。如果更尊敬一點,連字也不稱,起個外號,稱號,所以有字、有號,連字都不稱,表示對這個人更尊敬了。如果再要尊敬,那尊敬到了極處,連號都不稱,稱什麼?稱他的地方,地名。像龍舒,龍舒是地名,這個地方出了個了不起的人,是這一個地方的光榮,所以稱他叫王龍舒,這是最尊敬。你看清朝李鴻章,那個時候了不起,大家都尊敬他,他是安徽合肥人,大家尊稱他是李合肥,連號都不稱了,這是最尊敬的。龍舒這個地方是現在的安徽舒城,舒城古時候稱龍舒,現在叫舒城。

王龍舒居士是宋朝人,他考取進士之後沒有做官,專修淨土。大概他也是看到《無量壽經》古來這些譯本都不很理想,所以他第一次做會集本,把古譯的本子統統找來校對,重新編輯,他寫了一個本子。這個本子叫《大阿彌陀經》,流通很廣,確實比四種原譯本好。因為五種原譯本他只看到四種,《大寶積經》裡面的「如來會」這一部經他沒有看到。所以美中不足,他的會集本只有四種,他只見到四種。因為古時候書籍都是手抄的本子,很不容易找得到,這五種本子統統找到不是個容易事情,所以他只找到四種,用四種會集,比原文要好。因此《大阿彌陀經》從王龍舒以後一直流傳下來,連近代印光大師對這部書都相當讚歎。古時候很多人講到淨土宗,凡是引用《無量壽經》,多半都是引用王龍舒會集的本子。這個歷史淵源我們要曉得,大本《彌陀經》就是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

「故大本彌陀經雲,過無量佛剎,同名釋迦者,不可勝數」,在我們大宇宙裡面,十方恆沙諸佛國土裡面作佛的,用釋迦牟尼佛做名號的很多,不只我們娑婆世界一個。原因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大概就是這些世界眾生的根性、煩惱、病苦非常接近,所以佛才用這個名號。像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定要用阿彌陀,因為那個世界的人心地已經清淨,各個慈悲,而且都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他統統做到了。佛在那裡用什麼東西教?只有教他的覺正淨更增上、更加深,叫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無量覺,只有用這名號了。用其他的名號都不恰當,只有用無量覺這個名號,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意思不可以不知道。「則無量壽佛之名,百千萬億,不可窮盡,何止於一佛耶。」這是破除我們的疑惑,十方世界同名的佛、同名字的菩薩很多。

再看底下這一段,這一段是「別示教道」。前面說過,大勢至菩薩在無量劫之前,曾經親近過十二如來,最後這一尊如來叫「超日月光佛」。接著經文上說: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這個『彼佛』就是指前面的十二佛,還並不是指十二佛最後一尊佛。如果是最後一尊佛,就不要講那十二個了,就是「無量劫前有佛出世,號超日月光佛」就行了,何必要說前面十一個?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大勢至菩薩在過去因地當中緣很殊勝,他曾經連續沒有間斷的親近十二尊如來,這個緣太殊勝了,而且十二如來都教他念佛。念佛法門,前面跟諸位說過了,無量法門裡面的第一法門,可見得他的善根深厚。所以,我們要想接引眾生,勸一個眾生學佛,我們勸他學什麼?第一就是要勸他念佛修淨土。如果他說我不喜歡念佛,我一念佛就打瞌睡,我一念佛就沒精神,那你不妨再勸他學別的。我們給人家法門的時候,總是要把最好的法門先給他,他要是不要,那好,我給次一等的給你,再不要,再差一等的給你,為什麼?他不識貨,那沒有法子。

佛教化眾生也是如此,一開端就把最好的給我們,我們不接受,這才降等,這樣才真正對得起眾生。他能接受,換句話說,他的善根福德深厚。因為我們不是佛再來的,也不是菩薩再來的,不會觀機,不會觀機就試驗試驗,選最好的給他試驗,不行再換第二,次一等的,再不行又次一等的,這樣接引他,接引眾生。像諸佛菩薩他有神通,他會觀機,他用的方法非常恰當,一給他就能得利益的,他有能力。我們沒有能力就試探試探,試探總得從最好的來試探,先把最好的法門教給他。這個地方就能夠看得出來,大勢至菩薩在因地善根深厚,所以佛傳法給他就傳『念佛三昧』,就叫他念阿彌陀佛。前面講了念大勢佛,大勢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看註解。

