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三大經濟灣區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前世今生」

粵港澳大灣區的「前世今生」~

一、灣區經濟足以對整個國家經濟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由古至今,水路都是帶動一個片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在當今全球經濟發展中,能夠起到重要增長極作用,和引領全球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的地方,都是港灣遍布水路相連,最為知名的就是世界三大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世界上的著名灣區的共同點是都具有一線的水資源,附著極高的資源價值。

三大灣區各有不同定位標籤。紐約灣是金融灣區,承載著世界金融的核心中樞,是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多設於紐約,極其具有包容性的文化讓這個地方能夠順暢地融入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群,譜寫著許多縱橫全世界商界奇才的故事。舊金山灣區,又可稱作科技灣區。在這個全世界最好的自然氣候和優美環境下,誕生的是幾十所著名院校,逾百位諾貝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和圖靈獎得主都在此地學習或工作,諸多知名的全球頂尖高科技公司的企業總部也都駐紮此地。東京灣區,它的發展歷程和動力機制具有典型的意義,東京灣區起始於二戰之後,伴隨著開港後一系列產業升級,空間分布的逐步迭代,形成了今天以產業為核心標籤的灣區代表,日本年銷售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有50%設於灣區,三菱、豐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強企業總部均設於此地。

歷經數載,至今日本的東京灣區聚集了日本1/3人口、2/3經濟總量、3/4工業產值,成為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群和國際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貿中心和消費中心。

紐約的對外貿易周轉額佔全美的1/5,製造業產值佔全美的1/3。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1/3以上的總部設在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雖人口數量少於其他兩大灣區,但是GDP卻高達8000萬億美元,彙集全球高精尖人才與領先技術。

從三大灣區的發展定位和發展現狀不難看出,灣區發展都具備較有優勢的水系資源,同時城市群內交通極為發達,緊密相連,聯動發展造就出極具價值的經濟發展環境。隨著中國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已然出現一個同時也具備同等資源條件的新灣區對世界三大灣區地位發起挑戰和衝擊,那就是粵港澳灣區。

二、四大經濟圈完善片區功能定位,惠深港澳圈成為粵港澳發展引擎

3月5日北京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此次粵港澳大灣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不僅標誌其上升為國家層面的重要發展戰略,也為包括珠海在內的粵港澳城市群未來發展賦予了新的使命與內涵。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指的是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

改革開放以來,由最初的以廣州市單中心發展,成為廣州、深圳雙中心發展,逐步進化升級至區域一體化發展,同源發展,互相促進。其中深圳毫無疑問是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領頭羊,全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之一,現已成為國際創新服務中心的深圳從最初的規劃倡導者轉變為引領者, 向外輻射整個灣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具備國際大都市的素質,但僧多粥少,土地資源稀缺。

由此,深圳提出「東進」戰略,惠州隨而成為粵港澳灣區的一顆新星。從一些客觀的數據來看,惠州具備較好的環境基礎,中國空氣質量排名前五,也是珠三角高鐵站最多的城市、中國十大「洗肺」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灣緊鄰深圳坪山,交通便利、產業紮實、是深圳東進戰略直接輻射受益區。更是深圳和香港牽頭運籌帷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的主力後援著力區。

在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強化深圳國際化大都市的價值的步伐中,人口、產業外溢,配套、軌道交通、人居環境等相對應的隨之發展!所以東進,成為了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最佳選擇。

三、深圳東進助推粵港澳灣區發展大戰略,軌道交通先行支撐戰略穩步落地

粵港澳11個城市間截止2020年預計將形成34條軌交,85條地鐵,密集有序的軌道交通分布讓灣區內的各個城市鏈接更加順暢,無縫連接,以雙中心為核心帶動整個區域的整體發展。

廣深港高鐵全長145公里,自廣州通往香港西九龍總站,行車距離142公里,途經廣州南站、慶盛站、虎門站、光明城站、深圳北站、福田站和西九龍站共7個車站。廣深港高鐵建成後,惠州到香港最快只需要45分鐘!廣深港高鐵的出現,大大降低了赴港的交通成本!

同時為了更好地對接港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立體交通路網,惠州不僅將建設1號線與2號線地鐵,與其他區域線路相連,深圳地鐵16號線、14號線、19號線、8號線及21號線在內的5條地鐵線路也將全面連接惠州。尤其是深圳地鐵14號線一旦貫通,將極大的利於深惠兩地的市民來往。根據去年惠州市規劃局網站上發布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4號線(惠州段)建設規劃方案》,14號線惠州段起於惠州南站,線路全長9.1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路,並與深圳段同步建設及運營。根據十三五規劃,地鐵14號線預計將於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

不僅在灣區內,對外連接上廈深鐵路(高鐵)深圳-惠州-汕尾段1月5日已正式開通捷運化城際列車。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汕尾站都只要約半小時,深莞惠經濟圈(3+2)的交通出行更加便捷。捷運化列車每天開行7對共14趟,通過「加早、加晚、加密」的方式,希望推動高鐵「公交化」運營。覆蓋早晚上下班時段,將大大方便深惠等地跨城上班族。

2010年到2016年,粵港澳灣區的11個城市GDP(國內生產總值)逐年上升。從2010年的5.4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9.35萬億元,約合1.34萬億美元)。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位居四大灣區第二位,僅次於紐約灣區,但是從人均 GDP來看,粵港澳大灣區處於末位,但從增速來看,粵港澳灣區增速位列第一位,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發展潛力較大。

推薦閱讀:

全球經濟形勢危機重重 但中國必將一枝獨秀
柯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都有哪些關鍵結點和原因?
中國有嘻哈帶動了什麼產業?
高善文:中美關係已經進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貿易戰已打響,美國葡萄酒前途未卜!澳洲將成最大贏家?

TAG:經濟 | 世界 | 前世今生 | 港澳 | 粵港澳大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