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不是單純哄孩子
上
師
教
言
問:頂禮上師:如何面對他人的毀謗呢?
答 :如果你是獅子,別人罵你是狗,你不會真的變成狗,故不用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別人讚歎你是獅子,你也不會真的變成獅子,故不必為此而生喜。所以,這些沒什麼可執著的。
——《如何減少生活中的煩惱與壓力》
講故事不是單純哄孩子
講故事是最自然、安全的親子交流方式,能幫助父母觀察孩子的興趣點,以引導其成長,同時也有利於孩子語言和邏輯能力的發展。上海教科院學前教育博士喬梁為即將捧起故事書的父母寫下了一張「YES OR NO」小貼士。
故事內容有講究
為了嚇唬孩子使之聽話,一些父母常會編造「夜裡老虎會出來,聽到哪個孩子在哭,就把他吃掉」等「反面」故事,卻忽視了略帶恐怖色彩的情節對孩子身心發展的消極影響。另一些過於「天馬行空」的父母僅僅把講故事作為「哄孩子」的手段,隨心所欲、信口亂吹,甚至給孩子造成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好的故事才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或感動的心理體驗。父母應購買正規出版社出品的經典繪本,選擇更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一邊欣賞精緻的插畫,一邊將主人公的有趣經歷娓娓道來。有心的父母不妨將孩子編到故事中去:「小豆芽有一位好朋友,就是我們家的歡歡。歡歡和小豆芽總是互相幫助……」如此體驗式的故事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並在聆聽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
聲情並茂有「聽」頭
缺乏經驗的父母容易照本宣讀,可哪個孩子會喜歡報流水賬的「故事媽媽」呢?通俗易懂的口語化語言是親子閱讀的第一要素。
擅長表演的父母應充分利用優勢,講故事前做足功課,儘可能達到「聲情並茂」。如果父母恰巧都不屬於「模仿達人」,也無需著急,不妨採取「角色朗讀」的形式增添幾多情趣。聲音粗重的爸爸適合龐大動物如河馬、大象,兔子、貓咪等小動物當然得邀請溫柔的媽媽來擔綱。爸媽亦莊亦諧的「本色出演」定會讓孩子開心不已。若能加上布藝手偶的話,效果就更棒了。
親子互動趣味足
不少父母將給孩子講故事看作一項「授課任務」,講述時不許插嘴,動不動就拿出「你再打岔,下次不給你講」的殺手鐧。於是,孩子只能消極、被動地聽,也懶得思考。其實,一口氣講完故事並不是最重要的。激發孩子在與父母互動中思考,才是講故事的根本目的。
由於理解能力有限,故事剛開場或者情節較複雜時,孩子常常會頻頻提問。孩子發問時,父母切忌粗暴拒絕,而應該提醒「別急,聽到後面你就知道了呀」。細心的父母要不斷觀察孩子神色,隨時解釋。講到關鍵時刻,甚至可以故意「剎車」——「天快亮了,回不了大海,小美人魚該怎麼辦呢?」讓孩子替故事中的主人公想辦法順利過關,或發揮想像力設計不同的結局。此外,灌制「我家的故事CD」也是不錯的創意,因為在孩子聽來,父母的聲音比任何播音員的抑揚頓挫都要親切。
來源: 網路
往期精彩閱讀
當某天來臨 請寬容母親
世界第一佛塔,見即解脫——寶爾汗佛塔
歐洲菩提小組:格林威治線上的彩虹
以善存心 以德存世
閱讀原文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酒桌上家長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給長輩 敬酒?
※孫悟空為什麼那麼吸引小孩?
※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更幸福?
※怎樣根據八字給孩子取好名?
※你會讓你的孩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