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書中所見的乞巧節習俗
農曆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又稱作七夕節、女兒節。分隔天河兩邊的牛郎、織女於每年這一天晚上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千古流傳,家喻戶曉。敦煌文書《大唐新定吉凶書儀一部》(編號S.6537):「七月七日,牽牛、織女以此日會於河漢之間。」其實,牛郎、織女本是星宿之名,牛郎星為天鷹座α星,織女星為天琴座α星,二星隔銀河相望,在七月夜空中顯得分外明亮奪目,每每引起人們的浮想遐思,七夕鵲橋相會的故事也就應運而生。考之史籍,早在《詩經·小雅·大東》中即吟詠此二星。《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更是以其真摯的情感、平直生動的語言,牽動了人們的幾多情思,寄託著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嚮往。乞巧節風俗約自秦代成形,迨及唐宋其風更甚。 卷帙浩繁的敦煌文書中留下了不少有關乞巧節習俗的記載,顯現了唐宋時期豐富多彩的乞巧民俗活動盛況,彌足珍貴。其主要節日習俗有: 1.庭院設供。每逢乞巧來臨,人們都要將庭院洒掃乾淨,院中張掛錦彩,陳設香案,獻供花果飲食。唐代陳鴻《長恨歌傳》:「秋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秦人風俗。是夜張錦繡,陳飲食,樹瓜花,焚香於庭,號為乞巧。宮掖間尤尚之。」《文苑英華》卷794附《麗情集》:「七月,牽牛織女相見之夕,秦人風俗。是夜張錦繡繒綺,樹瓜花,陳飲食,焚香於庭,謂之乞巧。三拜畢,縷針於月,衽線於裳。」敦煌《七夕乞巧詩》(編號S.2104)中一首:「七月佳人喜夜情(晴),各將花果到中庭。為求織女專心座(坐),七巧樓前直到明。」 2.穿針乞巧。早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即記此俗:「七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天寶遺事》:七夕「妃嬪各執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敦煌《雜抄一卷》(P.2721):「七月七日何謂?看牽牛織女,女人穿針乞巧。」《七夕乞巧詩》中另一首:「乞巧望天河,雙雙並綺羅,不猶(憂)針眼小,只要月明多。」七夕之夜,婦女們對著新月穿針,展示技藝,乞巧求福,順利穿過者為得巧。當然所穿之針並非通常的縫紉用針,而是專門製作的多孔之針,或用名貴的金、銀、鍮石(黃銅)等材料製成。魏晉以前多為五孔針和七孔針,盛唐以來皆用九孔針。有些人家還專設針樓,或曰乞巧樓、七巧樓,庭院中設乞巧台,專供穿針乞巧之用。《時文規範》(S.2832):「七月七日,屬以蟬方噪樹,鵲正填河,牽牛渡銀漢之辰,織女上針樓之夜。」上引S.6537文書「節候賞物」一節記載:「七月七日賞金針、織女台、巧果花、爐餅。」 織女台即乞巧台。 3.拜月祈願。七夕之夜,人們均可在月下祀拜祈願。相傳是夜牛郎、織女銀河相會時天門開啟,於此時祈願是最為靈驗的。七夕祈願最有名的例子應是唐明皇與楊貴妃之事。《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不僅皇室如此,民間七夕祈願亦盛,人們所祈之願當然並不限於愛情,凡與切身利益相關者均可拜求。敦煌《雲謠雜曲子共三十首》(P.2838)中專有一首《拜新月》:「況當秋景,蓂葉初敷卉,向登新樓上,仰望蟾色光遲回,願玉兔影媚明鏡匣,參差斜墜橙波美。猶怯怕銜半鉤耳,萬家向月下,祝告深深跪……」秋日蓂葉初敷、半鉤新月之時,正是七夕之夜,千家萬戶仰望蟾色,跪拜新月,祈求未來的美好。 4.求賜良緣。未婚男女每逢七夕總要設案祈禱,乞求天賜良緣。《五更轉》(S.1497)通篇以詩文的形式,分為五個時辰(五更),描述了七夕之夜唐代少女盼望與牛郎相會的心境。詩云:「每年七月七,此時受夫日。在處敷塵結交伴,獻供數千般。今晨連天暮,一心待織女。忽若今夜降凡間,乞取一教言。」在七夕「受夫」之夜,首先希望織女出現,能給以教誨,而縈繞在少女心頭的是與牛郎的會晤。看著流星不時地划過夜空,總能激起少女們怦然心動,「奔逐向前迎」,以為真的是牛郎降臨了,可總是一次次落空,「不知牽牛在哪邊,望作眼睛穿」。在焦灼不安的等待中,從一更天一直等到五更天,「哪邊見牽牛?看看東方動,來把秦箏弄」。在東方欲曉時分,只好藉助秦箏來傾訴自己的滿腔幽怨。「看看到來秋」,期盼著來年今夕能如願以償。少女心中盼牛郎,兒郎所求的自然是像織女這樣的女子,故而後世又將七月七日稱作「情人節」。 5.宴飲賦詩。除牛郎織女相會外,七月七日還是魁星老爺的生日。魁星俗稱文曲星,主文章、文運,尤為讀書人景仰崇拜。為之七夕之夜讀書人還要祈拜魁星,其中宴飲賦詩為不可或缺的內容。節日賦詩,既可娛樂身心、溝通感情,又可展示才華、切磋交流,遂成風氣。《全唐詩》中即輯錄大量文人的七夕詩作,如唐高宗時陸敬、沈叔安、何仲宣等就曾應制各作《七夕賦詠成篇》,唐高宗本人亦有《七夕宴懸圃二首》。上引《七夕乞巧詩》即是敦煌七夕宴飲儀式上的一組賦詩,該件文書的序言中即說得清楚:「是千門求富之辰,乃巧女七夕之夜。輒奉諸賢,寧無誰思,遂述七言。」當夜「諸賢」在座,一起飲酒賦詩,共度良宵,情趣盎然。 上述習俗有些一直流傳至今。如今天甘肅的一些地方,仍流行著七夕之夜設香案、陳瓜果、拜織女、即興作詩,以及「迎巧」、「占影測巧」、「送巧」、供奉紙糊的「巧娘娘」等活動。鏈接>>-------------------------------------------------- 乞巧溯源 農曆七月七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喜蛛乞巧,漂針乞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乞巧用的針有雙孔、五孔、七孔、九孔各種。七夕晚上,姑娘們在月光下穿針,誰先穿過,誰就能「得巧」。乞巧節還有拜月、七姐會、儲水、廟會、曬物、聽悄悄話、沐浴等活動,因各地習慣不同而相異。 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乞巧的習俗大約在漢代就有了,後來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相結合。古代文獻中有關乞巧最早的記載見於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牛郎星、織女星在文獻中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直到曹魏之際才漸漸將牽牛織女星人格化,並逐漸增加內容,使得故事日益豐滿。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見於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梁朝七夕乞巧的風氣特盛,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將乞巧與牛郎織女相會結合到一起:「常見道書云:牽牛娶織女,借天帝錢下禮,久不還,被驅在營室中。天河之東有織女,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並成 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推薦閱讀:
※單人單車94天環遊中國第六章下:魔鬼城有個坑
※第二屆敦煌文博會!我們準備好了!
※【致敬經典】盛世的錦繡衣冠,你亮瞎了我的眼
※去敦煌那些是不可錯過的?
※城視窗|常沙娜:一生緣 敦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