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未來8年人無股權不富

文/蔣國雲

時代伯樂(微信號:Timesbolecn)

經濟不斷減速,股市卻迭創新高,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虛幻的牛市,其實撥雲見霧,我們會發現,10年的牛市早已開始。如果放在歷史的維度看,以2013年為起點的10年,A股正在上演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超級大牛市,這一力度可能也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為什麼說未來8年中國最大的投資機會來自於股權和股票?這是不是拍腦袋的呢?

一、決定中國最大投資機會的核心要素是什麼?這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濟發展的優先秩序取決於國家的最高決策層,在芸芸眾生難以看透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布局,說到底,國家如何發展,以誰為優先,都是國家的一個局而已。治大國如烹小鮮,在我們看來無比神秘的事情,其實,在最高決策層看來,與管理一個公司如出一轍。

各個國家,最為關心的3個問題是:

1、通貨膨脹:歷屆政府都擔心通貨膨脹,治理通貨膨脹的關鍵是解決大量貨幣的去處。

2、失業率:失業率同樣關係到政府的穩定,解決就業的關鍵是推動經濟的持續穩定的增長。

3、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關係到老百姓生活水平能夠提高,也關係一個國家經濟結構的變化。

國家最高決策層確定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之後,就會不斷引導社會資金的優化配置,居民資產的配置走向會鑄就最大投資機會。

居民資產配置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1)安全性:是否安全排在第一位;(2)收益性:收益性主要取決於不同資產的無風險利率比較;(3)流動性:主要取決於資產的容量,能夠容納多大的資金。

國家最高決策層意志與居民意志相結合,就會產生最大投資機會。

二、以史鑒今,過去10年不從事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很難實現大的財富增長

按照經濟發展的優先秩序取決於國家最高決策層的邏輯,我們很容易理解和解釋為什麼過去10年房地產得到極大地發展,為什麼過去10年中國最富有的人員都出現在房地產及其相關領域。

1、2002年,中國經濟面臨三大問題:

(1)通貨膨脹:當時銀行有8萬億元人民幣的儲蓄存款,號稱籠中之虎,中國曾經經歷了80年代和90年代較高的通貨膨脹時期,對於通貨膨脹談虎色變;

(2)下崗失業: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出現了普遍的下崗失業;

(3)重化工業領域仍然相對落後,嚴重製約裝備製造業發展。

2、必須尋找一個發力點,既能解決通貨膨脹,又能解決下崗失業,還能實現重化工業的大發展。

3、當時的中國只有房地產才能夠滿足這些要求,一方面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容納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產業鏈非常長,牽一髮而動全身,帶動能力強,而且與重工業高度相關,而且房價的上漲,當時還不會引起民怨沸騰,因為,農民有土地,城裡人有簡單的分配房。

在這種情況下,將房地產作為發力點成為必然選擇,使得房地產成為過去10年大量貨幣超發的蓄水池,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以及經濟結構重型化的抓手,從而導致房地產的10年上漲。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房地產越是調控,房價反而越是上漲的現象。當時通過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發家致富的人士是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利用了這個局。

三、未來8年不從事與股權和股票相關的事宜,要麼一夜回到解放前,要麼很難增值或大幅度提升

按照經濟發展的優先秩序取決於國家最高決策層的邏輯,我們很容易理解和解釋為什麼未來8年股權和股票市場的機會最大,為什麼8—10年中國最富有的人員一定出現在這兩個領域。

1、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新的問題和矛盾決定了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

(1)通貨膨脹的潛在壓力無比巨大

中國目前的貨幣存量已經超過120萬億元人民幣,遠遠高於10年前的8萬億元,甚至高於美國。

表面上看,現在短期出現了通貨緊縮,其實是階段性工業產能過剩導致的。一旦籠中之虎放出來,通貨膨脹成為必然。

銀行不良資產的解決,社保資金的不足,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去化等,都需要政府買單,財政赤字是必然的。

(2)失業率存在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

由於經濟處於轉型過程之中,經濟增長率的不斷下滑已成為定局,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的不斷下滑,甚至是絕對下降,就業壓力是巨大的。

(3)房地產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已經筋疲力盡

由於房地產發展屬於典型的資源消耗型發展,結果中國出現了嚴重的資源瓶頸和環境瓶頸,繼續按照原有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致呼聲。

2、只有股市才能替代房地產成為未來8年中國政府施政的發力點

(1)必須尋找一個發力點,既能解決貨幣的去處,又能化解通貨膨脹,解決下崗失業,還能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朝著歐美式的消費型和科技型經濟方向發展。

