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專滅人生巔峰35年
作為一個女導演,許鞍華最難得的是可以玩轉任何類型片,從驚悚片到武打片、愛情片都是拿得起放得下,而且在許鞍華近40年的創作生涯中,四奪金像獎最佳導演,三奪金馬獎最佳導演,可以說是歷史上得金像金馬導演獎最多的一位導演。 而這也不算嚇人,最嚇人的是,幾乎所有華語電影圈你叫得上名的大導演,在跟她同場競技之後幾乎無一例外都被「滅」掉,這其中還有好幾位是憑藉人生巔峰之作獲得提名的,但是很不巧,偏偏遇上了許鞍華。 從1982年拿到第一個金像獎最佳導演,到今年2017年剛好是35年,可以說這35年對許鞍華來說,稱得上是「專滅人生巔峰的35年」。 當然,「滅」的都是別人。
80年代:捧紅劉德華,統領新浪潮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香港電影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邵氏片場經過六七十年代的紅火之後逐漸式微,因為經濟的起飛也使觀眾對於風格相近的古裝片感到厭倦。這時候出現了一批年輕導演,如徐克、許鞍華、嚴浩、譚家明、方育平等從國外學習電影回港的年輕導演,拍出一批風格清新的影片,也就是新浪潮的崛起,而許鞍華正是新浪潮中的佼佼者。同時新藝城、德寶先後成立,和嘉禾並稱80年代的三大電影公司。新藝城、德寶主要拍攝現代時裝片、動作片、喜劇片等符合年輕觀眾喜好的商業影片,和新浪潮作品的個人風格化截然不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許鞍華對影片風格化的堅持從這時候就清晰地表現出來。 1979年,許鞍華憑電影處女作《瘋劫》拿下第17屆金馬獎三項大獎之後嶄露頭角,1981年,她執導《胡越的故事》,獲得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獎;1982年,她執導的《投奔怒海》又成為香港新浪潮的經典力作,並獲得1500多萬港元的票房,刷新本地文藝片票房紀錄。
當年的海報設計相當犀利啊,你能看出這是許鞍華的戲??? 這部影片讓許鞍華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同年跟許鞍華一起獲得提名的導演有:執導《靚妹仔》的黎大煒
張國榮、夏文汐主演的《烈火青春》,導演譚家明
同樣是張國榮主演的《檸檬可樂》,導演蔡繼光
以及執導《敗家仔》的洪金寶 《靚妹仔》有點像這兩年的《雛妓》,可能是黎大煒最好的一部作品;《敗家仔》也可能是洪金寶最好的導演作品,當時德寶即將成立,洪金寶可謂如日中天;還有《烈火青春》、《檸檬可樂》亦都是新浪潮赫赫有名的青春片代表作,但是碰到許鞍華和她的《投奔怒海》,全完。 可以說,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就是一次商業和藝術的混戰,而許鞍華就是在這片混戰中脫穎而出。《投奔怒海》表現出了許鞍華傑出的歷史大格局,寫實風格在一眾商業片和青春片中獨樹一幟,實在是木有辦法。 順便說一句,這部影片在當時讓第一次演電影的劉德華拿到了最佳新演員的提名,雖未能得獎,卻讓他一炮而紅;32年後,許鞍華執導的《桃姐》終於讓華仔拿下奪得金像、金馬雙料影帝。可以說許鞍華絕對是華仔的貴人啊。
1982年,許鞍華讓21歲的小鮮肉華仔初獲金像獎提名
2012年,許鞍華讓51歲的劉德華成為金像金馬雙影帝 90年代:《女人四十》「滅」掉杜琪峰王家衛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香港湧現出太多的厲害導演,可以說90年代是屬於王家衛的,也可以說90年代是屬於徐克的,也可以說90年代是屬於杜琪峰的(請注意這個名字),但意氣風發如他們,在金像獎上遭遇許鞍華時,都有過敗績。 經過80年代商業大潮的發展,90年代的港片進入更精緻更有水準的階段,出現了王家衛這種表現都市年輕人疏離心態的獨特風格導演,也出現了極其作者風格的由杜琪峰為首的銀河映像團隊,還有周星馳、劉鎮偉為代表的無厘頭一派……然而,許鞍華不屬於任何門派、公司,她的作品只代表她自己的風格。
