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評「經濟人」假設

李光遠

西方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可以這樣簡約地表述:在經濟活動中,每個人都只是理性地追求著自己的利益;通過自由交易,雙方和社會都受益。

關於「經濟人」假設最早較完整的論述,見於亞當·斯密(1723—1790年)的《國富論》。他的主要論點包括在下面這幾段話中:「任何一個想同他人做交易的人,都是這樣提議的,請給我那個我想要的東西,你就能得到這個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每一項交易的意義。正是用這種方式,我們彼此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的東西。我們期望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夫、釀酒師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我們不是向他們乞求仁慈,而是訴諸他們的自利心;我們從來不向他們談論自己的需要,而是談論對他們的好處。」「的確,通常他既不打算促進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麼程度上促進那種利益。……有一隻無形的手引導著他去儘力達到一個他並不想要達到的目的。而並非出於本意的目的也不一定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斯密所描述的這些人們的心態,被他和後來的經濟學家當作人所共有的心態。他們認為:人人都理性地謀求自己的利益,在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自然會帶來社會普遍的利益。這是憑常識就可以斷定的事實。經濟學應把它作為無需證明的公理或假設,以之為立論的基礎和前提。斯密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經濟人」的概念和「經濟人假設」這個命題,但是他論述了「經濟人」假設內涵的全部三個要點:個人自利心、個人理性、市場自由(看不見的手)。儘管200多年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經濟人」假設多有不同的詮釋、修正、補充,爭論一直不斷,但是,絕大部分爭論都只是圍繞著怎樣把斯密講的這三個要點界定得更周全、更準確。例如:是否應該把個人利益範圍擴大到非物質領域,把一些精神追求包括進來;追求「最大化的」還是「可滿意的」利益較為現實;利己心是否有時也包括利他的因素;個人能否具有完全的理性,還是只有「有限理性」;個人能否得到足夠的信息以做理性的判斷;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怎樣支配個人行動;如何評價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是否需要有看得見的手(政府的作用)與之相配合,等等。本文開頭的表述大體上概括了斯密的思想,也考慮到後來的議論,可看作是一些不同版本的表述的最大公約數。

崇尚個人的利益、理性和自由,這對於以人身依附和等級製為特徵,神權至高無上,個人被極度貶低的封建社會來說,是思想的巨大進步和解放,是新興資產階級掙脫封建枷鎖,開闢新天地的呼喊。這種新觀念醞釀於14世紀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光大發揚於17世紀到18世紀的啟蒙運動。斯密接過這個思想運用於經濟研究,使他成為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人。對資產階級經濟學來說,「經濟人」假設是有用的,藉助它可以合乎邏輯地說明一些市場經濟的現象,引出一些經濟學的「原理」。例如,拿供求決定價格的「原理」(這個「原理」貫穿於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全部理論,被用來說明一切種類的交易行為,極受看重,以致有人不無根據地調侃說,一隻鸚鵡,只要學會說供給與需求這兩個詞,就能成為經濟學家)來說,怎樣解釋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這個現象呢?買者和賣者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是一種合乎邏輯的解釋。

馬克思主義重視個人的利益、理性與自由,認為「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社會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對於配置各種生產資源,市場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個人的利益、理性和自由,理應受到尊重。「經濟人」的思想,對於我們認識和處理與市場交易有關的各種經濟問題可以有所借鑒。但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發現和闡明人類各種社會經濟形態(特別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共同的和特殊的經濟規律為己任,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歷史觀和方法,而不能把「經濟人」假設當作立論的前提和出發點。應該看到,這個假設只是從一個角度部分地反映市場交易特別是資本主義市場領域中的一些現象,不適用於這個領域以外的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即使對於如何認識整個資本主義經濟來說,這個假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缺陷,會引人走入歧途。

一、「經濟人」假設背後隱藏著一個沒有說出來的假設或前提,即社會實行普遍的私有制,人人都是私有者

  斯密的論述,是對他所面對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現象的觀察和思考,他研究怎樣增加這個社會的財富,卻沒有意識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到滅亡的歷史過程。當他的論述被推崇為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時,資本主義私有制永恆存在、天然合理的觀念就自然而然成為全部資產階級經濟學不需要論證和說明的公理。馬克思寫道:「國民經濟學從私有財產的事實出發,但是,它沒有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它把私有財產在現實中所經歷的物質過程,放進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後又把這些公式當作規律。」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這個根本缺陷,也是「經濟人」假設的根本缺陷。

