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快來看看求和的那些套路

小夥伴們,今天我們來講講幾種簡單、常見的求和套路,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菜?

1快速求和

有以下銷售數據,需要在淺藍色底色的單元格中添加上區域總和。選中淺藍色的單元格區域,同時按Alt和=,就自動填充上了求和公式。

2篩選狀態下求和

這個公式在表格中也非常常用,一份數據表,我們可能想篩選某個或某幾個欄位後看看總和結果,如下圖所示,在C1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

=SUBTOTAL(9,C3:C15)

公式中參數9表示求和,Subtotal公式還有其他參數,感興趣的話可以查看幫助文件。

3合併單元格求和

如下圖所示,每個「區域」都對應了一個合併單元格,需要在單元格中添加上區域求和的公式,如果個數較多的話,一個一個地輸入公式就太麻煩了,我們需要一個通用公式。

在F2單元格輸入以下公式:

=SUM(C2:E$14)-SUM(F3:F$14)

這個公式是用當前單元格區域同行或者以下行中的數據總和減去下面所有合併區域中的總和。

注意:

  • 這裡公式中有個$符號,如果確認下面沒有數據,可以去掉這個$符號;

  • 要使公式的結果正確需要確保所有合併單元格都填充上了公式。

  • 4分組求和

    以下是一份十二個月的銷售數據,需要按季度求和。

    在O2單元格中輸入以下公式:

    =SUM(OFFSET($C2,,(COLUMN()-COLUMN($O$1))*3,,3))

    這裡涉及到Offset的用法,小夥伴們可以點擊以下鏈接學習。

    Offset函數,很好很強大!

    5隔行求和

    如下所示,需要分別求「預測」、「實際」的總數,在C11單元格中輸入以下公式:

    =SUMIF($B$2:$B$9,$B11,C$2:C$9)

    這裡用Sumif來進行分類求和。

    如果沒有分類欄位的話,可以用Sum If的數組公式,根據行號對2取余來進行判斷。比如以下數組公式:

    預測:=SUM(IF(MOD(ROW(C$2:C$9),2)=0,C$2:C$9,0))

    實際:=SUM(IF(MOD(ROW(C$2:C$9),2)=1,C$2:C$9,0))

    如果不想用數組公式,我們可以用Sumproduct來求和。

    預測:=SUMPRODUCT((MOD(ROW(C$2:C$9),2)=0)*(C$2:C$9))

    實際:=SUMPRODUCT((MOD(ROW(C$2:C$9),2)=1)*(C$2:C$9))

    如果是每隔3行來進行求和,我們就把公式稍微改造一下,用Mod對3進行求餘數來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6多表求和

    如下圖所示,有「一 月」、「二 月」、「三 月」共三個表,需要對這個三個表的C列求總和。在「多表求和」工作表的B1單元格中輸入以下公式:

    =SUM("一 月:三 月"!C:C)

    在輸入公式時,直接輸入=SUM(,然後用滑鼠點擊一月,按住Shift鍵的同時點擊最後一個表「三 月」,然後再點擊「三 月」表中的C列,最後輸入)就完成公式了。

    這裡需要注意,一 月、二 月、三 月這幾個工作表名稱中都有一個空格,所以地址中工作表名前後就自動加上了單引號,如果沒有空格,可以省略單引號。

    7多條件求和

    多條件求和離不開Sumifs這個函數。如下圖所示,需要根據銷售員和月份來求總銷量,在D13單元格中輸入以下公式:

    =SUMIFS(D2:D11,A2:A11,A13,B2:B11,B13)

    注意,Sumifs函數第一個參數是求和區域,後面的參數每兩個一組,分別代表條件區域、條件值。

    --End--


    推薦閱讀:

    拉丁舞的提高——從基本功到套路
    揭秘SM的詭異世界
    什麼時候會有「這 TM 都是套路」的體驗?
    刀魔數據:DOTA2中一些「套路」與「反套路」的眼位(新手老手皆可看)
    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套路?

    TAG:套路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