1994年,許鞍華執導的《女人四十》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人生巔峰。 1996年,《女人四十》橫掃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影帝影后甚至男配全部囊入袋中。 同年跟許鞍華一起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有: 《烈火戰車》的導演爾冬陞 《天國逆子》的導演嚴浩 《無味神探》的導演杜琪峰 《墮落天使》的導演王家衛 《烈火戰車》是爾冬陞《新不了情》之後的作品,90年代中期算是爾冬陞的創作高峰,佳作不斷,其中就包括那部著名的《色情男女》,《烈火戰車》是90年代動作片里少有的表現情感到位的佳作,也是當時34歲的劉德華演技突破之作;《墮落天使》是王家衛在《重慶森林》之後繼續探討90年代都市人心態之作,風格比前作更大膽;《無味神探》被譽為銀河映像開山之作,是杜琪峰初探銀河風格的作品。 在這一群才華出眾的男導演中,幾乎很少看到女導演的身影,即使有也只是偶爾獲得提名比如張婉婷、羅卓瑤等,但只有一個許鞍華是巾幗不讓鬚眉,一次一次憑藉過硬的作品贏了一眾男導演。《女人四十》舉重若輕,從一個家庭的故事講盡了人生況味。說人生的苦,說人性的善良,沒有人可以像許鞍華說得那樣透徹。
影后方面,女主蕭芳芳精彩絕倫的演出贏得影后可以說毫無懸念,相比之下,同獲提名的梅艷芳《紅番區》、邱淑貞《不道德的禮物》、葉童《和平飯店》、馮寶寶《不一樣的禮物》幾無勝算。
蕭芳芳獲影后 最讓人驚嘆的是影帝部分,跟69歲老戲骨喬宏同獲提名的有劉德華《烈火戰車》、成龍《紅番區》、周潤發《和平飯店》和周星馳《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都是當紅的大明星,然而最後戲骨勝。
喬宏獲影帝 這還沒完,海那邊的台灣金馬獎也特別愛垂青許鞍華導演。《女人四十》拿下了第32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同年提名影片有《好男好女》、《少女小漁》、《熱帶魚》等,只是在最佳導演這個獎項的爭奪上輸給了侯孝賢的《好男好女》。眾所周知,侯孝賢是台灣電影界的標誌性人物,最佳劇情片的碾壓可能已經是金馬獎展示自己胸懷的最大讓步。 影后方面,蕭芳芳PK掉了伊能靜《好男好女》、歸亞蕾《一壇女兒紅》、劉若英《少女小漁》,這可能是伊能靜和劉若英離金馬影后最近的一次,然而遇到了許鞍華的女主角,只能揮淚再見。 至於蕭芳芳後來又憑藉《女人四十》獲得柏林影后,暫且不表。
1999年,許鞍華憑藉《千言萬語》再獲19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提名 90年代末可以說是香港電影非常難過的階段。97心態還在延續,CEPA政策還未出台,香港電影何去何從可以說是非常迷茫,這種心態一直持續到2002年《無間道》達到了頂峰。同樣90年代末也是香港電影佳作頻出的階段,銀河映像團隊作品的風格逐漸成熟,周星馳開始自己當導演拍了《喜劇之王》,王家衛則去拍了《春光乍泄》來表現港人的迷茫,許鞍華則從《女人四十》的一個家庭再次轉向大格局的政治題材,再出佳作。 同年,跟《千言萬語》角逐最佳影片的競爭者有《細路祥》、《槍火》、《星願》、《暗戰》。其中我們的杜sir有兩部作品同時入圍,而且《槍火》和《暗戰》都算得上是銀河經典之作,尤其是《槍火》,可以說是杜琪峰團隊作戰題材的巔峰之作。
陳果算得上是香港電影的一個異類,從《去年煙花特別多》到《細路祥》,他的作品一直都比較關注現實,風格比較慘烈;《星願》則是唯美純愛的愛情片,那可能是張柏芝最美的幾年。
最佳影片拼的是整體,應該說這幾部片中實力最強的應該是《槍火》,最後《千言萬語》勝在格局,拿了最佳影片,《槍火》拿了最佳導演。 跟許鞍華一起角逐最佳導演的有以下四位—— 杜琪峰《槍火》 張艾嘉《心動》 林嶺東《目露凶光》 杜琪峰《暗戰》 最後,《千言萬語》拿下了最佳影片,獲得雙提名的杜琪峰則最終憑藉《槍火》拿下了最佳導演,但是,這也是他四遇許鞍華唯一的一次勝績。(心疼杜sir一秒鐘)
