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不懂的方言排行榜 2011年05月08日
BEYOND樂隊讓內地聽眾逐漸接受了粵語,許多人覺得粵語歌比普通話版要好聽每到一個新的城市,你都能聽到新鮮奇特的方言,這是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的有趣現象。中國有超過八十餘種不同的方言,這還不包括少數民族語言和少數民族方言,我們根據難懂的程度,選出了以下十大最難聽懂的方言,有很多可能比英語還難懂,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話吧!排名第一:溫州話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這裡所說的鬼話並不是侮辱溫州人的意思,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繫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繫,而日本鬼子的情報部門,總是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所以說鬼話並不是說溫州人說的話是鬼話,而是日本鬼子聽不懂的話。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溫州話有多麼難懂。難懂指數10,上口指數1排名第二:廣東話廣東話可以說現在是流傳廣泛,很多人都會說幾句簡單的廣東話,但是我把廣東話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廣東話不只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廣州的公交車上都是先用廣東話再用普通話進行報站的,有些廣東人包括香港人甚至聽不懂普通話,這足以說明廣東話與普通話的差別之大,而且廣東人很保護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們都會盡量使用自己的方言。難懂指數9.5,上口指數3排名第三:閩南話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難懂指數9,上口指數3排名第四:蘇州話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人說「不」為「弗」,句子結尾的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人們聽見蘇州話會有一種親切感。蘇州話歷來被稱為「吳儂軟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女孩子說來更為動聽。在同屬吳方言語系的其他幾種方言中,等都不如蘇州話來得溫軟。有句俗話說寧願聽蘇州人吵架,也不聽寧波人說話,充分說明了蘇州話這個「軟」字。但是蘇州話音調好聽,但是意思難懂,有一位朋友,在上海一年就能說一口非常正宗的滬語,但要跟人學幾句蘇州話就真的是不知所云了。難懂指數8,上口指數4排名第五:上海話我來上海兩年了,由於沒有下苦功夫去學習上海話,至今只勉強能聽得懂為數不多幾句的上海話,只會說說儂好,阿拉幾個最基本的「上海單詞」。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以及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我個人認為上海話還是比較好聽的,最近我專門找了個上海朋友,加強培訓我上海話,看看靠了三次才通過英語4級的我,能用多長時間才能學會上海話。難懂指數7.5,上口指數6排名第六:陝西話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相傳漢字為「文字初祖」倉頡所創造。倉頡是陝西寶雞人,出生於五帝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了。所以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今人溢於言表的真情實感。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義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曾經有個同事是山西人,每次她給在老家的男朋友打電話時總是說陝西話,開始因為我們聽不懂,所以也不避著我們,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她給男朋友打電話說悄悄話只能背著我們打了。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6排名第七:長沙方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與普通話距離較小。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個出偉人的地方,而且《紅樓夢》裡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語境。