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想「考驗」我們的另一半?

為什麼一部分人熱衷於為他們的戀人設置「考驗」?這麼做的動機何在?

Steve Shi,心理學專業人士,知乎專欄:如何認真地活著

題主描述的行為,顯然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因為在描述中使用了「熱衷」,「執著」等詞語,表明這些行為可能是反覆的,持續的,高頻率的。很顯然這類型的考驗行為,重點並不在最後得到什麼答案。因為如果考驗方真的只是需要答案的話,那麼一次兩次的考驗,得到了相應的答案,就應該知道接下去要怎麼做了。

所以執著考驗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這裡借用依戀理論和 CBT 的思路來分析。

依戀關係角度

從依戀關係理論的角度來看,焦慮 - 矛盾型(anxious-resistant)的嬰兒,在失去母親關懷一段時間後再次重獲母愛時,會展現出憤怒和焦慮的情緒(Ainsworth et al., 1978)。憤怒地表達不滿,和焦慮地抵抗母愛的行為,實質上是在嘗試強化關係,以此得到更多的關愛,是一種維持和控制關係的策略。

嬰兒哭泣得不到回應,增大哭聲就能得到回應,類似的道理,在關係里的不到安全感,就讓關係變得更糟糕,引發對方更多的回應和安撫,以此來得到更多安全感。這行為的本質是恐懼被拋棄,因為不知如何更好地應對這種恐懼,所以當事人需要一次次地把引發恐懼的選擇題放在面前,然後讓自己的伴侶去用行動來安撫自己。

可是如果一個人真的是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風格,那麼她有可能會一直持續這樣的行為,但是她的不安全感來源或許並不是當下的親密關係,而又可能是根植於過去的情感被棄體驗。當下的關係中某些因素可能觸發了早期經歷中被拋棄的恐懼感,所以不論伴侶如何安撫和證明自己,這種恐懼感都有可能一直存在。這樣的情況下,比較理智的選擇還是嘗試接受心理治療,梳理和修復早期創傷。

認知行為角度

從認知行為的角度來看,人們為什麼會執著地重複某些行為?因為這些行為最終的結果,和最開始希望滿足的需要,並沒有很好地掛鉤。比如嬰兒餓了會大哭,哭了媽媽就會來安撫,但是因為只有安撫沒有餵食,對食物的需要沒有被滿足,哭泣就會繼續。

在情感關係里,當一方執著地證明「對方不那麼喜歡自己」,從需求滿足的角度來說,我們就可以理解為這個行為的真實意圖不是要證明對方的喜愛。因為如果真的只是為了驗證對方的態度,那麼一兩次考驗就足夠了,不會一直持續。

考驗行為的真實需要是什麼呢?結合我的工作經驗來看,一般會有兩個需要:需要感到更自信和需要感到更多的掌控感。

自信:為什麼考驗和自信有關聯呢?自信基於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如果當前的關係風平浪靜,而當事人的自我評價較低的話,當事人就會需要做一些事情來提升自我評價,讓自己感到「我是很好的」。雖然對於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來說,要感到自我感覺良好有很多的途徑和方式,可是在題注描述的情況下,可能當事人的自信來源比較單一,或者缺乏提升自我評價的有效方式,所以就只能依賴於「考驗」的策略。

通過不斷地刁難自己的伴侶,並且獲得積極的回應,當事人會感到自己的吸引力足夠大,對方足夠喜歡自己,以至於刁難之下伴侶都會很順從。這裡面也可以推出一個相關的判斷,就是當事人的伴侶的不斷縱容,多少也強化了這種考驗行為。

但事實上是,自信的提升和維護是需要從多樣化的角度進行的,完全將自信的建立寄希望於兩性關係中的吸引力,獲得的將會是非常容易起伏,不堪一擊的自我評價。所以如果當事人比較自卑,自我評價較低,那麼應該更多著手提升自信,而不是利用伴侶的順從刷自信。

控制感: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 或 sense of mastery)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和自信高度相關的概念。人們需要認為自己的行為會很有效地影響周圍環境和他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所處的環境。如果缺少了控制感,一個人可能感到焦慮不安,因為事情的發生將會變得不可控制、不可捉摸。

在情感關係里,每個人都希望對自己的戀情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感。比如如果你的伴侶喜歡你,多過你對對方的喜歡,那麼你就處於很有控制感的情況下,因為你知道自己的魅力是可以用來掌控關係的。反過來,如果你喜歡的人不那麼喜歡你,那麼你可能會想盡辦法去討好和取悅對方,以此來確保關係的穩定。

從這個角度理解,持續的考驗行為,給當事人創造了一種「我能夠任意刺激、玩弄和掌控這段關係」的感知,覺得不論怎麼刁難,關係都會很穩定。但這種感知是種幻覺,當事人所感知到的穩定,其實是付出了代價的。因為當事人在考驗的同時,忽略了這樣的行為給自己伴侶帶來的困擾,以及未來可能引起的關係不和。

所以如果希望獲得更多的對關係的掌控感,當事人應該學會更多的換位思考,去多做一些讓自己伴侶感到開心和幸福的事情,這樣的話才能夠通過自己的行動真正有效地維護好關係。

References:

Ainsworth, MD.,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1978).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更多討論,查看 知乎圓桌 · 關於愛情

查看知乎原文(81 條討論)
推薦閱讀:

紅鸞星天喜星看你另一半何時出現
比普京還強硬! 中東第一強人出手, 美軍在敘利亞一半地盤丟失
少年涉毒案女孩佔一半 父母離異是間接「毒源」
星雲大師語錄:一半一半
如何遇到會永遠愛你的另一半?

TAG:考驗 | 我們 | 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