隨後,在第3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上,《千言萬語》一舉奪得最佳劇情片,許鞍華也擊敗林嶺東《目露凶光》、張作驥《黑暗之光》、陳德森《紫雨風暴》贏得最佳導演,最激動人心的是李麗珍憑藉此片洗白,擊敗梁詠琪《心動》、朱茵《生命楂fit人》和李康宜《黑暗之光》拿下了金馬影后,我要是李麗珍不得一輩子感激導演。
2000~2009年:《天水圍》連滅吳宇森葉偉信陳木勝杜琪峰 2000年之後的許鞍華可以說是越戰越勇:2008年,許鞍華帶來洗凈鉛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一舉獲得第28屆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
2000年之後的港片格局可以說變化很大,一方面香港本土市場緊縮,另一方面,2003年開始CEPA政策之後,許多港人導演開始北望神州,更多地開始北上尋求合作。陳可辛2005年來內地拍了《如果愛》,徐克2005年來內地拍了《七劍》,遠去好萊塢發展的吳宇森也在2008年來內地拍了《赤壁》,「港片不港」可能是那幾年裡關於港片談論最多的話題,香港導演和內地公司以及導演的早期磨合也是花了不少工夫。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許鞍華也來內地拍了《玉觀音》和《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這兩部作品口碑不一,也算是和內地磨合期間的作品。
之後,許鞍華想拍純香港本地題材《天水圍的日與夜》,但因香港本土市場的萎縮,找不到投資,最後是王晶掏了一百多萬港幣完成了這部極其簡練純粹的《天水圍的日與夜》。
同年的導演競爭者有—— 葉偉信《葉問》 吳宇森《赤壁》 陳木勝《保持通話》 杜琪峰《文雀》(誒?杜sir你又來建設國家啦?)
《葉問》是當年的最佳電影,這應該算是葉偉信目前為止最人生巔峰的作品,也是他最接近最佳導演的一次;杜琪峰講究趣味的《文雀》再度入圍,堪稱精巧優雅;陳木勝的《保持通話》也是警匪片中的高水準製作;吳宇森的《赤壁》也是當年引人矚目的巨資之作。然而,這四部作品最終都輸給了投資不過一百多萬港幣的《天水圍》。
動作片、警匪片、古裝片都輸給了一部近似於紀錄片般的低成本製作,《天水圍的日與夜》延續的是許鞍華在《女人四十》時曾表現過的對生活的理解,就像她拍的紀錄片《去日苦多》的片名一樣,日子漫長,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是需要深思的。
爾冬陞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看了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我很感動,她只用了120萬港幣。一般人要拍天水圍都會拍人性的扭曲,許鞍華卻把善良拍進去了,非常不容易。拍了那麼多年戲,我老覺得,只有徐克跟許鞍華兩個是拿電影當生命的,很執著,他們生活里沒有別的東西。」 對電影的堅守和對香港的熱愛是許鞍華導演的人生態度,應該說金像獎也是對許鞍華這多年的堅持給予了深刻的理解和肯定。
鮑起靜憑藉《天水圍的日與夜》奪得第28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她也是許鞍華成全的又一位影后。 2010年以後:《桃姐》「滅」徐克姜文 2012年,一部看起來很文藝且沒人以為會賣的《桃姐》創下7000萬的內地票房,並在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橫掃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again。
同年最佳導演競爭者有——
