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好人劉備的臨終雞湯
作者:馬伯庸
多年以後,劉禪站在鄧艾的大軍面前,準會想起那個閱讀父親留給他的遺詔的遙遠下午。
當年在白帝城永安宮內,劉備已經衰弱到無法執筆,他想發條微信語音,可手機還沒發明,只好口授一份遺詔。於是,諸葛亮、李嚴和他的小兒子劉永在旁邊恭敬地等著,等著這位顛沛半生的君主發表臨終遺言。
劉備的腦子裡有無數的話想說,但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劉禪這個兒子。就像所有的老父親一樣,他很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一次傳授給他,讓他可以完全領悟,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這一片基業,穩穩噹噹地當個帝二代。
可是,這位老人的一生經歷太豐富了。什麼仗都打過,什麼勢力都混過,什麼地方都去過,戎馬一生,顛沛流離,完全可以寫一本叫《我的奮鬥》的成功學傳記,……而在當時,要在短短的時間,把人生做一個總結,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怎麼辦?
劉備的腦子飛快地轉了一下,決定只說一條人生箴言——這條箴言,應該是他這一生最重要的領悟,是支撐他從涿縣一步步走到益州的關鍵因素。
他思索了一下,緩緩開口,說了兩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干,不要因為善事很小就不去干。
誰也沒想到,一代梟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忽然搖身一變成了卡耐基,說出這麼兩句心靈雞湯一樣的話,要太子做一個好人。
這是劉備對劉禪的臨終贈言,也是對自己一生的蓋棺論定。他這一輩子,若不是靠著這一句話,絕不可能走得這麼遠。
劉備閉上眼睛,思緒飄到這幾十年里的種種片斷中去。
我,要做一個好人。
他年輕時,可不是這麼想的。那時劉備的理想是:「將來我要坐羽葆蓋車。」羽葆蓋車是皇上專用的,這個志向既反動又遠大。
不過劉備既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鉅萬的身家。曹操、袁紹這些富二代官二代到處當遊俠飆車時,他只能靠織草席、編草鞋為生,在那個情懷還不能換錢的時代,別說建功立業,連書都讀不起。
這時候第一位好人出現了。劉備有個同宗的叔父,叫劉元起,替他交了學費,與自己兒子同等待遇。這個善舉,讓劉備結識了盧植、公孫瓚等一批名士,終於摸到一絲擊破職場天花板的可能。
說不定就是這一次契機,讓劉備意識到:我別的硬體條件競爭不過別人,但我可以試著做一個好人。
一個好人的標誌,是去做善事。無論善事有多小,總會慢慢影響到其他人——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就是劉備的發展規劃。
他的原則很簡單,三個字:「善下人」。具體怎麼善下人,史書沒提,可能是事兒太小了,但效果斐然,在各界贏得廣泛好評。大家都喜歡跟劉備結交,在家鄉聲名鵲起,廣為人知,甚至還成功從中山豪商那裡拉到了第一筆風投啟動資金,其人格魅力可見一斑,
然後劉備就像現在的熱血青年們一樣,開始創業了。
創業期間,劉備對自己始終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若要把事業做大,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個原則。
他被認命為平原縣令那段時間,在城裡溜達,一屁股就坐到百姓的破席子上,跟他們樂呵呵地聊天,一點不嫌棄;跟那些百姓在一個飯盒裡抓飯吃,根本不挑揀。我猜如果那個時代有廣場舞的話,劉備也不會介意去跳上一段小蘋果——哪怕他有多不喜歡。
這都是小事,小到不值一提。
但這些不值一提的舉動,卻救了他一命。
當時同郡有一個人叫劉平,聽名字說不定和漢室也有點瓜葛。這個人特別厭惡劉備,覺得他特別不順眼。於是劉平找了一個黑……哦,不對,是刺客,說我給你錢,你把劉玄德那個王八蛋的賬號給黑了。
刺客一聽說目標是劉備,立刻大驚。劉備?那可是個大好人吶,平原城裡誰不知道?這樣一位善長仁翁,怎麼捨得下手?於是他主動跑到劉備那去,往他手裡塞了一張好人卡,羞澀地低頭跑掉了。
史書寫到這,感慨了一句:「其得人心如此。」
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力量,它甚至能影響到敵對陣營的刺客,主動放棄行動,也變成一個好人。
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里,劉備起起伏伏,顛沛流離,也幹了不少矬事,可「善小」這門功課,卻從來沒耽擱過。
時有傳言:「劉備逃亡一千里,好事做了一馬車。」無論他如何狼狽,大家對他態度都不錯,從袁紹到曹操,從劉表到孫權,都給劉備發過好人卡。而且他身邊總有一群忠誠的夥伴,無論時局如何艱難,始終不離不棄。
如果要讓CCAV頒發一個「感動三國十大人物」的獎項,劉備恐怕是唯一一個有資格入圍的政治明星。
這個奇怪的傢伙始終搖搖欲墜,卻從來沒徹底跌倒過。他彷彿自帶了一個「漢末好人」的光環,任何接近這個光環的人,都會被同化、感化。
「我什麼都沒有,能依靠的只有人品。」劉備每次逃亡前,大概都在盥洗室里對著鏡子如此吶喊道。
在劉備寓居荊州之時,史書上沒怎麼提他的作為,想必也是一堆不起眼的小善事——當曹操南下時,劉備要跑路,許多荊州士民都要求跟隨他,十幾萬人浩浩蕩蕩地跟著博主一起跑。這可絕不是買的殭屍粉,全是活粉。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好人光環的威力所在。
習鑿齒如此評價:「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翻譯成現代語文,就一句話和一個表情符號:「先主他是個炒雞大好人呢!(*▽*)/ 」
說個題外話,很多史書里的評價,我覺得與其翻譯,用顏文字來表達足矣。比如陳壽評價諸葛亮「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可以說「諸葛亮連年動眾╮(╯▽╰)╭ ,應變將略 ~(·ω·)~」等等……
伴隨著由一堆顏文字組成的腦洞,劉備的思緒飄回到永安宮中,嘆了一口氣,不知道自己的這一番苦心,劉禪能不能聽懂。他轉動脖子,多看了一眼,略微放心了一點。
至少諸葛亮是聽懂了。
劉備放心地閉上眼睛,露出他這一輩子最後一個表情符號: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