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玅境長老:如何修唯識觀

玅境長老 宣講/編輯室 整理 (一)  修唯識觀時,有一點困難,什麼呢?因為依他起是有,離開依他起是沒有遍計執的,若完全觀空了,就有點違背依他起的有;若觀有,那就是隨順遍計執。怎麼辦呢?我現在說出個方法來。把遍計執和依他起分開……(於福嚴佛學院.2002-3-8)  問:應如何於唯識學派的三自性與三無性修習如理作意?  答:你這是問修唯識觀。  我認為三無性就是解釋三自性,實在是無差別的。但是怎麼樣如理作意呢?大意是:觀遍計所執自性是沒有體性、是畢竟空寂的;依他起如夢中境、如水中月,是假有而不真實。圓成實既不是那個空、也不是那個假,而是離一切相的──說是空也可以。我們凡夫在依他起上有一切的執著,就是遍計執、就是流轉生死;若在依他起上,觀遍計執畢竟空,就悟入圓成實,得涅槃了。  大意如此,但修觀的時候可是有點問題。  若是學習《中觀論》比較簡單,可以這樣修空觀:色受想行識都是緣起的,先思惟色是緣起有,緣起有就是自性空,再思惟自性空裡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識──我們這一念分別心,也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無自性。這個地方很厲害呀!  禪宗有時候的確有點《楞嚴經》的思想,就是這一念心是「常住真心」,所以「即心是佛」也容易走向《涅槃經》的思想,如果不多讀經論,就只能小小的分別而已。  現在觀識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空裡面識不可得,那就很難說「即心是佛」──把這個識破了,誰是佛?這樣修性空觀比較容易思惟,這樣如理作意加上奢摩他就是修觀了。  這裡還有一個意思:可以觀察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是自性空,自性空就是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但是自性空不妨礙色受想行識的宛然而有。在《中論》,龍樹菩薩依《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而唯識是說三──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遍計執是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的,若會合龍樹菩薩的意思,這就包含在二諦裡面,若觀緣起有、自性空時──執著自性有即是遍計執,這自性空就是破遍計執的部分,但他立二不說三。  修唯識觀時,就有一點困難,什麼呢?因為依他起是有,離開依他起是沒有遍計執的,若完全觀空了,就有點違背依他起的有;若觀有,那就是隨順遍計執。怎麼辦呢?  我現在說出個方法來。把遍計執和依他起分開:觀察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山河大地,這些遍計執都是畢竟空的,無有少法可得;然後,再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山河大地如幻有,就是依他起。這樣子彼此互相不妨礙,就可以觀上來了。  初開始先觀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心的變現,它是沒有的,就這樣如理作意。當然,我們若沒有深入的學習唯識,很難承認一切法是心的變現。但是深入學習,通達了的確是唯心所現,達到一點沒有疑問的程度,這件事也有點難;要用一番心,長時期的思惟、閱讀《攝大乘論》、《成唯識論》、《辨中邊論》、《瑜伽師地論》等經論後,就會承認:「是的!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就能過這個關。這時候繼續學習唯識,生歡喜心,修唯識觀也就沒有困難。若是這一關沒有過去,還是不會同意唯心所現的。  我現在解釋一下唯心所現。  就以這個杯子為例。這個杯子是工廠的產品,不是我心變現的,那什麼理由說它是我心變現的?主張唯心變現的道理是,承認杯子是工廠生產的產品這回事;但是,經過了我的眼識、第六意識緣念的時候,因為我心裡有執著,而認為這是真實的,就這一部分來說,是我心變現的。《攝大乘論》很明顯的說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實的。可是當我的根識一接觸境界的時候:「真實有這一個杯子!」這個真實的杯子是我心的變現,而不是工廠生產的那個杯子,唯心變現這一部分是這樣意思。  另外,《攝大乘論》有一個譬喻也容易令我們理解。在那裡有根繩子,因為光線不好,我看成是一條蛇。這在唯識的理論上看,認為的那條蛇是心變現的,根本沒有蛇,只是繩子;繩子是依他起,蛇是遍計執,把依他起和遍計執分開──說遍計執這一方面是心變現的。