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明朝福船見證了中國海上力量在滿清時期的衰落 【閑話國粹】

俞大猷《洗海近事》:    「福船勢力雄大,便於沖犁海浪,底尖上闊,首昂尾高,吃水一、二丈,舵樓三重,帆桅三根,傍護以板,上設木女牆及炮床,......」按曾在1560年取得數次大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根據明朝天啟年間的《武備志》第116、117 卷之「戰船」篇記載,作為明朝水軍戰船的福船,由大到小,一共分為六個型號:最大的是一號福船,吃水二丈(6.6米);二號福船,吃水最少一丈(3.3米);三號哨船;四號冬船,也叫海滄船,吃水七八尺(2.475米);五號名鳥船;六號名快船。而到了清代,主力戰船成了鳥船、趕繒船,據《皇朝通典》記載,這些船的身長約在七丈到十丈之間,即20米到30米之間,寬6米到7米之間,深2米到2.5米之間,排水量算下來就在100~150噸左右,也就是說滿清水師用的船,在明朝水師中僅僅排到第5號。這裡可以用1719年、1800年的滿清封舟來作參考:1719年的滿清封舟長10丈,寬2.8丈,深1.5丈。1800年的滿清封舟長7丈,寬2.75丈,深為1.3丈。封舟一般為當朝比較大型的船隻,用以炫耀國力,故1719年和1800年的滿清封舟應該大於鳥船,這從封舟的尺寸上可以看出,是略大一些的,但比以往明朝的封舟卻小了不少。當1800年滿清使者到琉球以後,被人問起為什麼封舟如此之小的時候,得到的是「撫軍以閩縣海船但有此等」的回答,可見1800年滿清時期,福建沿海的所有船隻里最大的就這麼大了,所以滿清水師主力確為鳥船無疑。明代寧波府500料戰船,船身長12.25丈,面闊3丈,深1.15丈,比滿清封舟寬大。而宋代海鶻船,總長10丈,闊1.8丈,深0.85丈,與明四百料戰船尺度大小相近。由此可見,鳥船為400料船。根據明朝中葉的兩本造船名著《南船記》及《龍江船廠志》都列了400 料戰座船之詳細尺寸及船圖。曾樹銘依照這些可靠文獻,劃制了一個船模的復原圖。在蘇明陽的建議下,由陳政宏利用現有之造船設計計算機軟體,計算出該船的排水量約為260噸。1598年,明朝海軍出動500艘戰艦,開赴朝鮮露梁與日本交戰,此戰一舉擊沉日本戰船450艘。若按照明朝海軍的常規編製(不含一號福船),每營水師編2哨,共510人,配大、中、小戰船10艘,按照共計裝備艦首炮4門,佛郎機炮40門,碗口銃30門計算,50營為500艘(其中二號福船100艘),火炮共計50 X 74=3700門,船上水師25500人(不含陸軍),僅按照一艘400料來估計,排水量為260噸 X 500=130000噸。這是什麼樣的實力?我們用同時期的西班牙無敵艦隊來作個比較: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共有船艦130艘:20艘四桅大船、44艘武裝商船、23艘圓船、22艘差船、13艘輕帆船、4艘中船和4艘長船(其中真正的戰艦約60至70艘),總噸位57868噸,火炮共計2431門,海員8051人。船上共載陸軍19000人,總計27051人。可見明朝海軍的常規編製還是不弱的,但如將一號福船加入編隊的戰鬥序列,那明朝海軍的實力必陡然增加。要進一步了解一號福船,我們可以用嘉靖朝前往流球的封舟來參考:「長一十五丈 闊二丈六尺 深一丈三尺 分為二十三艙 前後豎以五桅 大桅長七丈二尺 圍六尺五寸余者以次而短」(《使流球錄三種》「使事記略」條目),其武備如下:「過海防船器械,佛郎機二十門、碗口銃十門、鳥銃一百門、袖銃六十門、藤牌二百面、長槍六十枝、鏢槍一千枝、鐵甲一百副、盔一百頂、腰刀三百把。」而此船並不是明朝俞大猷《洗海近事》所記載的一號福船,因為若按照「吃水一二丈」(6.6米)的說法,這艘才倉深一丈三尺的封舟,會成為半潛船的,只不過它的武備可以參考一下。在明朝最艱危的1633年,封舟舟長20丈,寬6丈,深五丈,比嘉靖時期的還長,還闊,還深,而這個五丈的倉深配6.6米的吃水才合適,由此可見,一號福船之巨大……在1598年明朝海軍對日作戰時,明朝水軍在出征以前,還特別增加了巨艦的配比,加造了許多包括一號福船在內的巨艦,僅先鋒鄧子龍的標營親軍所乘坐的三艘大福船每艘就可容納300人,可見當時的遠征軍實力之強。一號福船最直觀的例子是鄭成功的「三桅炮船」,此船屬於大型福船其「樹三桅,主桅高4丈,船長20丈,艙五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人」 ,並配紅夷炮8門,千斤佛郎機40門。