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謀士】
06-03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謀士】 Top1 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 尚(姜子牙) 【人物簡介】 姜子牙(公元前1156——公元前1017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漢族,先後輔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為「師尚父」,輔佐文王,與謀「翦商」。後輔佐周武王滅商。 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因功封於齊,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主要功績】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處商朝西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姜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而廣攬人才於是姜太公便下定決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姜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釣,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才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 姜子牙用了幾十年的功夫,勤學苦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學識淵博。尤其對歷史和時勢的研究更是駕輕就熟如今當了姬昌的太師可以說是厚積薄發運籌而遊刃有餘對內他幫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如:實行「九一租稅制」,即農人租用公田,只繳納九分之一租稅的低稅制度;給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為官吏的奉祿,而且子孫可以承襲等。這樣,就調動了農人在官田上努力生產、官吏們自覺地搞好本人分地生產的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有朝一日興兵伐紂奠定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對外,姜子牙協助姬昌實行光養晦薄禿孤立瓦解的政策對商王他表面上表現得謙和恭順一心事殷使商王誤以為周是最可靠的屬國姬昌是位忠心的伯而在暗中卻採取種種手段,拉攏爭取殷商王朝的其他屬國使殷商越來越孤立結果許多諸侯國和部落陸陸續續地棄殷而投周,到了後來,殷商雖名為天子,而真正附屬於他的屬國、部落卻連三分之一都不足了。這樣,就又為最後消滅紂王,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實現滅紂的願望,便撒手歸西了。姬昌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後被追封為周文王)。姬發繼位亦繼誌繼續為興周滅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為國師並號稱為師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姬發以圖大業。武王姬發慎於刑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來越多,出師伐紂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時周朝已羽翼豐滿國勢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現了土崩瓦解之勢。特別是殷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內忠臣良將被殺的被殺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姜子牙審時度勢,認為伐紂的時機已到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弔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直取商都。經過牧野一戰,大敗商軍,迫使商紂王連夜出逃,與妃子妲已投火自焚於鹿臺。中國歷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滅亡了,姜子牙終於完成了扶周滅商的宏圖大業。 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發把姜子牙封到了齊地,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姜子牙勵精圖治,終將齊國治理成為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七雄中的強國之一而由於姜太公的雄才偉略更被後人稱為中國謀略家的開山鼻祖司馬遷就曾說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史記·齊太公世家》) 【後世評價】 姜子牙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 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就其最早發端、形成體系、構成學說來說,都始自齊國,源自太公,所以說太公為兵家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太公的文韜武略被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所借鑒。 