從這個譬喻可以理解:我們認為所看見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這一部分是「蛇」,是畢竟空寂,是沒有的。這樣說,就有兩個杯子,一是工廠生產的杯子,是依他起;我所執著的這個杯子,就是遍計執。但是,我沒有看見兩個,只是一個杯子嘛!所以看見的是遍計執。  修唯識觀的時候,第一層先要知道:認為是真實的這一部分是你心的變現,不是真實的,它是完全沒有的,只有工廠生產的那個杯子是如幻如化的。這樣,如理作意觀察我執著的這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無有少法可得。剩下的這個依他起,我認為它和《中論》觀「因緣所生法是自性空」是無差別的,並非執著依他起為真實有,而是不真實的如幻有。  我們沒有成就奢摩他的人,大家看見的境界都差不多,都認為是真的;而得未到地定、初禪的人,面對一切法時就和我們沒得定的人不一樣──有些事情我們完全看不見;若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有些肉眼看不見的,他們能看見。其中的差別就是因為我們沒得定,心的力量小,若是得到禪定,心就有力量。心有力量會有什麼事情呢?就是他心一想就能變出一個事情來,令我們沒得定的人也能看見。  《大毘婆沙論》說到,有一個婦人有六個兒子,全死了,這位母親因而瘋狂了,沒穿衣服到處亂跑。這時候,佛的大智慧知道這個人可以度化,於是叫阿難尊者給她衣服穿,她一看見佛就正常了。佛有這個威力!因為六個兒子都死了,她心裡憂愁得很厲害,任何佛法都聽不進去;忽然間六個兒子都出現在她面前,於是乎她心裡歡喜了,佛這時候為她說苦集滅道,這個女人得須陀洹果,而後這六個兒子也消失了。這六個人從那兒來?怎麼又消失了?就是佛的心力變現的。  我說這故事的意思是:道力高深的人就有這個力量,他心念一動,就能變現出六個人;他的心再一轉變,這六個人就沒有了。從這個地方看出什麼事情呢?就是我們看見的有,未必是有。譬如夢見有人請吃飯,吃得很香,但夢醒了,肚子還是空的。飯香、肚子飽從那來?都是由分別心而來,不是真實的。  現在可以分出兩類:第一類就是完全沒有體質,但有個相。譬如婦人的六個兒子,都已經埋葬了,現在佛能為她變現出來,這六個兒子完全沒有體但有個相,這個相隨時都可以沒有的。或者我現在內心想這裡有大蓮花,也可以想上來,若不想就沒有蓮花;蓮花也是有個相,但是沒有體。第二類有相也有體質的,就是依他起。就譬如我們這個身體,它有體質、有相,這是業力的變現,是有。這兩種都可以說「沒有」:第一個是沒有體;第二個也可以說沒有,但它還是有體性的。  遍計執和依他起有點差別。遍計執的一切法是沒有體性的;依他起法是有體性,但是假有而非真,是由業力轉變成的果報。譬如說:這個人現在是男人,他都用男人的立場見聞、思想、說話,但死後由業力的轉變成為女人。雖然前一生是男人,但這一生她會用女人的立場來面對一切事情。怎麼回事呢?這是業力。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的現起,後面有業力控制,這是依他起。如果只是你內心的分別,若不分別就沒有了;而業的力量很大,當業力使令你心裡作如是分別的時候,若這個業力沒有停下來,這件事一定還是存在的,因此依他起和遍計執不一樣。  所以,修唯識觀的時候,若初開始觀察一切法是內心的變現,是沒有體性、是畢竟空的,這就把依他起的有也觀空了,也不合道理。於是只好分開──先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遍計執是沒有的;然後再觀一切法是如幻有、緣起有,都是如幻如化的。  我剛才說,依他起的緣起法和《大智度論》說的一切法是一樣的。怎麼知道呢?《攝大乘論》說:「自然自體無,自性不堅住,如執取不有,應許無自性」,從這個頌文上可以了解這件事。  依他起是自然無、自體無、自性不堅住。什麼叫做「自然無」呢?就是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中論》、《大智度論》說緣起法也是這樣。什麼叫「自性空」?沒有因緣就沒有這件事,這就是自性空。唯識說依他起也是如此,沒有因緣的時候,沒有這件事。  「自體無」是指過去的事情已經滅了,現在完全沒有這件事。「自然無」是未來的事情,沒有因緣就沒有這件事,也就是自性空的意思。「自性不堅住」指現在的一切法是存在,但是不堅住,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所以,這一切如幻如化的依他起法,可以觀察是自性空,但同時也是因緣有,那這樣講和《大智度論》、《中觀論》的「因緣所生法自性空」──自性空而緣起有,緣起有而自性空,並無差別。  所以,修唯識觀可以分兩次:第一次觀察遍計執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依他起是如幻有,一空、一有;然後再專一的觀察依他起的一切法是自性空、是緣起有。你能夠觀察遍計執是自性空,依他起也是自性空,就見到圓成實性,得聖道了。我的解釋就是這樣。此外,我們初開始觀一切法空總感覺到彆扭、有點困難,觀不到空。