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七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七集) 2013/2/26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19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跟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六十四頁倒數第五行,這要從前面念起,從前一行,倒數第六行當中看起:
「又如《群疑論》謂彼國人民命極長遠。縱令凡夫,還入變易,究竟成佛」。這就是「了分段生死而入變易生死」。我們在參考資料裡頭,這一段沒有講完。我們看這裡第二段,「三乘聖者,已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結果,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後期,恰如一度生死,其變化神妙莫測,不可思議,故名變易生死,或不思議變易生死」。三乘聖者,聲聞、緣覺、菩薩,這三種人都已經將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下面我們還會講到。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他沒有了,也就是他永遠超越六道,再不會回到六道來。所以這就是,了是了斷,分段生死他了斷了。但因修道的結果,這個了斷見思煩惱是修得的,因為修道的結果,迷想漸滅,證悟漸增。他沒有到徹底大徹大悟,只是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總而言之就一句話,他的迷惑顛倒逐漸減輕,愈來愈輕。不像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迷惑顛倒是愈來愈嚴重,不可能輕。如果要是想迷惑逐漸減輕,決定是修行人。為什麼?修行遠離一切染污,遠離一切不善,他的清凈心、善業才能不斷的增長,這個漸增是漸漸增長。
這種迷悟轉變,這個遷移就是轉變,轉迷為悟。每一次的轉變都不同,譬如小乘初果,見思煩惱裡面的見惑他斷了,思惑沒斷,他必須要去斷思惑,思惑斷一分,他的境界就向上提高一分,斷兩分就提升兩分。這一種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逐步向上提升的過程,他要通過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才能證到阿羅漢,這真正脫離六道輪迴了。沒有證得四果在四果向,還在六道裡面,大概是在四禪天或者是在四空天,在這裡面。再向上提升,他就超越六道輪迴。聲聞如是,緣覺、菩薩亦如是。菩薩最明顯的,《華嚴經》上所說十信菩薩,將菩薩的地位分成五十一個階級,第一個階段是十信,第二個階段十住,第三十行,第四十迴向,第五十地,這個是大分。細分,每一階裡頭有十個等級,十信裡頭,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一直到十信。十信滿了,就是初住,從初住、二住、三住一直也是到十住。總共五十個位次,上面有等覺,就五十一個位次。
菩薩的階位,每一個階位的轉移,就好像一次生死一樣。這不是真的生死,這是他要用功修行,要放下下面一個等級才能向上升一級,不能夠放下十信,就不能到初住,放不下初住,他就升不了二住,這種轉移不是真正的生死,是一個變化。好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一年級升到二年級,要用一年的時間把你學的功課學好,考試及格,這很辛苦才能升到二年級,二年級一年辛苦才能升到三年級,這叫變易,這個不是分段,這叫變易。這個變化神妙莫測,菩薩的變易跟我們在學校念書,從小學升中學、中學升大學、大學升研究所很相似。但是我們這一生讀書,從幼兒園念到研究所,是說像變易生死。但是這個很平常,年齡逐漸長大了,從六、七歲大概到研究所也是二十五、六歲的樣子,年歲在變化,智慧也在增長,同樣的,煩惱習氣愈來愈多。菩薩轉變跟這個世間完全不相同,他是煩惱輕、智慧長,業障逐漸消除,功德向上提升,這個其中變化神妙莫測,這個變易神妙就是說菩薩的智慧、德能、神通。雖然證得阿羅漢,六種神通統統具足,可是比阿羅漢高的辟支佛,神通的能量是阿羅漢不能相比的。菩薩有那麼多的等級,每提升一個等級,這個智慧、神通、道力增長都不可思議,我們凡夫無法想像的。像這些都屬於變易生死,或者說不可思議的變易。到最後,等覺菩薩最後一次變易,這一次變易就沒有了,他功德就圓滿了,叫究竟成佛。