難懂指數6,上口指數6排名第八:四川話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辭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由於四川人口眾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讓很多人熟知。只要語速不過快,四川話基本上還是都能夠聽懂的。難懂指數5,上口指數6排名第九:山東話山東膠東半島的城市說話發音和東北的大連話相當接近,一般人都能夠聽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濰坊等內陸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澀難懂了。山東話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很土,但是聽長了就會感覺到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通過這濃厚的山東味體現出來,別忘了當年孔子孟子說得也都是山東話啊!難懂指數4,上口指數7排名第十:天津話天津話可以說從骨子裡就透著那種天津人的幽默,相聲藝術經常使用到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基本上沒有什麼讓人聽不懂的字詞,但是由於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差別很大,要是說話語速過快,還是讓人聽不懂。難懂指數3,上口指數7【即時通會員如是說】方言是民族、地域多樣性的體現,應該去保護,而不是一味地讓大家只講普通話。就好比各地都有標誌性的建築和風景,如果都改造成一樣的,那豈不無趣?——陳世傑我認為難懂的方言,只在浙江、福建、兩廣、海南、江西,還有江蘇、安徽、湖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區,其他地區的方言都屬於北方語系,都能聽懂個大概(說的慢的話)。特別是福建浙江和兩廣這些地方,每一個縣的方言都不一樣。這個形成的歷史背景我不是很了解,但覺得挺神秘的,一直想研究下是怎麼回事。作家其實都是用方言在寫作,看看賈平凹和蘇童的區別,就很好我說的方言寫作。方言的存在保證了文化的多樣性。其實其他國家也有方言,據說北海道的方言,東京人也聽不懂。據說英國人、美國人和澳洲人的英語,差別也不小。據說拉丁語系的國家,雖然不是同種語言,但可以交流,我覺得類似四川話和湖南話的區別。據說廣西人和越南人可以對話。據說朝鮮語還保留很多漢語發音。總之,語言是門學科,仔細了解,我們會推翻很多之前的認知誤區。——馬超普通話是玫瑰,方言是奇葩。我們民族的大家庭,在促進提倡普通話的前提下,方言的豐富多彩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栗彥卿福建溫州的話真是難懂,然後是浙江的吧。總體來說北方地區的方言的還是很好懂的。——義君保護方言,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一起把方言也宣傳宣傳,讓全國人民溝通無障礙。希望普及方言,哈哈,PK的時候也不至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果不去保護,宣傳,讓更多人知曉,很多的方言已經消失。——張小妞既要保護方言,又有推廣普通話,看起來兩者很矛盾,實則是統一的關係。對於官方和真實的會議活動我們必須用普通話這是前提,對於一些藝術作品我們一定要鼓勵方言傳承,這就是傳統文化和文化大發展的關係,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倪衛校要說中國的方言,真的是一大財富!很多地方甚至村與村之間的語言都不同,我們株洲就有幾種說法,還不算縣級市的。有時候會覺得方言很有趣,說家鄉話的時候也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普通話大家都應該掌握,但是不要把我們的方言給丟了!——汪蘭方言是一個地方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應該儘力保護好它。同時也要普及普通話,消除溝通障礙。——程鵬麗呵呵,確實比外語還難懂,搞不清狀況根本,尤其是廣東話!——李斐還是河南話好懂,到哪兒都不存在溝通問題。我聽過的最難懂的方言是廣西話,話說當年人家都用廣西式普通話給我交流了,但是我還是聽不懂,悲哀呀。——李特頭一次聽說,方言都被用做敵特活動了,夠新鮮的。北方語系都算是比較好懂的,基本無障礙。「車同軌、書同文」的普通話這麼一普及,各地的同胞基本都能交流了。但我覺得,普及普通話和保護方言是可以並行不悖的,方言承載了地方的歷史與文化,理應保護才是。——西銘有一次坐公交,聽到有人用外語交流,不禁投去讚賞的目光。下車後跟朋友說,現在的人外語說的真好。朋友不解,問我何出此言。我說就剛剛車上的兩人,外語說的多好啊,聲音渾厚有力。朋友說,什麼外語啊,人家那是方言。方言是種有趣的文化,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下個東北二人轉聽聽,心情一下就多雲轉晴了。——嚴顏我個人喜歡聽廣東話,不太喜歡長沙話和北方的方言。一個太霸道,另一個太卷。