太公已去世三千餘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 Top2 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 仲 【人物簡介】 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漢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東周春秋時代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周穆王的後代。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之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征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後人將其著作收編成書,名為《管子》共24卷,85篇,內容極豐,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面的知識,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中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主要功績】 管仲出身於破落名門之後。青年時期的管仲,一方面受其曾顯赫輝煌一時的家族史的影響,超凡脫俗,誌存高遠,具有幹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意識。另一方面家境的貧困,謀生的坎坷,使管仲具有了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亂世的紛爭,時局的動蕩,鍛煉、鑄就了管仲明察世態、洞悉時局的能力。他為了實現功名顯於天下的誌向,學先賢、習武藝、交友共勉、調查實踐,多方吸納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為其後來能成為治齊賢相、稱霸諸侯、建立偉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管仲早期的個人奮鬥是不順的:經商賠本、做官被逐、打仗敗北、輔佐公子糾淪為階下囚。但是這些磨難正豐富了他的閱歷,磨練了他的意誌,積累了他的處世經驗,提高了他的政治素質,於是才有了他後來的抓住機遇,一舉功成。 管仲從階下死囚犯一躍而為齊相的直接原因是其知心好友鮑叔牙的推薦。當齊桓公欲委相於鮑叔牙時,鮑叔牙以國家社稷為重,力薦管仲:「治理國家的大事,不是我能勝任的,只有管夷吾才行。我有五個方面不如管夷吾:寬厚惠民,我不如他;治國不失權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諸侯,我不如他;制定禮儀示範於四方,我不如他;披甲擊鼓,立於軍門,使士氣倍增,我不如他。管夷吾猶如人民的父母,治理兒子,不能不用他們的父母。」(《管子·小匡》下註只書篇名)然而到後來管仲與齊桓公臨終論相的時候卻沒有推薦鮑叔牙,而是推薦了隰朋,這同樣是體現了以國家社稷為重。可見,被世人稱頌的管鮑之交是建立在以國家社稷為重的共同誌向基礎上的友誼。 齊桓公棄一箭之私仇,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報知遇之恩,輔佐齊桓公圖霸,真乃賢相遇明君,明君逢賢相,君臣知遇,相得益彰!管仲憑借自己非凡的政治才能贏得了齊桓公的重用,先拜為相,又拜為「仲父」,幾近言聽計從,使管仲的經天緯地之才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他知人善任,舉薦了大批的賢能之士;他改革內政,穩定了齊國的社會秩序;他發展經濟的富民政策,使齊國國力大增,民富國強;他修治甲兵,壯大了軍事力量;他「尊王攘夷」,擴大了齊國的政治影響;他禮法並用,確立齊國的霸主地位。管仲輔佐齊桓公近40年,把一個原來「地舄鹵、人民寡」的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功高當世,影響深遠。 公元前 645年,管仲逝世,他的死引起了齊國朝野上下的悲痛,人們把他安葬在齊國都城臨淄城南的牛山上,為他樹立了高大的石碑,永遠紀念他對後世的功德。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一個世紀後,孔子曾贊嘆管仲的功績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挽救周室,使百姓受惠至到現在。 【後世評價】 管仲一直被譽為管理學之父。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 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系十分密切。 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當然,管仲是春秋時代的歷史人物,所以他也有歷史局限。如為齊桓公創立霸業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等。 Top3 奇謀成霸業、經商成巨富——範 蠡 【人物簡介】 範蠡(lǐ),生卒年不詳。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二十餘年。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範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範蠡墓。)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主要功績】 範蠡出身卑寒,但其年少時便顯露才華,無所不精,可惜在當時政治混亂的楚國不為世人所賞識。在吳國與越國連年征戰之時,範蠡把目光瞄準了越國的勾踐。在夫椒之戰,勾踐戰敗,率殘兵敗將約5000逃入會稽山。