我們再往下面看,「蓋生極樂,見佛聞法,一切時處皆是增上,無有退緣」。這極樂世界好!因為在一般十法界裡面,他有進有退,進進退退,這也都是屬於變易。一直到明心見性證得法身,就不退轉了,真的不退了。所以阿羅漢,這三種不退,阿羅漢只有一種位不退,他是聖人,不會退轉做凡夫。菩薩兩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菩薩慈悲,不會退轉到小乘。小乘只知道自度,不肯發心度眾生,這叫小乘。所以小乘出不了十法界,能脫離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只有大乘菩薩圓滿證得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是念念趣向無上菩提。
凈土宗的同學一定要知道,凈土是大乘不是小乘;換句話說,用小乘心修凈土不能往生。凡夫念佛能往生凈土,小乘不能。凡夫比不上小乘,但是凡夫發心可以發大心,小乘大心發不出來,只有自利不知道利人。凡夫行,凡夫勸他要發大心,自利利他,自他二利。凡夫裡頭還有一種叫大心凡夫,能夠舍己利他,把利他擺在第一,自利忘記了,沒有想到自利,念念都是想到利他,這跟阿彌陀佛的心愿完全相同,所以他能往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聞佛說法,福慧增長,同時又能夠分身到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不僅是供佛聞法,還度有緣眾生。十方世界都有跟自己有緣的眾生,遇到了,眾生不認識你,你認識他,你知道他過去在哪一生、哪一世跟你在一起。現在你成就了,極樂世界成就,他還沒成就,你一定會幫他成就,你有能力觀機,你能夠現身說法。
現身不是自己意思,是隨眾生的緣,他喜歡見什麼身,你就能現什麼身,他喜歡佛身,你就能現佛身而為說法。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你知道他的程度,說什麼樣的法他喜歡聽,他能聽得懂,所以,現身是為他而現,說法是為他而說。那問你,你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你起心動念,你退轉了。你像如來、像法身菩薩一樣,現身說法,供佛聞法,都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裡來的分別執著!所以是用一個純凈純善的自性,真心,應無量無邊的眾生。佛也是眾緣和合而生,報身如來,無量智慧功德而生的身。這種身,供佛、度化眾生都不會起心動念,經上所說叫「法爾如是」,有緣遇到自自然然隨他的念頭現身說法,幫助他覺悟,幫助他離苦得樂。極樂世界沒有退緣,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所以成佛特別快。「壽命復又無量,故不論根器如何」,賢愚不肖,「凡往生者必定成佛。稱之為凈土第一德,良有以也」。壽命無量,我們就學到此地。
下面看第十六,「聲聞無數願」。前面我們讀過,各種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接著這個經文:
【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十六願,聲聞無數願。我們看念老的註解,「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願文曰:國中聲聞天人無數」。這一句經文,澄憲法師他說,「阿彌陀佛,弟子無量,三無量中,其一也」。這個三無量,念老為我們說出,「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眷屬無量」。這個眷屬就是弟子,十方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的人,都是阿彌陀佛的眷屬,也就是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學生無量無邊,跟光明壽量同樣是無量無邊際。「願雲聲聞」,裡面包括緣覺,因為這是屬於叫二乘。「或疑《悲華經》謂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悲華經》上有這麼一段經文,說極樂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極樂世界沒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往生的大眾全是菩薩,無量無邊。《無量壽經》上為什麼又說聲聞無數?