「彼佛,十二佛也,語言指示,謂之教。」這是佛教給他。底下這一段相當重要了,因為這章裡面所說的就是念佛法門,我們對「念佛」這兩個字的含義一定要清楚,底下就解釋念佛這兩個字。「言念佛者,若據事念,一心憶想之謂念,三身接引之謂佛,則能念屬己,所念屬佛。」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我們先說這一小段。實在講,這就是我們現前能夠做得到的,這是念佛裡面教義最淺顯的,淺顯的有效果;不要認為淺顯的,我們不願意去學,那就錯了。我們今天的能力只能做到這一點,但是成功了,那是不可思議,這個法門奇怪就在此地。這是就事上說。「一心憶想」這四個字很要緊,念就是一心憶想,一心就決定不能夾雜,夾雜就不是一心,所以念要專。夏蓮居居士有個《淨修捷要》,我讓他們打字已經打好了,印了五十份可以贈送給諸位,要不夠的話,再多印一些。我們道場同修每個人也可以先帶一份回去。

他這個方法確實是捷要,快捷、重要,簡單,總共只有三十二拜,每一拜念三聲佛號「阿彌陀佛」,念三聲佛號拜一拜。但是每一拜裡面都有觀想,觀想的內容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往生論》這四種東西裡面,四種經裡頭的境界就在這三十二拜裡頭,編得好,編得真好。所以,我們趕快把它印出來,將來我們還用大字本來排印,便利諸位修行,這個給大家先看。好的東西我們得來之後,恨不得立刻就傳出去,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人人都能夠得到。這叫能念。

「佛」是什麼?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將來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這個接引,佛是三身佛,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這帶業往生,是化身佛來接引我們;如果我們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報身佛來接引我們。所以三身接引之謂佛。我們畫阿彌陀佛的像,塑造阿彌陀佛的像,幾乎多半都是造的接引像,像我們這裡供的阿彌陀佛就是接引像,左手拿著蓮花,右手垂手接引你,這是接引往生的像。這叫佛。這是自己能念,佛是我們所念,有能有所,所以叫事,這是從跡象上來說的。

「若據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以始合本,名為念佛。」這個意義深了,也正是蕅益大師、蓮池大師他們所說的,我們能念的心是始覺,我們所念的阿彌陀是本覺。所以念佛的時候,聲聲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這個叫念佛。這個意義深了,比前面深得多,這個叫理念。是不是我們事念就得事一心,理念就得理一心?不是的。得事一心跟得理一心與理念、事念不相關,事念也可以得理一心,理念要功夫不成熟,還是事一心。所以事一心、理一心不在乎事念與理念,那是功夫。我們念到見思煩惱斷了,就叫事一心,事念可以達到的,理念也可以達到;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叫得理一心,用事念也可以達到這個境界,也可以念到理一心,用理念也可以。因此我們念佛,事念也好,理念也好,不要緊,沒有關係,理念我們覺得困難,就用事。實在講,理事也是不二的,事裡頭有理,理裡頭有事,不要那麼樣去分別,不要去執著。總而言之,最要緊的就是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這是比什麼都重要。真正能夠做到這個三句,我們在半年、一年就會有很顯著的功夫,就能看得到效果。這個裡頭最大的毛病就是夾雜,像我們現在淨土經,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天天在聽、天天在讀,懷疑大概不至於有,間斷可能有,夾雜決定有,這是大病。如果真能做到不間斷、不夾雜的話,三個月見效,就有效果。所以,大家要好好去努力。這叫念佛。