二、「經濟人」假設試圖用主觀動機來說明客觀存在,強調追求利益的主觀動機,迴避利益範疇的客觀性,因此,不能對資本主義經濟作出科學的說明

  馬克思主義並不否認個人利益或私人利益,也不否認追求這種利益的動機,但是更強調利益範疇的客觀性質。馬克思說:「私人利益本身已經是社會所決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會所創造的條件下並使用社會所提供的手段,才能達到;也就是說,私人利益是與這些條件和手段的再生產相聯繫的。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內容以及實現的形式和手段則是由不以任何人為轉移的社會條件決定的。」這些論述揭示了,關鍵不在於個人追求自己利益的主觀動機,而在於處於不同社會條件下的人們客觀上有著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利益和實現利益的手段。例如,不論各個人有怎樣的動機,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只能以工資的形式得到勞動力的價值,資本家以利潤的形式無償佔取剩餘價值,地主則以地租的形式從資本家那裡分得一部分剩餘價值,這些都由客觀條件決定,不能由個人動機來說明。因此,經濟學要成為科學,關鍵在於研究客觀條件決定的各種不同的利益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矛盾。資本主義經濟中,最重要的利益關係是剩餘價值生產和分配的關係。但是,資產階級經濟學著作從「經濟人」假設開始直到最後一章,始終迴避這個問題,從來不談資本家如何剝削工人,剩餘價值從何而來,怎樣分配。因此,儘管他們對於資本主義許多經濟現象可以作出某種解釋,但從總體上看,不過是對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辯護。

要科學地說明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和規律,不能從人的頭腦里找答案。關鍵不在於人的動機和理性,而在於客觀的現實的生產關係。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基本的生產關係就是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矛盾。這個矛盾,是處於不同經濟地位的兩個階級的根本利益的對立,無法從個人的利己心和理性找到解釋,更不能靠看不見的手來解決。馬克思寫道:「我們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吧: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困。」與此相對應,資本家的財富越積越多。馬克思深入分析了這個矛盾的各個方面(起初概括地稱為「勞動異化」),並據此確定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中心。他寫道:「資本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它必須成為起點又成為終點。」由於資本的增殖多表現為貨幣的增加,而貨幣是商品交換髮展的產物,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所以,馬克思的研究從分析商品內部的矛盾開始。從此展開,一步一步揭開了在商品等價交換的掩蓋下,資本家怎樣無償佔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秘密,說明了資本的本質和運動,揭示了資本主義終將走向滅亡的客觀規律。三、「經濟人」假設迴避商品關係的內部矛盾

馬克思沒能看到後來的經濟學家們關於「經濟人」假設的議論,但是顯然注意到了斯密的有關說法,並曾給以評論。在1857—1858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草稿)中,講到「資產階級社會的一般特徵」時,馬克思先說,「一切產品和活動轉化為交換價值……每個人的生產,依賴於其他一切人的生產」,「這種相互依賴,表現在不斷交換的必要性上和作為全面媒介的交換價值上」。接著不指名地轉述斯密的說法,「經濟學家是這樣來表述這一點的:每個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僅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這樣,也就不知不覺地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務,為普遍利益服務」。在這裡,馬克思揭示出商品生產者相互依賴這種客觀的經濟關係,拿來與斯密關於追求自己利益自然會有益於社會的說法相對照,用客觀現實來檢驗經濟學家的表述。學習過《資本論》的人都知道,商品生產者相互依賴關係的根源在於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進一步說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即勞動的私人性和社會性的矛盾(這個矛盾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發展為私人佔有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這裡孕育著商品賣不出去的困難,甚至經濟危機的萌芽。所以,馬克思著力研究這種依賴關係的原因、意義和帶來的問題,而不是抽象地討論利己的動機會有什麼結果。從總體上說,商品交換關係充滿了矛盾、競爭、衝突,並非個人利己心和理性所能解釋。因此,馬克思接著評論說:「關鍵並不在於,當每個人追求自己私人利益的時候,也就達到私人利益的總體即普遍利益。從這種抽象的說法反而可以得出結論:每個人都妨礙別人利益的實現,這種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所造成的結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在這裡,馬克思提醒人們應該看到的更重要的客觀現實是:相互依賴的商品生產者們在激烈競爭中互相爭奪,互相妨礙,甚至會導致經濟全面破壞,如經濟危機那樣。這是從利己必然利他的抽象假設出發所無法說明的。