下面是念老為我們解釋,「蓋此二者,文雖相左,而義實無違」。文字上看好像是不一樣,但是從義理上來看不相違背,為什麼?他是聲聞也好,辟支佛也好,人天也好,像我們,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本經教導我們,無論上中下三輩,無不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才能往生。發菩提心,這不就是菩薩嗎?聲聞發菩提心,聲聞變成菩薩;緣覺發菩提心,緣覺也變成菩薩;乃至於畜生、餓鬼、地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悲華經》上所說的,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要記住,這是所有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三輩生者,既已悉發菩提心,所行必是菩薩乘。故《悲華》雲純是菩薩也」。這能講得通,確確實實是事實真相。我們接著發菩提心往下念,《悲華經》純是菩薩,「至於彼國聲聞緣覺,只是就其斷惑之情況而言。雖斷見思,未破塵沙與無明惑,是稱聲聞,非是只求自度之二乘。若只求自度,不願度他,則是未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即不能往生」,這交代得很清楚了。換句話說,真正想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定要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麼?是自度度他。大乘,菩提心非常重要。凈業三福第三條,菩薩福,第一條是人天,第二條是二乘,第三條是菩薩。第一句就說是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不是菩薩,發菩提心這才是菩薩。菩提心是什麼?我在二十多年前,那個時候在美國,美國第一個凈宗學會在舊金山,現在這個會還在,還是楊一華居士在主持。當時我寫了個緣起,緣起裡面對凈宗同學行門上,就是修行,五門功課。這個五門很簡單,人人都能記得住。第一門凈業三福,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第二門就是六和敬;第三門是三學,就是戒定慧;第四門是六度;第五門是普賢十願。我們希望凈宗同學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能夠做到,都能夠落實。這裡面有儒釋道的三個根,三個根在哪裡?在三福第一條,三福三條,第一條人天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裡面就有儒釋道的三個根,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後頭一句,修十善業。儒釋道三個根在第一條,這是根本之根本。
今天學佛的同學很多,我們在世界各個地區看到不少,但是在家的同學十善業道沒做到,出家同學《沙彌律儀》沒做到。你要問佛教為什麼衰了?沒有戒律就衰了。儒教為什麼滅了?不講禮就滅了。今天儒釋道有名無實,什麼原因?只是在經典上講講說說而已,一句都沒有做到,這是假的。佛在經典上有規定,任何一部經都有教、理、行、果,今天我們研究經只研究教,只重在這一點,理、行、果都不要了,這人家叫迷信。那教什麼?只念經不懂意思,也不曉得怎麼修行。佛教就滅了。所以,佛教要回歸教育。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生講經教學,他們有教、有理,把經裡面的道理方法統統講得清清楚楚。可是明白之後要落實在生活上,要做到!把佛陀的教誨變成我們自己實際的生活,變成我們工作裡面相應了,變成待人接物必須守的一些原則,學以致用。從行當中去證果,就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證明佛所教的道理方法正確,我們真正得利益,這就叫沒有白學。如果沒有理、沒有行、沒有果,完全落於形式,這就是現在人所講的迷信。迷信,早遲會被排斥掉的,也就是說這個社會它不需要你,你會在這個社會裡頭消失掉,就是滅亡了。佛陀教學不如是,有教、有理、有行、有果,我們統統都要學,圓滿的修學。修學《無量壽經》,就是彌陀弟子,雖然在這個世間,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已經有名了,在這個世間暫住而已,離開這個世間決定回歸凈土。回歸凈土就是證果。
