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考略
傳國玉璽考略
引子:
在中國,沒有一件文物的經濟價值,能與傳國玉璽相比; 在中國沒,有一件文物的文化價值,能與傳國玉璽相比; 在中國,也只有傳國玉璽,是寶物中的極品中的極品,同時又文物中極品之極品! 可傳國玉璽在什麼地方? 歷史上的傳國玉璽經過哪些人的手? 圍繞傳國玉璽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傳國玉璽對於中國歷史有過怎麼樣的影響力?有許多東西真的變成歷史之迷了。。。。。。
據清人《徐偃王志》記載,古徐國,始於夏王朝。其祖先大費,又名伯翳,佐大禹治水有功,所以封地於徐(今天徐州地區)。這個大費,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博物學家、地理專家、動物學家。其人對於當時山川河流,飛禽走獸十分了解。他是舜帝的老師,常給舜講解,天文、地理、古動物學、古植物學方面的知識。而且講起來是"咸若實",說得聽眾象面對實物一樣。另據《史記》里說,大費還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作品,《山海經》的作者。後來,舜帝因他的博學,賜給他"嬴"姓。這個"嬴"姓,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嬴"。大費是後世仁義之君,徐堰王的祖先,《史記》記載,徐堰王是因仁義失國,所以史學家們多稱其為仁義之君。同時大費,又是暴君秦始皇的祖先。《史記》里說:大費生大廉,若木。大廉一支子孫,非子有功於周,被周孝王封於秦地,後傳至秦始皇。 若木有功於夏主啟,封於徐。徐國,位於現在泗洪縣。徐國受封於夏王朝,又經歷商、周兩朝。史載徐國"子孫相繼,君徐不革"。到周穆王朝,偃王失國。清人在《偃王志》里說:"徐國傳二千年,幾於夏、商、周相始終。" 徐國存在的時間,貫穿夏、商、周三代。縱觀世界歷史,上下五千年,還沒有那一王國,享國時間,如此之久!說中國歷史上的徐國,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悠久的王國,一點也不誇張。與中國歷史上、或者說人類有史以來,最悠久的國家徐國相比,咱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和徐國的歷史,差不多悠久的國寶--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據《韓非子--和氏》記載,源自楚歷王之世,楚國人卞和發現的和氏璧。《韓非子》這部作品,出自戰國思想家韓非之手,記載了春秋戰國、及春秋之前的一些文化故事。用我們現代許多史學家們的標準看,韓非子的作品,只能算是野史,不能作為正史來研究。比如《韓非子--和氏》里提到的楚歷王,有許多史學家就認為,楚國歷史上,根本不存在這一個楚歷王。司馬遷老先生在他的史學大作《史記-楚世家》里,也只承認楚國最早的王,是楚武王熊通。《史記》只有一個楚歷公,沒有一個楚歷王。在這個問題上,古人們已經不能統一了,所以我們如果相信司馬遷的話,韓非子的作品自然只能作為野史參考。 在《史記-楚世家》里說:"蚡冒十三年,晉始亂,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蚡冒弟熊通弒蚡冒子而代立,是為楚武王。" 而這裡所謂的晉國"曲沃"事件,是指晉曲沃庄伯,開始亂晉國國政。公元前720年左右時,"楚武王十七年,晉庄伯弒晉孝候。"此時楚歷王已經死亡二十一年。所以《韓非子》里所說有楚歷王,和很可能就是《史記》里的楚歷公蚡冒。傳國玉璽最早的現世時間,應是出現在楚歷公、蚡冒後期。大約在公元前740年左右。另據《五代史》里說,公元936年,中國歷史上,象徵了皇家最高權力的傳國玉璽,被後唐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李從珂攜傳國玉璽自焚。 如果歷史記載屬實,這傳國玉璽從公元前740年"出世",到公元936年"去世",存世時間一千六百七十年左右時間,如果說中國歷史上的古徐國,是人類有名以來,存國時最悠久王朝,傳國玉璽,則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牛的寶物。 所以說傳國玉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牛的寶物,一,傳國玉璽存世時間長,有一千多年歷史。二,在中國,至目前為止,好象還沒有一件文物的經濟價值,能與傳國玉璽PK(在秦昭王之世,秦昭王就想用十五座城市,交換和氏璧);在中國,也好象沒有一件文物的文化價值,能與傳國玉璽相比。傳國玉璽,是寶物中的寶物,極品中的極品。所以說傳國玉璽是最牛的寶物。 可傳國玉璽在什麼地方? 歷史上的傳國玉璽經過哪些人的手? 圍繞傳國玉璽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傳國玉璽對於中國歷史有過怎麼樣的影響力? 有許多東西已經變成歷史之迷,這部作品,試圖揭開傳國玉璽影響的中國歷史,以及受到傳國玉璽影響的歷史人物之迷......
和氏璧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許多的諸候、國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戰國策》里說:"周有砥厄(寶名),宋有結緣,梁有懸愁,楚有和璞。"《戰國策》裡面所說的"楚有和璞",就是所謂的和氏璧。 據《韓非子-和氏》記載,春秋之時,(公元前740年左右)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勞作時,得到一塊象玉一樣的石頭,他認為是一塊璞玉(未經雕琢的玉,稱之為璞玉),獻給當時楚國的國王楚厲王。 "和璞"具體的出處,史料里有兩種說法:一、出自楚山。楚國境內所有山,都可以叫做楚山,所以"和璞"產自楚山說,很可能是楚國以外的人,以訛傳訛的一種說法。 另一種說法,"和璞"產自是荊山。荊山現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境內,當時屬於古楚國的蕭湘地區。前一種說法,不算錯誤,但過於含糊,說了等於沒說,後種說法有點靠譜。但卞和是如何發現這塊璞玉的? 傳說卞和當時"看到":有一隻鳳凰棲落于山中的青石板之上。時人有"鳳凰不落無寶地"之說。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大師莊子,在他的作品《莊子》也有關於鳳凰特性的描述: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甘泉不飲,非清竹不食。這個故事居然沒有說完整,鳳凰還有"非寶地不落"的特性。 卞和"看到"鳳凰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根據經驗,他便認定山上肯定寶物,經仔細尋找,卞和終於在山中,發現了一塊玉璞。即為後來的和氏璧。 在咱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傳說是不足為信,比如鳳凰。《莊子里》用來打比喻的鳳凰不可信,卞和用來探寶的鳳凰也不可信。鳳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象徵吉祥富貴的神鳥,子虛烏有的東西,用實證科學的標準來衡量,到目前為止,沒有誰發些鳳凰的一片羽毛,所以鳳凰這種動物,是中國人想像出來的生物,卞和憑鳳凰得寶之說,不可信。 另外,卞和後來三次獻寶,屢挫屢獻。不可能憑藉的就是一個神話傳說,更可能是卞和對於玉石,有一定鑒別能力,或者卞和本人,就是當時民間的玉石行家,他認定自己找到的是一塊寶玉!所以他才敢獻於楚公。在《新序》這部書里也說,卞和是一"琢玉良匠。" 當時楚國的最高統治者,是楚歷王(或楚歷公)。聽左右人報告:有人獻寶。楚歷王還是蠻高興的,他下令王宮裡的玉匠,"辨識"卞和獻上來的寶物,結果玉匠"云為石也"!說卞和所獻的居然是一塊石頭。 "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 居然有人敢用一塊石頭,來忽悠自己!楚歷王相當惱火,他下令,以欺騙國君的罪名,砍了卞和的左足! 《韓非子--和氏》中沒有說卞和是一個什麼人,但有一個成語:被褐懷玉。這個成語,詞典里的解釋是:穿著破爛的衣服,卻(懷)擁有價值連城的寶玉。 如果典故屬實,可以認定,卞和絕不是一個有錢人,也不可能是一貴族。否則要見國王了,可能不穿點新衣服? 老百姓走親戚,都要換一身新衣服。卞和要見的是楚國的最高領導人,居然是"被褐懷玉、囚首垢面"地去拜見。我們現在可以想像當時卞和的樣子:穿著破爛的衣服,頭髮臉面髒得象關押的犯人一樣。 楚歷王看到卞和的模樣,對他已經是"似信非信"。他可能先入為主地想,這種人會有什麼寶獻給自己? 結果王宮裡的玉工略一辯識,"云為石!",卞和所獻的,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以當時楚國律法,欺君,刖足。 細一比較,可以看出,楚歷王缺少燕太子丹的"千金市骨"的氣度,人家獻寶於你,假了,就以欺君刖足,天下人誰還敢再來獻寶? 卞和還敢!
和氏璧之二、楚人卞和
楚人卞和 卞和是楚國人。古楚國居中國之南,屬蠻夷之地。民風樸實且堅韌,輕易不肯認輸是楚人最典型的性格。遠古時期,當楚懷王被秦人騙至秦國,軟禁而死之後。楚人視之為奇恥大辱,發誓:楚雖三戶必亡秦!楚人真的做到了,秦王朝後來被楚人項羽所滅。 到了近代,楚人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屢敗屢戰的民風,體現在曾國藩,體現左宗堂身上。如果沒有曾國藩這位楚人,整個中國可能隨了洪天王。而對於左宗堂,當時就有人說:"中國不可以一天無湖南,湖南不可以一日無宗堂!" 是曾國翻,左宗堂這些楚人,又抬著大清王朝向前走了數十年。後來外敵入侵,中國內憂外患,許多中國人對於國家前途沒有了信心。又有人給中國人打氣說:"中國不會亡,要想中國亡,除非湖南人死盡!"這話說得驚天地、泣鬼神! 到從屢挫屢獻的楚人卞和,到屢敗屢戰的楚人曾國翻。我們這個民族,能看到"楚人"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性格,一脈傳承!再如至了近現代,如果沒有毛潤之這類"楚人",中國現代的歷史,百分百會改寫。 楚歷王死後,楚武王即位,武王是楚國的第一個被"中國"(當時周王朝)認可的"王"。武王之前,楚國居中國之南,與中原各諸候國交往甚少。因為境內多是苗人,(當時稱之為蠻夷之人)所以不被中國各諸候國所重視。武王即位後,先自立為王,後進軍中原,打敗了當時較為強大的一些諸候國,最終被周王室承認了他王的身份。 楚武王即位後,卞和以為,現在的國王可能是一識貨的行家,所以他又一次"被褐懷玉"地跑到王宮裡獻寶。而這一次比上一次還慘,除了被褐懷玉的狼狽之外,還拖了一條殘腿。 楚武王看到卞和,感覺可能與楚歷王一個感覺。這種人還有什麼寶獻給自個兒? 他也是半信半疑地,讓王宮裡的玉石專家們鑒定,結果玉匠們還說是一塊石頭! 卞和再次以"欺君罪再刖右足。" 兩次獻寶,第一次讓卞和變成一個跛子,第二次讓卞和變成一個癱子。以後在荊山地區,人們常常看到:一個衣服破得不能再破的卞和,在山裡爬來爬去,或喃喃自語,或對天大哭。許多人都認為,卞和是一個瘋子! 終於楚文王即位了。據《史記》里說,楚武王稱王五十一年,按《史記》里的說法,卞和此時應在七十歲以上了。此時的卞和老了,因為長時間被人看作是一個瘋子,所以他基本上,與周圍人沒有什麼勾通(零勾通),所以他不可能知道楚國又換了王。或就知道,但他此時已經沒有了雙腳,無法再爬到王宮裡,向新王獻寶了!更讓人想不通的是,從楚歷王,到楚文王,前前後後,也有六十多年時間,沒有腳的卞和,用什麼法子,讓自個兒堅強地活下來? 單單憑一個信念? 卞和在第二次獻寶時,就失去雙腳,不可能擁有健康;兩次獻寶,都"被褐懷玉",所以他不可能擁有金錢;再者,據現在的醫學資料,咱中國人,到解放之前,人均壽命,才三十五歲左右。公元前700年左右時,中國人平均壽命,不會超過三十歲。所以卞和如果有親人,按常態,他的親人們,很可能已經死了好幾茬兒,僅留了卞和一個人,象狗一樣"苟活"於世。除了信念之外,卞和一無所有! 終於,有一次楚文王到荊山出遊。他"居然"看到一無足之人,抱玉坐哀哭於荊山之下。楚文王十分奇怪,遣人問詢。奉命去問卞和的隨從,可能聽說過卞和的事迹。他大聲呵斥:"天下被刖足的又不是你一人,哭什麼哭?" 卞和對楚王的來使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我不是為我失去的雙足哭,我是哭,明明是寶玉,所有人卻都說它是一塊石頭!我是哭,明明是一個誠信的君子,所有人卻都說他是騙子! 來人把卞和原話向文王彙報,文王也是將信非信,但他還是給卞和一個機會,下令左右把卞和,及卞和一直抱了六十年的石頭,帶回王宮。這一次,楚文王鑒定玉石的法子,與前兩位楚王不同,而是"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 前兩位楚王,都只是讓宮裡的玉匠們,用眼睛看看卞和的玉璞。而這種法子,只是識別寶石的最初級的法子,楚文王卻是讓王宮裡的玉匠們,用"剖"的法子,"打開"玉石。結果發現,卞和的玉璞真的是一塊舉世罕見"寶"! 楚文王首創的剖玉法子,現在是寶石鑒定行業,最常用的法子,東南亞一帶的盛行的、賭玉的法子,也是把原始的玉石,剖開一個小面,讓賭玉之的人,碰運氣。這賭玉的文化淵源,居然通到咱們的和氏璧那兒。 玉璞剖開後,看到色彩斑斕玉面,文王被卞和的忠城與堅貞感動了,當然他也為自個兒得到舉世無雙寶物大喜。所以為紀念卞和的遭遇,楚文王下令,把此玉命名為"和氏璧"!
