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名畫 . 山水篇(61-90)

愚雅軒祝您全家新年幸福、安康中國傳世名畫.山水篇(61-90)

061《早春圖》北宋郭熙絹本水墨縱158.3厘米橫108.6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郭熙,中國北宋畫家,繪畫理論家,字淳夫,河陽溫縣人,生卒年不詳,出身布衣,好道學,喜遊歷。善畫,初無師承,後在臨摹李成山水畫中受到啟發,筆法大進,後升遷待詔,成為宮廷畫院重要成員。郭熙能畫出「遠近淺深、四時朝暮、風雨明晦之不同」。此畫表現出冬去春來,大地復甦的細緻的季節變化。在章法上兼有高遠、深遠、平遠,層次分明,畫中雖無桃紅柳綠的景色,卻已傳達出春回大地的信息。畫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題詩:樹繞岩葉溪開凍,樓閣仙居家上層。不籍柳槐間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

062《溪山春曉圖》北宋惠崇絹本設色縱24.5厘米橫185.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畫江南平遠山水景色。畫面前後始終以重山疊嶺為背景在這山溪河流中間,崗巒起伏,平渚相牽,其上林木蔥鬱,花開爛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畫中布局取平遠之勢,但崇山疊嶺,雲氣蒸騰,亦顯境界深幽,而縈繞于山間的河流、湖水與雲氣融為一片,又使其境空靈渺遠。畫中筆法溫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隨形變化,濃淡相宜。其敷色簡淡,醒目異常,增強了畫面春日融融的明麗氣氛。此圖無款印,傳為北宋惠崇作。引首有李兆蕃篆書「溪山春曉圖」五字。

063《沙汀叢樹圖》北宋惠崇絹本設色縱24厘米橫25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惠崇(?-1017),北宋詩畫僧,淮南(今江蘇揚州)人,一作建陽(今屬福建)人,與希盡、惟鳳等八人時稱「九詩僧」。畫工小景,煙雨蘆雁,寒汀遠渚,沈括歌其為「小景惠崇煙漠漠」,實為南方山水畫派之支流。此圖原是《唐宋元集繪冊》中的一幅,梁清標定為惠崇所作。表現早春季節郊野沿河的景色。河塘里水草浮在水面,林木煙籠霧鎖,溪水明凈,具有抒情的詩意。

064《漁父圖》宋許道寧絹本淡設色縱48.9厘米橫209.6厘米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許道寧,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曾在長安市賣葯,畫山水招徠顧客,後師李成,至中年成名,專工山水,脫去舊習。畫高峰峭結,頗似李成,但差清婉致遠。老年筆筆簡練,峰巒峭拔,林木勁硬,故張士遜有詩云:「李成絕世范寬老,惟有長安許道寧。」此圖畫江岸上群峰,江心有捕魚船數只,筆法堅挺,學楊成而有所變化,所謂「峰巒峭拔,林木勁硬,別成一家體。」觀此畫信之。所畫層巒疊嶂,似有輕雲繚繞其中,山石形式別具一格。漁舟水波也有一番情趣。

065《關山密雪圖》宋許道寧絹本設色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許道寧擅畫山水,學李成而能自成一家之體。長於畫林木、平遠、野水,是繼李成、范寬之後在北宋最享有盛名的山水畫家。本圖繪覆蓋大雪的高山寒林,畫中山巒起伏,皴筆很少,山頭俱施以粉,水天皆用淡墨渲染,景物荒寒蕭寂。畫左有小字款書「許道寧寫李咸熙關山密雪圖」。畫上鈐有「明昌御寶」、「沈周寶玩」等印鑒。

066《湖庄消夏圖》宋趙令穰絹本設色縱19.1厘米橫161.3厘米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趙令穰,字大年,北宋後期畫家。為宋太祖五世孫,工草書,愛好收藏書畫,猶以晉宋以來法書名畫為最,官至崇信節度使觀察留後,善作坂坡汀渚水鳥小景,時宋室有不得遠行之禁,故其所畫景物不出京洛間三百里,畫畫貴有新意。生平傳略見於《畫繼》、《宣和畫譜》等。此圖畫風工麗,筆墨柔潤,表現湖邊柳岸幽居的情趣,塘中荷葉田田,岸邊煙樹迷離,清幽靜謐,景色宜人。

