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馬度陰山:中國古代騎兵的甲騎具裝

不教胡馬度陰山:中國古代騎兵的甲騎具裝2010-01-22 17:37:27 來源: 網易軍事 跟貼 11 條 手機看新聞

核心提示:甲騎具裝的歷史說起馬鎧,對歷史影片比較感興趣的人會馬上想起《BraveHeart》和《敦煌》這兩部電影。但是其中真實反映古代重騎兵的是《勇敢的心》,中日合作的《敦煌》歷史錯誤太多,裝備更是錯的一塌糊塗。

網易軍事1月22日報道

重騎兵在中國的出現是與馬凳的發明和廣泛使用分不開的,目前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馬凳是在西晉永寧二年的騎士俑上出現的。風衣對馬凳的研究沒有絲毫興趣,所以在這兒只是簡單的說兩句:馬凳為騎兵更好的控制戰馬提供了條件,也為中國重裝馬鎧——甲騎具裝的出現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甲騎具裝的歷史說起馬鎧,對歷史影片比較感興趣的人會馬上想起《BraveHeart》和《敦煌》這兩部電影。但是其中真實反映古代重騎兵的是《勇敢的心》,中日合作的《敦煌》歷史錯誤太多,裝備更是錯的一塌糊塗。

中國南北朝時期標準的馬鎧,歷史上稱為「甲騎具裝」,由六個部分組成: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當然還配備有馬鞍和馬凳韁繩之類。「面簾」是一塊狹長的金屬制的護面,上面開有眼孔,主要保護馬匹面部;「雞頸」其實是一副馬頸部的護甲,由甲片綴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當胸;馬身甲;搭後,就是馬匹前中後的大片護甲;而寄生比較有特點,是一個放在馬尾部的向上翹的掃帚一樣的東西。這樣裝備的戰馬,除非是步兵不要命的衝上去砍馬腿,否則很難直接殺傷它。那麼步兵是否有這樣的機會呢?這就要談到甲騎具裝重騎兵的使用了。

西漢時期中國只有輕騎兵,所有的戰馬都是赤膊上陣;到了東漢時期,開始在戰馬的胸部裝上皮革製成的「當胸」,這個在《三國志。鮑永傳》里有記載。到了三國時期,開始出現比較完善的馬鎧,但是當時這種裝備非常的珍貴。曹操在《軍策令》中說到袁紹有三百具馬鎧,然後傷心的說自己的軍隊連十具也沒有。

到了官渡之戰時期,袁紹上萬騎兵部隊加在一起還是只有幾百具馬鎧,重騎兵的比率不過只佔全部騎兵的百分之三。這時的馬鎧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長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護甲。

到了戰爭天下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幾乎所有的偉大統帥和偉大舵手都發現馬鎧是一樣可愛的裝備。這時在一場戰役中出現的馬鎧甚至達到上萬具!!!石勒消滅末邳的戰役中繳獲披著馬鎧的戰馬五千匹,在他老人家擊敗姬澹的戰役中繳獲了上萬具馬鎧。另外這時的中國馬鎧已經開始使用鐵制的大型甲片來增加鎧甲的防禦力。

騎兵軍刀的變革

騎兵軍刀,俗稱「馬刀」。古代騎兵的武器有刀、矛、劍、戟和弓弩,到了近現代,除了火器之外,馬刀依然是騎兵的基本武器,並不單是騎兵的珍物,作為具有傳統意義的冷兵器也為其他軍、兵種的軍官所喜愛並收藏。一些優秀將領親自設計馬刀。如1881年俄國的戈爾洛夫中將設計了6種馬刀裝備俄軍騎兵,二戰時的美國名將巴頓,還有我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峰都為軍隊設計過馬刀。

騎兵大規模興起並獨立成軍當屬漢代。隨著騎兵的興起,百鍊鋼技術用於造刀,鐵制的環首刀被大量使用,基本取代了長劍。

《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認為馬刀出現於東方,7-8世紀盛行於東歐和中亞游牧民族。而筆者認為,中國最早的馬刀應該是漢代的環首刀。這從出土的山東沂南漢畫像墓中的執刀騎兵便可知。環首刀刀體是細長型,多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也無護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夾,外面纏以粗繩.便於持握。同劍相比。環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為厚實的刀脊,因而比兩面刃的劍更適於騎兵衝擊時斬劈。漢代的造刀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了三十煉、五十煉甚至百鍊鋼刀。即以含碳量較高的炒鋼為原料,經過三十、五十、乃至上百次的摺疊鍛打而成。