和氏璧之四、張儀相秦 張儀是什麼人? 據記載,他是魏國貴族後裔,到張儀之世,已經家道中落。張儀幼年時,與蘇秦一起,投師於春秋奇人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 所謂縱橫之術,又名鉤距之術,長短之術。實質是中國春秋之時,古老的外交學。縱橫之術,縱即合縱,橫即連橫。春秋奇人鬼谷子旁觀者清,在春秋諸候爭霸、爭戰、爭鬥之中,悟出了這門大學問。 鬼谷子又是何許人也? 據記載:鬼谷子,本姓王名詡,齊國人。常在齊國的雲夢山採藥修道。因其隱居於齊國清溪之鬼谷,故世人自稱鬼谷子。鬼谷子在學術上自成一派後,和孔子一樣,也開始開門帶學生。他收了許多學生,估計沒有孔子學生多,孔子有三千門徒,其中最傑出的兩個弟子,一是蘇秦,一是張儀。蘇秦先於張儀出道,在鬼谷子眾多弟子之中,蘇秦的合縱之術,學得比較精,所以出道之後,蘇秦先後"合縱"六個國家:燕、韓、趙、魏、齊、楚。掛六國相印,做了六個國家的總理。與秦國相抗衡。 張儀"畢業"之後,沒有回到他的祖國魏國,而來到楚國,投靠楚相國昭陽,做了昭陽門下一個普通的幕僚。 在楚國,他還沒有找到施展自己才華的舞台,就攤上"昭陽失璧"這檔子事兒。連他在楚國的,政治靠山楚相國昭陽,都懷疑張儀是盜璧的疑犯,他是在劫難逃了! 張儀被楚相國昭陽的手下人,被打得體無完膚,嘴巴里的牙齒都打光了。但他就是不承認自己是盜璧之人。最後張儀昏死過去,昭陽認為他可能沒有死,命人把張儀扔到糞坑裡,讓手的門客向張儀身上小便,看看張儀死了沒有。結果張儀還是沒有動靜,昭陽才令手下拖出去,扔到郊外喂野狗! 張儀當時是沒有死,用醫學詞語講,只是深度昏迷。他後來用自己平日積蓄的錢財,行賄楚相國的手下,買回了自已一條命。逃到家裡時,張儀的妻子看到他的慘狀,失聲痛哭!張儀努力地撐起身子,他對妻子說:"看看我們舌頭還在嗎?" 妻子為張儀擦盡了身體上的血跡,看看張儀失去牙齒的口腔說:"在!" 張儀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要我的舌頭在,我們就會有翻身的機會!" 命運沒有讓張儀喂野狗,秦惠文君九年,張儀入秦,憑藉出眾的才智,秦惠王封他做了秦國的宰相。此前,他的老同學蘇秦成為合約之長,背六國相印。張儀相秦之後,搞起來縱橫之術里的"連橫學",成了歷史上的"連橫學之父。" 撐了秦國大權的張儀,後來逼殺了相國昭陽,還拘殺了楚懷王,並"克郢都,盡取楚漢中之地《史記》,"可以算是大仇得報。後來張儀還做過魏國、楚國丞相。張儀與蘇秦這兩對師兄弟,在春秋時的中國,他們活得比諸候、國王還滋潤。有人評說他們是"書生一怒諸候懼。"這兩位讀書人,替後世許多文化人露大臉了! 在張儀相秦事件中,和氏璧發揮了第一推動的作用。它成了影響春秋戰國歷史的第一張米諾骨牌,這張牌在楚相國昭陽的賞寶大會,上擊中了張儀,促成張儀相秦。張儀是被和氏璧擊倒的第二張米諾骨牌,他因和氏璧事件,進入秦國。而整個秦國,是被和氏璧事件擊倒的第三張米諾骨牌。楚相國昭陽、楚懷王、還有此事件之後,開始衰落的楚國,是和氏璧擊到的其它幾張米諾骨牌。和氏璧利用著人類的品性上的缺失,從春秋時期,開始影響我們中國人的歷史。
寶璧歸趙之三、將相和 3、將相和 此時的秦、趙兩國,是世敵。一年之後,秦國隨便找一個理由,趙國,拔趙之石城。 第二年,復攻趙國,在趙國邊界,殺趙國二萬餘人。 秦軍在趙國邊界殺人放火之後,秦王還派使者通知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 趙國人被秦國人打怕了,趙文王也害怕強秦,他不敢赴會。 趙國名將廉頗、藺相如商量說:大王不赴會;示我趙弱也!所以藺相如毛遂自薦,與趙王一同赴會,相機行事。 結果,秦昭襄王於澠池,還真是擺設了"鴻門宴"。在這一次秦版鴻門宴上,藺相如又一次與秦王鬥智、鬥狠,保全了趙王的臉面,及趙國的利益。回到國內,趙文王又一次提拔了藺相如,拜相如為上卿!"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這藺相如的官兒,做得比趙國名將廉頗還大。在廉頗眼裡,藺相如是一個文化人,只會拿筆杆子的、會耍嘴皮子,現在居然指揮,他這個拿了一輩子槍杆子的武將,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在藺相如陞官之後,廉大將軍,不但沒有祝賀藺相如,而是到處放言:"我為趙將時,藺相如還不知道在哪兒拉鼻涕、穿開檔褲哩!我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得官,現官位居然在我之上;更況且藺相如素為賤人(趙王大內總管纓賢的奴才),我怎麼能在這種人手下幹事兒?最好不在讓我碰到他,如果碰到他,我必辱之!" 這話傳到藺相如耳里,藺相如什麼話也沒有說,但此之後,藺相如特注意幾件事兒,比如上朝,為了避免與廉頗爭噪,他請了好幾次病假。"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在路上,如果碰到廉頗,藺相如總是預先閃避開來。"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也許藺相如表現得過於謙虛,連他的門人都看不下去了。一天,門客們起來罷工,他們想集體辭職,對相如說:"我們所以跟隨事大人,因為羨慕大之高義。今大在與廉頗同朝為臣,廉將軍惡言相加,而大人卻畏讓之,我等平庸之人,替大羞之!今我等不肖,請辭去! 《史記》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藺相如淡淡一笑,問門客們:"你們認為廉將軍與秦王,那個更歷害?" 眾人都說:"廉將軍雖是我趙國名將,但他怎麼能與秦王比?" 相如說:"以秦王之威,而相如能當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笨,但豈能怕廉將軍?現所以避讓之,念強秦之不敢加兵於趙國者,徒以趙國有吾兩人之故。今若與廉將軍一爭,是所謂兩虎共鬥,恐為敵國所趁!今所以如此,以先國家之急而棄私仇也!" 藺相如這話,說得眾門客大為感動。同時他的大義行為,也感動了廉大將軍。《史記》說: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這就是成語"負荊請罪",及戲曲《將相和》由來。這兩則故事,激勵後世許許多多的中國人! 史學大師司馬遷,評說此事件時說: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成語故事: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將相和,價值連城等故事,所以能有一個美麗的開始,都是從和氏璧開始。這些故事影響了我們民族文化和精神,代代相傳! 而在春秋時期,"完璧歸趙"的故事裡,秦昭王以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的舉動,加重了後來中國人心中,"玉璽情節"的形成。如果現在有誰極其幸運地找到了和氏璧,估個價,值多少錢? 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公元前280年左右,秦昭襄王之世,和氏璧就值十五座城市了。 至此和氏璧的寶物角色結束了,而接下來,它傳國玉璽的政治角色,才剛剛開始。 1、 秦王朝的兩個弼馬溫 秦國的老祖先大費,有一頂特別的本領,擅於馴化鳥獸,為舜帝部落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所以舜賜給他大費一個光榮的姓氏:嬴氏。 大費的子孫非子,和他的祖先一樣,"好馬及畜",特擅長於養馬。他擅長養馬的名聲,傳到周孝王那兒,周孝王封非子,做了周王朝的"弼馬溫"。 周孝王把周王朝所有的馬,交給非子馴養。非子在渭水,牽水之間,替周孝王養馬。只數年時間,《史記》里說,"馬大蕃息。"馬的數量翻了幾翻。 周孝王大喜,他說:"昔日,你的老祖宗大費,替舜帝馴化了很多野獸;他的後人,替我養出了許多好馬,朕今分土,賜你永為我大周附庸之國。"周孝王所封之國,就是秦國。 《史記》里說:昔伯翳(大費)為舜畜,畜多息......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國。 非子因養馬得國,但他的國家,處於中國的西北,地理位置偏僻。且秦國之西,就是西戎族。西戎族一旦入侵,首當衝擊的就是秦國。如果有一分周王朝的地圖,我們會發現:秦國此時,雖是一國,但秦所佔據的,是中國最差的一塊地兒,並且隨時都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 周孝王所以把這塊地兒,大方地封給非子,不完全是獎賞他馬養得好。更有可能,出於一種政治目的,把周王朝的一塊"廢地",獎給非子,立為秦國。他是想讓秦國,作周王朝西北方向的軍事屏障。 但不管怎樣,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大秦帝國,就從這兒開始了。 與周王朝眾多的諸候國相比,秦國崛起的過程,確實不乍的。秦國的祖先們,所以得姓、得國,居然都是從做"弼馬溫"開始。秦之祖先大費,做舜帝的"弼馬溫",所以得姓;秦國的另一祖先非子,做周孝王的"弼馬溫",以後得國。由此可見,"弼馬溫"這種活兒,也不是什麼太丟臉的事兒。《西遊記》里的孫猴子,居然瞧不起弼馬溫的工作,和玉皇大帝鬧罷工,不應當啊! 另外,在《史記-秦本世》里,周孝王對非子說的一句話,卻隱藏了一個歷史的迷。周孝王為了獎賞非子養馬之功,他對非子說了一句話,原文是"朕其分土為附庸。" 據我們現代人的史學常識知道,皇帝們自稱自個兒"朕",是從秦皇帝開始。但周孝王,在秦始皇之前,他自稱"朕"了。"朕"這個字,非秦始皇首創,但他做了皇帝之後,詔令天下,只有皇帝才能稱自個兒"朕",秦始皇把這個"朕"字獨佔了。 公元770年左右,周曆王無道,為西戎軍所誅。秦襄公助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周平王封為伯爵,並且佔據了西周王朝陝西部的部分領土,把秦國做大了。但秦國所佔據的土地,自然環境也不乍的,山多水少,土地沙化,歷來是中國的邊緣之地。所以此時的秦國,依然不能與東方各諸候國相比。
