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燦爛玉文化—山東史前玉器及良渚玉器賞析(一)

  大汶口文化是距今約6100~4600年的一支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等地區,與龍山文化一脈相承。

   龍山文化是距今46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遺址而得名。1928年吳金鼎發現,1930年梁思永曾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並命名了「黑陶文化」。1990年進行的考古發掘確定了龍山時期的城址。龍山文化發現之初,曾將鄰近地區的相同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浙江龍山文化」、「湖北龍山文化」、「山西龍山文化」等等。現在,浙江龍山文化改稱良渚文化,湖北龍山文化改稱石家河文化,山西龍山文化改稱陶寺文化。

  良渚文化是距今約5300~4300年的一支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的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與馬家濱文化和崧澤文化一脈相承,代表了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最高峰,在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地理分布上,大汶口-龍山文化的分布區在以泰山山脈為中心的四周平原地帶,即黃河下游地區,影響達到豫西、皖北、蘇北等廣大地區。良渚文化的分布在長江下游的環太湖流域。

玉璇璣。龍山文化。1976年五蓮縣潮河鎮丹土遺址出土。外徑10.15、內徑6.1厘米。五蓮縣博物館藏。

玉璇璣 (目前所發現尺寸最大的史前主璇璣)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

  最大齒徑22.5、內徑7.1、厚0.5厘米

  1989年山東五蓮丹土出土

  五蓮縣博物館藏

  禮器。璇璣源出《尚書》:「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孔子解釋為:「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 其造型極具動感,和諧而有韻律。山東古代先民首創的器形,又稱牙璧。

龍山文化玉璇璣。外形尺寸(厘米):外徑15.5CM;內徑6.7CM。滕州博物館藏。

良渚玉琮

黃玉鏟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100~4600年)

  長17.8、寬7.2、厚0.4厘米

  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

  山東博物館藏

  禮器。通體磨光,對鑽穿孔,沁色自然,細膩美麗。

黃玉鏟。長17.8、寬7.2、厚0.4厘米。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山東省博物館藏。

獸面紋玉圭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

  長17.8、寬5、厚0.5厘米

  1963年山東日照兩城鎮採集

  山東博物館藏

  禮器。曾斷為兩截,呈現出兩種沁色,柄端雕琢獸面紋,線條簡練流暢,莊嚴神秘,透露出肅穆神秘的禮器之美。

玉串飾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100~4600年)

  環徑3~5.1厘米

  1971年山東鄒城野店出土

  山東博物館藏

  裝飾品。造型豐富靈動,玉色瑩潤美麗,綠松石墜畫龍點精,是史前先民組合項飾的傑作。

玉龍首紋鐲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高2.65、直徑8.2、孔徑6.1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瑤山M1遺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禮器。鐲外壁浮雕神秘龍首紋飾,造型獨特、神秘幽遠。

玉梳背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高5.8、寬7.7、厚0.35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瑤山M2遺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禮器。陰線刻神獸紋,為梳背部分,曾被稱為冠狀飾,主要出土於高等級貴族的頭部,插在墓主人頭髮上象徵高貴。

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高4.4、射徑7.5、孔徑6.4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瑤山遺址M7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禮器。玉琮是由良渚先民首創,也是良渚文化中數量最多的玉器,用來祭祀天地,也是通神的法器。

玉璇璣。山東海陽司馬台出土。

有領玉環,山東海陽司馬台出土,出土時與上圖玉璇相套合。這是中國年代最早的突沿環。

牙璋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

  長27.5、寬7.2、厚0.5厘米

  1982年山東海陽司馬台出土

  海陽市博物館藏

  禮器。彎月形刃,弧線優美,山東地區多發現在山腳下的祭祀坑裡,為祭祀山川之禮器。目前公認是山東龍山文化的先民所首創。

上述三件玉器出土於同一地點,可能是中國古代先民(夏先民)祭祀東海之神(鯀)的禮器。(博主案)

玉錐形器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長12.2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瑤山M7遺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裝飾器。多成組隨葬,尖端向上,像太陽四射的光芒,是良渚文化典型玉器之一,功能神秘。

(博主案:由大汶口文化玉砭演變而來,原為治病,後兼做驅鬼的法器,本名當為"鍾魁"。)

玉簪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

  通長23、簪長19.6、直徑0.8厘米

  山東臨朐西朱封202號墓出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禮器。簪首扇面形,鏤空雕刻,兩顆綠松石對稱鑲嵌,配以竹節狀簪體,構思巧妙、工藝精湛,山東龍山文化迄今為止出土最為精美的玉器。

玉璜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

  高5.75、寬13.88、厚0.8厘米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反山遺址M23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禮器。玉璜多出土於墓主人胸頸部位,配以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等神秘紋飾,佩戴標誌著身份和等級,還蘊含宗教意義。


文創大師:中國古玉設計鑲嵌第一品牌

古玉鑲嵌、文創設計、數字文物、非遺傳承

聯繫文創大師客服



推薦閱讀:

歷代玉器吉祥題材
◎晶瑩剔透的和田玉器◎
讓玉器立體感十足的雕刻藝術,你知道嗎?
翡翠的佩戴技巧:如何正確的佩戴翡翠?
[轉載]曾侯乙墓出土玉器之一

TAG:中國 | 文化 | 山東 | 賞析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