南北朝時,馬鐙的出現和馬鞍的改進,使騎兵的戰鬥力進一步提高,步、騎兵都裝備短柄鐵刀,其特點是刀身直,刀柄末端沒有圓環。山兩太原北齊墓壁畫中的人物所佩的就是這種刀。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

唐代騎兵是繼漢代以後我國古代騎兵發展史上又-興盛時期。其時,無環首短柄鐵刀成為馬刀的主要類型。其型制是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有橢圓形護格,刀柄末端通常有-小孔,以穿飾紐帶,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騎兵俑即是此種。隋唐以後刀的製造,以灌鋼法代替百鍊法,即先把生鐵熔化,澆灌到熟鐵,再增加熟鐵的含碳量成鋼,然後分別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牲畜尿中含有鹽分,淬火時比水冷卻快,淬火後的鋼質堅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時冷卻慢,因而鋼質柔韌。經過這兩種淬火處理後的刀,可「斬甲過三十紮」,刀刃鋒利程度和韌性都得以提高。

北宋喪失了西北產馬地區,軍隊只得以步兵為主,騎兵只作為附屬軍種。與宋朝對抗的遼、西夏、金都足北方游牧民族,善騎射。其騎兵與宋軍對陣,十戰而九勝。步、騎兵以弓弩為主,刀槍次之。常用的短柄長刀稱「手刀」。從宋《武經總要》圖來看,手刀刀身寬,刀尖兒近齊平,江蘇丹徒出土的宋刀實物刀長82~87cm,刀身寬4~5cm,有護格。國內革命戰爭中紅軍步、騎兵和抗日戰爭時西北軍步、騎兵裝備的大刀片與宋代手刀型制頗為相似。元代蒙古軍隊將騎兵機動作戰的高效能發揮到極致。騎兵所用之刀已是彎曲形,一改我國自漢唐以來刀身平直的傳統、彎刀質心遠離刀柄,極大地增加了刀的殺傷力量。馬刀的這種特點在彈性大、韌度高的鋼刀身上表現尤為顯著。

筆者認為,蒙古軍騎兵採用彎刀,同蒙古軍三次西征有關。特別足元憲宗八年(1258年)蒙古旭烈元部三路大軍攻破巴格達、火黑衣大食。即阿拔斷王朝。第二年又攻入敘利亞,佔領大馬士革。大馬士革花紋鋼刀世界馳名。伊朗騎士名貴的舍施爾(shanishiy)刀,土耳其馬、步兩用的基利(kiliei)和帕拉(pala)佩刀,刀身彎曲度大(14cm),刀柄帶十字護格,質量輕(無鞘850g),裝飾極為豪華。加之伊朗和土耳其騎士善使彎刀,殺敵不用斬劈,策馬衝擊時將彎刀平持,其鋒平劃敵人,使其首級治地。伊斯蘭騎士兵器和戰技上的這些特點,與之殊死拼殺的蒙古騎兵個會不注意,繼而影響到蒙古騎兵軍刀的制式。蒙古軍隊西征時殺掠甚酷,動輒屠城,而被俘的工匠能刀下餘生,足因為蒙古貴族追祟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亞各地伊斯蘭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世界征服者史》載,在撒馬爾罕「3萬有手藝的人被挑選出來,成吉思汗把他們分給他的話子和族人。」蒙古人在兩征中擄掠了數以十萬計的工匠,他們在軍隊服役,大大增強了蒙古人的戰鬥力。

明代自朱元璋起開始重視騎兵的建設。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工部規定廣全岡各地每年製造兵器的數量,其中「馬步軍刀」為21000把,僅次於弓箭。明朝步、騎兵使用的腰刀,汲取了抗倭作戰中繳獲日本倭刀的優點,彎曲而鋒利。清末袁世凱編練新軍「北洋六鎮」中有馬隊,馬隊裝備西洋式馬刀。在《馬隊操法》中,先講馬刀的徒步和馬上的斬劈,然後才有《曼利夏馬槍圖說》,足見對馬刀的重視。操法強調:「馬兵器械,以刀輔槍。刀便近刺,槍便遠擊。」還說:「馬兵小枝,忽遇敵軍馬兵大隊,力敵不能,退走不得,唯有下馬拔刀沖入敵隊,刺馬腹、劈馬股,逢人傷人,逢馬傷馬。如傷敵官-可當十。或敵軍馬炮隊多,即刺其馬,一馬傷而諸馬難行,炮亦將躑躅,我軍可乘勢進擊。」清末新軍馬刀攻防招式簡單實用,一改傳統刀術套路的虛華。