067《雪山歸獵圖》宋翟院深絹本墨筆縱155厘米橫99厘米安徽省歙縣博物館藏翟院深,營丘(今山東益都)人,宋代前期畫家,出身於樂工,擅畫山水,學李成幾可亂真,但不能跳出藩籬,缺少創作,也缺乏自己的畫風。此畫表現北方山區冬日寒冽景象。畫中雪山崔巍,老木寒柯,氣象蕭疏,因畫面所點綴的獵人與犬而得名。此畫左下楷書署款「營丘翟院深畫」。翟院深無作品流傳於世,此畫是歙縣博物館自安徽文物商店收購,不見於著錄,是一幅李成傳派的宋畫。

068《春山圖》宋燕肅紙本墨筆縱47.3厘米橫115.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燕肅(?—1040)字穆之,祖籍山東益都,博學多聞,曾歷任地方及中央各種官職,秉性正直,為政清簡,精明幹練,頗有建樹。在科學上也有重要貢獻。《春山圖》是一幅畫在紙上的水墨全景山水。畫上春山聳秀,溪流板橋,竹籬村舍,高松垂柳和高士在山水中尋幽訪勝的刻畫,流露出畫家對林泉之樂的嚮往。畫中生拙凝重的筆墨和山水造型,與一般的職業畫家迥異,帶有早期文人畫的形跡。

069《千里江山圖》宋王希孟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王希孟(公元1096—?),北宋畫院學生,受宋徽宗趙佶親自指點,才華橫溢,畫藝早熟。他18歲時用半年時間嘔心瀝血完成《千里江山圖》,不久便去世了。《千里江山圖》是以一匹整絹創作的青綠山水畫長卷,氣魄宏大,構圖嚴謹,刻畫精細,色彩絢麗,充分展示了中國山水畫的風貌。畫家在布局上獨具匠心,使之「咫尺有千里之趣」。此畫用筆精細,既能把握住山水景物的起伏變化大勢,對各個局部的刻畫又細緻入微,畫面既顯得富麗凝重而又和諧統一。元人評價此畫時道:「設色鮮明,布置宏遠,使王晉卿(詵)、趙千里(令穰)見之亦當氣短。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

070《後赤壁賦圖》部分宋喬仲常紙本墨筆縱29.3厘米橫560.3厘米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喬仲常,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北宋後期畫家。工於雜畫,師李公麟。此畫以白描手法分段表現蘇軾的《後赤壁賦》內容,人物形象及山水樹石筆墨極為簡括,不受固定成法局限,風格質樸無華,是早期士大夫畫之本色。全卷以八幅紙相接,押縫處鈐有北宋徽宗時期權勢顯赫的宦官梁師成的收藏印。由於早期文人山水畫很少有作品流傳下來,此畫顯得彌足珍貴。

071《瀟湘奇觀圖》部分宋米友仁紙本墨筆19.8厘米橫28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米友仁(1086—1165),字元暉,一字平仁,小名寅哥、螯兒、虎兒,自稱懶拙老人。米芾長子,世稱「小米」。官至兵部待郎、敷文閣直學士。工書善畫,承其父法,稍加己意,略有所變。常自題「墨戲」二字。畫江上雲山,濕筆勾皴點染,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作。《瀟湘奇觀圖》是米友仁存世不多的作品之一,畫面峰巒起伏,雲霧出沒,層林被飄渺的煙靄籠罩,山石和樹木都用水墨點成,渾然一體,全然不覺線條及皴擦的痕迹。後幅有米友仁的自識,並有薛義、董其昌等十四家題記。