此時,時年25歲的範蠡趁機說服當時為宛令的好友文種一起投奔了窮途末路的勾踐。可惜在17年之後範蠡42歲時勾踐才識其才,一起重用了範蠡與文種,並聽取範蠡的建議,到吳國為奴,乞吳存越,以圖轉機。於是,在範蠡的陪伴下,與勾踐夫婦「屈身以事吳王」三年,力盡艱辛。歸國後,範蠡與文種一起擬定滅吳「九術」,建議「十年生聚」,最後滅掉了吳國。為了表彰範蠡滅吳的功績,勾踐封範蠡為「上將軍」。範蠡在輔助勾踐的過程中,知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便修書辭職,與家人及弟子「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 範蠡知趣離開越國之前,寫信告誡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後文種被人巫告作亂,勾踐賜劍,被迫自殺,果然像範蠡所言。 範蠡向勾踐辭官後,隱名埋姓在齊國從商,自謂「鴟夷子皮」。範蠡父子及其弟子致富能力實在令人驚奇,又得到齊國人垂青,聘為相。在齊國做相不久,範蠡又掛相印而去,並把他的財產分給了親朋好友及鄰居們,攜帶家人及弟子到了一個名叫「陶」的地方,繼續置產從商,過了不久,「則致貲累巨萬」,可見範蠡的經商才華實在高超,於是被人稱為「陶硃公」。 【後世評價】 範蠡無論從政、治國、經商都是成功者。範蠡既擁有古代儒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也有道家順應自然大道的豁達人生觀,儒道互補,外道內儒,順應自然,所以他無論是在從政還是經商中都保持了心態的平和、淡定。在範蠡思想中,追求和諧的天道、地道、人道尤為可貴。他說:「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範蠡順應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對今日仍極富現實意義。「持盈,」亦可稱可持續發展,即在原有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定傾」,可以理解為不斷糾正存在的問題,撥亂反正,克服缺點,做好工作。而「節事」,可以理解為腳踏實地,紮紮實實,遵循客觀規律辦事。 範蠡在歷史上對後世的巨大影響力,還有他的經商才華,範蠡把其在政治上的聰明才智運用於經濟發展,無所披靡,大有斬獲,再加上他散盡其財的樂善好施的處世態度,常常讓後人稱贊。說範蠡是商家的祖師爺及榜樣,也不為過。「範蠡三徙,成名於天下」,在亂世之中,範蠡能急流而退,並能在另一方面創出如此輝煌的功績,不能不說是奇才。 Top4 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 斯 【人物簡介】 李斯(約公元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主要功績】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李斯想幹出一番事業來,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為師。李斯學完之後,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他認為楚王無所作為,各國也在走下坡路,決定到秦國去。 李斯到了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秦相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後得到了秦王的賞識,因而被提拔為長吏。李斯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國收買、賄賂,離間六國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為客卿。 一、富有遠見的傑出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 一是上《諫逐客書》,為秦留住了大量人才。李斯寫了他那篇傳世名作《諫逐客書》:「……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賫盜糧者也。」一語中矢,道出逐客之誤,等於是把武器借給了敵寇,把糧食送給了盜賊,減少自己的人民來增加敵人的力量。逢此歷史轉折的關健,其蘊含的深刻政治意義,為秦以後統一六國起到了具有決定性的主導作用。 二是在軍事戰略上,李斯進一步推動並深化了呂不韋等人的「武力統一論」。他早在呂不韋舍下「任以為郎」時,就向秦王闡明了自己的戰略主張:「……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竈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遂又向秦王獻策「陰遣謀士賫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加劇了各國的內部矛盾,為加速統一步伐的進程做了良好的鋪墊。 在統一策略上,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尉繚曾向秦王提出過:「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的計策,並被秦王採納。需要說明的是,這一策略雖為尉繚所出,秦王採用,實則「李斯方主持國政,一切決大疑、辨大難,皆須斯從中參贊擘劃,方能成為國事,因此……以明茲事之實行,全系斯用事之力。」至於頓弱的「王資臣萬金而遊,聽之韓魏,入其社稷之臣於秦,即韓、魏從,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雲雲(《戰國策。秦策四》);也與李斯的支持有著莫大關系。 三是在秦王朝建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權之後,為使帝國版圖得以拓寬「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在他的出謀劃策下,歷三載而定百越。