這個地方我們所看到的純是菩薩,決定成佛。菩提心有體、相、作用,菩提心的體是真誠,相是清凈,自受用是清凈平等覺,他受用就是對人,用什麼心對人?大慈大悲。通常大慈大悲下頭加了一句,救苦救難,這是大乘菩薩心。所以沒有發願度眾生,這就是沒有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不能往生。往生的條件是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有一向專念沒有菩提心,所以不能往生。有菩提心,一向專念縮短到最短的,往生前十念,那是講一向專念,這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不可思議的大願,也是四十八願的核心,「十念必生」,但是要具足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不行。
這個地方,不發菩提心即不能往生,這有證據。「證諸《宋譯》此意甚顯」。《宋譯》本裡面說,「我得菩提成正覺已」,這個我是阿彌陀佛自稱,他說他自己得菩提成正覺。「所有眾生,令生我剎。雖住聲聞緣覺之位,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宋譯》本的經文。這個地方發菩提心在哪裡?就是在聲聞緣覺,在十方諸佛剎土裡面遍作佛事,這就是發菩提心。為什麼?我們看底下就知道了。「按聲聞不聞他方佛名」,小乘,小乘只知道釋迦牟尼佛,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有諸佛。我們參訪過一些小乘的國家道場,進入大殿拜佛,裡面佛像很多,全部都是釋迦牟尼佛,看到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其他的大乘菩薩很少看見,其他諸佛如來都沒有,這我們看到很多。小乘只知道有釋迦牟尼佛,只知道有這個娑婆世界,不曉得有他方世界,不知道他方世界有諸佛在教化。這些聲聞緣覺他們知道,他們往百千俱胝那由他寶剎之內,遍作佛事。這個遍作佛事,就是供養諸佛,聞佛說法。遇到有緣還能夠普度眾生,這就是他們在十方剎土遍作佛事。末後,悉皆令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是《宋譯》本的原文。
下面念老告訴我們,「按聲聞不聞他方佛名,但求小乘涅盤,不取佛果。今極樂人民所謂為聲聞者」,極樂世界的聲聞緣覺,「能遠至無數佛國,作無量佛事,度無邊眾生」。這個佛事,在這裡面我們要簡單做個介紹。佛意思是覺悟,幫助自己覺悟,也幫助別人覺悟,這叫佛事。跟我們現在一般人觀念當中,提到佛事都是經懺,叫經懺佛事,不一樣的。佛經裡頭講的佛事,沒有經懺佛事,釋迦牟尼佛的事業,一生教學。四十九年教學,這是釋迦牟尼佛的事業,叫佛事。佛門裡頭經懺超度是很晚很晚的事情。
我初學佛的時候,曾經請教過道安法師,老法師往生很久了。我向他請教,這佛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會有這種佛事?他告訴我,他也不是很肯定的說,他說應該是從唐明皇時候開始的。因為唐明皇他在的時候,也是因為楊貴妃的關係,引發安祿山叛變,造反,幾乎亡國,遭了一場大難。本來他的政治非常之好,所謂貞觀、開元,開元之治媲美貞觀,非常不幸的就這樁事情,寵愛楊貴妃,搞出了政變。這次政變,幸虧郭子儀這批人把動亂平定了。平息之後,唐明皇在每一個戰場建立一個寺廟,這個寺廟就是追悼死亡的將士跟軍民,是個紀念的,像忠烈祠一樣,叫開元寺。所以開元寺很多,都是在戰場建立。國家做了一次就是超度的佛事,實在是紀念忠烈,是這麼個意思,過去沒有過,應該從這裡開端。
國家既然這樣做法,民間就效法,民間老人過世,也請法師去做超度佛事。諸位要知道,那個時候請出家人超度,一定都是很有身分、有地位的,平民做不到,所以也很少數,但是這個風氣開了。一直到什麼時候才盛起來的?道安法師認為,超度的興盛不出三百年。也就是說,是三百年以內的事情,三百年以前有,很少,三百年以後慢慢多了。兩百年以後就喧賓奪主了,為什麼?寺廟不講經了,專門做經懺佛事。本來是教學的,亦變成為死人服務了。這就是什麼?這就變成宗教了。佛教本來是教學,由這樣就變成宗教。怎麼變成宗教的,為什麼理由變成宗教的,我們要知道。所以這是變質的佛教,不是真正的。真正應該兩百多年前,寺院庵堂是以講經為主,這個要知道,決定不是經懺佛事。
