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中的一字之差
成語是約定俗成的語言形式。他的意思完整,結構固定,其中的詞和詞序不能隨意替換或變更,如「滿面春風」不能說成「滿臉春風」,「聲東擊西」不能說成「聲南擊北」等。
不過,有時兩個或三個成語僅有一字之差。我們只有注意了這「一字之差」,才能準確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一種情況是,兩個成語雖有一字之差,但含義相同或基本相同,可以互相通用,如「故步自封」和「固步自封」都指的是安於現狀,不求革新和進步。「反躬自問」和「反躬自省」都指的是反過來檢查自己,帶有自我批評的意思。「無往不利(順利)」和「無往不勝(勝利)」在許多時候也可以互通。
二種情況是,一字之差,含義和感情色彩完全相反了。這不同的字,可能是反義詞,也可能不是反義詞。如「以理服人」是民主作風,「以力服人」是霸王作風;「雞犬不驚」讚揚了人民軍隊的良好紀律,「雞犬不寧」則揭露了土匪隊伍的兇殘;「不勝其煩」說的是煩瑣得使人受不了,「不厭其煩」則表示不怕麻煩。此外,如「有的放矢」和「無的放失」,「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等。
三種情況是,一字之差的兩個成語在意思上互相補充,共同說明一個問題。如「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從兩個方面說明了從實際出發的具體要求,「堅持不懈(懈怠)」和「堅持不渝(改變)」共同表現了堅定和執著。同樣的例子還有「反唇相譏(譏諷)」和「反唇相稽(責問)」,「慘不忍睹」和「慘不忍聞」等。
四種情況是,由於一字之差,兩個成語之間關係不密切了。這一類成語尤須注意不相同的那個字的差別。舉例如下:「聳人聽聞」與「駭人聽聞」,「莫名其妙」與「莫明其妙」,「一觸即發」與「一觸即潰」,「在所不辭」與「在所不惜」,「相反相成」與「相輔相成」,「不知所云」與「不知所以」,「不足為憑」與「不足為訓」,「自食其言」、「自食其力」與「自食其果」等。
中華詩文學習
推薦閱讀:
※有哪些比較不為人知的成語?
※成語帶虎生威儀
※孟母三遷(成語)—搜狗百科
※老子道德經中的常用成語
※中國成語大會
TAG: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