下面我們用同時期西方最大的戰艦來對比一下此船的火力。英國的「海上君王」號是1636年1月開始設計,1月16日在伍利奇船廠建造,1637年10月下水,主設計師佩特本想該艦隻需裝備90門大炮,但查理一世卻硬要把炮數增加到104門(共重153噸),使之成為當時西方最大的戰艦,重1683噸,在低甲板及主甲板上架30門炮,在上甲板上架26門炮。在首樓上有12門炮,半甲板上有14個炮門,還有10門船首炮及若干尾炮……  不算這個若干尾炮一共才92門炮,若都是1.5噸的12磅炮,也得138噸,剩下那個若干尾炮可能是6磅炮,因為英國海軍的24磅炮為2噸,32磅炮為2.5噸,剩下12門炮只有15噸的重量,連12磅炮都不如。  鄭成功三桅炮船的「千斤佛郎機」是一種重炮,鄭成功曾根據在泉洲獲得了一門明朝嘉靖年間(1521年—1567年)製造的「發熕」仿製了許多重炮,其「重千斤,彈重二十四斤,遠至四五里」,從重量來看是「千斤佛郎機」無疑,英國火炮都是以彈丸的磅數來劃分的,因為這是炮戰中威力的顯現,而鄭成功的「千斤佛郎機」彈丸重24斤,0.9072斤=1磅,24斤=26.45磅,可見鄭成功的這種火炮比英國的24磅炮還要厲害。    而英國海軍的24磅炮在100米距離上發射實心炮彈也能穿透5英尺厚的橡木,若僅有若干12磅炮的「海上君王」號,怎麼和擁有40門26磅炮的船隻對抗?再說還有8門紅夷炮~!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重量在2噸以上,和32磅炮差不多,比「千斤佛郎機」還要強,「海上君王」號只有12磅炮怎麼打?又怎麼應付?    英軍軍規嚴格規定,不能遠於400碼開炮(365.76米),所以兩艦對決的時候是近戰,別想躲便宜,12磅炮對26磅炮,100米外人家能打穿5英尺橡木,你行嗎?你若行,人家就在150米外用8門紅夷炮轟你……可見,鄭成功的炮船頗有實力。另外,因為英國艦艇使用的磅炮都是前部填裝火藥和炮彈,開炮時需要先從炮口放進火藥包和固著物,接著用推桿把火藥包和固著物推到炮管底部,然後才放入炮彈,並將其與火藥包緊密相連。一切就緒以後,從炮管後部上方的一個小孔把火藥包刺破,然後把引線插入火藥包,瞄準之後點燃,火藥的爆炸力把炮彈發射出去,此後開第二炮的時候,需要用水澆滅炮膛低部的火星,用干布擦乾,再重複裝葯填彈的過程,射擊速度非常慢。而佛郎機因為是一種後填裝的火炮,運用的是金屬外殼的後膛(有點象老式的開水瓶,有手提把手),射擊的時候臨時安裝在火炮的後端,發射一次後換一個後膛(子銃)。所以射速就快多了,一般配5-9個後膛(子銃),若訓練有素應在20秒以內發射三個子銃,射速奇快。雖然英國海軍一直以訓練有素著稱,可因為不是後填裝所以也就只能每分鐘2發,都已經算是高效率了,而鄭成功的40門千斤佛郎機均可以在20秒內每門發射三發以上的炮彈,若準備充分,每分鐘六至七發也不成問題,如果還有更多的子銃配置(5-9枚),那英國人怎麼受得了啊,等他們放了一炮在前面裝填炮彈的時候,一定都被打成篩子了……除了船堅炮利以外,明朝海軍的戰術戰法也十分先進。在明朝時期,抗倭名將俞大猷(1503-1580年)根據多年海戰經驗所總結的海戰戰法就頗具近代海軍戰術思想,他認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這中思路已經非常近代了,所謂「大船勝小船」則是用高大的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犁沉敵船「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所謂「大銃勝小銃」則是比拼的火力強度,是以裝備質量取勝的戰法,屬於西方「戰列線」戰法的主要思路,而明軍火炮中「大銃」者為「重數千斤,發之聲動數十里」的「大龍熕炮」,其「彈丸重量」和「射程」就已經詮釋了明朝海軍已經意識到犧牲射程擴大威力的先進的戰術思維。《武備志》上的記載也可以作為輔證:「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可見,英國海軍改長炮為短炮是由於遠距離攻擊精確性不高,威力不夠,而後要求400碼(365.76米)以內近戰的思維明朝海軍將領已經具備了。在近戰戰術上《武備志》里記載為「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於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這裡對火炮威力和近戰的要求體現得很充分,頗具現代思維。 