所以可以另外有個方法──就是在外面的空地,比如說,這裡兩面都有高山圍繞,前面是一同寺,你觀當中的虛空相,把空相取在心裡,睜開眼睛看這空相,然後閉上眼睛,再睜開眼睛看,經過多少次的訓練,把空相取在心裡面了。這時候你到屋裡坐,身體是在屋裡面,但是你心裡想身體還是在外邊這空的境界裡住。你這樣經過了一個時期,若一想,虛空相就能現前,也就是觀察得比較自在一點了。然後,觀察色──這個身體的色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色不可得,這個色不可得的境界猶如虛空,而你正觀察自己在虛空那裡,猶如虛空,和那個空就契合了。這時候,這個空就有點不同了,原來只是思惟虛空的空,現在你觀察一切緣起法是自性空,自性空裡一切法不可得,這是理性的空。理性的空,以外面的虛空作譬喻,使初習者容易契合,原先觀空觀不上來的困難就解決了。色可以這樣觀,受想行識也是這樣觀。受也是因緣有,因緣有是自性空,自性空裡受不可得;想、行、識──識也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識不可得。這個「空」就是諸法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這和「即心是佛」的說法不一樣。以上就是修唯識觀把觀空的障礙取消的方法。  而唯識觀如理作意就是:首先觀察我執著這些因緣所生法,認為都是真實的這一部分是畢竟空寂的,觀察這一切法不可得,都是自性空的,猶如虛空。第二次再觀察依他起是因緣所有,是自性空,也是猶如虛空,在空裡面一切法不可得。你常常這樣觀!《解深密經》說:修一切法空觀,當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一切諸行皆不顯現,那就是證悟第一義諦了。  「三自性、三無自性怎麼樣如理作意」這個問題,我就是這麼解釋,如果講得不對,我可以再修正。  http://fayun.org/index.php?p=issue12-26-1  (二)  第一階段先觀察自己在虛空那裡,但是實際上自己並不在那裡。這雖然不是正式修止觀,我倒認為這個前方便很好!正式修唯識觀時,可分兩個次第:先修依他起是畢竟空,然後修遍計執空。(於法雲寺禪學院──北院.2002-1-8)  問:如何修止觀?如何修唯識觀?  答:我們學習過的《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真實義品〉,就是修唯識觀的方法,如果熟讀、通達裡邊的義,應該就知道怎麼修唯識觀。但是,這句話容易說,應該怎麼修?不見得會明白。我現在回答這個問題,你們看看我回答得如何。  第一階段我先說一個修唯識觀、修《中觀論》性空觀都可以用的前方便。  怎麼做法呢?先到空曠的地方取空相。用我們這裡的境界而言,譬如到齋堂前邊的廣場,在這空曠地方經行,在白天沒有雲霧的時候,虛空是很明淨的,也要觀看周圍的山(不要直視太陽),取下空間的相貌,睜開眼睛取空相,然後閉著眼睛想空相,要用點心,一直到把空相取在心裡面;然後到禪堂裡,把眼睛閉上,觀想自己不在禪堂而在取的空相那個地方。事實上,身體是在禪堂,但是觀想自己在取的空相那裡──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猶如虛空──在那個空間裡沒有這個身體,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初開始這樣想,會感覺不順,若是常常想就順了,到禪堂一坐:「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立刻就能想上來。  《法華經?序品》:「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這是佛用虛空作譬喻開示我們。若直接以「照見五蘊皆空」、「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可能不容易觀想,所以先用此做方便,對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一切都無的境界,就能想上來。初開始用的時間多一點,常常這樣想,也就容易了。這是第一階段:先觀察自己在虛空那裡,但是實際上自己並不在那裡。這雖然不是正式修止觀,我倒認為這個前方便很好!  第二階段  正式修唯識觀時,可分兩個次第:唯識說三自性是依他起、遍計執、圓成實;先修依他起是畢竟空,然後修遍計執空。  但是,你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依他起是有,不可以觀空。」是的,你說得對!但是《中觀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觀察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自性空;唯識說遍計執是相無自性──相空,依他起是生無自性──自性空。「生無自性」與「因緣所生法自性空」,這兩句話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可以這樣觀。