2、秦國最偉大的君主秦穆公 秦穆公,名任好,出生年月不祥,公元前659年繼位。 秦穆公為秦德公少子,秦成公之弟,是秦國第十七位國君。繼位時,秦國在眾多的諸候國中,只能算是一個三流諸候國。如何把一個三流的秦國,建設成一個一流的、強大的秦帝國,是秦穆公最迫切的任務。但秦國當時現狀是:人中少,底子薄,民眾文化素質低。秦穆公想要做大秦國,卻不知道如何著手! 這時有人向秦穆公推薦了一個奇人,百里傒。百里傒,河南宛西人,原本虞國大夫。這裡所謂的虞國,是著名的成語典故:"假道滅虢"故事裡,因貪婪晉獻公賄賂,而亡國的虞國。 《史記》里說:晉獻公以"璧馬賄於虞,虜虞君與其大夫百里傒。" 百里傒成為晉國俘虜後,逃亡至楚國,被"楚鄙人執之。"秦國有人向秦穆公大力舉薦百里傒後,秦穆公想用重金從"楚鄙人"(楚國平民)那裡贖回百里傒,但怕楚鄙人奇貨可居,所以派人對楚鄙人說:"我的奴隸百里傒,因做錯了事,所以逃亡到你家裡,如果你願意的話,我願用五張公綿羊皮,換回這個狗奴才!" 楚國平民,見到秦國國君有求於己,他覺得自個十分有面子,所以十分爽快地答應了這樁交易。 據我們教科書里的知識,在奴隸社會,奴隸是可以自由買賣。百里傒被俘虜時,已經七十多歲。作為一個必須從事體力勞動的、七十歲的奴隸,對於楚鄙人來說,絕對不值秦國國君的五張公羊皮,所以"楚人遂與之"。 百里傒到了秦國後,秦穆公連忙把百里傒請過來,和他交流國事。 百里傒說:"臣乃亡國之臣,何堪大王一問啊!" 秦穆公說:"虞所以亡,因不聽從你的建議,乃虞國國君之錯,絕不是你的錯啊!" 逃亡了數年的百里傒,聽到秦穆公一句體貼他心裡、肺里的話,感動得老淚縱橫!秦穆公再問什麼,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秦穆公和百里傒相見恨晚,據記載,穆公和百里傒吹牛,足足吹了三天。"語三日,穆公大悅,授以國政。"並且,秦穆公十分幽默地,給百里傒取了一個官名:五羖(公羊)大夫。 有一句名言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性。 這話用到政治上,可以這樣說: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背後,多有一個偉大的謀士。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如周文王之於姜子牙;秦穆公之於百里傒;秦始皇之於李斯;漢高祖劉邦的謀士,更是多於其它政治家,有蕭何、張良、陣平等。 秦穆公得到百里傒的幫助之後,做成了許多大事兒,其中之一是,立晉國公子夷吾為晉國國君;夷吾歸國之後,恩將仇報,立馬與秦穆公翻臉。 秦穆公十二年時,晉國碰上了歷史上罕有大旱,"請粟於秦"。此時有大臣建議,趁機伐晉。秦穆公問計於百里傒。百里傒說:"晉君夷吾有罪,但晉國百姓何罪?" 穆公也是一仁義之君,所以給了晉國救命的糧食。 秦穆公十四年,秦國也碰上了荒年,秦國想讓晉國歸還糧食。晉國國君再一次恩將仇報,不但不還糧食,反而發兵攻秦! "(秦穆公)十五年,晉興兵攻秦。" 秦人奮起抵抗,兩軍於韓原相遇,展開戰鬥。 晉國國君夷吾貪功心切,帶領小部隊冒進,結果戰馬失足,摔到馬下。 秦穆公發現後,和夷吾一樣,他也想擒賊先擒王,所以也是貪功冒進,反被晉國救援部隊包圍起來! 形勢萬分緊急之時,晉軍的背後,殺出一支三百多人的部隊,救出秦穆公。 《史記》里說這部隊,是一支"野人"部隊。幾年之前,穆公丟失了許多好馬,秦國的官員發現,穆公的馬,居然是被許多"野人"抓走,"得而食之"。 秦國官員出動軍隊,把這些"野人"(秦國郊外的平民)們,全部捉住,準備正法。秦穆公聽說一下子,在殺數百名平民,心裡很痛,他對秦國官員們說:"不能因畜殺人啊!吾聽說,光光吃馬肉而不飲酒助消化,會傷身體啊,給他們一些酒,然後把他們放了吧!" 唐朝名臣婁師德,勸他弟弟說:如果有人想打你的左臉,你把自個兒的右臉也送給他打;如果有人向你的臉上吐唾沫,你要等他走來,再擦乾! 類師德的這種大肚能容的氣度,有無奈的成分。但秦穆公是秦國國君,有人把他的馬,偷來吃了,他反而想辦法幫偷馬之人,助消化! 秦穆公心胸,比婁師德可能還要寬一點! 結果,這伙野人被秦穆公的仁義所感動。秦、晉在韓原開戰時,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隨時準備幫助秦軍。機會還真來了,有人看到恩君秦穆公,被晉軍包圍,他們從晉軍背後發起進攻,打了晉軍一個巨大的措手不及,不但救出出秦穆公,還幫秦軍俘虜夷吾! 穆公種豆得瓜,只是送給"野人"們幾匹馬,幾罈子酒,"野人"幫秦軍打一個大勝仗。而這一勝仗對於秦穆公,及後世的秦國來說,影響深遠! 捉到夷吾之後,秦穆公"虜晉君以歸。" 有大臣對秦穆公說"夷吾乃一忘恩負義之徒,應把他送上秦國的祭台,祭祀上帝!" 當時的中國,可能還有把俘虜活祭的習慣。秦國如果能把晉國國君活祭上帝,對於當時的秦國國民來說,是一件極光榮的大事兒。 晉君夷吾被穆公活捉的消息,傳到周天子那兒。周天子也坐不住了,他派人對秦穆公說:"夷吾與寡人有血緣關係,(西周之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此人是晉國的第一代國君)看在寡人的份上,請您寬恕他啊!" 此時的周天子,在諸候之間,還是能說得通話的。另外,晉國國君夷吾,也是秦穆公的大舅爺。在夷吾被捉到秦國之後,據《史記》記載:夷吾姊亦為穆公夫人,夫人聞之,乃衰絰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群命!上有領導周天子說情,中有老婆以哭鬧脅迫。秦穆公也是一好同志,給領導的面子,聽老婆的話,他對老婆說:"夫人放心,天子已經在為你哥說情了,你的兄弟,也是我的兄弟啊!" 他下令左右,把夷吾帶過來,要求夷吾發誓:與秦國永結盟好! 此時的夷吾是出自內心的感激涕零,代表晉國,願與秦國結成永久性的盟國。 "秦晉之好"這個詞,就是從這兒開始。 盟約達成之後,夷吾回到國內,為示誠意,"獻河西之地於秦",並讓太子到秦國作人質。 戰國之時,互派太子,或皇子到敵國為人質的作法,也是從這兒開始! 而秦穆公用一顆寬容心,處理與晉國的外交關係,讓秦國在戰國各諸候國之間的國際地位猛升。許多人也都認為秦穆公是一仁義之君。 此時的秦國,不再是一個三流諸候國,至少可以變成一個與晉國一樣的,平起平坐的,負責任的大國了! 而秦穆公的偉大,還不止是這些,其後數年,他用反間計,擊潰困繞周王朝數個世紀的北方強敵西戎。 秦穆公三十七年,秦國謀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解決了周王朝北方強敵,所以周天子"獎穆公金鼓"。 秦穆公三十九年,秦國歷史上,偉大的國君穆公去世,因為穆公的人格魅力,自願隨穆公"從死者百七十七人"。 在公元前659年,成公去世,穆公即位時,秦國只是戰國一微不足道小國,三十九年之後,公元前620年,穆公去世時,秦國已經能東服強晉,西霸西戎,濟身於當時的強國之列,為日後,秦國的統一的大業,夯實了基礎! 3、改革開放的商鞅 公元前620年左右,秦國歷史偉大的國君--秦穆公去世之後,秦國的"國內"、"國際"形勢,如江河日下。到公元前360年左右,秦國第三十三位國君秦孝公當政時,東方傳統的六國,齊、楚、魏、燕、韓、趙很強勢。其時秦國傳統的盟國晉國,已於公元前370年前後,徹底地被趙、魏、韓三國瓜分完畢。在晉國基礎上新興的三國,趙、魏、韓已經不買秦國的帳。在六國之中,楚國與魏國,與秦國接壤,楚國是東方大國,當時七國之中一流的強國,隨時都有入侵秦國的可能性。其時的秦國,與楚為鄰,其實是與虎為鄰。與楚國相比,魏國略顯弱小,但魏人對秦國防備心裡十足。魏惠王十九年,《史記》記載:魏國"築長城"。魏長城,比秦長城要早兩百餘年,而魏長城的主要目的是防秦。最早的魏長城,從魏秦交接地帶開始修築,一直修到魏國北方與胡人交接的固陽(今銀川地區)。 長城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有很好的防禦功能,因為魏國修築了長城,所以秦國想像從前,修理晉國一樣,修理魏國,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有可能,因為秦國人看到在秦、魏邊界線上長城超強的防禦作用,所以秦國統一中國之後,迷信長城,相信長城,就在北方修建了一座防禦胡人的秦長城。 秦孝公當政時,二十一歲。其時"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候會盟,"東方各大諸候國,有什麼重大的國際會議,基本上不會通知秦國參加,更不會徵求秦國意見和建議。當時的中國,大的國家,有以上所說的六國,而在"淮、泗之間小國十餘",全中國大小諸候國,可能還有數十個國家,長任理事國,就是謂的,齊、楚、趙、魏、韓、燕六國。秦國雖然後來強大了,但當時許多東方的各諸候國領導人,把秦等同於淮、泗之間的小國,這很傷秦國人自尊,所以秦孝公上任後,給國內民眾發布一道文告:昔我穆公,修德行武,東平晉亂,本霸諸戎,廣地千里,天子下禮,諸候畢賀,為後世開業,是何等之風光!會國家不寧,三晉奪我河西之地(晉君夷吾所獻之地),諸候卑我,丑莫大也!今寡人繼位,欲修先君穆公之政,復穆公故地,賓客群臣能有奇謀強秦者,吾必封之高官,分其疆土! 據記載,改革家商鞅,就是聽說秦孝公的這道公告之後,由魏入秦。《史記》:衛鞅(因商鞅是衛國人,所以又名之衛鞅。)聞是令下,西入秦。 用我們現在政治學教科書的術語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處於奴隸社會。當時的社會狀況是:奴隸主擁有土地、及各種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奴隸與奴隸主的生產工具,生產資料一樣,都屬於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在這種社會體制之下,奴隸們是在奴隸的監督下勞動,他們勞動的主觀慾望不強。所以勞動的效率也就很低。體現到奴隸社會的秦國,秦國所處的地區,自然條件不好,地處中國大西北,山多水少,土地沙化,如果奴隸們再不好好勞動,國家的經濟水平自然無法提高。如何激發奴隸們的生產激情,如何提高富裕秦國,對於歷代秦國的能人們來說,是當務之急。 商鞅是一個肚子里裝滿主意的人。他對當時的秦國,及其它國家的社會體制的缺失,十分了解。入秦之後,他就向秦孝公提出變法改革強國的建議。具體是: 一、廢井田,開阡陌。 所謂井田,通俗了說,就是國田。在田間勞動的,都是王國里的奴隸。按商鞅的建議,秦國必須把這些井田,分配給奴隸,或自由民,讓原本國有的土地,改為奴隸,或平民所有,讓奴隸或平民擁有土地,而國家向土地改制後的奴隸,平民收取地稅。 二,在全國逐步取消封地制度,實行郡縣制度。秦國的郡縣制度,從秦始皇開始,盛行全國,但郡縣體制的第一推動人,卻是從商鞅開始。 三,改革刑法,獎勵軍功。 據說商鞅從小就"好刑名之學",他在秦國所推行的改革刑法,實質就是想在秦國實行法制化管理。另外獎勵軍功,是把軍功分成二十級,廢除從前的爵位世襲體制。根據戰士在戰場上獲得的軍功,授以爵位。而各級官吏,都從有軍功的人員之中錄用。《漢書》記載:"商君為法於秦,戰斬一首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說的就是這事兒。 相關法令頒布到位後,商鞅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爭,各以輕重被刑。這種法子,一直執行到秦國統一中國。商鞅變法之後的秦人,和現在的中國人不一樣,基本上都是勇於外斗,怯於內鬥,而且很有紀律觀點。有類於生物界狼的品質,從這一點上,我們或許不難理解,秦國為什麼能在戰國爭霸的時代崛起,統一中國! 商鞅的建議,得到孝公的大力支持。《史記》里說:(秦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十二年,並諸小鄉聚,集為大縣;(從新劃分行政區域,撤鄉並縣)十四年,初為賦;十九年,天子到伯。二十年,諸候畢賀。 套用上一則故事裡的一個發現: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背後,多有一個偉大謀士。秦孝公二十一歲繼位時,他有一個夢想,復秦穆公之榮光。他找到了自己偉大的謀士---商鞅。二十年後,孝公真象他的祖先秦穆公一樣,讓"天子致禮,諸候畢賀!" 2000年,俄羅斯總統普京,競選俄羅斯總統時,對選民們說了一句話:給我二十年時間,我將會給你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普京只做了俄羅斯總統八年時間,俄羅斯人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普京二十年,能給俄羅斯人一個強大俄羅斯說法,與秦穆公二十年時間,治理好一個強大的、秦國的實踐相符合。也許,對於一個國元首來說,讓國家強盛的最短時間,就是二十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是他無能,說什麼理由,都有忽悠民眾的嫌疑;也不能太少,給的時間太少了,只能說民眾短視。