中國古騎兵簡介

其實中國是有重騎兵的,從漢代以後,各朝都有重騎兵,只不過在軍中所佔比例不同。當然,如果按史書上把重騎兵定義為人馬都披甲,那倒是數量有限,但僅就騎兵本身的護甲來看,超過10公斤的好像並不少,這已經可以稱為重騎兵了,只是在盔甲上沒有發展出整體式防護裝備(除了明光鎧)。

秦朝時,騎兵所佔比例很少(1:100)常常擔任突擊、迂迴、斷糧、追擊等任務,同時為加強主力部隊的的機動性,也改良了戰車,減輕了其重量將車騎編組在一起,使「輕車銳騎」配合戰鬥。騎兵部隊從屬於作為全軍主力的戰車部隊,保護戰車部隊的側翼。

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中,騎兵在戰爭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並在部隊中普遍設置了專門統率騎兵的各級指揮官。劉邦就專設一隻精銳騎兵部隊--郎中騎兵。但戰車仍佔有一定地位,雖然其作用日益縮減,當時還是把戰車列於百兵之首。

漢初的騎兵已經自成方陣,具有獨立的戰鬥力,但在著裝方面與步兵區別不大,大多還是足踏麻鞋(沒有馬靴),也未有馬鞍(只有厚墊)和馬鐙,只有一部分騎兵披甲(佔8%)。

隨著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漢匈之間發生好幾次重大戰役,每場動員騎兵都常近二十萬騎。當時的戰車已經只用於保障營地安全或後勤運輸,而騎兵已成為部隊的主力,並裝備了相應的騎兵裝備,高鞍的產生能更好的發揮騎兵兵器的威力。另外,步兵已不同於奴隸社會時的徒兵,也有精良的裝備,同時由於步兵的負荷重量問題,為執行不同的任務需組建相應的步兵作戰單位,裝備的兵器也要求多樣化。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

由於軍隊中包括了不同的兵種,同一兵種還有裝備不同的作戰單位,指揮人員要在戰鬥中根據敵軍的長短處及地形的變化來部署不同兵種的部隊,要注意不同兵器的配合使用,長短結合,相互支持,藉以發揮兵器的最大威力。漢代已經相當注意陣型的使用,當時流行「八陣」,《文選》注里講為:方陣、圓陣、牡陣(還有個與牡相對應的不會讀)、沖陣、輪陣、浮沮陣和雁行陣。李廣的四千騎兵與匈奴的四萬騎兵遭遇,就使圓陣用弓弩抵抗了兩天,支持到救兵到來。

李陵以步對騎的戰鬥中,所列陣型就是「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也是種防禦陣型。而進攻陣型,則常是步兵居中,騎兵兩翼,便於包抄。

漢代的武器生產直接控制在國家手中。漢朝為保證軍隊有充足的武器供應,一方面設置管理武器製造業的專職官員,太僕屬下的「考工令」,專門負責兵器生產。另一方面設立規模很大的「武庫」。有考工令負責督造的各種武器,都送到武庫來儲藏,並從這裡分配到有關單位。(武庫每座庫房長100~200米,牆厚達4~8米,兵器分類存放)武帝開始,冶鐵業歸政府經營,在全國各地設立四十幾處鐵官,不但推廣了鐵器的使用,也促進了冶鐵技術的發展,西漢達到「百鍊剛」水平。