今天的世界災難頻繁。我是很多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跟媒體不接觸,所以我的生活當中,每一天天下太平,沒事。你們每天看報紙,每天看新聞,你就曉得這社會很亂。那我們對於這些死難的鬼魂,這個東西真有,不是假的,佛教雖然是教育,佛教承認六道輪迴,承認有天神,承認有鬼神,但是佛教不崇敬他們,把他們當作一般眾生看待,沒有特殊的地位。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他們也在內,都接受禮敬。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天神本來是佛,鬼神本來也是佛。他們因為造作的業不一樣,感得的果報不相同,造善業,有生天了,造惡業,有墮到鬼道、墮到地獄了,這是業力牽引所感的果報。於是我們凈宗學會,過去我曾經提倡,每個月給這些眾生做一次超度,一個月一次。這個超度是我們自動自發的,不收錢的。有同修家親眷屬要超度帶牌位,可以,不收供養。我們用真誠心、清凈心誦經念佛給他迴向,做三時繫念佛事也可以,冥陽兩利。這是悲憫那些惡道眾生,是我們附帶做的,不是主要的。
所以此地講的聲聞不是真正的小乘聲聞,是真正發菩提心的聲聞。在此地我們看到經上說,極樂世界聲聞緣覺,只是就其斷惑的情況而言,雖斷見思,未破塵沙無明,他斷證的功夫跟我們這個地方的聲聞相同,所以稱他作聲聞。實際,他是發菩提心的大菩薩,只是煩惱習氣還沒斷乾淨,稱他作聲聞,是這麼個意思。
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迷惑,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在第二頁第二段,「惑者,昏迷不了之義」。昏跟迷的意思相同,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白、不了解,我們看錯了,我們想錯了,於是造業受報。這個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業,這個煩惱要是斷了,六道輪迴就超越了。我們看這個資料裡頭說的,第一見思惑,見就是分別,「謂意根對法塵起諸邪見,故名見惑」,也叫做見煩惱。意根是第七識,意識是第六識,反正是與意識、意根都有關係。但是意識只有分別,它不執著,意識不執著,意根執著。意根是第七識,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換句話說,第七識,這意根它是什麼?它是四種煩惱糾纏在一起。
四種煩惱第一個就是我見,根本就沒有我,它執著有個我,這不是身見,這叫做我見,比身見重,它是身見的根本。人雖然不要這個身了,但是有我,他還執著一個我,那就是末那識。跟著它起來的煩惱有三個,我愛,我愛就是貪;我痴,就是愚痴;我慢,慢是傲慢,我慢就是瞋恚。所以,貪瞋痴是跟著我見同時起來的,只要有我就有貪瞋痴跟著你,這個麻煩大了。所以這三個叫根本煩惱,俱生的根本煩惱。從這個意思裡面我們能夠體會到,我愛,我愛是貪煩惱,情執就是貪毒的根。貪瞋痴,貪瞋痴的根是什麼?貪瞋痴的核心是什麼?要斷,要從根上斷就很容易,不從根很難斷。所以貪的根就是情執,瞋恚的根就是傲慢,我慢,瞋恚的根,愚痴的根就是懷疑。這個是貪瞋痴三毒的核心。
我們想斷貪瞋痴的煩惱,十善裡頭教給我們,不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不貪從哪裡做起?從情執,放下情執不貪了,其他的都容易放下;不傲慢,不瞋就能做到,瞋恚就可以放下;不懷疑,就能做到不愚痴,愚痴放下了。所以,斷貪瞋痴找它的核心點,從這個地方下手。難是確實是難,但是一定要看清楚,為什麼?它是假的。外面境界一切法包括七情五欲,佛說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佛經上也常常叫它做無常,有生有滅的法,假的不是真的,應該放下了。
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是五種見惑,是假的不是真的,錯誤的見解。貪瞋痴慢疑是思惑,就是我們想錯了。通常佛經上常常把它五種見惑歸納,稱它作惡見,善惡的惡,這五種是惡見。貪、瞋、痴、慢、疑、惡見,合稱為六個根本煩惱。根本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它們生出來的。能生一切煩惱的根是假的,所以煩惱不是真的。煩惱怎麼生出來的?這個根,這是根,貪、瞋、痴、慢、疑、惡見是根,根遇到緣,煩惱就起現行,是這麼回事情。你真把它看穿,就叫做看破。看破你就能放下,你不再執著,煩惱現行,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錯了,放在心上就吃虧了,你就有憂悲苦惱。別人罵你,你放在心上就生悶氣。生了幾天,自己身體氣壞了,與那個人不相干,你看你虧吃多大!他罵你,指著你的名字罵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未必是指我,不就沒事了嗎?不放在心上。罵人的那個人罵得很辛苦,他吃的虧大,我這裡一笑了之,沒有接受,罵了半天沒接受,沒接受就還給他了。我們不能禁止他不罵人,但是我可以不接受,不生煩惱。那些都是緣,裡面雖然根沒有斷,外頭緣斷了,也就不生煩惱了。