商鞅幫助秦孝公,完成了秦國的改革大業,但和中國歷史上許多的改革者一樣,商鞅自個兒的命運,卻相當糟,因為得罪既得利益集團,秦孝公死後,商鞅以叛國罪,被秦孝公的兒子,秦惠王"車裂"。《史記-秦本紀》里說:(商鞅)法大用,秦人治,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反,而卒車裂以徇秦國! 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倡改革的英雄死了,死得比狗還不如,但在他的血肉之上,一個偉大的秦帝國,勢不可當站起來了! 4、統一的大秦 一、千年難遇的改革家與百年難遇的奇才。 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秦惠王繼位。秦惠王對於商鞅,是殺其人,而用其政。他雖然把商鞅車裂,但商鞅在秦國實行的一些國策,秦惠王基本上保留下來,沒有因為商鞅的死,而人亡政息。所以秦惠王時期的秦國,是率先進入了封建社會。 也套用前文所發現的政治家與謀士定律: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背後,多有一個偉大的謀士。秦惠王是所有秦國國君之中,第一個稱王的國君,在秦國崛起的過程中,有承前繼後的作用。秦孝公惠眼識英雄,獲得商鞅這個千年難遇的改革家;商鞅在秦國大力改革的成果是,讓秦國濟身於當時的強國之列。秦惠王站在他父親,及商鞅這些前人的肩膀上。比較幸運的是,秦惠王這位政治家,在殺死秦王朝千年難遇的改革家商鞅之後,他又得了一位百年難遇的奇才張儀。 前文里說過,張儀是因為楚相國昭陽失璧事件入秦。而張儀是秦惠王最好的政治搭檔。在此之前,張儀的師兄蘇秦,組織了一個與秦國抗衡的合縱組織,把東方相對於秦國比較弱勢的國家,組織起來,抵抗秦國。《史記》里說,這個由蘇秦牽頭的組織,合縱到位之後,十餘年時時,秦國不敢東侵。 張儀入秦,幫秦惠王打破了這種平衡,他採取離間,反化,各個擊破,連橫的法子,於秦惠王十年,首先令"魏哀王背從約相秦"。然後,又詐許以楚國"商、於之地六百里",騙楚懷王與齊國絕交,以達到破壞六國合縱的目的。蘇秦一死,他生前力倡的合縱,被張儀完全擊破。六國在蘇秦時代,整合起來的團結,在張儀連橫的法子面前,又變得一盤散沙。 二、殺敵百萬的戰神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昭襄王)五十四年,王郊見上帝於雍。許多史學家,在讀到司馬遷老先生的這句話時,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昭襄王繼位五十四年時,在雍城的城郊,看到了上帝! 司馬遷老先生是儒家信徒,他也應知道,老夫子"不語怪力亂神"的信條。但在《史記》這部很嚴肅的史學著作里,卻說昭襄王,"見上帝與雍",這個上帝是什麼樣子? 昭襄王是怎麼見到上帝的? 上帝對昭王說了什麼? 《史記》沒有多說,只是蜻蜓點水地說了一句,讓我們這些千年之後的讀者,好不遺憾!當然,單憑司馬遷先生的這一句話,我們不能完全確定,秦昭襄王是不是真的見到了,真正的上帝,但從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221年,一百五十多年時間裡,秦國出現了許多能人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上帝對秦國何其厚也!前面提到兩位能人,一個商鞅,千難難遇的改革家;張儀,百年難遇的連橫學之父。而老天對秦國的厚愛,沒有停止,在商鞅、張儀之後,秦昭襄王之世,老天又帶給了秦國一位千年難遇軍事奇才! 此人就是武公君白起。《史記》記載:白起者,郿人,善用兵。對於白起的評價,司馬遷老先生說得太含蓄了,這個白起何止是善於用兵,他是太能用兵,算是軍事歷史上的戰神!是貨真價實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事大家,下面幾個案例,足足說明,白起是軍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戰神! 昭襄王十三年,白起攻韓、魏,斬首二十四萬。 昭襄王十四年,白起再度攻魏,拔之,取城大小六十一,殲敵無數。 昭襄王十五年,白起與司馬錯攻垣城,拔之,殲敵無數。 昭襄王二十年,白起攻趙,拔趙光狼城,殲敵無數。 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攻楚,拔楚五城,殲敵無數。 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攻克楚國首都郢,楚王出走,殲楚軍無數。被秦昭襄王封為武安君。 昭襄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斬首十三萬。同年,與趙將賈偃戰,沉趙軍二萬於水中。 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斬首韓軍五萬。 昭襄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陽,殲敵無數。 昭襄王四十七年,白起與趙將趙括戰,前後斬首趙軍四十五萬人。 以上數字,出自《史記》,《史記》里說:"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確切的殲敵數據為九十九萬,加上不確切的殲敵數據,戰神白起,在春秋戰國時期領導的大小戰爭,戰役,共計殲滅敵軍,當在一百萬以上。而據中國人口學專家們估計,戰國時期,各諸候國總人中,僅兩千萬人左右。居然有一百萬人左右,讓白起殺死了,如果白起算不上戰神,軍事歷史上,誰可以算得上戰神? 三、千古體制仍屬秦 秦昭襄王稱王五十六年,他死的時候,太子稱王,即為秦孝文王。秦孝王也老了。只做了三天秦王,就隨他的父王而去。當時有人說秦孝文王是因為他父的死,哀傷過度而死,所以在秦孝文王的謚號里,加了一個孝字。 秦孝文王的太子,就是成語奇貨可居的秦莊襄王。庄襄王也是一過渡性質的秦王。孝文王稱王三天而死,而庄襄王則是做了三年的秦王,公元前247年,庄襄王也死了,他偉大的兒子,贏政繼位。嬴政繼位時,秦國統一全國的大業,在昭襄王之時,就開始了,而秦始皇是集大成者。在呂不韋,王剪,李斯等人的幫助下,秦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元年,並天下為三十六郡,自稱始皇帝。從此這後,大一統的社會結構,在中國盛行到現在。所以有人提出"千古體制仍屬秦"之說。 在世界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之說。把四大文明都拉過比較一下。只有咱中華文明"存活"到現在,而且"活了"數千年。許多人都認為,中華文明能存活下來,而且能活數千年,說明咱中華文明應是比其它文明優秀!說中國人很優秀、或最優秀,中國人當然樂意,而我中華文明所以"能活"這麼長時間,與秦始皇創建的大一統的社會結構有關。 如果把中華文明與世界上其它三個文明,在國家管理模式上作個比較: 秦之前,也就是公元前221年之前,全世界四大文明國家、社會管理模式基本相同。都是由皇族或貴族統治國家。國家社會的管理權力,由DNA決定。實行貴族政治、豪門政治。且世襲亡替。 但中華文明,到春秋戰國後期,有一些君主看到了豪門從政人才的缺陷、缺少。他們為了自個兒的國家計,所以讓蘇秦、張儀、李斯這類平民之士,有機會衝到了歷史的舞台上,但其它文明卻沒有開始這方面的轉變。秦帝國中後期,儒家體系與諸候國貴族的政權體系聯姻,讓平民參政更加成為可能。國家權力從貴族們手中,交接到一部分確實有能力從政的"寒門之士"手中。模式是:國君,或皇帝,經過重重的考核、發現、認識、肯定他們;然後全權,或把部分國家管理權力,交接給"寒門有能之士"撐控。當然,他們只是皇家經理人、代理人,而皇帝、國君才是懂事長。皇帝、或國君擁有國家絕對的,百分之百的股權。 到後來,隋王朝時期,有遠見的皇帝,隋文帝實行科舉考試,國家管理權力,不受DNA控制。有一些有能力、有文化的士人,撐控了國家權力成為十分普便的事兒。一個一無所有的老百姓,能與君主一起管理國家。如蘇秦、張儀,及後通過科舉考試脫穎而出的士人,用貴族的標準恆量,他們是當時社會下等人。但中國社會沒有因為他的低社會地位,就把他們排斥在國家權力之外。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些士人,為古代中國的國家管理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的同時,讓中華文明之水能夠綿延不絕。但對於其它文明來說,讓社會下層人參政,管理國家,是一個神話。他們在國家權力上沒有對平民開放,或者放開。古代中國卻能讓這個神話變成現實。而這一切又是拜大一統的社會結構所賜!這種社會結構能夠給予我們民族,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而在這個體制不斷完善過程之中,還產生了許多讓文化人(社會各階層的精英)自由發揮、參政議政的機會。所以我們能"千古體制仍屬秦"。我們的文化、文明級綿延至今! 但這種發展不是沒有代價的。當古代中國,選擇了大一統的秦體制時,秦體制也帶來了中國大一統特色的負作用:許多王朝,為了追求社會的沿續性、統一性、穩定性。而忽略了讓社會更人性、更理性的發展! 對於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來說,為了他的個人利益、家族利益,他不但可以不顧及民眾的什麼健康、人性、理性,一旦統治需要,他可以隨時要你的命,要你家族裡所有人的命!只要能利於他的江山穩固,有利於他的家天下萬萬年,什麼殺人放火,滅九族的事兒,他都能以維護天下的名義做出來。而且因為古代儒家學說的幫忙、幫凶、幫閑作用,用"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的思想,讓受害都覺得,自個兒是死有餘辜,死得活該;讓殺者,殺人手痛,但心安理得。 秦體制自公元前221年誕生以來,再加儒家學說,是中國大一統社會結構最好的公式。雖然秦始皇自已江山,只傳了三世而竭,但他的做法,一直是後世君主的樣本。如郡縣管理的集權、極權模式;必要時,焚書坑儒式的文化政策。到漢朝,又加入董仲舒的儒家新元素,古中國的大一統體系,就更加完整起來。以後皇帝可以有不同的人來做,但秦始加孔子的社會政治公式,就沒有再變通過。這種政治上的高壓,加文化上的教化(有時是馴化),對於任何一個統治者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對於統治下民眾來說,可能就是另外的一翻影響。 首先大一統的秦體制,只能容納順民。說得重了一點,古代中國的大一統社會結構,一個"順我者倡,逆我者亡"的體制。 皇帝總是可以驕橫地向全世界人民說,他們沒有反對者。因為反對者,反抗者,要麼被砍了頭,要麼被誅了九族。所以這種政治結構沒有、也不會給反對者位置。而唯一的思想--儒學,對於這種體制,卻沒有從人性、理性的角度,加以批判!而積極地變成的幫凶。所以古中華文明有兩個武器。一是高壓的秦體制的刀,二是說教的筆。它是對付人腦的有力武器。 中國人被這兩種武器管教了幾千年,管成了什麼樣子? 大師林語堂在他《中國人》書里,說:中國人培養自已保守、溫和的性格,象烏龜培養自已的甲殼一樣。 林語堂這句話,有很多對中國人挖苦的成分。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大一統社會結構的改造,越來越保守,不是不能進取,不敢進取!最後大都數中國人,具有龜的特性、羊的特性。狗的特性! 是中國大一統的秦體制,在古代中國人的人性里加了許多羊性、狗性、龜性。當然最大的好處是,我們能象龜一樣長壽了!
