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普利策獎,為揭露「潛規則」的記者加冕

2018年04月18日 09:41:39來源:鳳凰國際智庫

文章來源:新華國際頭條;作者:新華社記者

2018年美國普利策獎16日揭曉。

《紐約時報》和《紐約客》因對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哈維·溫斯坦等社會名流涉性騷擾的相關報道分享了最受矚目的公共服務獎。

分析人士認為,普利策獎用含金量最高的獎項褒獎揭露性騷擾醜聞的媒體,體現了社會良知對「潛規則」的鞭笞,這一組報道催生的「我也是」運動,更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保護女性正當權益的廣泛思考。

揭發溫斯坦性侵報道獲獎

當地時間16日下午,第102屆普利策獎在哥倫比亞大學揭曉。《紐約時報》的喬迪·坎特和梅甘·圖伊以及《紐約客》的羅南·法羅,因報道揭發好萊塢製片人溫斯坦對女性行為不端,贏得本年度的普利策公共服務獎。

喬迪·坎特(左三)、梅甘·圖伊(左四)和他們的團隊。新華社/路透

這組報道引發一場源自好萊塢、波及全世界的性侵害指控潮,催生網路社交媒體反性騷擾的「我也是」運動。

今年1月,好萊塢女星集體身著黑色禮服,走上金球獎頒獎典禮的紅毯,作為對性別平權和性侵受害者的支持。

今年2月,近200名英國女演員發表公開信,呼籲全社會終結性騷擾現象,並號召公眾向反性騷擾基金捐款。全世界不少地方出現類似運動,反性騷擾、女性地位等話題得到更多討論與關注。

報道形成「探照燈效應」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朱春陽說,發源於美國的「我也是」運動不僅在美國,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關於性騷擾的思考與討論。

他認為,此次普利策獎將含金量最高的獎項頒給長期在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系統調查的記者,表明了專業媒體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所面臨的更高要求。這類報道形成的「探照燈效應」,放大了關於性侵報道的社會效應。

性侵醜聞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普利策公共服務獎頒給勇於揭發這一醜聞的新聞媒體,正是社會良知和公義對「潛規則」這一社會痼疾的鞭笞,也是對過去大半年維護女性正當權益社會運動的鼓勵與肯定。

法律和社會參與一個都不能少

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亞洲,「我也是」運動引發全球公眾對女性正當權益的廣泛思考,反映出人們對於社會進步、思想觀念革新的渴望與不懈追求。

對性騷擾與性侵話題,人們從長期的諱莫如深到勇敢發聲,也表明了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提高了各階層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女性在社會職場面臨的不公不僅僅是性騷擾及性侵問題,還涉及就業應聘、薪資待遇、晉陞機會等方方面面。

保護女性權益、提升女性地位,除了在媒體、網路上持續發聲,我們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機制,讓全社會都參與進來。

背景鏈接

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哈維·溫斯坦去年10月被曝出性侵醜聞後,總計超過70名女性對他提出控訴。隨後,美國演藝界和政壇曝出多樁性侵醜聞,被媒體形容為「道德塌陷」。

隨著這一事件的曝光,許多人以「我也是」話題標籤在社交媒體「推特」和「臉書」上公開自己遭性騷擾或性侵經歷。這一源自網路社交媒體的運動逐漸發酵,影響力波及全球。

「停止街頭騷擾」組織統計,在美國,23%的女性曾遭性騷擾。聯合國數據顯示,在歐盟,45%至55%的女性曾在15歲之後遭性騷擾。非洲、拉美、中東等地區的相關數據同樣觸目驚心。此外,「行動援助」組織統計數據顯示,57%的孟加拉國女性、77%的柬埔寨女性、79%的印度女性以及87%的越南女性都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

推薦閱讀:

1903年7月31日,革命派記者沈藎被清政府杖斃,是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的記者
如何採訪領導人
新人推介:佩子臨
英記者:斯諾登未曝光密件才是美國「最大噩夢」
俄白烏三國"美女成災"是錯覺----新華社記者調查

TAG:潛規則 | 記者 | 規則 | 普利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