「念佛有四」,這是講在形式上有四種不同,第一個,「稱名,謂聞說佛名,一心稱念」。這就是持名念佛,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的名號,這個方法最方便,也是古來祖師大德特別提倡的。釋迦牟尼佛也給我們提倡,《無量壽經》裡面所用的方法是持名,《阿彌陀經》裡面也是講持名,執持名號,都是採取這個方法。第二種,「觀像,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這是第二種念佛的方法,叫觀像念佛,這個方法出在《觀無量壽經》第十三觀,《觀無量壽經》一共十六觀,這是第十三觀,觀像。我們將來如果有因緣,機緣成熟的話,最理想的道場,有一個念佛堂,有一個講堂,講堂專門講經,念佛堂專門念佛。念佛堂裡面的陳設,四面都要供養佛像,就是你不管眼睛轉到哪裡都看到阿彌陀佛,叫觀像念佛。佛圍繞著你,必須四面都是阿彌陀佛,都是西方三聖,不管你身怎麼轉,佛圍繞著你,念佛堂應該是這樣的設施。可是我們用還是以持名為主,觀像為幫助。為什麼用持名為主?要緊的講不間斷,持名隨便到哪裡可以不間斷;你說觀像,離開念佛堂、離開佛像就斷掉了,你觀像就斷掉了,所以這個不間斷不容易保持;持名不間斷容易保持。所以這是一種方法。

第三種是「觀想」,觀想就不一定佛像在面前,佛像不在面前也可以想。可是這個想不能照自己的意思去亂想,這個不行,要有根據的。這個根據就是《十六觀經》,《觀無量壽經》,要把經典裡面所講的那些像一樣一樣都把它想出來,這個不容易。《十六觀經》裡面,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都是屬於觀想念佛,十二種。我們就舉一種,第一觀「落日懸鼓」,先觀西方,西方怎麼觀法?觀太陽下山,落日,觀那個。我想這不難。你要照經上講的那個就難了,經上怎麼說?這個觀觀成了的時候,我們眼睛不管在哪裡,眼睛一張開,太陽就在我面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眼睛一睜開,太陽在面前,那個落日就在面前;眼睛閉著,太陽還在面前,這才叫觀成。如果你張開眼睛沒有看到太陽,閉著眼睛也沒有看到太陽,這不行。它這個觀想的時候一定要把太陽想真正發現在你面前,這樣才行,這個第一觀才觀成功。

第二觀觀什麼?觀大海結冰,地平的、綠色的、透明的,觀這個。這個觀要觀成功了,你不管在哪個地方,你看這個地,地是琉璃。如果你一看這個地是磨石子的,那就不行,你這觀沒成功;你走到街上看那個馬路,馬路是柏油的,你沒有成功。你一定看到的統統是翡翠的,綠色的玉,翡翠的,不管你眼睛張開,或者眼睛是閉著,統統是這個境界。所以,十六觀很不容易修,理論是很好,依照這個方法修行的人很少。這就是我們凡夫心粗,境界太細了,觀不成。所以,古人用的方法多半是觀像、持名,用這兩種方法最多。其實持名念佛還是出在《十六觀經》的,《十六觀經》第十六觀,就是最後一觀,就是教給我們持名念佛。這是佛很慈悲,也就是說觀想你不行,觀像你沒時間,最後教給你持名。因此,持名念佛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弘揚最為普遍的一個法門,效果也最顯著的一個法門,我們決定不能輕視,古德所說下手容易成功高。觀想是「以我心眼,想彼如來」,這要依照十六觀,依照《觀無量壽經》。

第四種叫「實相」,這是沒法子學的,大家曉得就好了,做不到的,「即念自性,真實相佛」。什麼時候才能做到實相念佛?我跟大家說明一下,前面不管你是用事念,或者是用理念,念到理一心不亂,以後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念佛都叫做實相念佛。實相一定要見性,沒有見性以前不叫實相,見了性以後,你觀想也好,觀像也好,持名也好,事念也好,理念也好,統統叫實相念佛。所以,實相念佛的標準是明心見性以後的事情,在我們沒有明心見性以前,曉得有這麼一樁事情,這不是我們的境界。所以,十六觀裡頭它只有觀想、觀像、持名,它沒有講實相,道理就在此地。用前面三種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以後都是實相。所以實相念佛是誰?如果我們一般講法,從圓教初住菩薩開始就實相念佛,一直到他成佛,四十二個階級。他這念佛不管用什麼方法,就前面講事念、理念、觀想、觀像、持名,統統都可以,他統統叫實相念佛。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圖簡介
《心經》里的「觀自在菩薩」是誰?
大勢至菩薩聖誕
怙主堪千果碩仁波切——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灌頂開示 
【白話】普賢菩薩行願品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