5、玉璽出世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將王翦等人,"盡取趙地東陽,得趙王。" 這是秦國繼武安君白起之後,對趙國的又一次勝利,把趙國的最高領導人,趙幽穆王都給俘虜了。秦軍順手牽羊,把秦昭襄王,夢寐以求的"天下共寶"和氏璧,當作秦軍的戰利品,給繳獲了。 和氏璧一到咸陽,秦始皇對這件天下共寶,大概也是愛不釋手。和氏璧自公元741年左右出世,到 公元前228年,進入秦國。前前後後520年左右時間,其間經歷若干國君,但在此期間,所有的國君,都沒有想把和氏璧,雕琢成什麼形狀的玉器。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天下一統,嬴政自稱始皇帝。 據記載,在戰國時期,許多貴族喜歡用金玉雕琢成印章,印章上有龍或虎的形象,作為印紐(印把手)。《左傳》云:"季武子璽書追之。"季武子為魯國的大臣,當時象季武子這類大臣,諸候的個人印都可以叫做"璽"。另《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秦始皇母親的情人,嫪毐作亂時,"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這兩則案例訓明,當時璽這個東西,還不是皇帝,或國王的專用信物。璽,國王可以用,太后可以用,大臣也可以用。而璽所用的材料,可以是金,也可以是玉。 秦王政做了皇帝之後,他認為: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改,無以稱其功,傳後世。所以,一、取上古時期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皇",加上古時期,傳說中國五帝(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之帝,給自己取了一個新稱號:皇帝。 二、皇帝的第一人稱為朕,這個朕,只有皇帝可以用。 三、只有皇帝用的印章才可以稱璽。普通貴族用的印章,不能叫做印章,更不能叫做璽,改名為空。在《月令》提到:"璽者,印信也,古者尊卑共之。" 四、只有皇帝的印才可以用玉雕琢,所以此後,才有玉璽之說。 五、只有皇家才能用龍或螭(傳說中,象龍一樣的動物)的形象。比如玉璽,從前諸候,可以在印信上,雕任何形狀,但到秦始皇之後,皇帝的玉璽上,才可能雕龍或螭的形象。《月令》說:"天子璽以螭虎為紐。" 秦始皇是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滅趙,得到和氏璧後,和前代許多國君一樣,秦始皇把和氏璧珍藏在秦國的王宮裡,六七年時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皇帝,命李斯用篆體字,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令咸陽玉工孫壽,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精研細磨,把和氏璧製成一個邊長為4寸的正方形的玉璽,再刻上李斯所書的八個字。據《吳書》記載:璽方四寸,上句交五龍,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可《漢書》對於玉璽底部的文字,卻有不同說法。云為"昊天之命,皇帝壽昌。"但不管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還是"昊天之命,皇帝壽昌。" 都帝王向全天下宣示自已權力的最好的廣告詞。意思是,朕受命於天,既長壽,又昌盛。 另外,對於《漢書》與《吳書》兩種不同說法。從實物上,我們都無從考證了。但大多數人認同於吳書說法。玉璽製成後,秦始皇希望玉璽能永遠地保存在他的子孫手裡,代代相傳,所以秦始皇又名之為"傳國望"。玉璽作為皇帝最高權力者的象徵,從秦朝開始。 可惜秦王朝僅傳了三世,而傳玉璽的神話卻傳承下來,得到玉璽之人,看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變成最強大的心理喑示。認為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所以想著法子,都想過過皇帝的癮。而失去了玉璽,則可能象徵自已的王朝氣數已盡!從秦始皇把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開始,如果有誰做了皇帝,卻沒有傳國玉璽,則會被譏人諷為"白板皇帝"或"白板天子",為世人所輕! 如果說是卞和的發現,是發現了和氏璧的寶物價值;而李斯、秦始皇、還有玉匠孫壽,則給了和氏璧無與倫比的文物價值。秦之後,和氏璧開始以傳國玉璽的新身分,出現在中國歷史上。 和氏璧變成玉璽之後,中國歷史上,開始出現一個所謂的玉璽定律:如果哪一段中國歷史記載里,沒有玉璽的記載,則這段歷史,可能是太平的,也可能是不太平的;如果某段中國歷史里,出現了玉璽的文字記載,則這段的歷史肯定是不太平! 始皇統一六國後,特別喜歡到天下各處去看看。如同一個做生意,賺了許多錢幣老財主。喜歡到錢庫去看看他的錢幣一樣。公元前219年,也就是始皇二十八年,過洞庭湖,突然風浪驟起,龍舟將傾,"幾不得過"。 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結果真的風平浪靜。但玉璽卻由此失落。 八年後,始皇三十六年。在華陰平舒道上,有人持璧遮使者云:"為吾遺高池君。"同時這位神仙老兄又對使者說:"年祖龍死!" 說完人就不見了。使者比較恐怖,所以趕緊"奉璧以聞,"向秦始皇彙報。 秦始皇聽了使者說的話,沉默好長時間,才說:"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 山裡的鬼,只能知道一年之內的事啊。回到後宮,他卻不自信地向左右人說:"祖龍者,人之先也!" 山鬼說的祖龍,就是人當中最有權力的那個人,也就是朕啊。他再一細看,山鬼獻上來的璧璽,居然是自已八年之前,過湘水時,沉到水裡的那塊傳國玉璽。 始皇帝心虛起來,他找人想找到破解的法子。有方士一算。說要有人"遷徙"一下,才能逢凶化吉。 秦始皇下令:遷北河榆中三萬家。因為他們是並皇帝祈福遷移的,所以各"拜爵一級"。"《史記-始皇本紀》但秦始皇的大限真的到了,數個月之後,祖龍死在出巡的路上。遷徙與拜爵都沒有起作用。 秦始皇死了,象徵國家最高權力的傳國玉璽,被秦始皇的二子胡亥所得。
6、誰是繼承人?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享年52歲。聰明一世的的秦始皇,犯了一個原則性的大錯誤,他居然沒有明確指定,誰是他皇位的繼承人! 當時的戰國諸候們,做了國君之後,都有立太子的習慣,以示國家安定,後繼有人。但秦始皇都拋棄了這一傳統的政治習慣。也許秦始皇真的認為,自個兒能長生不老,所以他雖然有二十餘位皇子,但沒有一個被他立為皇太子,包括皇長子扶蘇。 至秦始皇自知病重不起時,他才令中車府令行符璽事趙高,賜書扶蘇,大給扶蘇的聖旨里,只有兩句話:"與喪 ,會咸陽而葬!" 秦始皇只是要扶蘇,到咸陽參與他的葬禮,璽書里,也沒有要讓扶蘇做繼承人的意思。也許當時的秦始皇,也十分矛盾,在他心中,可以做皇太子,繼承皇們的有兩個人,一,皇長子扶蘇;二,幼子胡亥。 從《資治通鑒》里,我們會得到這個結論。但許多人對這個結論可能不滿意,他們可能以為,象胡亥這樣無能,又無知之輩,秦始皇怎能么可能會立胡亥為太子? 而實際情況是,在秦始皇二十多位皇子之中,扶蘇最仁慈,也最能幹;但胡亥都是深得秦始皇的寵愛。《資治通鑒》里說:"始皇三十七年,始皇出遊,少子胡亥最愛,請從,上許之。" 所以更可能的情況是,秦始皇知道皇長子,扶蘇最能幹,但秦始皇卻不怎麼喜歡皇長子。數年之前,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向秦始進忠言,惹怒了秦始皇,一氣之下,秦始皇把扶功貶到北方邊境上,和蒙古恬一起修長城。 但對於胡亥,秦始皇不但喜歡把他帶在身邊出遊,而且讓為讓胡亥熟悉國家管理,請精於決獄的趙高,做胡亥的老師。在扶蘇與胡亥之間,雖然秦始皇到最後,都拿不準,應立誰為皇太子,從他對胡亥的事例上,可以看出,秦始皇對胡亥傾斜較多。直到死,秦始皇可能都處於一種矛盾之中,而正是秦始皇的這種"矛盾",給了趙高之輩機會。 中車府令趙高,是中國歷史上荒誕的太監。他獲得秦始皇所賜的璽書之後,心裡開始打他自個兒的小算盤。始皇將死,能夠繼承皇們的,在趙高看來,只有皇長子扶功,與皇幼子胡亥。趙高不喜歡扶蘇,不希望皇長子扶功成為皇帝。趙高所以不希望扶蘇成為皇帝,是有理由的:與扶蘇一起修長城的大將軍蒙恬,是將軍蒙毅的兄弟。(蒙毅,就是成龍電影《神話》里的蒙將軍)蒙毅這個人與趙高,有很大的過節,因為趙高犯法,蒙毅曾力主判趙高死刑。後秦始皇赦免了趙高,才從蒙毅的刀下,救出了趙高一條小命。事後,趙高對蒙毅恨之入骨。且是恨屋及烏,連帶著把蒙恬及皇子扶蘇一起恨了。 再則,他是胡亥的老師,古人更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學生作了皇帝,他就是帝師。帝師這頂帽子,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一種無上的光榮。趙高是一個給點兒顏色,就想開染房的傢伙,現在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放在他的面前,他怎麼可能不蠢蠢欲動? 趙高先說明了胡亥,壓下秦始皇賜給扶蘇的璽書,再拉著胡亥,一起去拜見丞相李斯。 見過李斯,趙高對李斯說:"皇帝將終,國家大位空虛,誰能作太子,決定於你我之間!" 《資治通鑒》:定太子,在君候與吾之口也!
7、三七開的李斯 李斯,據《史記》記載,楚國上蔡人,曾經作過上蔡東門糧庫小吏。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糧管所的所長。 他在上蔡糧庫里工作時,被兩隻老鼠改變了命運。大概的情節是:李斯這個人喜歡溜狗。一次,他和他的狗一起廁所,廁所里的一隻老鼠發現了李斯和他的狗之後,嚇得逃之夭夭。李斯發現第二隻老鼠,是在他的工作崗位上,他上班時發現,糧庫里有一隻老鼠,在大白天,敢跑到糧庫里,大大搖大擺吃糧食。剛看到廁所晨老鼠的李斯,再看到糧庫里的老鼠,李斯得到一個大感悟,他說:一個人過得好不好,能不能發揮自己,得看你生存在什麼地方!《史記》人生若鼠,賢與不肖,唯其自處耳! 這話就是放到現在,也是一個大真理啊。從前有一個人,大學畢業之後,感嘆道:我們許多的同學,剛出校門時,區別不是太大,但分到大城市的同學,他們以後的水平,就是"都市"的水平;但分到農村的同學,他日後的水平,就是"鄉鎮"水平。這位人說得話很有道理啊。李斯在兩千多年之前,在老鼠身上,想通了這個道理,所以他辭職"考研"、深造,跟著當時的儒學大師旬子。學有所成之後,他覺得秦帝國能給他一個很大的平台,所以他沒有選擇,學成回到他的祖國--楚國,而是直接請人輸通了,與當時秦相呂不韋的關係,先作了呂不韋門下一門客。 然後找機會,他見到了秦始後,在秦始皇掃滅六國這件大事兒上,李斯有運籌帷幄之功。在秦統一之後,化六為郡縣的事兒上,他有力倡之功。如果用十分公平公正的觀點,評析李斯同志的一生,大約他的一生,也是可能三七開的。七是他對秦國的貢獻,三是他對秦國的傷害,及他人格上的缺失。 據《史記》記載,李斯是旬子的學生,而與斯一同投靠旬子的,還是當時韓國的公子韓非子,此人有點口吃,但韓非子是一學術大家,是他的老師旬子最得意的門生,據說秦始皇也十分喜歡韓非子的著作與思想,曾經一度想拜韓非子為相,而李斯成功地離間了韓非子與秦始皇的關係,並且偷偷用毒藥葯死了韓非子! 從《史記》里所提到到李斯的這個一糗事兒,我們可以看出,李斯人格及其陽喑的一面,他為了保全自個兒的富貴,可以出賣同學。而出賣同學,對於秦國來說,損失不大,但李斯接著出賣的秦國的未來。 趙高說秦國誰作太子,決定於李斯與趙高兩人時,李斯當時確實嚇了一大跳。李斯是一儒家信徒,對於秦王朝大一統社會結構的建成,李斯作了很大的貢獻。而大一統社會結構的本質,就是給社會創建一個核心,比如皇帝。然後要求全社會,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以相信到迷信的方式,團結在核心周圍。所以秦帝國大一統結構一旦形成,秦始皇是是大一統社會結構最大的,也是第一個得益者;而李斯,則是大一統社會結構,排在第一位的被馴化者。在秦始皇這樣的獨裁面前,李期已經開始養成了不相信到迷信,不敢懷疑的品質。所以趙高說出太子可以決定他們兩位時,李斯帶點本能的反應,責斥趙高:"你怎麼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誰能做太子,誰不能做太子,是我們這些臣子能考慮的嗎?" 趙高早預見到李斯會有如此反應,他對李斯說:"丞相忠心,日月可鑒,但你想一想,現可以立為太子的唯扶蘇與胡亥兩人,如扶蘇為帝,在你和蒙恬之間,扶蘇會更相信誰?" 可能在大秦王朝,眾多的朝臣都知道皇長子扶蘇與大將軍蒙恬是鐵哥們。所以聽趙高如此一說,李斯有點難堪地沉默了一會兒,他說:"我不如蒙恬!" 趙高連忙說:"丞相是聰明之人,扶蘇為帝,肯定會用蒙恬為相!現胡亥深得始皇寵愛,為人忠厚仁愛,且他對丞相一向敬重,如丞相能立胡亥為帝,則可永保富貴!"《資治通鑒》里說:"丞相以為然! 趙高這個人,太會做思想工作了,他抓住了李斯想保住自個兒既得利益的弱點,擊潰了李斯的心防!李斯動搖了,公元前211年,一個是秦帝國的人渣,一位是秦帝的的精英,為了他們共同的利益目標,開始同流合污!"詐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並且為了杜絕扶蘇與胡亥競爭的可能性,"更為書,賜扶蘇,數以不闢地立功,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日夜望歸為太子!,將軍蒙恬不能矯正,同其謀,皆賜死。" 李斯不愧為刀筆吏,有手腕,在他同意支持胡亥為帝之後,一出手,徹底搞定了兩個政敵,胡亥順利繼位。 在李斯害死老同學之後,他又一次犯一個更大的錯誤。把他與秦始皇一起創建的大秦帝國,交給了陰謀家趙高和他的學生。這是一個不能原涼的錯誤,但縱觀李斯的一生,他的成績還是主要的,過錯還是次要的,可以算中國歷史功過三七開的人物。