——林冉冉方言排行榜,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第一,在不違背普通話作為標準漢語的前提下,作為方言可以普及和被發揚光大,地方歷史和文化得以傳承和保護;第二,56個名族,34個省市自治區,不同的地域文化齊綻放,相互融合,是名族文化的精彩篇章;第三,多一種方言,多傳遞一份快樂,何樂而不為。——劉鵬飛總體來說,南方方言比之北方方言來說比較晦澀難懂。傳說中十里不同音的南方地區說起話來簡直算是一門外語,越靠南的地方方言口音越複雜,聽起來也越艱難。東北方言隨著趙本山的小品被全國人民所熟悉,天津話因為相聲也不算晦澀,看起來,真正難懂的還是抑揚頓挫、聲調比較多的南方話。個人認為,粵語和福建話最難懂。——胡倩在北京生活,偶爾遇到幾位老鄉,竟然一時語塞,說不出話來,最後還是通過普通話完成交流,匆匆離去。——小王方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中華文明發展的結晶,應當予以保護。但如果刻意去強調本地方言的重要性的話,現在看來,只能說你自我意識濃厚,或者說是對外來文化的本能防禦。從秦始皇開始統一語言文字開始,也就預示著歷史的發展中語言的統一也是遲早的事情,因為統一的語言更利於人們的交流和思想認識的表達,也就更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連少數民族都願意學習標準的漢語,就是渴望進步的表現,就如同曾經的我們學習英語和現在的老外熱衷於漢語一樣,人都希望通過簡單通俗的方式獲得更加先進的文化知識,一個民族也同樣如此。如果我們僅僅熱衷於方言的話,那麼我們的希望能有多大呢?有些領導幹部就喜歡講方言,其實這並非是個好現象。——侯昌朝方言是一種文化,應當提倡保護,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有合適它生長的土壤,「橘生於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如果文化離開孕育自己生長的土壤,必將長出畸形的枝幹和酸澀的果實。普通話必須普及,方言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也不能放棄,但是必須要分清孰重孰輕。國家的統一和諧,實現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必須依靠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如果兩個中國人站一起說話,彼此說什麼都不知道、不明白,豈不是笑話。方言作為一種地方特色文化傳承的工具,並不需要特別保護,如今工作的重中之重,還是把普通話更好的普及,以便更好的建立和諧社會。——張文超是生在北方的緣故還是什麼,其實這些話都接觸不多,家裡的方言總之是離普通話要近著很多,只有少數特殊辭彙而已。接觸多的是四川話,可是也沒覺得有太難。語言總是需要生活的環境熏陶才是好的罷。——楊文努力學習白話中,哈哈。——楊菁身為會說閩南話的人表示毫無壓力——其實這個榜單只排了很少的方言,光是福建各地的方言,就夠秒殺這個排行榜上的許多「話」了。比如福州話、莆田話、客家話,還有據說隔個村子都可能不一樣的三明話……——夏陽我覺得,我們那的話,也是相當難學的。安陽離我們不過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完全聽不懂我們那的話。而且我們這個小小的縣城下面的各個鄉鎮、村莊的話,也都不太一樣。可能是因為我們在大山的深處,與世隔絕,演變的比較慢吧。也是非常古雅的,常常會用到古文里的字。不過,現在想不起來,說普通話久了,說家鄉話就會生疏了。所以,我們這代人的家鄉話說的都不太地道了。感覺很快就會消失一樣。懷疑巴別塔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建好,到時,人類是否還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龍在天我很喜歡學其他省的方言,覺得這很有趣,方言代表一個地方的文化,我自己就是講粵語的,深感粵語的實用性和欣賞性之大,有時候看國外的電影,裡面的中國人往往講的不是普通話而是粵語,這說明粵語傳播之廣泛,去到國外還能使用。去不同地方旅遊,給我最大的文化衝擊首當其衝的就是語言的不一樣,比如西北方言給我的感覺就是後鼻音很重,一聽就給我一種西北粗獷的感覺。去年廣州發生捍衛粵語和普通話地位之爭,不少人反對電視台的推普廢粵主張,我也十分反對,所謂文化多樣性,我們應該保留尊重文化多樣性,在保存發揚方言之餘,也掌握好普通話,這樣全國人民的溝通才能和諧啊。——高欣婷可悲的中國,從秦始皇統一語言文字已幾千年,至今還未解決這個簡單的問題,原因就是因為普通話的推廣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有些方言根本和普通話背道而馳,根本無法聽懂那些方言在講的是什麼。溝通的工具首先就存在著問題,如何實現民族融合,中國統一?連基本的溝通都無法達到,如何建立和諧社會呢?——張文超
推薦閱讀:
※2011年留言集錦《一》
※董易林老師聊2011年下半年生肖運勢
※屬虎人的2011年運程
※2011年開光吉日查詢
※2011年桃花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