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傷寒論》中的腫瘤治法(純乾貨)

關鍵詞:《傷寒論》;腫瘤;治法

大家公認的《傷寒論》中直接描述腫瘤的條文可以說只有第 167 條:「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髒結,死。」但經典就是經典,《傷寒論》作為中醫非常重要的經典著作,也具有經典著作所具有的「初讀還比較好理解,每一次讀都有不同感受,常讀常新」的特質。

我讀《傷寒論》40餘年,感悟頗多。但在2008年7月我的代表作《中醫抗癌臨證新識》定稿之時,我還不敢說《傷寒論》與腫瘤有多大關係。所以上有《內經》,下有《金匱要略》《千金方》與腫瘤的關係而獨缺《傷寒論》。

《傷寒雜病論》自晉代王叔和重新編次改名《傷寒論》以來,不少醫家長期認為書中的六經辨證理論只適於指導外感病,直至清代,始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如柯韻伯說:「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傷寒雜病,治無二理,咸歸六經之節制。」俞根初在《通俗傷寒論》中首次提出「以六經鈐百病,為確定之總訣」。當代醫家陳亦人後來居上,對「六經鈐百病」多有所發揮。但百病是否包括腫瘤,專家避而不談,當然也不是一個口號所能服人的。只能以事實為依據,理通為準繩。近幾年來,隨著臨床閱歷漸豐,經方感悟愈多,我頓覺《傷寒論》與腫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寫不足以釋然,唯有一吐為快。

ADVERTISEMENT

太陽經

太陽經主人體之表,為諸經之藩籬。風為百病之長,風邪襲人,太陽首當其衝。風寒襲表,肺失宣降,津液不循常道,到處流動成飲,日久凝聚成痰,不僅阻塞氣道,也可阻塞食道,進而造成氣機滯澀,吞咽不利。一方面,痰飲上犯,吐涎沫不絕;一方面,臟腑失卻濡潤,腸道乾澀,便如羊屎。這兩個症狀就是判斷食道腫瘤預後的「金標準」。吐涎沫越多,大便越乾澀難解,預後越差。對於舌體胖大,陽虛明顯者,我經常用小青龍湯原方獲效,可謂陰霾散盡,陽回津生。風邪隨經入腑,影響膀胱氣化,水津不布,少腹乃至腹部脹大、下肢水腫不消,這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難症,五苓散就是的對之方。若血水互結,或寒邪化熱,傷血動血,瘀血在少腹不去,硬滿疼痛,腹部腫瘤尤其是婦科惡性腫瘤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取抵當湯的水蛭、虻蟲活血化瘀,力量強大而不傷正氣。其中水蛭用12克,虻蟲用3克,都已經高出現在《中國藥典》規定的3克和1.5克的常用量。

根據就是《傷寒論》抵當湯用水蛭三十個、虻蟲三十個,我就不信漢代的水蛭、虻蟲比現代的小那麼多。寒主凝澀,與風相合,深入經絡臟腑,損筋傷骨,疼痛難忍,表現在腫瘤臨床往往是癌症骨轉移的證候,與麻黃湯證的「頭痛身痛,骨節疼痛」常有相合,可大膽用之。陽和湯用麻黃,《日華子本草》謂麻黃「破癥堅積聚」,良有以也。麻黃是我們學的第一個中藥,麻黃湯則是第一個方劑。但是,好多中醫,一輩子都沒用麻黃湯的機會。因為老師講了,麻黃髮汗力強,麻黃湯是發汗之峻劑。實際上,麻黃用12克,也未必能達到汗出透徹的效果。所以,張錫純用麻黃湯加知母,現代人用越婢湯加阿司匹林,均是增強其發汗作用。還有,太陽變證的半夏瀉心湯證,進一步發展,就由寒熱錯雜到「寒熱膠結」了,所以半夏瀉心湯就是我在臨床上治療胃癌的基本方。