思惑,思是思惟,就是思想,「又貪染也」,見思煩惱是貪染,「謂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想著」,這叫思惑。「此見、思惑」,這個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亦名通惑」,為什麼說通?「通聲聞、緣覺、菩薩」,統統都有。修小乘的,斷見思證阿羅漢;修緣覺的,斷見思成辟支佛;修大乘菩薩的,斷見思煩惱,這是權教菩薩。住在哪裡?住在十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這兩個地方是他們住的,在那裡修行。「三乘共斷」。
第二「塵沙惑」,塵沙是說眾生見惑、思惑數量太多,無量無邊,像微塵、像沙土一樣,「乃他人分上之惑」。這不是自己身上,在自己身上叫見思,在別人的身上叫塵沙,也就是別人的見思煩惱。世出世間法,人、事、物,不外乎這個三大類,「菩薩之行,專為化他」,這是菩薩的事業,這叫做佛事。佛是以教化眾生為事,佛的身分是老師,而且是義務老師,他教學不收學費的。所以要收學費,這個不如法。很多外國的法師,在美國傳法的時候,收學費的,皈依要收費,有定價的,灌頂要收學費,聽經也要收學費,而且價錢愈高聽眾愈多,這有真貨。我們在外國講經教學不收學費,他說大概那沒有什麼,你看他不收學費,不來聽。現在人聽騙不聽勸,不收學費的不值錢,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一文不值。學費收得愈高,人(聽眾)愈來愈多,這個世界顛倒了。它顛倒我們不能跟它顛倒,我們要跟它顛倒就錯了。他來聽,算有緣,他不來聽,沒有緣,沒有緣不要強迫。佛教我們隨緣不攀緣,這樣自己身心自在。所以菩薩行是專為化他,教化眾生。
「若令眾生能斷見、思之惑,於菩薩即是斷塵沙惑」。菩薩教的這些學生,學生們見思煩惱斷了,就是菩薩的塵沙惑斷了,如果學生沒有斷見思,菩薩的塵沙惑沒斷。這是什麼事情?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教學相長」,眾生斷煩惱,菩薩的境界向上提升,這個向上提升就是斷塵沙惑。所以「亦名別惑,別在菩薩」,也就是說,聲聞、緣覺、凡夫沒有,這個惑菩薩才有。菩薩斷塵沙惑,那就是要修無量法門。四弘誓願裡面,「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什麼?破塵沙惑。為度眾生,眾生根性不相等,很複雜,菩薩知道的法門不多就不能普度眾生,要普度眾生一定要廣學多聞,你才能面面都顧到。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為我們說無量法門,度無量眾生,不是說一個法門。
那我們今天同樣是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我們是把無量法門放棄了。年輕的時候學了不少,年歲大了想了一想,那些法門我們功夫不得力,也就是說明沒有辦法修成功,所以統統放棄了,專修凈土。用這一門自度度他行不行?行,古人就有例子,是不是道綽禪師?我記得不清楚。這個法師一生專弘《阿彌陀經》,一生講《阿彌陀經》兩百多遍,他不講別的經,一門深入,自行化他,這是我們的榜樣。這個方法好,心地清凈。一生講一部經,專攻一部經,我們相信愈講愈好,遍遍不同。所以我在晚年回頭了,我專學《無量壽經》,專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長,《彌陀經》短。這個經像現在這樣進度來講,一年講一遍,標準的時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天講四個小時,講滿三百天,這部經圓滿,一千二百個小時。自己歡喜,往生凈土有把握。這個世界是住旅館的,住旅館隨主人便,什麼都好,樣樣都好,沒有一樣牽掛的,沒有一樣操心的,念念嚮往西方極樂世界。
第三「無明惑」。無明惑什麼意思?「謂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無明就是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這個迷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業識種子就是阿賴耶識裡頭含藏習氣種子,種子沒有形相,習氣也沒有形相,就是種子沒有形相,業識也沒有形相,但是它真有。古人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業識種子要是有形狀,這個形狀再小,小到像微中子一般,無量劫來我們生生世世造的業習種子,他說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古大德這個話,我們相信。業識種子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無相。這個業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頭所含藏的習氣種子,它遇到緣會起現行,會讓我們生煩惱,生起貪瞋痴慢疑、生起自私自利、生起損人利己這些不善的念頭,就造不善的業,業牽果報。