072《清明上河圖》宋張擇端絹本設色縱24.8厘米橫528.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擇端,北宋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徽宗期供職翰林圖畫院。善畫,其市橋徑郭、舟船車轎尤妙。這是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俗畫長卷,描寫北宋都城汴粱(今開封)城鄉間的社會風情,場面浩大,內容極為豐富。此畫構思構圖引人入勝,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不僅代表當時美術技法、風格,對研究民俗、經濟、市井規劃等也有重要意義。從作者刻畫細緻的人物衣著、集市場景中,可以感到濃郁的民風,而人叢中夾入的風景又有山水畫蹤影。

073《雪江歸棹圖》宋趙佶卷絹本設色縱30.3厘米橫190.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畫在橫卷形式的構圖中,江面平靜,白雪封山,銀妝素裹,山勢雄偉,可見江中鼓棹片片歸帆,岸邊點點稀疏行人,使整個畫面在平穩安靜中仍顯出生氣,靜中有動。如當時蔡京題跋所云:「伏觀御制《雪江歸棹》,水遠無波,天長一色,群山皎潔,行客蕭條,鼓棹中流,片帆天際,雪江歸棹之意盡矣。」本幅有趙佶瘦金書自題:「雪江歸棹圖。宣和御制。」和草字押書「天下一人」。

074《蘆汀密雪圖》宋梁師閔絹本設色縱26.5厘米橫145.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梁師閔,生卒不詳,北宋畫家,一作士閔,字循德,汴梁(今河南開封人),工詩書,官至忠州刺史、左武大夫等職,《宣和畫譜》評論其花鳥「取法江南人」,「精緻而不疏,謹嚴而不放」。此圖描寫冬日的湖中景物。薄暮悄然降臨,瑞雪覆蓋的淺灘上,黃櫨枯槎在寒風中搖曳,水禽們有的依偎棲宿,畫家以細膩、凝鍊的筆觸、簡約舒緩的平遠式構圖,真實地再現了隆冬時節荒寒蕭瑟的意境。

075《千里江山圖》宋江參卷絹本水墨縱46.3厘米橫546.5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江參,字貫道,衢縣(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為南宋前期畫家,妙于丹青,頗受士人重視,甚至連南宋高宗也知道其大名。江參擅長畫山水,學董源、巨然的畫法,是描繪江南水鄉畫派的繼承者。畫中林木蔥蘢,山峰重疊,時而溪水,時而幽谷,景色連綿,有一條曲折的小路貫穿其間。江參用硬筆勾畫石頭的輪廓,頗有力度,又十分注重水分的運用,並借鑒了米芾水墨雲山的技法,使得畫面具有江南水鄉的格調。

076《長夏江寺圖》宋李唐絹本設色縱44厘米橫24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李唐(約1050—1130),河陽三城(令河南孟縣)人。原是北宋畫院待詔,離亂後,到臨安街頭賣畫,被一個內官發現,後又重入畫院。其畫法遠追李思訓,變小斧劈而創大斧劈,筆意不凡,使人產生一種「神驚目眩」的威壓之感。長江岸上群峰羅列,寺觀叢林,互相映帶。江水粼粼,風帆出沒於其間,氣勢雄偉壯闊。用筆方硬堅重,山石峭麗雄渾,氣魄雄偉,境界浩莽,用墨善用墨沉沉的、濃厚的墨韻,厚實而滋潤。畫上有「李唐可比唐李思訓」題籤。

077《萬壑松風圖》宋李唐絹本雙拼縱188.7厘米橫139.8厘米此畫有款在遠峰上一行:「皇宋宣和申辰春,河陽李唐筆。」此圖畫法與《江山小景畫卷》最為接近。但構圖滿實,有一種威壓的力量欲突出畫面,用濃墨重色畫萬松深壑,高嶺飛泉,雲霧巒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氣勢雄厚之極。墨色澀而不枯,厚重而又不失靈氣,山石虯勁豐實,筆意不凡,能曲折多變地勾划出丘壑的變化,遠山空靈峻麗,似有升騰之意,石下小泉流水,似有汩汩之音,別有一番雄奇秀麗之境界,氣魄壯麗,雲中山頂,四面峻厚。