四、「經濟人」假設掩蓋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區別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四章講勞動力的買和賣的時候,揭露了「經濟人」假設的欺騙性。按照「經濟人」假設的邏輯,勞動力的買者與賣者(即資本家與工人)和其他商品的買者與賣者同樣是追求自己利益的「經濟人」,同樣進行著利己會利他的交易。勞動者從事勞動的能力與勞動者身體不能分離,勞動本應是勞動者的生命活動,把這種能力說成是一種財產,是資產階級學者的一大發明(儘管他們還沒有明確區分勞動和勞動力這兩個概念)。這個發明可以說是「經濟人」假設把無產者和資產者都看作一樣的私有者的理論根源。早在17世紀末,英國的哲學家兼經濟學家J洛克(1632—1704年)就提出了這個觀念。他說人是「他自身及其活動或勞動的佔有者」。虧他想得出來!斯密更進一步,說:「每一個人對他自己勞動的所有權是所有其他財產權的原始基礎,是最神聖不可侵犯的。一個窮人的世襲財產,就是他雙手的力量和技巧。」資產階級把勞動力說成勞動者的財產,比奴隸主和封建主把勞動者本人(及其妻子兒女)當作財產,是歷史的進步。但是,資產階級這樣說不過是為自己爭取自由購買勞動力的權利,使勞動者能夠「自由地」把勞動力賣給他們,以便無償地向他們提供剩餘價值。所以資本家從來不把他自己身體里也具有的勞動能力當作財產,而是逐日任其在閑置中自然消失。這樣,勞動力的買和賣,就表現為兩個所有者(一個有資本,一個有勞動力財產)之間的平等自由的交易。針對這種假象,馬克思寫了下面這段充滿憤慨和嘲諷的話:「勞動力的買和賣是在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的界限以內進行的,這個領域確實是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那裡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自由!因為商品例如勞動力的買者和賣者,只取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他們是作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締結契約的。契約是他們的意志藉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現的最後結果。平等!因為他們彼此只是作為商品佔有者發生關係,用等價物交換等價物。所有權!因為他們都只支配自己的東西。邊沁!因為雙方都只顧自己。使他們連在一起並發生關係的唯一力量,是他們的利己心,是他們的特殊利益,是他們的私人利益。正因為人人只顧自己,誰也不管別人,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預定的和諧下,或者說,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完成著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體有利的事業。」馬克思在這裡說明,對於僱傭工人來說,這裡四個帶驚嘆號的漂亮字眼兒,都要從反面來理解:就是邊沁所說的那一套全不可信!由於邊沁在「經濟人」假設概念的形成和傳播中的重要地位,馬克思這裡對邊沁的嘲諷也就是對斯密思想的嘲諷。馬克思認為,要徹底揭穿這場騙局,不能像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那樣把目光停留在商品交換領域,而必須進而分析生產領域中資本家和僱傭工人的關係。馬克思正是這樣創立了他的科學的剩餘價值理論,為無產階級提供了推翻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思想武器。五、有些鼓吹「經濟人」假設的學者主張「人性自私論」,認為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人都自私