ADVERTISEMENT

陽明經

陽明經涵蓋了胃與大腸。火熱內盛之人,邪入陽明易化熱成積,使腑氣不通。便秘是腫瘤臨床特別常見的症狀,往往要從陽明入手。三承氣湯、麻子仁丸自然常用,但由於腫瘤患者的特殊性,單純使用原方的機會不多,使我只能執其法而不拘其方。我體會到,便秘之所以難治,一個是患者使用嗎啡類止痛藥的副反應太大,一個是三承氣湯的症狀不典型,還有一個可能是麻子仁丸還不夠全面或完善。麻子仁丸用白芍通便已經超出現在中醫的常識了,但不用石膏就說不通了。既然脾受約束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光潤腸通便是不行的,一定要解決為什麼脾受約束的問題。「浮則胃氣強」,胃熱太盛,傷津耗液才是關鍵,經證和腑證,可以同時並見。胃腸直接相通,緊密關聯,唇齒相依。張仲景不是已經明言「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了嗎,不瀉胃火怎麼行,瀉胃火才是釜底抽薪,比直接通便要好多了,而石膏就是不二之選。我經常在麻子仁丸的基礎上加生石膏30克,甚至90克,通便效果堪告同道。

少陽經

少陽經涵蓋三焦和膽經,表裡之間,樞紐所在。還由於肝膽相連的原因,肝膽惡性腫瘤我是以小柴胡湯為基本方的。其實,小柴胡湯後加減法中就有「脅下痞硬者去大棗加牡蠣」的明示,小柴胡湯寒熱並用,補瀉兼施的特點也符合惡性腫瘤寒熱膠結、正虛邪實的基本病機。尤其是肝癌、膽囊癌引起的惡性腹水,小柴胡湯的疏利三焦水道不可或缺,配合五苓散化氣行水,確有其效。而肝癌、膽囊癌引起的黃疸,除了配合陽明病篇的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清熱利濕退黃、疏利肝膽氣機等常用方外,亦可用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有濕熱向寒濕轉化,或濕熱未盡,脾腎陽虛,陰寒已見。此法雖是我的心得,但使用三承氣湯、麻子仁丸也是從張仲景《傷寒論》第259條「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悟出來的。

少陽風火相煽,煉津成痰,日久成毒成塊,阻塞經絡隧道,頸項、腋下、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經常是惡性淋巴瘤的臨床表現,局限在頸前的癭瘤石硬不平則往往是甲狀腺癌的表現,我均以小柴胡湯加味取效。在腫瘤臨床上,發熱既常見又難醫。其中常見的往往是感冒引起,發熱惡寒,頭痛身痛,或寒熱往來,頭暈目眩,面色通紅,口乾口渴,舌苔薄,脈數。我基本上是「三陽合病,治從少陽」的思路,小柴胡湯、麻黃湯(或桂枝湯,關鍵在有汗無汗,有無咳喘)和白虎湯同用,常能取效迅速。

曾有一個中層幹部發熱20天,在我們醫院住院,全院大會診一次沒有解決問題,第二次大會診我參加了,所有講過的專家都說西醫觀點,我講的時候只說中醫觀點,因為這個病人發熱惡寒,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關節腫大,最初川烏、草烏都用過,柴胡湯、桂枝湯、柴胡桂枝湯也用過,都不行,我著重問了口渴的情況,他愛人說「口渴,喝水量大」,我看了,病人口唇偏紅、發乾。我說:「這是三陽合病,之所以以前取效,是因為太陽、少陽經的藥已經用了,而效果有限,就是因為沒有用陽明經的藥,所以這應該是柴胡湯、桂枝湯、白虎湯三方合用。」我又說:「為什麼沒有用人參呢?」主管醫生說:「以前沒有用人參,用的是太子參。」我說:「人參才是真正力挽狂瀾、扶正祛邪的藥,所以人參敗毒散、白虎加人參湯就是治療發熱的,這時候不用人參什麼時候用?」我開的方子大約是:柴胡湯、桂枝湯,知母12克,石膏80克,山藥12克,甘草10克。用了後第二天,患者體溫就有所下降,自我感覺很好。過了兩三天,這個中層幹部就走到我門診上來了,說有效。因為他這個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從西醫來看確實很難說清楚是什麼,所以大家都說查這個查那個,我說西醫怎麼查是西醫的事,中醫是治病,病治好了就證明對了,「善治者治皮毛」,當我們把在體表的疾病治好了,就不至於產生深入骨髓的病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截斷傳變,有些病你治不好可能就向那個方向發展,我們在三陽階段把它治好了就不向下發展了。對此病患我第二次的辨證是外邪未盡、痰毒鬱結、病在膜原,治以扶正祛邪、化痰解毒、透邪外出。具體方子:生曬參12克,茯苓12克,甘草15克,枳殼15克,桔梗12克,柴胡18克,前胡12克,羌活15克,獨活12克,川芎12克,薄荷12克,厚朴15克,草果10克,檳榔12克,夏枯草15克,浙貝母15克,白芷12克,葛根18克,桂枝12克,石膏40克。大約是荊防敗毒散的意思,大家可能會說你不是正用經方的嗎,怎麼又用荊防敗毒散了?我想我們是為治病的,不是要驗證經方,該用經方就用經方,該用時方就用時方,不能局限地為經方而經方。這個方子吃了以後,第二天患者的燒就退了,皮疹、關節疼痛、口乾等症狀十去其八九,再吃了四五劑,再也沒有發燒,就出院了。