初開始修觀,不可能要求一下子就成為聖人,因此要分階段修習。首先觀察依他起是因緣所生法、是自性空,因緣所生的法,沒有因緣時就沒有這件事。為什麼?因為它沒有自己的體性,所以是空的──這句話適用於一切因緣所生法。比如說這個禪堂、房子,要依靠因緣才能出現,是有;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就是空的。又如我們的生命體──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法,它的自性是空的,也就是沒有。觀察一切法的自性是空無所有的,《中觀論》所說的「空」,就是這樣;這與天台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說的不大一樣。  現在,坐在禪堂裡思惟:「自己的身體是在禪堂,但是又觀想自己在虛空那裡──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也就是觀:「色是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無自性,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這樣,它就類似地契合無色受想行識的境界了。修觀的內容,如果歸納成一句話,就是「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法,它的自性是空的,也就是無色受想行識」。  但修止觀時,不要太簡略,應該詳細的觀察:「生命體是由色受想行識組成。色是因緣所生的,它的自性是空無所有的,空無所有中,色不可得;受也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就是無自性的,自性是空,自性空中受不可得。……識也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就是自性空的,自性空裡識不可得──眼識不可得、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不可得,無所有」,把五蘊都這樣觀察一遍。這時候,觀想自己就在空那個地方,但是又沒有色受想行識在虛空那裡,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猶如虛空,一切空無所有;然後,把心安住於空無所有,不動。這是第二階段,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依他起是空無所有的。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修遍計執空。我們執著色受想行識是真實有的,要知道色受想行識的名、義、自性、差別都是自己心的分別。例如,色是一個「名」,是個名字叫做色。這個名所詮的色,就是「義」。色是以變礙為性,乃至識以了別為性,這是「自性」。或者說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或者是有苦、有樂,或者說是人間的色,它是前世的業,現世的果報等等,這都是「差別」。這一切都是心的分別──由心的分別,安立了假名,這假名所詮的義是無所有的,猶如虛空;自性也是假立的,差別也是假立的,都是無所有的。把色受想行識的名、義、自性、差別配合起來,思惟都是無所有的,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思惟完了,就讓心止在空那裡不動,修奢摩他。  這地方就可以按照《攝大乘論》、或者〈真實義品〉說的文句思惟,不要像自己寫文章似的,而是完全按照經論現成的文句背──如何是證悟遍計執空、證悟依他起是空、證悟圓成實性的境界,這樣的思惟。思惟完了,一定要寂靜住,也就是以空為所緣境,安住在那裡。  初開始,不要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如幻有,而完全觀察它是空的。這樣修一個時期,稍微有力量了,看見有人來,立刻正憶念:「這是假的、是空無所有,本性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空的境界立刻能現前!即使看見狗乃至看見女人,也同樣的──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而能在心裡現出空相來。繼續這樣修,久了自己就會知道,有一點力量;自在不自在,自己也會知道。現在有人讚歎:「呀!你真好,很了不起!……」你不要隨他的讚歎去,能立刻地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我的虛妄分別,它的體性都是畢竟空寂的,猶如虛空。常常這樣修,這個難關就過去了,別人讚歎你,心不會隨著歡喜;罵你、毀辱你,也不在乎;即使正在罵你、讚歎你的時候,空觀還能現前,那就是有一點功夫了啊!