到六道輪迴誰做主宰?就是業識種子做主宰,哪一個種子力量強,它先受報。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要想,我們這些種子,善惡種子,哪個力量最強?如果貪心最強,貪的念頭最強,將來到鬼道去,貪跟鬼有緣。瞋恚最強,常常發脾氣,貢高我慢,這個習氣最強,他跟地獄有緣,墮地獄的成分就很大。愚痴是對事情糊裡糊塗,搞不清楚,迷惑顛倒,這愚痴,愚痴最強,容易墮畜生道。這三惡道去了。如果我們對於倫理道德這個觀念強,來生又會到人道來;如果道德水平高,意念清凈,他就到天道去了;念佛的念頭強,念念是阿彌陀佛,這個人決定往生凈土。所以我們將來會到哪一道去,自己比誰都清楚,不要問人。問人別人會騙你,別人未必真的知道,只有自己對自己是比誰都清楚。自己晚上心地清凈的時候,你好好反省,我來生到哪一道?會看得很准,差誤不大,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學佛要明理,要真修行,不明理,光是修口頭的佛學,不行,無濟於事。說得再好,沒有做到,依舊搞六道輪迴。
我過去在台中學經教,學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採取的註解是古注,康熙年間慈雲灌頂法師的《疏鈔》,《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這個註解注得非常好,講得很詳細,可是末後有一篇念佛人一百種不同的果報,第一句就是墮無間地獄。我看到這一篇大惑不解,念佛是好事情,縱然不能往生,總不會墮無間地獄。我就拿著這個本子見李老師,向李老師請教。老師一看,這是大問題,這不是小問題,我不給你一個人講,講經的時候他提出來講,跟大家講。老師慈悲!現在念佛,建個念佛堂,搞個念佛道場,帶領大眾一起念佛,很像樣子。如果他的目的不是在念佛,是把這個當作生意買賣來看,每個人到這來都要交錢的,他在這裡開佛店,這種心態就是無間地獄,這麼一回事。有沒有?真有,不但現在有,古時候也有。這就是對佛法完全無知,敢利用佛法來騙財騙色,這都是無間地獄的果報。灌頂法師把它列為一百條第一條,最後的第一百條是念佛成佛,上上品往生。古德真正慈悲,把念佛的利病都說出來。前頭一半講病,念佛的毛病,你犯這些毛病,那都有罪;後一半是如法,與經教、理論、方法完全相應,講西方極樂世界九品往生。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記住,業識種子是阿賴耶含藏的善惡種子,這是煩惱的根本。煩惱的範圍非常廣大,與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密切關係,動一個念頭,阿賴耶識裡頭就有一個種子,最好不起心不動念。
「聲聞、緣覺不知其名」,聲聞是小乘,業識種子是大乘,佛在大乘經上講到,小乘經不講,小乘只講到第六識,不說七、八識,大乘才講第七、第八識,所以他們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這個惑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就斷了,在法相宗裡面,叫做轉八識成四智。所以這個也是別惑,別在菩薩,聲聞緣覺他不知道。
讀到這些地方,我們看這些參考資料,對這些名詞術語它真正的含義能有所了解。總是勸我們要發菩提心,要修大乘法,因為凈土宗是大乘。往生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極樂世界的人民,凡聖同居土裡頭人、天,方便有餘土裡面聲聞、緣覺,都能夠遠至無數佛國,他們有這麼大的神通能夠化身參訪十方諸佛剎土,供佛聞法。供養佛是修福報,聞法是開智慧,福慧雙修。本身在阿彌陀佛講堂沒有離開,分身到無量諸佛剎土,不礙事。