漢代常使用的兵器,也就是大量正式裝備部隊的兵器,遠射主要是弩和弓,格鬥有戟、矛、刀、劍,防具是鎧甲和盾牌。還有種叫鉤攘(為金屬旁的)。弓箭,騎兵不可缺少的兵器,漢軍中普遍裝備的是複合弓。另外,漢代的遠射兵器里,弩的使用似乎比弓還要廣泛,有手張弩(擘張)和腳踏弩(蹶張)之分,騎兵只能使用手張弩。和強弩被視為漢軍最精良裝備的還有長戟,漢代最主要的格鬥長柄兵器,騎步都離不開它。而與長戟同樣重要的,還有矛,都大量使用,也都已經是鋼鐵製品了。短柄兵器是刀和劍,出土的鋼劍中有的可長達124CM,刀是漢代開始興起的,戰國時期還未出現,漢初時鐵劍仍是主要短柄兵器,但刀出現後,就逐漸的把劍排擠出去了,成為廣泛使用的兵器。漢初的防具主要仍是鎧甲和盾牌。盾牌有木製、皮製和鐵制,常見的樣式為底緣齊平,上端由兩重弧線組成葫蘆形,中脊隆起的形狀,大約相當士兵的三分之一身高(50~60CM),後來在鐵盾上再安裝上上下兩個利鉤,就成了一種新型兵器--鉤攘,可攻可守。漢代的甲胄主要是「玄甲」,也就是鐵鎧,它逐漸完善並排擠了傳統的皮甲,由甲片鑲嵌而成,而當時所使用的鎧甲片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型長條甲片(某出土的高23.4CM,寬4.4CM),也稱甲札,其高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短;第二類甲片比第一類小得多,形狀也更接近正方形(高4.6~5CM,寬2.7~3.4CM,重10克),一般下緣較為平直,上緣兩角成圓弧狀;第三類,體型最小,更接近正方形,高不及4CM,寬不到2.5CM,這種甲片的另一種樣子是作成槐葉或柳葉形狀。用上面三種甲片可編成兩類鎧甲,就是由大型長條甲札編成的札甲和用中小型甲片編成的魚鱗甲,另外札甲中又有無披膊和披膊之分,騎兵大多使用無披膊的。皮甲成為鐵甲的配角,但仍作為重要的輔助性防具。

重裝騎兵出現在戰場時,正是以部曲私兵為軍隊核心的時代,是從東漢末年開始,經魏晉十六國到南北朝時期。當時,氏族門閥制度和氏族軍事組織結合在一起,豪強世族擁有大量私人武裝。那些部曲既是依附農民,又是豪強世族的私人武裝。這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係,從東漢末年開始惡性發展,到魏晉以後日益加劇,也就影響了當時封建軍隊的組成等方面,當時帶兵的將領都出身豪門世族還擁有自己的私兵部曲,還往往擁有大量的鎧甲和兵器,這些裝備精良的私人部曲,就形成了他們統率的軍隊的核心。這樣一來,自然引起軍隊的組成、指揮和兵器裝備的一系列變化。早期的私人部曲還不一定是騎兵,更不一定是重裝騎兵,私人部曲以甲騎具裝的面貌出現,與五胡亂華時的那些來自北方和西北地區的游牧民族有關。這些民族,進入中原以前都是游牧經濟,擁有優良的馬匹,軍隊又都是騎兵,同時往往還保留著氏族軍事組織的形式。進入中原以後,就與豪強世族聯合起來,自然門閥部曲制度和氏族軍事組織制度也就結合起來,自然又促使軍隊的核心發生變化,終於出現了人馬都披甲的重裝騎兵--甲騎具裝。

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可見,鎖子與山文是並列的兩種鎧甲。

重裝騎兵所需要的各種武器裝備,可分為四類:一是完整的馬具,二是馬甲--具裝,三是騎兵鎧甲,四是戰鬥兵器。當時的馬具中,馬鞍在東漢是製作就相當精緻了,西晉時又有了馬鐙(不過西晉時馬鐙似乎只是用來踩蹬上馬的,騎馬時並不用),這樣,控制馬匹就相當容易了。而具裝呢,通常又可分為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的「馬身甲」、保護馬臀的「搭後」和豎立在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為了保護騎兵後背用的)。騎兵鎧甲是西漢時那種無肩札甲發展過來的「兩當甲」(腋下不連接,所謂「一當胸」「一當背」,在肩上用帶扣聯),到南北朝時,又常常加上護肩的「披膊」,與兩當甲同時的還有另種較名貴的鎧甲,那就是「明光甲」(這種甲的特點就是胸背處各有兩面大型金屬圓護)。最後是兵器,魏晉南北朝時期騎兵使用的兵器,遠射的還是弓和弩,格鬥的是戟,銷(邊旁是矛)和大刀,騎兵們使用擘張弩,不過更多的是使用弓箭,而格鬥武器,戟逐漸被銷所代替,再後來則是刀銷並用,注重劈砍了。儘管甲騎具裝是當時軍隊的核心,但從數量上還是遠少於一般步兵。

安史之亂」暴發後,來勤王的有大食的軍隊,他們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這次戰鬥結束,唐軍士兵大約有萬餘人被俘,其中就有《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杜環,他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見過中國工匠在當地工作,這些人把唐代中國造紙術等手工技藝教授給阿拉伯人,進而傳到歐洲,造紙術對西方文明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其契機或許正是這次怛羅斯戰役。(根據現代一些學者的說法)