若是用功修行的時候,別人一讚歎,空觀不能現前,那表示力量還不夠。對所有虛妄分別的境界、一切法都應做如是觀。  也可以分出次第就是:先不觀察圓成實性,而先觀依他起、遍計執是畢竟空的。等到自己感覺到有點力量,對這些虛妄境界心不動了,這時候再觀依他起是如幻有。依他起是如幻有的境界,心裡不分別、不執著它是真實有;若執著依他起為真實有,就是遍計執了。要觀察依他起是如幻有、不真實──有而不實,初開始可能會有點困難:「我明明看到這裡有棟房子、那裡有隻老虎,怎麼說不真實呢?」這裡,我舉個例子。比如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入定時,會感覺到身體沒有了;實際上睜開眼睛看,身體還在──你看!這個身體是有而又沒有,當到達那個程度的時候,它就不是真實有了。    結 勸:初開始不要貪多,可以先把修四尋思、四如實智那段文背下來,按前面分第一、第二、第三階段這樣修,時間久了就有作用。常常這樣觀察、思惟,用虛空作所緣境,就能超越虛妄分別的境界,而把「有」這一關通過去了。  佛的大智慧,把凡夫的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有的人修止觀很容易,有的人就是有困難,所以佛在正式修止觀之前,先安立「五停心」作為前方便。貪欲心特別強、瞋心很大,想修止觀有困難,所以先修不淨觀、先修慈悲觀;高慢心強的人,修無我觀;散亂心太重,修數息觀。修五停心把這些障礙破除了,心裡平靜,正式修止觀就容易相應,就有希望得無生法忍。  這非要拿出時間來,把世間上名聞利養、榮華富貴的事兒都丟到大海 去!專心這樣思惟、修行,就成!它就不難。若能專心修一百天,就很不錯了啊!到那時候,你會有信心:「是!我能得無生法忍!」若真能放下、真實這麼修,佛菩薩也會幫助的。《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說:「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這看出來,若好好用功修行,佛菩薩的威神會加被你、幫助你的。有人說:「念阿彌陀佛,佛菩薩會加被,修其他的法門都要靠自力。」這句話不對!其他的法門,佛菩薩也是會幫助的。佛菩薩知道眾生初開始修行難哪!怎麼會不幫助呢?若自己用功修行,就會感覺到佛菩薩的幫助。譬如現在修《大品般若經》說的:「前際空、後際空、中際亦空,常性空,無不性空時。」觀的時候感覺到困難,但是,忽然間通過去了。為什麼呢?就是佛菩薩加被的緣故。並不是等到你程度高,佛菩薩才加被,初開始佛菩薩不加被,不是的!初開始佛菩薩就會加被,所以才能感覺到由困難而變為容易。常常修止觀能滅罪!一般說念阿彌陀佛能滅罪,照本念念《金剛經》、《大般若經》、《華嚴經》的文,也能滅罪。現在修止觀是思惟呀,那是超過聞慧的。初開始修止觀屬於思慧,是因為奢摩他尚未成就,等到成就奢摩他,修止觀就屬於修慧,臨近得無生法忍了!經律論是我們的老師,要相信經律論!以前聽說「達摩禪師」,就以為只是禪師,其實他是唯識學者,也還可能學習過《瑜伽師地論》的呀,所以特別地歡喜唯識觀;因此,他告訴二祖慧可大師:「吾觀震旦所有經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意思就是叫他學習《楞伽經》,修唯識觀。我們若不學《楞伽經》就不知道這件事。若歡喜修唯識觀,是不能離開經論的──《攝大乘論》、《真實義品》、《楞伽經》、《解深密經》,這都是唯識的經論,不可不讀!  http://fayun.org/index.php?p=issue12-26-2    (三)    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法,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的,不是現在的分別心變現的。由現在的分別心變現的是遍計執,以前的業力種子變現的則是依他起。把依他起和遍計執分開,先觀遍計執是畢竟空,也是能契合的。(於法雲禪寺禪學院──南院.2002-1-13)    前 言:    今天這個集會,緣起於那天在北院,有同學提出問題:「如何修止觀?如何修唯識觀?」我認為這句話非常寶貴,所以就在上課時作了講解,並且說出一個修唯識觀的前方便。既然已經講解了,為什麼再提出這個問題?我內心的想法是:各位同學對於上課的內容,應該是能理解的,若是我沒有講明白,可以提出問題,我們再加以討論。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位同學靜坐、經行的時候,止觀能夠現前、能夠很順暢,而沒有阻礙。    大家能有因緣在這裡──不但學習經論,同時也學習止觀,目的就是使令身口意清淨、莊嚴一點。所以,各位同學來到我們這個佛學院,應該能常常聽到這句話:「我們要靜坐、要修止觀。」    我感覺到:在家、出家的佛教徒,若不學習佛法,是不能調伏煩惱的;即使學習佛法多年,若不修習止觀,但有佛法的知識,仍舊不能調伏煩惱。若出家已經二十年、一百年,而煩惱照樣活動,應該感覺慚愧!實際上,我們從佛菩薩的法語、從教理上看,如果不修止觀,煩惱自然是照常活動。