(2)目前中國只有股市才能夠滿足這些要求,一方面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容納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與眾多產業高度相關,只要股市好轉,許多產業都成為受益者,另外,股市是資源優化配置的最佳場所,大量資金一定會追逐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普遍都是消費型和科技型產業,屬於綠色產業,不需要消耗太多國家資源。

當前中國經濟的轉型,著眼點就是實現股權和股票市場的超級繁榮。

(3)因此,與其讓資金流向房地產和高利貸,還不如趕往股權和股票市場,這樣反而有利於國家的戰略發展。

3、居民資產的配置發生最有利於股權和股票類資產的變化

(1)中國居民的資產配置主要為房地產、銀行存款(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股權和股票。

(2)過去10年中國居民70%左右的資產配置在房地產,20%配置在銀行存款(國債、理財產品等固定收益)、只有不到10%的資產是配置在股權和股票。

(3)現在發生重大變化:房價不再上漲,而且三、四線城市存在下跌的可能,房地產作為保值增值產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降息將不斷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降低,吸引力也會不斷下降。

(4)買房保值增值是過去十年的應對之策。本屆政府絕不會走老路,絕不會邯鄲學步。

因此,只有股權和股票成為中國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

4、房價不可能繼續上漲

很多人仍然在幻想房價繼續上漲,但從國家整體大局考慮,已經是痴人說夢了。

因此,與房地產相關的領域,包括高利貸,小貸公司等都是未來8年的重災區,因為本質上,高利貸和小貸公司都是建立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基礎之上。

5、為什麼是未來8年,而不是其他年?

之所以是8年,而不是10年或者20年,因為,本屆政府已經執政兩年了,而且從十八大召開之前算起,以創業板為代表,股市已經運行在牛市當中。正常情況下,本屆政府還有8年的任期。這八年內,正如過去10年的房地產調控一樣,不管股市風雲如何變幻,上漲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四、這可能是我們所能經歷的最為波瀾壯闊的一波牛市

現在對於牛市的運行已經沒有多大的分歧,但是能夠達到多高的位置以及運行的主線是什麼,存在較大的分歧。

瀚信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後認為,這是一波以創業板為核心的牛市,創業板指數會不斷創出新高,但是對於主板而言,反而是一個難以判斷的走勢。至於創業板指數能夠達到多高的位置,我們認為,可能創業板指數達到的高度可能超過市場上絕大多數人的想像,瀚信認為,起碼能夠達到10000點,現在是1800多點。毫無疑問,我們並不是簡單地拍腦袋認為指數會達到10000點,以下三個方面的邏輯支撐這一結論:

1、股票市值與GDP高度相關,往往是GDP的兩倍左右,對比中美兩國的股市,我們認為,到2023年,中國股票市值的漲幅至少有6倍以上,創業板指數能夠達到10000點以上。

截至目前,美國股票市值為32萬億美元,中國目前為6萬億美元,差距高達5倍多。2014年中國的GDP超過10.3萬億美元,美國為17.6萬億美元。8年後,2023年我們預計中國的GDP將基本與美國持平,達到20萬億元美元以上,可能會略小於美國。由於股市會提前反應中國GDP超越美國的預期,因此,很有可能屆時兩國股票市值基本一致。如果考慮美國8年上漲40%的話,美國的股票市值會超過4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到2023年,中國股票的市值會超過45萬億美元,是今天中國股票市值的7倍多,市值增長空間為6倍左右。現在創業板指數為1800點,不排除8年後指數超過10000點(考慮上證指數的失真)。

這裡之所以以創業板指數作為基準,主要原因在於上證指數存在太多的傳統產業,在下一個8年並不是產業發展的方向,存在失真的概率非常大,其實,以股票市值作為衡量未來8年股市的表現可能更有說服力。

2、由於過去中國政府並沒有以股市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加上過去10年「國進民退」,結果傳統行業佔主導地位的上證指數10年不漲。但是現在政府開始重視股市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在同等重視股市的前提下,股市能夠反映GDP增長的現實。事實上,目前中國股市(扣除創業板)的整體市盈率仍然不高,甚至遠遠低於美國。如果能夠達到現在美國的市盈率水平,股票的整體市值都存在40%以上的漲幅。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目前創業板存在嚴重泡沫,毫無疑問,單獨觀察一個公司,確實存在較高的市盈率,但是將整個創業板作為一個新經濟的整體,你會發現,只有2萬多億元的市值,也就是一個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的市值,難道代表整個中國未來前途的新經濟就只有2萬億元市值?!