但對於秦始皇「務戰不休,欲攻匈奴」的軍事方針,李斯出於「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的實際考慮,是否認「輕兵深入」的。實事證明,李斯的「備胡利越」之策,在當時是務實之舉。其後,在李斯的積極匡扶下,大秦帝國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前例的版圖。疆域之廣袤,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南至南海,人口達兩千餘萬。不僅是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在當時,也是罕見的世界大國。 二、創立帝業體制,全謀帝業發展 秦統一後,先是在李斯等人的建議下,奉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朕」(秦始皇改「泰皇」為皇帝)確定了帝制。為了秦王朝的萬世基業,李斯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高瞻遠矚,駁斥了以王綰為首諸大臣的師古「分封」之說。認為「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的看法是荒謬的。一針見血的指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相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置諸侯不便。」由始廢除分封,確立了「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的郡縣制。隨後,為全面鞏固帝業體制,保障社會穩定「使後無戰攻之患」,李斯建議「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於宮中。」並全力協助秦始皇「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進一步推行了「百姓當家則力農工」的重農政策。以新興的「土地私有制」,改革了奴隸社會的舊禮制,在當時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業發展。 限於戰國之亂,秦統伊始,錢幣異常混亂。為了鞏固政權,李斯奏請秦始皇廢除諸幣。規定幣分二等:黃金以「溢」為名,上幣;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諸如其它「珠、玉、龜、貝、銀、錫」之舊幣,僅為「器飾寶藏」所用,不得為幣。經過貨幣的統一和流通,有力增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系,對全國各民族的融合起了很大的紐帶和橋梁作用。為了在全國建立統一的賦稅標準,便於官吏的俸祿制度管理,更有效的防禁官場上的尋私舞弊,李斯擬議並主持了度量衡的統一完善工作。取秦為準,余者盡廢。緊接著李斯還建議秦始皇興修水利,車塗同軌,在全國範圍內修築起了「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瀕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漢書。賈山傳》)的大規模馳道工程。被後人認為「是現代高速公路的先驅,是中國交通史上的偉大創舉。」 三、彪炳千古的「李斯文化」 一是《諫逐客書》的文學價值及社會意義。李斯的《諫逐客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有著較高的文學價值和借鑒意義。時至今日,仍膾炙人口,廣為傳誦。「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惜用人才論」,既為哲理,又是真理。對後世社會如何全方位的引入、留住和促進人才,都有著深刻的涵蓋性。 二是書同文字,舉創小篆的先河人物。秦始皇初兼天下,和貸幣、度量衡一樣,當時以大篆為範疇的文字亦甚繁亂。李斯倡議,首創並主持的文字統一工作,史稱「書同文字」,故小篆又名「秦篆」。小篆的問世,意義極為深遠。它以一種簡單化、定型化、省略和改換偏旁的新格局,為「方塊字」的形成奠定基礎。 四、功逾其過,「千古一相」永耀青史 應當承認,在人類發展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存在著所處時代的歷史局限。說起李斯之過,不外有四:一、妒嫉同窗,陷殺韓非;二、惑主焚書,首導浩劫;三、貪居爵祿,廢嫡立庶;四、邀媚取寵,上《論督責書》。針對其一,凡閱史人皆知,韓非入秦「實為弱秦」,「因其與李斯、姚賈之計劃,針鋒相對,故斯、賈不得已而共請殺之。此事關系秦之統一事業,至為巨大,非尋常嫉賢害能者可比。其二之焚書,也重在禁,而不在焚,是在「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的前提下,才對儒家」復古分封「採取的打擊。第三點沙丘之變,一定程度上是因李斯私慾之故,算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和歷史汙點。至於《論督責書》斥其「阿意求容」之說,對李斯未免茍求過甚。 【後世評價】 秦始皇與李斯一為雄才大略,一為運籌帷幄,故一帝一相,均為「千古第一」之並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若無李斯相秦,秦縱然六合天下,至少已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奇異而龐大的帝國了。」不要說「百代都行奉政治了,」甚至很有可能戰國兵燹仍要持續幾十年、乃至上百年之久。縱觀古今華夏,與歷代人傑相比,李斯的歷史地位無疑是舉足輕重的。他在生逢之世所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是極其卓越並順應歷史潮流的。客觀而全面的去評價,他都無愧於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戰略家、文學家和書法大家。在歷史的長河裏,無論怎樣大浪淘沙,滄海桑田,深信「千古一相」四個字,將會永遠鐫刻在歷史的深處;隨大江滾滾,奔騰不息。 