我認為各位同學應該也有相同的想法。    修唯識觀也好、修《大品般若經》的性空觀也好,第一個條件就是要能通達理論。理論,可以在內心思惟、也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但是心裡真實地用之於止觀的時候,能夠很順暢嗎?這還不一定。我注意到「開頭難」,所以分成幾個階段講解。  關於修唯識觀,在《攝大乘論》、《瑜珈師地論.真實義品》的解釋,是把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連在一起講解的,這樣在修止觀的時候,恐怕會有困難。譬如在理論上說:依他起是如幻有的,若執著為真實就是遍計執。由於不能離開依他起另外單獨的成立遍計執,這樣,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譬如說:這房子本身是依他起,但是當通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現出這棟房子時,就變成遍計執了──你怎麼樣修這個觀呢?可能有點困難。    若修止觀的時候,把兩者分開,先觀察遍計執畢竟空,後觀察依他起如幻有,這樣修習一段時期,對此理論特別熟悉,止觀也熟悉了,就可以把遍計執與依他起合而為一,借天台宗說的話:「即空、即假」;若把圓成實也放在裡面,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但,這在初開始可能有困難,所以我主張分開──先空、次假、後中,這是天台宗的話,我感覺用在這裡也很合適。另外,為了照見五蘊皆空時,不容易「空」,所以我又畫蛇添足地安立一個前方便,來解決我們的困難。    我曾經這樣想:歡喜靜坐的人可能就只是修奢摩他,根本沒有修毘缽舍那──這是不具足的。但是修習奢摩他,久了能成就定,在這個基礎上修毘缽舍那,觀察遍計執是相無性、是畢竟空的,或觀察依他起是如幻有,也有可能會觀上來。若不歡喜修止、修觀,一點止觀的經驗也沒有,現在一入手就要修唯識觀,會有困難,假設能有前方便,就容易契入。    我就說到這裡,各位有什麼須要討論的,可以提出來。    問:修唯識觀的前方便是用一塊空曠的地方,觀想自己的身體就在那裡,先這樣修空觀,對不對?    答:不是的。你要取廣場的空相,假設周圍有山,山的相貌也要取下來,顯出中間的空,這有助於取空相──以有顯示無,使令空的相貌更明顯的顯現在心裡,一定要做到這個程度,如果空相取得不夠分明,會影響修觀。    在空曠的地方經行時,將空相取下來以後,到禪堂靜坐,但是心裡觀想:自己是在空裡而不在禪堂。這地方有點彆扭,通常在屋子裡坐,心也就在這裡作用,現在違背事實,而是觀想自己是在空那個地方。這個部分初開始有點不順,但是常常練習也就順了。    我那天提到《法華經?序品》:「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這是佛用空作譬喻,並不是我發明的。用夢中境、水中月是譬喻如幻有,虛空則譬喻第一義諦。第一義諦離言說相,不是虛妄分別心能緣慮的,非要這樣譬喻才能漸漸接近,否則很難領會。所以,身體坐在禪堂,卻觀想自己不在禪堂而是在虛空這裡,這只是觀想,事實上在虛空這裡沒有身體;接著就觀「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猶如虛空」,有這方便的力量,這樣就能有一點契合。    現在說修唯識觀,就是要思惟心裡所妄想的境界是畢竟空的。譬如:閉上眼睛,心裡想念母親的相貌,但是睜開眼看,母親不在這裡。若用唯識觀來思惟:我觀想母親在這裡,這是內心變現的影像,心如是分別、如是顯現,純是遍計執,是畢竟空的,實際上母親的依他起不在這裡。母親的依他起是由她自己的業力所變現的果報,與我內心所想的並不是同一回事。若母親真實在這裡,當我看見母親,由第六意識分別的時候,那就是遍計執與依他起在一起了。現在我觀想母親在這裡,這是由第六意識顯現出來的影像,這影像是沒有體性的,事實上母親不在這裡,是畢竟空的,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這是觀遍計執空。遍計執和依他起是有差別的。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法,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的,不是現在的分別心變現的。由現在的分別心變現的是遍計執,以前的業力種子變現的則是依他起。這是以母親為所緣境,把依他起和遍計執分開,先觀遍計執是畢竟空,也是能契合的。    現在用自己的身體做所緣境,總共有兩個:一個是依他起、一個是遍計執。先單獨觀察遍計執是畢竟空、沒有體相的。就像剛才說的那樣──坐在禪堂裡,而觀想自己在廣場,透過高山把廣場中間的空相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什麼也不見,只見虛空。