創業板將來可以通過兩方面降低估值:一個方面是收購兼并,不斷地以遠遠低於股市的市盈率進行購併,毫無疑問能夠較快地降低估值,典型案例就是藍色游標;另一方面就是自身業績的大幅度增長,創業板畢竟代表新生事物,短期不可能與現有所為的藍籌去比市盈率,但是,美國納斯達克同樣存在大量沒有盈利的高市值公司,例如特斯拉、京東商城等。

3、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就是新經濟不斷取代傳統經濟的過程,對於股市的上市公司而言,就是傳統行業的公司不斷向新興產業轉移利潤的過程,但是新興產業的盈利模式更加,盈利質量更高,給予新興產業公司的市盈率更高。也就是說,即使整個股市的利潤沒有增長,但是只要利潤發生轉移,向新興產業轉移,同樣會不斷推升創業板指數。

現實中,我們已經看到這一上演過程:券商為代表的直接融資不斷替代銀行為代表的間接融資,券商利潤大幅度增值;傳統百貨商超不斷被電商代替,電商的收入和利潤都出現大幅度增值;傳統紙媒體和平面媒體不斷被移動互聯網代替,互聯網傳媒利潤大幅度提升;太陽能等新能源不斷取代舊有化石能源,太陽能企業的利潤大幅度增加,而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企業利潤下滑。

五、本輪股權和股票市場的最大機會在哪些行業和領域:新興產業

對比2006-2007年的牛市,此輪牛市有著本質的區別。

中國的重化工工業在2007年左右,整體發展已經基本成熟,這意味著傳統藍籌股所處的行業已基本飽和,高速發展的情況漸趨結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自2007年以來,傳統的藍籌股不斷地創新低,與此同時,上證中小500指數卻在不斷創新高,與傳統藍籌股完全相反。

2014年最後幾個月傳統藍籌股的上漲行情,並不能說是「逆襲」,這與2006-2007年的牛市有本質上的區別。去年底這次傳統藍籌股普漲行情,其邏輯主要基於估值修復,打開這一邏輯的催化劑則在政府推動傳統行業走向全球市場。不過,從目前傳統藍籌股的漲幅看,已經基本到位,高鐵等行業幾乎佔領非洲、東南亞、南美市場,行業再次觸碰天花板。股價不太可能再大幅度上漲,所以我更願意看把它比喻成拿破崙的「百日王朝」,儘管短暫性取得成功,但是卻不可能逆轉歷史大潮。

未來行情將仍然是新興行業繼續唱主角,估值修復行情之後,經濟結構轉型會重新受到市場追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成長特性將表現出來。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傳統行業的利潤將讓渡給新興行業,行業利潤的轉移將是股市持續走牛的支撐。基於這一判斷,未來市場的主要機會還將產生於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中最看好的是醫療保健、新興消費、科技媒體和通信、節能環保、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板塊的投資機會。具體看,這實際上又是創業板的機會,創業板的上市公司絕大部分都代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如果我們把創業板當作一個上市公司來看,整個創業板的市值只不過2萬億元左右,相當於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這顯然與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趨勢不符合,創業板整體性的機會會持續長期存在。有人認為創業板嚴重高估,但是通過收購和兼并,以及公司內生式高增長,都足夠不斷拉低創業板的估值。

理解了傳統藍籌股反彈的邏輯,其實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結構性牛市」。從中短期看,2015年上半年,我認為市場會重新回到存量資金博弈。但同時又有新的變化。這主要體現在資金面上,與2013年相比,由於2014年四季度增量資金的大舉入市,市場整體資金情況已不可同日而語。促成萬億成交量背後資金,在傳統藍籌股沒有機會的前提下,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轉戰創業板,流動性的充裕可能會推高創業板的估值。

六、我們如何迎接這次超級大牛市

(一)必須深刻認識最大的風險就是不投資,第二大風險是高利貸,第三大風險是投資傳統產業:

1、一部貨幣史就是一部通貨膨脹的歷史,今年的1000萬元,可能10年後大約相當於300萬元,這已經不斷被歷史所證明了,

2、錯過這8年的機會,中國可能迎來長期的徘徊和低速增長,因為8年之後,中國GDP增長率可能只有5%左右了。

3、高利貸和小貸公司投資是最大的風險,因為它們本質都是房地產的延伸。

因此,瀚信認為,未來10年,如果不從事與股權和股票相關的投資,那麼,財富會面臨大幅度縮水,甚至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二)尋找風口是贏得投資的關鍵

颱風來了,豬都能飛起來。過去10年,風口在房地產,所以,與房子相關的人都飛起來了,並不是這些人有多麼聰明和能幹。

接下去的風口應該在股權和股票市場。

推薦閱讀:

光大拋3.5億股申萬股權 匯金系整合遭關注
眾籌應如實向投資人披露信息,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人民的名義》3大金融常識:股權質押、過橋貸款、員工持股
資鯨學堂:創始股東是否可以分「員工股權激勵」的一杯羹
張明若: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什麼?

TAG:股權 | 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