Top5 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 良 【人物簡介】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與韓信、蕭何並列為「漢初三傑」。他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被封為留侯。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遊。張良去世後,謚為文成侯。《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初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主要功績】 張良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重要階段:為韓滅秦、擁劉反項、鞏固漢室。 一、為韓報仇 一是刺殺秦王。這是張良的亮相之作。張良祖上五世相韓,秦滅韓國之後,張良國破家亡,對秦恨之入骨,誓言報仇。他「弟死不葬」,散盡萬貫家財,為的就是報答韓王對他們一家五世之恩。這次刺秦,張良經過了精心準備,誌在必得。最後雖然誤中副車,但是這一次暗殺行動卻使秦始皇無比震驚,「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可以說,是張良的這一次的暗殺行動給了秦王朝的統治者一個警告,並且也激勵了後來者。其後十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起義的烽火瞬間燎原,秦王朝終於結束了它短暫的十五年統治。可以說張良之功,功不可沒。 二是頗具傳奇色彩的圯上受書。張良刺秦不中,反被秦始皇全國通緝。從此他隱姓埋名,靜觀時變。正是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影響他一生的圯上老父贈書之事。後人對它的真實性多持懷疑態度。不過這段文字裏圯上老父贈書一事對張良的一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以後,黃老思想在他身上打下了堅實的烙印。張良由一個鹵莽豪俠之士正式轉變為王者師。 後來,張良跟隨沛公一路過關斬將,「下韓十餘城,攻下宛,入武關」,打了無數大仗。最精彩的一戰就是嶢山、藍田之戰。當時,劉邦本來只想派兩萬人馬去攻打嶢山。張良分析說:「秦軍現在還很強大,不可輕敵。我聽說守關的將軍是一個屠夫的兒子,像這樣的市儈之人最好用利益來引誘他。我們在山頭上多掛旗幟,以為疑兵,然後再派人帶著重金去寶物去收買秦將。」秦將果然反叛了秦朝,並且還提出要和劉邦一起攻打秦朝的首都鹹陽。這時,劉邦就想答應他們,張良再次獻計,認為這只是秦軍的主要將領要投降,下面的士兵恐怕不會聽從,不如乘著秦軍鬆懈的時機,出其不意攻打他們,這樣秦軍必敗。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建議,舉兵攻打守關的秦軍,果然秦軍大敗,於是劉邦的軍隊一路打到鹹陽,秦二世子嬰終於開門投降。劉邦得以第一個入關。 二、擁劉反項 一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鴻門宴」。我們來看張良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劉邦之所以在鴻門宴上逃過一劫,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張良臨危不亂,處變不驚。從沛公進入項羽大營起,他就始終跟隨左右,觀察著局勢,伺機保護著劉邦。可以說鴻門宴上的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二是張良推薦了「三傑」,而最終滅項羽的正是這「三傑」。他們就是黥布、彭越和韓信。韓王成被項羽殺之後,張良終於歸於劉邦。可以說從這時起,兩個人開始了真正的合作。張良獻的第一計就出手不凡。當時,張良剛剛投奔劉邦,劉邦讓他隨軍一起攻打項羽,結果沒想到在彭城被項羽打得大敗。劉邦就向手下詢問滅項羽之策。張良向劉邦推薦了「三傑」,這三傑就是後來在滅項羽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黥布、彭越和韓信。黥布是項羽的部下,與項羽有隔閡;彭越不滿項羽,在梁地反了;韓信本來就是劉邦的人。在後來劉邦和項羽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正是這三支部隊,和劉邦的大軍一起把項羽包圍在該下,最終滅了項羽。 三是勸止了劉邦分封六國後代的事情。漢三年,項羽大軍把劉邦包圍在滎陽,劉邦非常恐慌,就和手下商量怎麽辦。酈食其說了一個點子。他建議劉邦重立六國的後代,給他們印綬和封地,他們必然對劉邦感恩戴德,俯首稱臣,楚王也會畢恭畢敬地來投降。劉邦一聽,覺得這個計策好,趕緊讓他去刻印,準備出發了。這時,正好張良來見劉邦,劉邦就把酈食其的計策給張良說了。張良馬上就說:「陛下如果真這麽做,那麽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接著,給劉邦分析利害關系:「天下之士之所以願意跟著你,就是想以後能有一小塊封地,如果你恢復六國的後代,那他們都會去侍奉各自的君主了,誰還會跟著你打天下呢?」劉邦也是聰明,一聽就明白了,馬上派人銷毀了那些印綬。 三、鞏固漢室 一是安定軍心。漢朝建立,劉邦大封功臣,蕭何、曹參等二十多個大功臣封好了,但其他的將領們日夜爭功,功勞大小一時定不下來。一般來講,國家初立,政權不穩,民心未附,這些都要急於安定下來。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首先安定軍心。兵難帶,將難管,自古皆然。劉邦在張良的勸說下,慎重對待這件事情,很快安定了軍心。 二是安定首都。關中是指現在的陜西渭水一帶,包括長安、鹹陽等地。秦朝就定都在這裡。但是劉邦滅秦以後,可能是覺得定都前朝的都城不吉利,再加上手下的將領大多是殽山以東的人,他們都主張定都東都洛陽。他們認為洛陽東有成臯之險,西有殽山之固,背靠黃河,面向洛水,地利也不錯。劉邦拿不定主意,就詢問張良的意見。張良毫不猶豫地主張定都關中,並舉了幾個理由。