在心裡顯現空相之後,就在這裡定(寂靜住)一會兒,然後觀察身體──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都是畢竟空的,就與那個空相合,不見有相可得。    問:取空相修前方便的時候,人在禪堂裡打坐時,但是觀想人是在廣場的空曠處,此時是否先有一個人的影像在那裡,而後再把影像觀空?    答:實際上,你的身體是在禪堂,廣場裡什麼也沒有。但是先要觀想自己真實在廣場,然後觀察廣場裡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受想行識,什麼也沒有。初開始是以虛空為相,等到想得稍微順了,有一點力量,再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猶如虛空,正好契合這個境界。    初開始的觀想是以虛空為相,這個空相是指虛空,後來觀察眼耳鼻舌身意是畢竟空,這就不再是虛空的空,而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的空、向於第一義諦的畢竟空了。    而在理論上說,一定要承認這個身體現在是在禪堂,它是因緣有的;但是觀察這眼耳鼻舌身意是因緣有、自性空,自性空裡無眼耳鼻舌身意,猶如虛空,這是不違背法相的。當你常作如是觀,有一點力量的時候,眼前有一個人來,立刻能觀察這個人自性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空能現前,就是用空相躲避了虛妄分別,這時候能調伏煩惱。繼續這樣觀察,力量愈來愈大,在禪堂裡可以觀察如幻有、也可以觀察畢竟空,心裡的貪瞋癡都可以調伏不動了。    問:師父是顧慮到我們實際遇境的時候有困難,所以安立一個前方便,這前方便其實就是讓我們多串習修空,以便對境的時候,正念能很快地現前?答:是的。因為我們的第六識執著自己的身體是有,很難觀察它是空的,若用這個前方便就能通過這一關,容易觀察身體是空。若熟練了──身體坐在禪堂裡,也同樣能照見五蘊皆空,那時候就自在得多了。    常常這樣修空,這空在你心裡面實在就是智慧,智慧有力量的時候,隨時可以現前,到那個時候,在禪堂坐、不在禪堂坐,是無差別的。    問:師父說修唯識觀可以先觀依他起是畢竟空,但是,唯識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您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答:我有兩個理由說依他起是畢竟空。    第一、唯識說依他起法是「生無自然性」,這句話就是「無自性」的意思。《中觀論》說,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自性空的;唯識學者說,阿賴耶識變現一切法是「生無自然性」,這句話和《中觀論》說「無自性」是一樣的。既然如此,就可以觀察依他起是自性空,並不矛盾、衝突。    第二、《中觀論》、唯識論都有一個共通的意思:因緣所生法是有,但是它沒有自性,如果說自性空,而把因緣所生法也空掉了,那就不符合唯識論、《中觀論》的原意。   不過,在修行的時候可以劃分階段,若先觀察依他起自性空──這就和《中觀論》一樣,無差別,修習時久,觀空的力量、智慧強了,再觀察有,因緣所生法自性空,同時還是因緣有,它們是同時的。在初修階段,要同時觀察因緣所生法自性空、宛然有,就有困難。譬如老虎來了,自然是害怕的,若能觀察老虎是自性空,沒有老虎,就心安一點。這是要等到觀慧有力量,才能做到──老虎在這裡,宛然而有,但也還是畢竟空。    其它貪瞋癡的煩惱,也是一樣。沒有人毀辱我、讚歎我的時候,我的分別心不受外在影響時,可以修觀;但是當有人罵我,要觀察是畢竟空的,就有困難。若是程度進了一步,挨罵的時候就能觀畢竟空。現在說分段落修觀,目的就是如此。    所以觀察依他起無自性時,身處禪堂而觀想自己是在虛空裡──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有少法可得,猶如虛空,這樣觀察就與虛空契合了;然後訓練自己在空的境界安住。接著再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有、自性空,猶如虛空,無有少法可得,觀完以後,心再住於空,半小時或一小時;然後再觀。就這樣修!等熟習依他起自性空的觀察之後,再觀察依他起如幻有──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如幻如化地顯現,有而不真實,那就是用夢中境、水中月作譬喻。這樣觀察,就與唯識經論所說的依他起有相契合了。    《中觀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的一切法空觀,也和唯識一樣,因緣所生法如幻有和空是同時的。若只觀空而不觀有,就與經論的義不合;但觀「空」則是可以調伏煩惱的。    所以這個部分,中觀和唯識沒有衝突,唯識學者要同意《中觀論》所說的──一切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如幻有的;所以依他起也是畢竟空、如幻有,這與中觀無差別。