8、陰謀家趙高 在趙高及李斯的幫助下,胡亥繼承了皇位。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傳到的秦二世胡亥手裡。而趙高這個人,不會搞陽謀,只會搞陰謀。在中國歷史上,他搞好幾個十分著名的陰謀: 陰謀一:沙丘之謀,幫助秦二世胡亥搶到了皇位。不看秦二世以後的所作所為,從策劃學的角度,趙高的沙丘之謀,還是相當有水平的。 陰謀二:誅殺宗室。 秦二世繼位之後,十分爽地做了皇帝。有一次二世和趙高吹牛,秦二世胡亥十分感概地說:"人生苦短,如白雲蒼狗,朕現在君臨天下,只想在自個兒有限的生命里,多玩一點好玩的,多看一佔好看的,多吃一點好吃的。" 趙高聽二世如此一說,他接過來拍馬屁說:"只有賢明的君主,才能這麼想得開啊,但陛下現在這麼想卻不可能啊!" 胡亥聽趙老花眼師如此回答,他問:"為什麼?" 趙高這傢伙是一談話高手,和他談話,他總有法子,把談話內容,引起他自己想表白的話茬兒。趙高對二世說:"陛下還記得沙丘之謀否?臣近來聽說,皇室有許多位皇子,和一些大臣們,對陛下即位一事,說東道西,臣恐怕他們有謀反的可能性!"《資治通鑒》:此其屬意怏怏,恐有變。 "我現在每天都是心驚膽戰地過日子,總怕有一天會大禍臨頭,陛下想要實現您其實是微不足道慾望,好象不可能啊!" 聽趙高如此一說,二世也嚇了一大跳啊。雖然秦始皇在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對胡亥有傾斜,但宗室許多皇子,及朝庭里的許多朝臣,還是對扶蘇支持多一點。二世心裡有數,他忙問趙高:"依卿所見,該當如何啊?" 趙高出了一個陰毒的主意:"陛下嚴法刻刑,羅織罪名,且罪者相坐,貧者富之,富者貧之,先除先帝舊臣,任以親信,則陛下可高枕無憂。" 胡亥原本就是一不知人間疾苦的公子哥兒,現他為了能讓自個兒:多玩一點好玩的,多看一點好看看,立馬下旨"更為法律,務益刻深",以至於宗室大臣搖手觸禁。胡刻在趙高的忽悠下,給所有的宗室穿上了小鞋,並且是以法律名義。沒有多長時間,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被處死,財物入宮。胡亥用趙高陰謀,除了政敵,而且發了不少財! 陰謀三,忽悠胡亥。 因為搞好了沙丘之謀,趙高把胡亥推上了皇位,所以他自命有擁戴之功,所以在皇宮內外為所欲為,胡作非為,此時的秦帝國上上下下,誰要了得罪了這個權鬮,沒有好日過,或者乾脆,他會讓你日子都過不下去。《資治通鑒》記載了趙高的醜行:以私怨殺人眾多。司馬光老先生他也許沒有得到,趙高因私怨殺人的準確數據,但"眾多"這兩字,已經把趙高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恐怖的嘴臉記錄在案,也許有許多人,只是偶然不經意,說了一句讓趙太監不爽的話,就丟了性命;再不,也許趙太監出遊時,因為避讓得遲了一點,可能丟了性命。總之其時的趙太監已經變成大秦帝國的一頭惡狼,他可能傷害所有碰到他的人! 趙高自個兒作了許多惡事,他居然還怕秦二世知道,破壞他在二世心中老師高大的形象,借一次進宮的機會,他開始忽悠胡亥說:"全天下之人,所以會覺得皇帝高貴,只是因為他們能聽到皇帝的聲音,但看不到的皇帝的面。" 古代中國通迅不發達,沒有象電台報紙之類的國家候舌,所以即便皇帝,也沒有能力把照片刊在報紙雜誌的首頁,或到電台天天發表講話,所以古代中國,許多臣民對於皇帝的大名兒,都是如雷灌耳,但他們絕大部人,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這確實很有神秘感。趙高是點破這種神秘感的太監,秦二世是喜歡這種神秘感的皇帝。他的話在秦二世看來,是言之有理。所以他問趙高:"卿有什麼高見?" 趙高這裡說了一句大實話,他說:"陛下富於春秋(說胡亥年幼,處事,處世經驗不足)每天上朝,與朝臣共事,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赤足,總會有言語不當之處,如此一來,則有損我皇皇威。臣以為,對於一些重大國事,陛下在皇宮裡,三思而後行,把事情想好為,再有老奴為陛下跑腿,向朝臣傳達,讓群臣時時能聽到皇帝的聲音,但看不到陛下的面,到時天下人都會認為,陛下聖明。" 這趙高與秦二世之間的關係,可能不是一點兒地好,秦二世對趙高的信任,也不是一丁點的信任,趙高為秦二世出了這樣一個餿主意,秦二世居意低智商地認為:趙老師是對他好。同了意。 當然也有可能,趙高這個人對秦二世公子哥的性格,太了解了,他所以喜歡作皇帝,不是因為他喜歡,能承擔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那份責任,而是因為他看上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社會福利。如果有誰把皇帝的責任攬過去,把皇帝的享樂留給二世,秦二世絕對同意。趙高是知學生莫若老師,他了爭秦二世,所以才提出明眼人一看,其實是想架空二世的主意,秦二世這個弱智兒,居然沒有看出來。他可能還對趙高的主意,心存感激,認為趙老師是又一次替自個兒著想。趙高賣了二世,秦二世還在替他數錢。 從此之後,二世"不坐朝見大臣,常居禁中用事,事皆決於高。" 陰謀四,玩死李斯。 胡亥作了皇帝,李斯在胡亥心中的地位,還是不可替代的。就是胡亥被趙高忽悠得常居禁中用事之時,對於一些重大的國家事務,胡亥還是讓趙高請示李斯處理。此時的趙高,已經把胡亥玩弄於股掌之間,但他的野心很大,想把整個大秦玩弄於股掌之間,而李斯是他最大的敵人。所以得寵之後,他一直在努力,找機會修理李斯。胡亥二年,秦國多盜,由陳勝吳廣領導民眾起義,已呈燎原之勢。而國家治安保衛工作,是由李斯全權負責。秦二世胡亥,對當前的秦國治安狀況相當不滿,所以他派人數次責問李斯:"卿位居三公,如何令盜如此?" 說老實話,李斯其實是一治國高手,但秦帝從秦始皇開始,勞役繁多,自商鞅變法,秦國的實行新的土改政策之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從前在所提高,但秦始皇好喜功、窮兵黷武。以國家名義的大型工程,一個接著一個,比如為自個兒修皇陵,為了出遊時居位方便,全中國都在替他修別墅,另外在秦國的北方邊界,一直在修長城。每一項工程,都是動輒高動數十萬人,上百萬人參與。老百姓負擔太重,所以李斯就是再有能力,當時的秦國體制不變,對於所謂的民變,他也是無可奈何。對於國事無知的皇帝,居然責備李斯,李斯心裡不安。 趙高這時出場了,他點化了一下李斯,居然又是一個陰謀。他說:"現國家多盜,有兩個原因,一,民眾勞役繁多;二平盜的兵員不足。我曾經想向皇帝進言,罷免一些不必需,不急需的勞役,如阿房宮。一則,可以收拾民心,減輕老百性負擔;再則可從罷免人員中,挑選出一部精兵,用平盜。 平心而論,趙高的這個主意如果實行到位,是一個可以讓秦帝國延年益壽的主意。可他為什麼為自個兒直接向皇帝進言? 他給出一個理由,讓李斯聽了十分爽。他說:"我想向皇帝進言,但臣位賤,說了皇帝可能不聽,但這話從丞相嘴巴里說出來,份量可能就不一樣了!" 趙高給李斯提出了一個可能讓李斯解套的法子,而且又給李斯戴了一頂高帽子,李斯喜顛顛地,與趙高約好,向皇帝進言。 在趙高搞了陰謀三之後,當時的大秦王朝,已經形成一個慣例,以後所有的朝臣想求見皇帝,得由趙高決定,見與不見。趙高就是利用這一特權,把他給丞相李斯好主意,變成一個陰謀的誘餌。 趙高先進皇宮,向秦二世通報李斯想"奏事",他看到秦二世此時,正在"玩好玩的",邊"聽燕樂",邊"婦女居於前"。可能就是把數個絕色宮女,左擁右抱的那種。秦二世玩得正興,很不利於見客,也特不想見客。趙高這個鳥人,居然派人對丞相李斯傳話,說皇帝"正閑"。 李斯也不敢,在忙碌時打擾二世,但聽趙高說皇帝"正閑",所以連忙請求召見。第次請求,秦二世玩得正興,沒有當回事,他已經習慣了不朝見大臣,即便全國的民眾起義,如火如荼之時。待從說丞相在等他召見之時,他可能在某個美女懷裡,沒有聽到。 李斯在宮外等了好長時間,居然沒有動靜,所以又請宮人傳話,請求召見,秦二世又是可能沒有聽見,或沒有當回事兒。當李斯第三次要求召見時,秦二世聽到了,他卻悖然大怒,有一種在興頭上被打擾的感覺,他把趙高找來,對他說:"朕空閑多日,丞相不來,現在朕好不容易有點心情,聽聽燕樂,丞相就來奏事,他是不是想消遣我啊!" 這其實不能怪李斯啊,第一,是趙高這個鬮人,算計了李斯;第二,二世也許學習一下,我們現在賓館裡的法子,他不閑時,在宮門口,掛上請勿打擾的牌子,讓李斯知難而退。結果李斯打擾了皇帝的快樂,趙高又加油添醋地說了幾句,讓皇帝更不快樂的事兒,讓李斯一輩子不快樂了! 趙高說:"沙丘之謀後,陛下由皇子而皇帝,但丞相還是丞相。臣聽人說,丞相心裡不舒服,想要求陛下裂地其為王(子虛烏有之事);再者,臣還聽說,楚盜陳勝,是丞相老家鄰縣之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丞相子李由,為三川太守,楚盜三過,李由都不擊盜。而且與楚盜有書信往來!臣不知道是真是假,請陛下明斷!"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陳勝也是楚國人。按常理說,他是家鄉人,但這兩老鄉是八杆子打不著,但趙高就是把兩人捍合到一塊兒。趙高已經在向李斯開火了,而站在宮門外的李斯,還正在等著皇帝召見。秦二世聽到趙高說這話,他馬上讓人"案驗三川守盜通狀。"並且成了立一個專案組,專案組由趙高任組長。趙高"責斯與子由謀反狀",李斯被"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反!"結果"夷三族。" 陰謀五:指鹿為馬級別的超級忽悠。 李斯一死,胡亥最信任的人就剩趙高了,數天之後,胡亥任命趙高為丞相。《資治通鑒》里說,自此之後,秦國"事無大小皆決於高。" 在趙高忽悠死之後,他一權鬮不知不覺創造了一個記錄,由太監而丞相。這一記錄可以算是前無古人,且後無來者,全中國歷史上,僅趙高一人。 但前面已經說過,趙高這個人會搞陰謀,不會搞陽謀。讓他出主意害人,今天整這個,明天整那個。這傢伙是超一流的整人專家、特級大忽悠。但當真正秦二世把治理國家的權力,交到他的手裡,他治理國家的能力,比李斯差多了。再者,李斯一死,趙高執政,秦國朝臣,是出自內心地對趙高不服。趙高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朝臣對自個兒是陰奉陽違,他想把這些朝臣揪出來,清除異已,就想了一個檢驗朝臣,對他趙高,是不是相信到迷信程步的法子。《資治通鑒》里說:"趙高欲專權,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 這個鳥人也做得出來,找來一頭鹿,獻給皇帝,說是馬。秦二世還以為趙高在給他做什麼遊戲,他笑對趙高說:"丞相喝高了吧,這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說是一匹馬?" 二世說完,笑問眾臣:"眾卿看看,這難道不是一頭鹿?" 公元前200年左右時,秦帝國的朝堂上,居然出現了極其荒唐的一幕:許多的朝臣或左右而言它,或說象一匹馬,也有很多人說,丞相牽來的就是一匹馬。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朝臣,丞相牽來的是一頭鹿! 此事件過後,秦二世被趙高完全牽住了鼻子,沒有當回事兒。但趙高卻沒有放過,為數不多的、說鹿是鹿的朝臣,隨便找了幾個理由,法辦了他們。 清代詩人龔自珍詩云: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中國歷史上萬馬齊喑的時代,固然可哀,而指鹿為馬的時代,簡直會令人絕望! 趙高當政之後的大秦帝國,還能有什麼希望? 在趙高指鹿為馬之後,秦國朝臣至少表面上是,對趙高的相信,信到了迷信的地步。但只會搞陰謀的趙高,終於把秦帝國搞得千瘡百孔,最後連秦二世都瞞不下去了。 說老實話,秦二世不是一個壞孩子,但他的老師趙高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唆使他,變成一個糊塗孩子。趙高作了秦相時,劉邦、項羽的兩支大軍已經在向秦國首都,咸陽進軍。秦二世知道後,沒有想處罰趙高,而是象責問李斯一樣,派人責備趙高。見紙包不住火之後,趙高幹脆就殺了胡亥,以"黔首"禮葬了胡亥。秦國國家權力的象徵傳國玉璽,落於了趙高手裡,趙高當然想當秦王,但他也知道朝臣和老百姓不會擁護他作秦王,所以趙高派人約見胡亥的兒子子嬰,說想立他為太子。《資治通鑒》:趙高令子嬰戒,當廟見,受玉璽! 子嬰看穿了趙高,是一頭披著人皮的狼,佯裝答應,但在"廟見"時,派人殺了趙高,"子嬰遂刺高於齊宮,三族高家以徇。
玉璽在漢
公元前207年,冬,沛公劉邦軍灞上,秦王子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玉璽歸劉漢。 子嬰獻出玉璽的一刻,也是秦國宣布滅亡的一刻!玉璽是在秦國強大時,是做為秦國強大的標誌來到秦國;而才二十多年時間(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07年),玉璽又作為秦國敗亡的標誌,交結到劉邦手上。玉璽才落入劉邦懷中,項羽的四十萬大兵已至霸上!所以,劉邦只能把咸陽城裡的書籍,玉璽,還有對關中父老的三項承諾留下來,其它如金玉,女子,美酒佳釀,還有宮殿院落,統統拱手讓給項羽。
這時,不要說項羽,連以謀略著稱的亞父范增,都沒有注意有玉璽這檔子事。是他們不屑這塊所謂的開下共寶,還是他們忽略或者無知? 項羽的魯莽與短視是後世之人共見,他的錦衣夜行理論,值得天下所有成功人士引以為戒。而范增就不同了,他本來就擔心劉邦會成為與項王奪天下的對手。但對於劉邦獲得傳國玉璽這件政治事件,居然沒有一點兒反應! 而這時,只要楚營里,有誰提醒一下項羽,能讓項羽明白傳國玉璽的政治意義,或者實地不行,君子喻之以義,小人喻之以利,只要有誰對項羽說說傳國玉璽的來歷。會怎樣怎值錢。項羽必會心動! 筆者說這話有依據。在鴻門宴上,劉邦只是用一雙價值比傳國寶低得多的玉璧,就打倒了項羽。如果項羽知道,傳國玉璽是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換取的寶物,項羽不可能不心動。而以項羽當時的實力,只要開口,不怕劉邦不給! 實際我們看到的時,項王的大軍,象虎狼一樣撲向咸陽,他們殺死子嬰,搶走金玉,掠奪女人,燒毀宮殿。傳說阿房宮的大火著了三個月。秦始皇是殘暴管理國家,而項羽是以暴制暴! 最後天下歸漢,不是玉璽的功勞,但玉璽成地象徵了一個傳大王朝的崛起!