2012年是內地電影市場逐漸擴大的一年,香港導演紛紛在內地趟出一片新天地。《龍門飛甲》票房5.4億,《讓子彈飛》票房6.5億,成龍的《十二生肖》8.8億,之後的《泰囧》12.7億票房,這時候已經不怎麼有人再提香港電影港不港這茬了,大家關注的都是不斷刷新的票房紀錄。《桃姐》的7000萬在這些億萬票房面前好像不算什麼,但它作為一部文藝片,也真算得上是一次意外突破。 杜琪峰因《奪命金》再提名導演獎,《奪命金》結構精巧氣氛緊張,算是杜琪峰近幾年作品中比較不錯的一部;徐克自《黃飛鴻》之後也已經十多年沒得獎,《龍門飛甲》算是銳意進取研究3D技術,徐克等於又當了一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且效果很不錯;庄文強麥兆輝聯手打造的「竊聽風雲」系列第二部可以說是全方位超越上一部,「金字招牌」日漸穩固;姜文的《讓子彈飛》在那一年更是是勢如破竹,票房和口碑都非常驚人,當時甚至很多人預測,2012年的金像獎很有可能會少有地將最佳導演獎頒給一位非香港導演。 最後這些猜測都被許鞍華給顛覆了,那一年,《桃姐》大勝直男戲,杜sir也被「三振出局」。 《桃姐》取自真人真事,又是一個非常個體的故事,但它又走得非常深,能夠直抵人心。許鞍華在小的個體和大的政治歷史題材之間的來回跳躍是經常的,對生命經驗的深入理解和對大時代的特殊視角總是讓她的作品具有特別的力量。
同年,《桃姐》又在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上拿下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女主角,這次她「滅掉」的是——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 張猛《鋼的琴》 姜文《讓子彈飛》(金像金馬都敗於《桃姐》。。。) 2014年,許鞍華執導的《黃金時代》雖然爭議頗多,但依然奪得第34屆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同年導演競爭者有——
這一年是庄文強&麥兆輝的《竊聽風雲》系列第二次在金像獎「遭遇」許鞍華,二次都落敗;陳可辛的《親愛的》聚焦內地拐賣兒童題材,可以說聞者落淚聽者傷心,陳可辛是北上的香港導演里非常成功的一位,對內地的人文環境、社會熱點等都有自己獨到的觀察,這是他第一次敗給許鞍華。 《黃金時代》是許鞍華繼《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這兩部非常個人題材的「小作品」之後再次對準了大歷史,許鞍華的民國情懷又一次得到了釋放。
同年,《黃金時代》又拿下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同年競爭者包括: 趙德胤《冰毒》 刁亦男《白日焰火》 王小帥《闖入者》 婁燁《推拿》 至此,許鞍華已經4次奪得金像獎最佳導演,3次金馬獎最佳導演。 許鞍華牛就牛在,年輕的時候格局就大,上了歲數以後依然能夠堅持藝術品質,可以說同期的導演都在變化,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都在尋求作品契合市場,甚至毫不掩飾北上撈金的訴求,這或許也無可厚非,但在這樣的形勢下,像許鞍華這樣從始至終保持作品品質和初心的導演,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2017年,70歲的許鞍華又帶來了她的新作《明月幾時有》,這部集結了幾大影后與當紅小生的影片,作為獻禮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作品,又是一部大格局的作品。70歲的許鞍華還在堅持著她的電影人生,而作為觀眾,也沒有理由不對這樣一位導演繼續保持期待。就如一位影迷所說:「喜歡許鞍華導演本人及她的作品,喜歡她小孩兒般的性情,喜歡她每部作品的用心與真摯,這些在《明月幾時有》里再次體現,讓人更愛她。可能我以後會喜歡其他的導演,但她是我永遠敬重的那個,因為她永遠在進步。」 綜上所述,《明月幾時有》絕對是2017年不應該錯過的一部華語片,保不齊明年金像金馬獎又見許鞍華導演各種提名各種橫掃,現在不去看,到時別後悔喲。
--END--
推薦閱讀:
※六奪最佳導演的她說:「人應該有抗拒哪怕是最好東西的權利」
※從看到這張照片的那一刻起,我的眼淚就沒停過
※《明月幾時有》片名是不是真的很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