太陰經

太陰病的提綱,幾乎就是對腹部惡性腫瘤或腫瘤晚期常見表現的高度概括以及語重心長的提示。腫瘤病因病機固然複雜,但這樣的持久戰顧護脾胃確實是戰略要點。更不能因為腫塊就濫用下法。寒邪是導致腫瘤產生的重要原因,用四逆輩當無異議,就點到為止了。重要的是同中有異,不要一見腹瀉就止瀉,《傷寒論》第278條曰「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這在臨床上太重要了。許多健脾益氣藥服後患者腹瀉,只有先哲的條文才能指點迷津。不僅如此,張仲景也在太陰病寥寥八條中從反面告訴我們,芍藥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試想,與大黃相提並論的芍藥,難道不是我們不應該忘卻的通便藥嗎。

少陰經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微為陽虛,細為陰虛,百病之晚期,均涉及少陰心腎,腫瘤亦然。但陽虛易解,陰虛常被忽視。所以,少陰病,更應重視陰液的耗傷。少陰三急下,不跟回陽同樣急迫嗎?因為少陰病,人體之陰陽均在非常低的水平,極易造成陰陽離決,所以要洞察秋毫,見微知著,發在機先。惡性腫瘤到了晚期,不要說其他因素,只要三天不能入眠,陰液將不復存在。所以,這個緊要關頭,能讓患者好好入睡的藥就是最好、最要緊的藥。《傷寒論》第303條載:「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有人可能還不理解治失眠的黃連阿膠湯為什麼前面冠以「少陰病」,簡單地說,對於這個時候的「少陰病」,使患者安然入眠遠比補液更能顧護真陰。2004年我第一次到柳州給患胰腺癌的台灣董先生會診,開的就是黃連阿膠湯。第二次一見面,他就說你這樣的醫生我信,真能解決問題。這與古醫書講「久病必問寢食」不謀而合。當然,回陽救逆也是回天之機。2012年我從內蒙古開會回來,曾因前列腺癌腹部轉移找我治療後腫塊消失的惠老先生病情急轉直下,突然面目浮腫,表情淡漠,似睡非睡,四肢不溫,不食不動,舌淡脈細,為少陰陽虛證,急煎服大劑四逆加人參湯3劑,轉危為安。此時若用5味藥以上,則大失張仲景精義。上個月其女找我舊事重提,這才是我寫《傷寒論》與腫瘤的直接原因。

厥陰經

厥陰病提綱「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是典型的寒熱錯雜證,也是日久不愈,漸至成積之「寒熱膠結」的臨床表現。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黃金昶教授治療胰腺癌用烏梅丸深得我心,也是把握住了惡性腫瘤病因病機複雜,需要補瀉兼施、寒熱並用的基本原則的具體體現。柳州一個老太太患肺癌在外院住院,其子女說最苦惱的是每日腹瀉10餘次,半年多來,日無間斷。我說住到我科,一周內大便可正常。結果,來院後服用烏梅丸一周也無大便。其後老人住院1年余,再未出現腹瀉。厥陰病提綱下之「利不止」的「利」和第338條烏梅丸主之後「又主久利方」的「利」,含義寬泛,也包含了腸道腫瘤的黏液便。為什麼要下呢,腸道腫瘤往往是大便不勻,或者說是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這實質上是「寒熱膠結」的表現,寒熱並用乃是正法,濫用下法,遺患無窮。

正在瀏覽此文章……

版權聲明

新媒體編輯:郭青麗

↙戳原文,一鍵下單
推薦閱讀: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的地位
劉渡舟講傷寒論(8)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04講
嬰兒臍帶剪的太短遇到的嚴重問題

TAG:腫瘤 | 乾貨 | 傷寒論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