然而,中國歷史的事實卻一再證明,生產力落後的游牧民族常常能打敗生產力、科技都遙遙領先的農耕中原,為什麼?這不得不從悲慘的宋王朝說開來,大宋王朝的時候,中國人有了很多發明,火器炸藥已經較普遍運用了,而且言論思想都比較自由,這些都可以在宋詞里看出來,人民的愛國思想,民族凝聚力也非常強,當時還出現了很多武器創新,有連弩車,火箭車等等,如果列陣而待,估計當時的世界上還沒有軍隊能突破防守。然而,香草美人多悲劇,大宋因為帶兵的文官和對手的強大狡詐而敗亡了.當時的蒙古的弓騎兵在同時代同時具有先進的漢人弓弩技術和強大的機動力,發展出了獨特的戰法,就是衝到弓箭的射程內發射完弓箭後馬上撤退,而且衝鋒不是以密集方式進行,損失也就少的多,可以說把騎兵的速度優勢與長程兵器的優勢發揮到了極點,中原軍隊由於天然因素(不產馬,在沒有草原的情況下,養一匹馬比養三個人花費還大),在速度上明顯吃虧,只能處於步步為營的狀態,而在行軍過程中,將領的指揮能力和兵員是訓練狀況是關鍵,一支步兵混合隊伍行軍的時候,必須要深刻了解戰場情況,也就是派出遊騎兵(偵騎、斥堠)偵察周圍情況,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反應,迅速布陣,還要保證後勤供應。這些不是不能完成,但是需要出色的指揮藝術。儒家文化的仁義道德顯然不會教會帶兵的文官如何應付戰爭,孫子兵法也沒具體到如何訓練步兵作戰,然而一點小小的疏忽都將釀成一場大潰敗,而步兵軍團的大潰敗卻是致命的,在機動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沒有陣型的步兵將被迅速殲滅。

明代騎兵所配火器,多為三眼銃或五眼銃,我以為其戰法近似歐洲龍騎兵,即乘馬機動,靜止射擊,因為火門槍無法在顛簸的馬背上點放。當然,不排除經過長期訓練後,騎兵能在跑動的馬背上開火,但那樣的話,訓練成本就很高了。而在宋、明朝,我們已經看不到中原兵家詭道了,常常是王者之師被人設伏殲滅,在戰略上一直處於被動,一次指揮失誤往往引發三軍崩潰,例如宋金太原之戰、明與後金京畿之戰(中反間計殺袁崇煥)所謂一將無能,累死叄軍。中原破滅,非兵不利,民不善,弊在文人清談。甲午戰爭,書生們皆群情洶洶,請求一戰,卻不知敵不知己,當情況不利的時候,又悲憤默已,想著如何以死報國了,(想起了南宋張濡殺元使節,引發伯顏滅南宋),從宋到明、清,歷史難道不是這樣一次次的重複著嗎?輕率出兵,然後兵敗,然後膽破,然後殺良將,毀長城。引用一段南宋最後一位太皇太后的話:「我朝三百餘年,待士大夫以禮。吾與嗣君遭家多難,爾大小臣未嘗有出一言以救國者,內而庶僚畔官離次,外而守令委印棄城,耳目之司既不能為吾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群工,方且表裡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聖賢書,自許謂何!乃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面目對人,死亦何以見先帝!天命未改,國法尚存,其在朝文武,並轉二資,其負國棄予者,御史台覺察以聞。」《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一》。還是這位太后終於看明白了,所謂的士大夫,所謂的讀聖賢書,自許謂何者,原來是一堆只會作詩說道理的樗櫟庸材。

騎兵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步兵還在發展,現在是機械化和信息化的步兵了,從騎步對抗的歷史來看,是遠程火力與機動力的戰略選擇,當騎兵具備了相同的或超越對手的遠程火力的時候(蒙古騎兵),它將是可怕的毀滅力量;當步兵乘上馬拉的戰車的時候(漢唐步兵),它將成為一支不可侮的力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什麼時候,我們漢民族能重新找到這份豪情?