根據筆者發現的玉璽定律:如果某階段歷史上出現了玉璽,這段歷史肯定不太平。 西漢未年,用正史說法,王莽篡漢。王莽這個人,有人說他是咱們中國人中最早的偽君子。偽君子這個典故,就是從王莽開始。他篡漢時,已經被他的姑奶奶王政君(漢元帝的皇后。)封為假皇帝。所謂假皇帝,這也是王莽的一大發明創造,與真皇帝就差那麼一點點,這一點點玉璽能來填補,而玉璽在什麼地方? 其實在王太后不得不封王莽假皇帝時,她已看穿到了王莽的野心了。但王莽此時羽翼已成,門生手下,遍布朝野。王政君縱有心除莽,但也只是心有意而力不足矣。所以她能做的就是:一,封王莽為假皇帝,希望王莽的野心到此為止;二,把傳國玉璽收到太后宮裡。但王太后老了,她擋不住王莽做真皇帝的決心,臣子們按王莽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要求王莽做真皇帝代漢。王莽首先想到了傳國玉璽。所以他派他的弟弟王舜,向太后索要玉璽。<<資治通鑒>>里解釋說,王莽所以派王舜去找太后索經玉璽,是因為王舜為人誠實嚴謹,頗得王太后歡心。 王太后看著眼前這位她平日最喜歡,最信任的侄孫,心裡十公酸楚!她按住自已的傷心與憤努說:"此漢家亡國之物,還是讓我帶給棺材裡面去吧!" 王舜自然不能接受太后的託詞,他說:"太后,我拿不到玉璽,大哥不能可放過我啊!" 歷史記載:太后努而擲之。結果摔壞了一隻角。個人分析,王太后當時"努而擲之",有破罐子破摔的心裡。漢國已經敗落,做為漢家老婦(王太后自稱)把玉璽摔壞了,或者能摔毀了,也許能解解她心中的惡氣!但是她年老體弱,當她已經八十多歲了,如果再年輕一點,如果她用力再大一點,如果她摔到地止的角度再偏一點。再好的寶玉,也是石頭做的,極易破碎。結果玉璽只是少掉一隻角了。正史上沒有說明。這方被摔掉的角有多大,摔在正方形玉璽的那條邊邊上。根據王莽可以用金鑲玉的法子來補救的舉動看。一,摔掉的角不可能太大。二,摔壞的角,應是在玉璽底部,沒有傷及李斯所撰寫的"受之於天,既壽永昌"這幾個字,否則這玉璽就難補了。
用金鑲玉重新做了裝修後的玉璽,不但不影響使用,反而因為底部有了一塊鑲玉的金,而具有一種殘缺的美,象西方的維納斯一樣。
王莽的大新王朝只傳了十四年。後來有許人替他喊冤,說他在位時間,比五代最長王朝還長一年,王莽個人能力修養,要比五代諸如朱全忠,石敬唐等人,不知要好多少。而他創建的新朝,論人口。國土面積,國力也要比五代任何一個國家要大得多,強得多!但提倡正統的史家們,在朱全忠,石敬唐他們做了皇帝之後,都是稱"上","今上",或者"帝"。而王莽就是做了皇帝之後,還是莽還是"莽",客氣一點叫"新主"。不客氣的乾脆說王莽是漢zhe。
與古人,我們已沒有辦法與他們討論了,從史家寫史的筆法里,有一玉璽原則: 一,沒有傳國玉璽的,即便你稱帝了,不管你的國有多大,人口有多多,國力有多強,史家不會認可你是一個皇帝。如秦符堅。有北魏。論國力他們要比偏安於南方的晉強得多,但史家眼裡,晉才是正統的國家。 二,如果你的玉璽是搶奪過來,而不是"獻"的,"禪"的。史家們就認為這位就是做了皇帝,也不能算是正統。如王莽。(後來的隋王朝是個例外) 王莽兵敗而死。玉璽被一個軍官所得。獻給赤眉軍領袖劉玄更始皇帝。(史家認可更始是皇帝)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軍殺劉玄,另立劉盆子為帝。劉盆子兵敗後,獻玉璽給漢光武帝劉秀《漢書》。劉秀創建了東漢,漢王朝又綿延了二百餘年。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獻帝蒙塵。出逃時玉璽都沒有顧得上帶走。撐印宮女攜印跳井自殺。宮女死了,玉璽居然還有靈氣,孫堅的士兵進宮搜索時,發現城南甄宮的一口井裡,有五彩的雲霧噴出來。這應是漢代的一個靈異事件。有人向孫堅報告後,孫堅命人下進搜索。結果得到玉璽! 從唯物的觀點,當時可能是一個巧合,太陽光照到井裡,井中霧氣升騰,陽光發生奇異折射,發出五彩光芒。孫堅讓人下去一看,居然發現了玉璽。雖然是一個巧合,但孫堅知道傳國玉璽的象徵意義。有人說,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其實有人可能不敢說,不想做皇帝的臣子,也不是一個好臣子。只不過是沒有機會,或者害政治的高壓手段,所以拚命壓制自我,去信什麼"君君臣臣"的鬼話。一旦時機成熟,人的野心回歸自然狀態。比如孫堅撈到了象徵皇帝最高權力的玉璽之後,他做皇帝的夢想燃燒起來。當時本就是一個亂世,兵強馬壯者得政權。獲得玉璽,孫堅理解成,是天降大任於自已了。 《三國演義》中說孫堅用玉璽向袁術典押了三千兵馬,到江東創建了吳國。正史里卻說,孫堅得到玉璽後,把玉璽藏在他老婆吳氏處,自已回到江東創建了吳國。但不管正史還是野史,都承認孫堅做了兩件:一得到玉璽。二,創建了吳國。兩者有因果關係,前者為因,後者是果。 正史說,袁術後來拘押了孫堅的老婆,也獲得了傳國玉璽。並且自負袁家位列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所以他做了皇帝。可惜只做了一年,兵敗而死。玉璽被荊州一位姓徐的刺吏所得獻於漢室。孫堅與袁術的玉璽不是獻來的,也不是禪來的,所以史家都不認可他們是帝。
傳國玉璽之於魏晉。
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曹丕創建了魏國。為了記載漢獻帝禪位於魏這件事,曹丕令玉匠在傳國玉璽上,用隸體字刻:"大魏受漢傳國璽" 字。 公元265年。司馬氏依樣而行,魏主曹奐禪位於晉。傳國玉璽落入司馬炎手裡。禪讓制度是上古時期,堯舜建立的一種皇位相傳制度。到了魏晉,這個神話變成了現實。漢禪於魏,魏又禪於晉。後世之人對於這種禪讓制度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明明是巧取豪奪。卻非要說是對方自願。傳國玉璽上,曹丕刻上的"大魏受漢傳國璽"七個字,就是一種欲蓋彌彰的表現。
在這裡,筆者以為,史學家們寫史時,有一條玉璽原則,即:玉璽在誰手裡,誰就是正統。玉璽在魏,魏是正統;玉璽在晉,晉就是正統。
晉永興元年,孝惠帝當政。孝惠帝就是責老百姓,何不食肉糜的弱智皇帝。可他明明就是一個弱智兒,但後世的晉帝卻給了他一個"惠"的封號,這也是一種欲蓋彌彰。 惠帝不但弱智,而且可能沒有生育能力,所以他在位時,立了兩位太子,都是自已的弟弟。一個是太弟穎,一個是太弟熾。先是穎立為太弟,穎開始胡作非為,任用親信,所以當時權臣司馬越等人,"讓"惠帝親征。結果失敗後,惠帝受傷,躲藏到草叢裡,亡失六寶。包括傳國玉璽。後被人撿到送歸晉室。 太弟穎終於失敗,又產惠帝的另一個弟弟熾為太弟。熾就是晉懷帝。懷帝聰明好學,做了皇帝後,關於政務,與群臣們經常在起討論經籍。黃門待郎付宣嘆息說:"今日復見武帝之世也!" 可惜國家積弱,權臣弄權。永嘉五年,後漢主劉聰攻破洛陽。"遷帝及六璽於平陽"。傳國玉璽落於了後漢主劉聰手裡。
劉聰是什麼人? 他是後漢主劉淵的族侄。劉淵為匈奴左賢王。他的老祖先們歸漢時,被漢朝皇帝賜予劉姓。到晉懷帝是已歷百十多年。劉淵想復匈奴人之國,但他從心底里更欣賞漢高祖,他說大丈夫要做就做漢高祖這一類人。所以他託言是漢王朝劉氏的外甥,所以把自已創建的國家稱之為後漢。劉淵死後,他兒子劉聰接位。劉聰死後,他的簇弟劉矅繼位。繼位後,他對臣下說:"吾之先,興於北方。光文帝(劉淵)立漢室以從民望。今宜改國號,以單于為祖,大亟以聞!"
有臣子說:"陛下王中山,中山趙分也,請改國號以趙。"趙主從之。自此後漢改為趙。因石勒也創建了一個趙國,但在劉氏之後,所以劉氏創建的趙國為前趙,石勒創建之趙國為後趙。晉咸和七年,後趙滅前趙。傳國玉璽到了石勒手裡。石勒下令在傳國玉璽上刻上:"天命石氏"四個字。石勒把他的希望刻到傳國玉璽上,是想讓自已創建的王國不朽。只是可惜他的王國只傳了三代。 石勒他的兒子石弘做了趙主,但權力卻在另一個兒子趙虎手裡。一天,石弘背著傳國玉璽到石虎的王宮,要禪位給石虎。石虎大吃一驚,他說:"帝王大業,天下自當有議,何為自論此邪?" 此事之後,趙虎到死都沒有動做皇帝的念頭。
後趙為冉閔所滅。傳國玉璽落於了冉閔手裡。冉閔為晉舊將,後降於前趙。滅了後趙,他提出:"奉表以迎晉天子!" 有人對他說:"陛下聖德廣大,又得了傳國玉璽,不如自踐大位!晉室已經遠竄江表,自身難保,它怎麼能總奴群雄,統一海內呢?" 冉閔聽信了勸說,就自已做了皇帝。國號魏。 晉永和八年,燕國圍冉閔於龍城。危急之時,冉閔向晉將戴施求救。戴施提出以傳國玉璽換取救助。冉閔同意,晉將得到傳國玉璽後,用三百騎快馬把玉璽送到健康。玉璽自晉懷帝時,流落諸候之手,三四十年時間,現在回到晉朝,晉國上下舉國歡騰《晉書》。知道傳國玉璽回到健康的消息,晉王朝"百官畢賀!"