  鼓吹「人性自私論」的學者以為由此可以找到「經濟人」假設的根據。其實不然。如果說,「經濟人」假設儘管有上述種種局限性和缺陷,畢竟還多少能夠說明市場經濟的一些現象,那麼人性自私論則完全是違背事實的欺人之談。自私和個人利益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個人利益是客觀的存在;任何個人要生存、要活好、要發展,就不能沒有個人利益,不能不謀取個人利益。自私,是個人處理自己與他人、與集體的關係時所採取的一種態度,屬於思想觀念的範疇,是指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和集體,寧可損人以利己,決不為別人和集體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樣一種態度和觀念。任何一種態度和觀念都不是與生俱來永遠不變的「天性」,而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各個人在各種社會關係中的地位(角色)不同,生活環境和所受教育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思想。生產關係是一切社會關係的基礎,其核心是所有制關係,在有階級的社會表現為階級關係,對於人們的處世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私有制是私有觀念和自私心理的根源。私有財產具有獨佔性和排他性。作為私有者,人們是相互分離和對立的,各有各的私產和利益,界限分明,不容逾越。我只關心我的財產,別人的財產我既無權過問,也無由操心。私有者之間的這種關係,催生和助長了「只顧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所以說,自私不是什麼「天性」,而是私有制這種社會關係的反映。私有制是一切剝削制度的基礎,已經存在了幾千年,自私的心理和行為和「人天性自私」的說法也存在了幾千年。特別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即私有制發展的最高階段,私有財產被抬到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金錢作為私有財產的代表,幾乎法力無邊,無所不能。往昔高踞於社會巔峰的勢力,什麼神權、帝王、貴族、高官也都見錢眼開,拜倒在它的腳下。他們的威權、地位、榮譽、良心都可以當作商品,待價而沽。所謂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對金錢的崇拜,實質是對私有財產的崇拜,超過以往一切形式的崇拜,深入人心,瀰漫於社會每一個角落。這種現象的根源不在人們思想里,而在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自發勢力。這種市場經濟自發地趨向於向一切社會領域擴展,趨向於把一切東西都變為商品,把一切人際關係都變為純粹的私有者之間的買賣關係。「人性自私論」反映並助長這種趨勢,廣為流傳,起著為私有制「永恆」、「天然合理」的神話辯護的作用。

但是,人和人的關係,畢竟不僅是,也不能都歸結為只是私有者之間的關係。具體的現實的活人不是赤裸裸的抽象的私有者,而是具有許多不同的社會身份,處於多樣的複雜的社會關係中。不同身份的人處於其中的各種不同的社會關係綜合起來,決定著各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所以,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也並不是人人時時都自私。事實上,人們之間的許多社會關係要求相互顧及,相互關照。人們的血緣親情關係自不待言,它如一個工廠的工人們之間有勞動協作的關係和團結起來向廠主爭取共同權益的關係。為抗擊外來侵略或推翻反動統治,被壓迫受欺凌的人們會團結起來,互相關照,共同奮鬥。而許多為共同事業忘我奮鬥,甚至獻出生命的英雄們,則受到萬眾敬仰,史不絕書。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人際關係需要人們相互關照才能存在和發展,例如師生關係、朋友關係等,就是普通的鄰里關係,也要求相互關照,才能和睦相處。即使是偶然同行的關係,如同車、同船、同機,也要求大家互相關照,不能事事自顧自,否則大家都會不方便,甚至不安全。就連維持公共衛生、交通規則等起碼的社會秩序,也不允許各個人只圖自己方便。總之,在許多社會關係中,「相互關照」符合人們的共同利益,是大家的共同要求。這種客觀的利益和要求,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中,就是人們常常相互關照的心態和行為,這是人之常情,也可以叫做「人性」,但這不是出於什麼與生俱來的「天性」(如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辭讓之心」之類),而是千百年來人們從億萬次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共同經驗。(另外有些社會關係如剝削反剝削的關係、侵略反侵略的關係以及其他性質的敵對關係,沒有共同利益和互相關照的問題, 因而也不存在自私不自私的問題。)各個人由於社會地位、生活環境、所受教育不同,對這種共同經驗的感受和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有的人只在很小的範圍內(如親子夫妻之間)不自私,有的人可以在很大的範圍不自私,有的人處處不自私。所以,「經濟人」假設作為市場交易現象的一種反映,並不能從「人性自私論」中找到根據。

當前,有人宣傳資產階級經濟學及其「經濟人」假設,有種種主客觀原因。我們的理論界不應該不加分析地把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接過來,附和「人性自私論」,不看剝削者和勞動者的區別,不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模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界限,以為馬克思主義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要以「經濟人」假設為指導。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的任務是雙重的,一方面要研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這方面既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指路,資產階級經濟學可供借鑒之處也很多;另一方面要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這是前人沒遇到過的新課題,要靠當代中國的經濟學家們自己,從現實的社會主義經濟關係(我以為主要是集體與個人的關係,相對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關係是勞資關係)出發,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為指導,與時俱進,獨立思考,開闢新路。

(載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參考資料》372期)

推薦閱讀:

TAG:經濟 | 經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