安史之亂」暴發後,來勤王的有大食的軍隊,他們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這次戰鬥結束,唐軍士兵大約有萬餘人被俘,其中就有《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杜環,他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見過中國工匠在當地工作,這些人把唐代中國造紙術等手工技藝教授給阿拉伯人,進而傳到歐洲,造紙術對西方文明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其契機或許正是這次怛羅斯戰役。(根據現代一些學者的說法)

然而,中國歷史的事實卻一再證明,生產力落後的游牧民族常常能打敗生產力、科技都遙遙領先的農耕中原,為什麼?這不得不從悲慘的宋王朝說開來,大宋王朝的時候,中國人有了很多發明,火器炸藥已經較普遍運用了,而且言論思想都比較自由,這些都可以在宋詞里看出來,人民的愛國思想,民族凝聚力也非常強,當時還出現了很多武器創新,有連弩車,火箭車等等,如果列陣而待,估計當時的世界上還沒有軍隊能突破防守。然而,香草美人多悲劇,大宋因為帶兵的文官和對手的強大狡詐而敗亡了.當時的蒙古的弓騎兵在同時代同時具有先進的漢人弓弩技術和強大的機動力,發展出了獨特的戰法,就是衝到弓箭的射程內發射完弓箭後馬上撤退,而且衝鋒不是以密集方式進行,損失也就少的多,可以說把騎兵的速度優勢與長程兵器的優勢發揮到了極點,中原軍隊由於天然因素(不產馬,在沒有草原的情況下,養一匹馬比養三個人花費還大),在速度上明顯吃虧,只能處於步步為營的狀態,而在行軍過程中,將領的指揮能力和兵員是訓練狀況是關鍵,一支步兵混合隊伍行軍的時候,必須要深刻了解戰場情況,也就是派出遊騎兵(偵騎、斥堠)偵察周圍情況,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反應,迅速布陣,還要保證後勤供應。這些不是不能完成,但是需要出色的指揮藝術。儒家文化的仁義道德顯然不會教會帶兵的文官如何應付戰爭,孫子兵法也沒具體到如何訓練步兵作戰,然而一點小小的疏忽都將釀成一場大潰敗,而步兵軍團的大潰敗卻是致命的,在機動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沒有陣型的步兵將被迅速殲滅。

明代騎兵所配火器,多為三眼銃或五眼銃,我以為其戰法近似歐洲龍騎兵,即乘馬機動,靜止射擊,因為火門槍無法在顛簸的馬背上點放。當然,不排除經過長期訓練後,騎兵能在跑動的馬背上開火,但那樣的話,訓練成本就很高了。而在宋、明朝,我們已經看不到中原兵家詭道了,常常是王者之師被人設伏殲滅,在戰略上一直處於被動,一次指揮失誤往往引發三軍崩潰,例如宋金太原之戰、明與後金京畿之戰(中反間計殺袁崇煥)所謂一將無能,累死叄軍。中原破滅,非兵不利,民不善,弊在文人清談。甲午戰爭,書生們皆群情洶洶,請求一戰,卻不知敵不知己,當情況不利的時候,又悲憤默已,想著如何以死報國了,(想起了南宋張濡殺元使節,引發伯顏滅南宋),從宋到明、清,歷史難道不是這樣一次次的重複著嗎?輕率出兵,然後兵敗,然後膽破,然後殺良將,毀長城。引用一段南宋最後一位太皇太后的話:「我朝三百餘年,待士大夫以禮。吾與嗣君遭家多難,爾大小臣未嘗有出一言以救國者,內而庶僚畔官離次,外而守令委印棄城,耳目之司既不能為吾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群工,方且表裡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聖賢書,自許謂何!乃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面目對人,死亦何以見先帝!天命未改,國法尚存,其在朝文武,並轉二資,其負國棄予者,御史台覺察以聞。」《續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一》。還是這位太后終於看明白了,所謂的士大夫,所謂的讀聖賢書,自許謂何者,原來是一堆只會作詩說道理的樗櫟庸材。

騎兵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步兵還在發展,現在是機械化和信息化的步兵了,從騎步對抗的歷史來看,是遠程火力與機動力的戰略選擇,當騎兵具備了相同的或超越對手的遠程火力的時候(蒙古騎兵),它將是可怕的毀滅力量;當步兵乘上馬拉的戰車的時候(漢唐步兵),它將成為一支不可侮的力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什麼時候,我們漢民族能重新找到這份豪情?


推薦閱讀:

單一形象外的龍騎兵
兀朮騎兵被劉錡以不到兩萬的八字軍舊部打的一敗塗地
一代戰神!率三百騎兵血戰十二萬金軍,萬箭穿心而死
四大百人斬之一,300騎兵血戰12萬金軍,直至戰死!

TAG:中國 | 騎兵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