而「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尤為經典,「以多勝寡」的戰法就是圍攻,而明朝海軍作戰的福船分五號也是這個思路,用小而靈活的小號福船包圍轉向相對不靈巧的敵方大船,用多個方向圍攻的戰術,以快速搶奪有利陣位對敵船形成火力包圍,適時利用船首的「大龍熕炮」對敵艦尾部進行射擊形成艉射(Raking Fire),這樣比拼的不僅是船隻的靈活性,船隻的數量和火炮的數量更是重點,即便敵船轉向,在被佔據數量優勢的船隻和多個陣位火炮的圍攻下,也無法避免總是處於被艉射(Raking Fire)的狀態。「多船勝寡船」和「以多銃勝寡銃」的結合,是依仗船隻數量眾多而形成多個陣位火力圍攻的戰術,這樣的戰術組合就締造鄭氏水軍的「五點梅花陣法」……鄭成功獲得「小龍熕炮」後專門設計了一種炮船安置此炮,這種炮船後被稱為龍熕船。在這種船上,前後各安置一門龍熕炮,海戰時運用鄭氏水師獨步海疆的「五五制」戰艦隊形和指揮系統,即利用「五點梅花陣法」將對方「線形隊列」分成幾段,形成局部圍攻以後,用輕巧的快船架設重炮進行艉射(Raking Fire),此戰法比英國海軍的「納爾遜戰法」(Nelson touch)早出現了一百多年……但可悲的是,滿清入關以後各個方面都形成了大倒退,航海更是不能倖免。到了1793年,英國的馬嘎爾尼使團訪問清朝,此時距離鄭和寶船出海已近400年(1405年-1433年),距離萬曆年間明軍500艘艦艇殲滅日本海軍450艘戰船於露梁海戰195年,距離明朝水師五度擊敗荷蘭海上馬車夫確立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154年,中國航海已經衰落到被人看不起,並加以恥笑的地步了……當時英國使團「驚奇的發現中國的帆船很不結實,由於船隻吃水淺,無法抵禦大風的襲擊」,他們由此得出的判斷是「中國船的構造根本不適應航海」,馬嘎爾尼發出過這樣的感嘆「中國人首次看見歐洲的船隻,至今已經有250年了,他們毫不掩飾對我們航海技術的讚賞,然而他們從未模仿過我們的造船工藝或航海技術。他們頑固的沿用他們無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於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比中國更需要航海技術,因而中國人這種惰性更加令人難以置信」。(以上引自《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佩雷菲特 著)通過英國使臣的敘述,可見明帝國曾經作為海上軍事和貿易強國的輝煌與榮耀已經被這群野蠻、愚昧的滿清韃虜糟蹋成什麼樣子了~!而可嘆的是那時候英國海軍稱霸全球的「納爾遜戰法」(Nelson touch)還沒有出現……當我們回顧明朝那段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我們也曾有過科技革命的前奏,也曾有過大航海的時代,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排斥西學,明朝在航海、鑄造、地理髮現、天文研究、數學、物理學等等重要領域進行過可貴的探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可惜在明朝滅亡以後的兩百多年裡,中華文明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大倒退,近代百年的國恥讓人十分痛心,甚至有人認為是中華文明本身出了問題,我們必須注意到這種誤解是不對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從來都不排斥科技與進步思想,這種誤解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掩蓋歷史事實而編造的謊言,這是十分可恥可恨的~!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8-5 14:05:44編輯過]


推薦閱讀:

絕對國粹古韻|滿庭芳·櫻花雨(十闋)
國粹--教你最基本的國畫常識(圖文解說分享)
【非遺國粹】聚元號弓箭製作技藝
這是一年最該補腎的時間!錯過可就太可惜了 國粹針灸文化文章

TAG:中國 | 明朝 | 原創 | 滿清 | 國粹 | 力量 | 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