無量諸佛剎土,包不包括我們這個地球?當然包括,地球不在宇宙之外。地球上,他從地球上往生去的,地球上還有很多熟人,他知不知道?知道,完全知道。我們前面讀過,他們有天眼、有天耳、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有神足通、漏盡通,六通具足。那他知道,為什麼不來度我們?這是個問題,他看得很清楚,為什麼不來?緣不成熟他就不來,緣要成熟他就來了,你也能見到他。什麼叫緣成熟?你相信他,你會聽他的話,會依教奉行,這就緣成熟。你也想離開這個世界,也想往生極樂世界,他肯定來幫助你。這個例子很多,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初祖慧遠大師,東晉時代,遠公往生的時候他就看到。蓮社,廬山東林念佛堂,他老人家建立的,當時在一起共修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都往生。往生的時候,早先往生的人都會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所以遠公大師看到了,比他早往生的人都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一個一個名字他都叫得出來,都來歡迎,所以不是假的。阿彌陀佛與諸大眾,功夫好的有無量化佛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你,這個應該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一千化佛,上品下生那是有五百化佛。我們同參道友,仔細在裡面看,都在其中,所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極樂世界人民所謂的聲聞,既然能遠至無數佛國,作無量佛事。無量佛事就是接引眾生,幫助眾生生起信心,生起願心,念佛真正求往生。這些人往生,阿彌陀佛來接引,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每個往生的人,阿彌陀佛都是分身去接引。跟我們有緣的人,我們肯定也會分身,隨在阿彌陀佛的身旁去接引他。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往生到極樂世界絕不孤單,好朋友、好同修比在這個世界的人多。因為這個世界,我們只看到這一生熟人,過去生中忘記掉了,不知道了。到極樂世界,過去生中的熟人都知道,他有宿命通,他有天眼通,而且能量都非常大。所以極樂世界熟人多,個個都往生,個個都是善人,沒有壞人,壞人去不了極樂世界。所以到極樂世界,生生世世那些好朋友、好人統統都俱會在一處,個個無量壽,沒有生老病死苦。哪裡最快樂?極樂世界最快樂,熟人太多了。還有在十法界裡面的,在諸佛剎土裡面的,統統看到、統統見到,他們說話全都聽到。那個時候六根非常靈敏,極其微細的聲音能聽到,極微色能看得見,無論在身邊或是在遙遠的遠方能夠看到,分毫不差。你要了解真相,你會非常嚮往,這個地方我得趕快去,不願意在這個世界多待一天,要早一點去。
正是幫助眾生,「悉令成佛,正是大菩薩之行徑,豈能視為一般聲聞耶?是所謂之聲聞」。這跟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聲聞不是普通人,實實在在說,「皆已發菩薩之大心,行菩薩之大行,趣無上之大果,其實正如《悲華》所謂純是菩薩」。《悲華經》這一句說得好,極樂世界的居民全是菩薩,而且純是菩薩,經上佛有的時候說聲聞、緣覺,用意是鼓勵我們這個地方的小乘人,希望他們回小向大。看看極樂世界的聲聞全都成為大菩薩,我們現前小乘人應當要發大心,應當要拓開心量,要學大乘經典。
宇宙絕對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它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大千世界,是由無量無數無盡的諸佛如來所組成的。《華嚴經》的「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面說得清楚,但是這些經典小乘沒有,小乘藏經裡頭沒有《華嚴》、沒有《法華》。現在交通方便,資訊發達,心量應當拓開。古時候交通不方便,沒有資訊,一個人一生活動的範圍空間不大。古時候出國的人很少很少,沒有聽說人常常出國的。現在這科學帶來的便利,這種便利必須知道它有副作用。我們對它的利知道,享用它,對它的弊也知道,我們知道迴避,只受其利不受其害,這是有智慧的人,這是聰明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先往生凈土,再求阿鞞跋致-大安法師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四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二三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五六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六四二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