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祖國醫學——五行篇(轉一)

(一)、五行的起源

五行學說中的「五行」,是指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行」是指運行和變化。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中醫學的五行學說是原始樸素的辯證唯物論,它認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於五行的演化而產生的,事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助長和互相制約的聯繫,從而維持著動態的平衡,併產生周期性變化。在《國語·鄭語》中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聲一無聽,色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這一段說明:和諧是創造事物的原則,同一是不能連續不斷永遠常有的,結合許多不同的東西在一起而使它們得到平衡,這叫做和諧,所以能夠使事物豐盛起來,進而產生新東西。若在相同的東西上再添加相同的東西,那加到不可再加的時候,便全被拋棄了,所以先王用土跟金、木、水、火相互結合起來,造成百樣東西。……同一的聲音沒有什麼可聽,同一的色彩不能配成文彩,同一味道不能引得人愛吃,同一的事物就無從較量。這些敘述可見五行學說在本質上反映了宇宙間和諧的有序性。

比起現代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這種學說當然是相當古老而幼稚的,但是古人能認識到世界是物質的,而且是在相互聯繫和制約中運動變化的,這就難能可貴了。古人從宏觀現象上發現的一些規律,今天看來對某些微觀現象也是適用的,用《控制論》原理來分析,五行學說仍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根據考證,五行的概念是從「五材」發展而來的。《尚書·大傳》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左傳》則說:「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這說明五行的概念和陰陽一樣,毫不神秘,古人對這五種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質早有深刻的認識,就是現在又何嘗不是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質呢?只是由於歷史條件所限,古人還不可能認識這些物質的微觀結構,只能從宏觀現象上對它們的用途、性質加以概括,再按思維邏輯,用歸納法從個別上升到一般,於是就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這五種物質構成的。這說明古人不但認識到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而且認識到其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複雜性,只是這種認識太樸素罷了。後來又把對物質運動變化的認識也概括進去,於是五材的概念就變成了五行。古人用這五種物質的屬性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抽象、演繹,企圖說明整個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現代看來,顯然是很不夠的,但其中關於生克乘侮的規律,對今後發展新醫藥學理論,可能是很有價值的啟示。

在《尚書。洪範》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日曲直,金日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在《尚書·大傳》中說:「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生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原始的五行學說產生於殷周之際,因為早在殷代甲骨文卜辭中,就巳經有了東、南、西、北、中五方的概念。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發展為抽象的五行學說,常與陰陽學說在一起,成為我國古代兩個基本的哲學思想,貫穿於古代各種學術思想中,說明宇宙萬物的變化。其本質是反映了宇宙萬物的協調性、和諧性。這是與「道」思想一致的。所以五行學說是「道」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前面所引用的論述中可清楚地看到這點。五行學說在中醫理論中也同樣是種哲理工具。在《素問·氣交變大論》中說:「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心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在《素問·五常政大論》中說:「太虛廖廓,五運回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在《素問·氣交變大論》中說:「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回塞矣。」這也正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天之道,其猶張馬欽?高者抑之,下者興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又一次說明五行學說本質上是「道」的哲學思想反映。

但在這裡必須指出,陰陽五行學說要早於道家的精氣一元學說。但自從老子的精氣學說出現後,補充和完善了陰陽五行學說,使陰陽五行學說更趨於哲理性。當然,這些已超出了本文闡述的內容,留待歷史學家和哲學家們去研究探討了。


推薦閱讀:

五行相生相剋與亢剩、反侮
武當陰陽五行追魂手
火五行人的開運秘法
正體五行造命擇日法
蔡昔瓊論五行的生與克

TAG:醫學 | 五行 | 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