這是在依他起上,修即空、即假這兩種觀。    然後再觀察遍計執也是空的。如前所說,我想念母親,這是自己內心分別而現起的影像,實際上母親的依他起不在這裡。由內心思想而變現的影像,是以識──分別心作為它的體性,它本身沒有體性,因為若不分別就沒有影像了。而依他起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變現的,縱使不分別,它也是存在,然而它不真實,是如幻如化的。    我們現在的程度不夠,還是老實一點,就觀察它如幻有、觀察它畢竟空。用廣場的空作前方便,就能觀察遍計執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畢竟空的,依他起也是畢竟空而如幻有的。先把遍計執和依他起分開,常常這樣觀,就容易合適。如果是修《大品般若經》的一切法自性空,一樣可以用取廣場的空作前方便,常作如是觀,能使原來的不方便都變成方便──你觀想自己在廣場,同時也可以分別:我的身體是在禪堂,不在虛空這裡,觀察虛空這裡無有少法可得,然後按照《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開示的道理觀一切法空。    你可以先修空觀一段時期,譬如一百天乃至一年,然後再觀因緣所生法如幻有,如夢中境,如水中月,甚至修空觀得到自在了,譬如老虎在這裡要咬人,你一修觀,心裡可以不恐怖。    我們從理論上把性空觀和唯識觀通過去,然後再修止觀,如果沒有業障又能放下,讀書時間少一點,靜坐的時間多,三年有可能得無生法忍;如果有業障,那就有困難。不過,若是常常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修止觀,是能消除業障的;或是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會幫忙;或是得了未到地定、初禪乃至四禪,隨時可以見觀世音菩薩、見彌勒菩薩,那就完全不同了!不過,你要放下一點。像現在常常有人告假:「我有病,要去養病。」即便有病,心裡也是可以常常修止觀的,否則很難克服障礙。        今天集會討論問題的目的,就是希望各位同學靜坐、經行的時候,提起正念,就能達到止觀現前的這個程度。    當然,精進修止觀的同時也要讀經,修性空觀就讀《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修唯識觀就要讀《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真實義品〉或卷五十「客想、客法」那段文也可以。也就是所讀的經論要與內心修的止觀契合,不能只修止觀而不讀經論。因為經論是我們的老師,要常常和他見面──最好是把修止觀需要的文背下來,在心裡思惟。    目前,同學們對唯識觀還不夠通達,因此現在學習的百卷《瑜伽師地論》都還是前方便。實在來說,不應該這樣辦法。應該只是學《攝大乘論》、〈真實義品〉,通達唯識觀的道理,然後只拿出半小時或一個鐘頭和老師見面──讀止觀所需要的文,其他時間就是經行、靜坐,靜坐、經行──修止觀。這樣子用功三年,我認為得無生法忍是有希望的。等到得無生法忍時,再讀《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楞伽經》、《解深密經》,乃至閱讀藏經。這時候,開大智慧了,再為人講經說法,完全不同!    若是你打妄想:「我離開你們這些業障鬼,我要自己用功!」這樣,你自己變成業障鬼了。一定要和修學聖道的同梵行者在一起修行,但是要少說話,有問題可以互相討論,這樣大家才有互相增上的力量。    若是你得到未到地定以上,一坐八個鐘頭、十個鐘頭,內心寂靜住,悟入第一義諦,那你可以去住茅蓬。若未達到這個程度,只是在欲界定的境界,隨時還會懈怠、睡大覺,就還是得和同參道友在一起,但是不互相干擾,多靜坐,用功修行,我認為三年有可能得無生法忍,即使未得無生法忍,也能建立信心,不像現在還是疑疑惑惑的。    從這裡可以知道,我們要努力、認真地學習唯識觀到通達無礙的程度,這樣修觀的時候內心無礙,不會有錯誤。逐漸地這樣修,智慧逐漸地增長,你自己會知道,不需要別人告訴你。    如果你不願意學習、不願意修止觀,我是不同意的──要記住這句話,我是不同意的!你若常常修止觀,我認為佛菩薩會生歡喜心,而你自己也會有歡喜心。如果不修止觀,煩惱一點也不能調伏,孔夫子曾說:「得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我想佛菩薩也是如此的,我們不修止觀,煩惱不能調伏,佛菩薩是不歡喜的。 http://fayun.org/index.php?p=issue12-26#ct
推薦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2)
略論『唯識』與『唯心』義 胡曉光
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第二(4)
唯識與修證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