一,洛陽雖然有以上這些優勢,但是面積太狹小,方圓不過幾百裏,而且土地貧瘠,四面受敵,不是用武之地。二,關中左有殽山、函谷關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右有隴山、岷山,沃野千裏。南有巴蜀的富饒,北有放牧的草原,地利特別好。三,如果天下太平,可以用黃河、渭水來轉運糧食;如果天下不太平,也可以順流而下,一舉蕩平叛亂。這才是真正的「金城千裏,天府之國」。劉邦聽了張良的建議,最終定都關中,也就是現在的西安一帶。後來還有東漢、魏晉、隋唐等多個朝代定都在這裡,西安成了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 三是安定太子。劉邦當初立的太子就是後來的孝惠帝,惠帝是呂後所生,是劉邦的第二子。劉邦的長子是肥,但是因為是庶出,所以不能立為太子。劉邦一開始立孝惠為太子,也自然是因為孝惠是嫡出,當太子名正言順。但後來又想廢太子而另立趙王如意,一方面是趙王如意的母親戚夫人正得劉邦寵幸,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正因為太子是呂後所生,憑著他對呂後的了解,他不願意看到他死之後,劉家天下落入呂氏之手,所以動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後來在張良的策劃下,劉邦打消了念頭。 【後世評價】 張良雖系文弱之士,不曾揮戈迎戰,卻以軍謀家著稱。他一生反秦扶漢,功不可滅;籌劃大事,事畢竟成。歷來史家,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才智,極口稱贊他那神妙的權謀。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寫詩贊道:「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於此每從容。固陵始義韓彭地,復道方圖雍齒封。」《水龍吟》當年博浪金錐,惜乎不中秦皇帝,鹹陽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縱漢當興,使韓成在,肯臣劉季?便論功三傑,封侯萬戶,都未是平生意。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對張良的評價。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辯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遊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加高帝所稱者,三傑而已。淮陽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托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Top6 輔佐二主建立蜀漢霸業——諸葛亮 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Top7 唐太宗的治國媒臣——魏 徵 魏徵(公元580年——643年 2月11日),字玄成。漢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臺市巨鹿縣人,又說河北晉州市或河北館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論大都收錄在唐時王方慶所編《魏鄭公諫錄》和吳兢所編《貞觀政要》兩書裏。為淩煙閣二十四功之一。 Top8建立北宋的第一功臣——趙 普 趙普(公元922——公元992),字則平,出生於幽州薊縣(今北京),後先後遷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陽(今河南洛陽)。北宋初期的傑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士。他15歲隨父遷居洛陽,自幼學習吏治,是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預謀者、「杯酒釋兵權」的導演者,三度為相,為一代名臣,從政50年,終年71歲。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趙普聲名並非顯赫,他並不是常出現在前臺,而只是輔助君主在幕後出謀劃策。然而,他所參與制訂的重要方針,政策,卻一直影響著宋朝三百年的統治狀況,關繫到國運民命的大問題。 Top9 輔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謀士——劉 基 劉基(公元1311年 7月 1日——1375年 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Top10 兼仕兩朝功勞卓著的謀士——洪承疇 洪承疇(公元1593——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先仕明於松山之敗後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於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二十七都英山霞美鄉(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歲。贈少師,謚文襄,賜葬京師,立禦碑。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澱區車道溝。乾隆因洪承疇為叛明降清的人,列於貳臣甲等列入《清史·貳臣傳》。洪承疇於崇禎年間,曾輯有《古今平定略》12冊。後人又輯有《洪承疇章奏文冊匯輯》及《經略紀要》24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影單」香港十大經典黑幫電影
※面相歸納十大渣男特徵
※十大解酒食物
※十大面相有橫財運的人
※2017國民公認甜心古裝十大美女,你更喜愛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