在此時,還發生了一件偽造傳國玉璽的假玉璽事件,假玉璽事件的主解是燕王俊。<<資治通鑒>>記載,燕王俊多次想奪取傳國玉璽而不得,所以他就讓人仿製了件玉璽。並命令一個姓董的人假獻給自已。他還把這個人封為"奉璽君"。後來也要人考證說,當時偽造傳國玉璽的不只是燕王俊,還有秦王符堅。及東晉王朝的皇帝,他們在散失了傳國玉璽後,又造出一塊仿製品代用。但據筆者考認,一,冉閔應是真的,這塊傳國玉璽還傳了後世,那麼多的帝王,想蒙一二個人容易,但想把後世幾十位帝王都矇騙了,可能性不大。二,當時確實出現了仿製品。但究竟是幾塊,就不得而知。說不定在五代以後,出現的所謂的玉璽,就是出自於這一時期。
南北朝-(玉)璽綬(禪讓)故事。
晉未,晉恭帝禪位於宋王劉裕,劉裕史家稱宋高祖,他創建了宋國。 獻璽綬時,恭帝是真心實意的。他說:"恆玄之時,晉氏已亡天下,重為劉公所延,將二十載矣,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劉裕受禪後,封恭帝為零陵王,封國在秣陵縣,對恭帝崇禮有加,大治宮殿。一年後,喑令中書令張煒用毒酒毒殺恭帝。張煒接到命令後說:"殺君以生,不如死啊!"說完他毒死了自已。 劉裕沒有罷休,他再令士兵"進毒酒於王",恭帝說:"我信佛,佛教徒是不能自殺的,否則下輩子變不了人身啊!"士兵就用刀殺了恭帝。
宋未,劉裕的孫子,宋順帝禪於齊王蕭道成,蕭道成史家稱齊高祖,他創建了齊國。 獻出傳國玉璽印後,順帝流著淚問:"欲見殺呼?"會殺我嗎? 隨從說:"先到其它宮去吧,當你們家不也是這樣對待司馬家的人嗎?" "出居別宮,官先取司馬家亦如此。" 帝泣而彈指說:"願身身世世,勿復生於天王之家!" 齊高祖封宋順帝婁汝陰王,封地丹揚。為順帝大治宮室,對順帝崇禮如宋初。 二個月後,有人騎馬從汝陰王門前走,護衛"認為"這個人是來找順帝謀反的,所以他先跑到宮裡把順帝給殺了。然後上報說順帝病死了。齊高祖聽到實情之後,重重賞賜了這個護衛。
齊未,齊和帝令中書令奉皇帝璽綬(傳國玉璽)詣梁宮,禪位於梁王蕭衍。蕭衍史家稱梁高祖,他創建了梁國。 梁高祖封和帝為巴陵王,宮於姑蘇。梁對於和帝崇禮有加,說還要給他在姑蘇修治宮室。 一個月後,和帝死了。正史說,當時有一個大臣向梁高祖說了一句話,說魏武帝早就說過,人不能慕虛名而墮實禍。高祖"han之"。使人"以生金進王"。 王說:"我不須要金子啊,不要浪費了,給我一點上等的好酒吧!"於是和帝喝得大醉,來人殺之。
梁未,梁敬帝先進陳霸先陳王,後授璽綬,禪位於陳王。 陳霸先史家稱其陳高祖,創建了陳國。 陳高祖封敬帝為江陰王。崇禮有加,如梁初。 七個月後,陳高祖喑使人殺敬帝,立梁武林候之子季卿為江陰王。
玉璽遇隋
隋開皇九年,隋大將韓擒虎的軍隊攻入健康。陳後主陳叔寶從井裡被隋朝的軍士揪出來,傳國玉璽歸於隋。和南北朝不同,這一次傳國玉璽不是以"獻"或"禪"法子,到達隋王朝,而是隋朝的將士們,從戰場上,從陳王朝手裡搶取過來。 陳朝滅亡,陳後主全家被押解到長安。《通鑒》說"帝給賜陳叔寶甚厚"。並且"數得引見。"宴請陳叔寶時,為了讓他不傷心,隋文帝所以下令"不奏吳音。"陳叔寶的反應卻是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他托監守向隋文帝抱冤說:"既無秩位,每豫朝集,願得一官號。"每次朝見,不知道站在什麼地方好,請給我一個官位吧! 文帝聽說後,嘆息道:"陳叔寶沒有心肝啊!"有人會說這是陳叔寶自保的一種手法,但據陳叔寶在陳朝時的作為看,他本性如此。 隋文帝也許更需要他這個樣子。當他真的認為陳叔寶沒有心肝時,對於陳叔寶的生活十分關心。與南朝的幾個以禪讓的名義、獻出政權的皇帝相比,陳叔寶是幸運兒。 陳叔寶喜歡酗酒,這一點與他是不是隋朝的俘虜沒有關係。好酒色是他一貫毛病。《隋書》說他一次能喝一石灑,隋文帝聽說後大驚。所以下令限制他每天喝酒的量。另外因為陳家子弟比較多,所以隋文帝"分置邊州,給田為業,歲賜衣服發安全之。" 五年之後,陳叔寶沒有被"賜以生金"或"鴆酒"。而是活得好好的,能和文帝一齊爬邙山,還寫了一首馬屁詩: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 "文帝估詔答之。" 從詩的內容看,陳叔寶是真心感激文帝。沒有象南朝時,陳叔寶的老祖宗們一樣,表面上崇禮"有加"或如初,喑地里卻讓人"進生金"或"毒酒"。他這個陳後主在失去江山之後,沒有失去生命。又過了十年時間,隋仁壽四年。陳叔寶病死,他在隋朝整整過了十五年。當時隋文帝已死了,隋煬帝封陳叔寶為大將軍,長城公。謚號:煬! 這是有一個有意思的事,隋煬帝封陳煬帝,兩個皇帝,一對好兄弟!
唐武德元年,隋煬帝至江都。被宇文化及手下縊殺,傳國玉璽為宇文化及所得。宇文化及先立秦王浩為帝。幾個月後,宇文化及自知必敗。他嘆息道:"人生固然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每個人都難逃一死,那怕做一天皇帝,我也甘心啊!所以他殺死秦王浩,在魏縣自立為帝,國號:許。 唐武德二年,竇建德生擒宇文化及,並"謁蕭皇后,哭煬帝盡哀"。同時收取"傳國玉璽及鹵簿禮仗"。傳國玉璽落入到竇建德手裡。 傳國玉璽與隋王朝的相遇,歷二帝、二十六年時間。
夢回盛唐
李淵是唐朝的第一個皇帝,但他是做的現成皇帝。大唐王朝,從開始的謀劃、到實現大唐的夢想,都是李世民一手導演。 李世民沒有做皇帝時,就有人說他是"非常之人,豁達類漢武,神武同魏祖。"隋未天下大亂,煙塵四起。民間演義《說唐》里說當時有六十四路煙塵,說的是反對隋王朝的軍隊,大大小小有六十四支。 李世民經過反覆思考之後,勸說李淵:"今上無道,百姓窮困......大人若守小節,上有嚴刑,下有寇盜,危無日矣!不若順民心,起義兵,轉禍為福,此天授之進也!"《通鑒》 李淵聽得這話,大驚失色。他說:"你怎麼說得出這種話?我要把你送給縣官!"說完李淵拿出紙筆,要寫具表。 李世民說:"我是經過深思之後,向父親進言,如果父親真的要把我送到縣官那兒,我不敢辭死!" 李淵嘆息說:"我怎麼忍心把你送到縣官那兒?不過你再也不能說這種糊塗話了!" 過了幾天,李世民再向李淵進言。李淵說:"你說的事我想了好久。從現在開始,如果我們家家破人亡是因為你,如果有幸能化國為家也是因為你啊!"說完之後,就宣布起義反隋,並立國為唐。
唐武德四年,李世民圍王世充於洛陽。王世充向竇建國求救,竇建國出三十萬大軍救援王世充。讀唐史的人可能知道,竇建德是一個能人。他在名州創建了夏國,自封夏王。他聽從魏徵建議,勸課農桑,很快就把夏國治理得:"境內無盜,商旅野宿。《通鑒》"對處於亂世之中的隋未來說,比較罕見。 武德四年四月,李世民從圍洛陽的軍隊中,挑三千五百精騎,至虎牢關阻擊竇建德。以當時的軍力對比,李世民的舉動,無異於以卵擊石!但李世民用"牧馬計"擊潰了竇建德三十萬大軍,並活捉了竇建德。李世民的手下把竇建德押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責問道:"我對王世充,何豫汝事?" 夏王回答比較松包:"今不相來,恐煩遠取!《通鑒》"我所以來到這裡,是怕你還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抓到我啊!"也就是怕你找不到我,我自已送上門來吧。李世民聽罷,哈哈大笑! 夏王的部分手下逃到名州後,有人建議立竇建德養子為夏王。當時的夏國宰相齊行善說:"今以夏王之英武,平定河朔,士馬精強,一朝為擒,易如反掌。豈非天命?"所以他下令"委心請命於唐,勿復殘民!"應該說是虎牢關一戰,讓夏國所有人輸得口服心服。所以齊行善等人帥百官"奉建德王后曹氏及傳國玉璽"請降於大唐!
唐高祖李淵對這件天下共寶早就夢寐以求了,因為沒有得到傳國玉璽,李淵登基時自製了一個"受命寶",現在真的得到這件夢想中的傳國玉璽,李淵大喜過望,他給這個"傳國玉璽",改了一個名,改璽為寶,自此傳國玉璽便改名:傳國寶。《新唐書》
傳國寶在五代的幾次亮相
唐昭宣帝天佑四年三月,唐東都遣御史大夫薛貽矩到汴城(開封)傳唐昭帝禪位召書於五代第一帝朱溫。當時記錄,是唐昭宣帝宰相張文蔚等人,"奉玉冊,傳國寶(玉璽)至汴。"這是玉璽五代時第一次出場。
玉璽五代時第二次出場,是梁二世友圭,做了半年皇帝後,溫另一子友貞叛亂,友圭自殺於亂軍之中,袁象(不知道是什麼人)取得傳國寶(玉璽)由趙嚴"持詣汴。"交付友貞。
玉璽的第三次出場是友貞坐位十年之後,李存勖叛亂。後唐軍將攻入汴城,梁主友貞問計於宰相鄭珏,珏答云:"原請陛下傳國寶(玉璽),齎送唐營,緩兵計,徐待外援。" 梁主道:"聯本不惜此寶,但如卿言,事果可了否?" 珏府首良久,言:"尚恐未了。"左右竊笑,珏慚而退。自是以後,梁主日夜涕泣,不知所為。一日,他想到卧室中查看傳國寶,卻不見了。已被左右盜送與唐主李存勖了。
五代時,玉璽最後一次出場,是出現在後唐主李從珂身上,其時石敬唐叛亂,兵臨城下,從珂奉曹太后、皇后、次子、及指揮史宋審虔等人,攜傳國寶,登玄武樓積薪自焚。自焚時還出現了感人的一幕,從珂想把整個皇宮都燒毀。次子重美說,如果毀了,新王朝登基又要大興土木了,還是留著吧。所以只是燒毀玄武樓。這是玉璽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出現。它的下落是和李從珂一起,毀於大火,成語"玉石俱焚"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新五代史》
在看到這段記錄後,我請教一些對於玉石比較精通的專家,他們說玉璽雖然玉璽,其實也是一種石頭,如果放到大火中焚燒,是完全可以燒毀的。所以,文化意義上的玉璽早不存在了。當然組成玉璽的分子原子,還在我們的地球上,只不過,它是以其它的、我們不知道的形式存在著,也許它就了你的面前,只是物是形非了。
傳國寶被焚毀了,但關於它的事還沒有結束。五代後晉未年,遼主耶律德光南下,兵臨汴梁城,晉主重貴派延煦,延寶(他的兩個養子)奉降表入賬。同時呈上當時用的傳國寶。遼主其它什麼東西都不看,只是拿著傳國寶,反覆觀看。最後他問延煦:"這印是真的嗎?" 延煦答:"是真的。" 遼主沉呤道:"恐未必吧?"他隨手從案几上取過一片張,寫了幾行字,遞給延煦說:"你回去交給重貴。" 延煦二人反報晉主。晉主見遼主書云:"大遼皇帝付於孫重貴知悉,孫勿憂恐,必使汝有啖飯處,惟所獻國寶,未必是真,既誠心歸降,速將真印送來。"意思是:孫子聽著,首先你不要害怕,大遼肯定有你吃飯的地方,但是你獻給我的國寶是假的,如果你真心歸降的話,快把真的拿出來。 晉主看到這封信,惶恐起來,他想,我家只有這一個傳國寶,怎麼可能是假的呢?他想了好幾天,猛然省悟過來,遼主向他要的是用和氏壁做成的傳國玉璽。所以他立即向遼主彙報。但當時他左右的人基本走光了,所以他只能自已手書:"先帝入洛時,為偽主從珂自焚,傳國舊寶不知所在,想必與之俱燼。先帝受命,旋制此寶,臣僚備知此事,臣至今日,何敢藏寶勿獻?謹此狀聞。"意思是說,玉璽已經和李從珂一起俱焚了,當時許多臣僚知道,我現在到了這種地步,怎麼敢匿寶不獻給大王啊?奏狀送過去,遼主才免了詰問。五代史中的這段記錄,再一次佐證,玉璽已毀於兵禍之中了。
宋以後的幾次傳說。
宋說
李從珂與傳國寶"玉石俱焚""同歸於盡"後,後世還是這斷有人說自已獲得傳國玉璽。比較有名的有以下幾次: 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時,從地下挖出一塊一塊玉印,"色綠如藍、溫潤而澤",玉印頂部有盤坐了五隻螭。經當時權相蔡京等13名學者考證後,認定"真秦制傳國璽"。而實際玉璽頂部有龍,沒有聽說有五隻螭。所以個人認為這隻玉璽可能是個古董,但不會是傳國玉璽。後來也有人考證出,所謂的13名學者考證事件,不過是權相蔡京想哄徽宗皇帝開心的鬼把戲。 公元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宗被掠,所謂的傳國玉璽也被掠走。
流落蒙古說
1294年,傳國玉璽忽現於大都,有人叫賣於市,權相伯彥命人購得,和收繳於各國的印璽,令工匠統統磨平了,賞賜給蒙古的王公大臣們私人刻章。段義發現的這塊玉璽估計也在其中。
金說。
傳國寶流落到後金國的說法,鬧出的動靜比較大。 據說元未,順帝帶著傳國玉璽逃往漠北。明初明太祖曾下令大將徐達深入漠北,目的就是想找回這塊傳國玉璽,結果無功而返。後這塊傳國玉璽流失到後金皇太極手裡。為慶賀這此事件,皇太極下令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宮藏39塊傳國玉璽中,其中有一塊,就是皇太極所得的傳國玉璽,卻被乾隆皇帝鑒定為贗品。這塊玉璽現藏收台灣故國博物館。
正史記載的兩塊仿製傳國玉璽。
根據正史記載,歷史上有人偽造過假傳國寶。《通鑒》記載的東晉時期,北方的燕王俊偽制了一塊傳國寶。這塊寶最有可能就是流落到北宋,變成咸陽人段義發現的傳國玉璽。後來隨徽宗一起流落到金國。
《新五代史》記載,後晉主石重貴獻給遼主耶律德光一塊傳國寶(晉主也承認為仿製品)。這塊玉璽也流落到了遼國人手裡。但是哪一塊流落到蒙古?是哪一塊流落到皇太極手裡?還是存在其它仿製品?這一切也許真的成了千古之迷!
推薦閱讀:
※乾隆皇帝的二十五枚傳國玉璽【25P】
※象徵皇權的傳國玉璽最終去了哪裡?
※終極解密:傳國玉璽來龍去脈
TAG:玉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