078《江天樓閣圖》宋佚名絹本設色縱97.4厘米橫54.6厘米南京博物館藏此圖無款印,寫江天坡石,遠山樓閣,舟船人物,松枝虯勁。精緻生動。可看出典型的「馬夏」式構圖,取一角之景,加以遠山的綿延起伏,浩渺深遠,意境深幽,為畫面的水天一色注入了新的活力。畫上鈐有「蒼岩」、「萬幾清暇」、「大雅齋」、「慈禧太后御覽之寶」等收藏印章。

079《秋山紅樹圖》宋蕭照絹本設色縱28厘米橫28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蕭照靖康後隨大畫家李唐南渡,從之學畫,山水、人物及奇松怪石,種種皆精妙,紹興中入畫院為待詔。此圖畫遠山紅樹、小舟、溪徑,無名款,清代大收藏家梁清標題為蕭照之作。此畫遠山渲染,樹石運筆似草草而寫實,雖師李唐卻具己法,意境深遠。畫的右上方鈐有元內府都省書畫之印,明禮部評驗書畫關防騎縫半印。

080《風雨牧歸圖》宋李迪絹本淺設色縱123.7厘米橫102.8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描繪風雨將作時,二牧童趕牛回家的情景,是一幅具有風俗性質的小景山水畫。畫中以極簡潔的場景,卻烘託了一個極充實的情境,整個牧童、牛、大樹、湖水、葦叢等景物都被置於忽來的風雨主題與氣氛之中。因而畫幅雖大,景物雖簡,但仍顯得充實而飽滿。畫中用墨、設色均輕淡細膩,除極好地表現兩牛形體、骨肉的細微變化外,對整個畫面氣氛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081《四景山水圖》宋劉松年絹本設色共四段每段均縱41.3厘米橫69.3厘米劉松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於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故其俗呼為「暗門劉」。與「李唐、馬遠、夏圭」,並稱為「南渡四大家」。此畫繪春、夏、秋、冬四景。第一幅,春景,堤邊莊院,桃柳爭妍。第二幅,夏景,柳岸虛堂。第三幅,秋景,老樹經霜,青紅如綉。第四幅,冬景,雪披高松,下蔭深院。樹石筆法挺勁,界畫工整,略近李唐,而精細過之。

082《秋窗讀書圖》宋劉松年紈扇絹本設色這是一幅構思構圖頗為講究的秋景圖。在圓形的構圖中景物與人物的安排可謂苦心經營:兩棵參天高松頂天立地,上部的松枝如盤龍相互纏繞,曲折多變;傍水而建的庭院後有錯落有致的山石;畫面右部是境界開闊的近水遠山,與左部構圖嚴整的庭院景緻相對照。畫家是以讚美的情緒來描繪秋天景色,平穩的構圖增強了畫面的寂靜感,而紅葉與青松的對比用色,微波蕩漾的湖水,又在寂靜中增添了活力和情趣。

083《錢塘觀潮圖》宋李嵩絹本設色縱25.5厘米橫70.4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李嵩(1166—1243),錢塘人,少從養父李從訓習畫,後歷任光宗趙惇、寧宗趙擴、理宗趙昀三朝畫院待詔。此卷描繪錢塘涌潮的壯觀景象。畫面以左右平直而寬闊的錢塘江面為主體,錢塘大潮由左向右奔涌而來,鋪滿江面。此作用筆細膩,雖極小之景物,仍描畫精微,一筆不苟,但因整體布景的平正大方,因而並無巧飾之弊。細筆勾描之外,淡墨輕染,其設色亦淺淡簡潔,使畫中雖有喧動之景,亦顯寧靜遼遠。

084《赤壁後游圖》宋馬和之絹本墨筆縱25.8厘米橫143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赤壁賦》是蘇軾名篇。蘇軾被貶黃州,兩度夜遊黃州赤壁,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調寄「念奴嬌」的《赤壁懷古》,寄懷古幽思,泄胸中塊磊。《前赤壁賦》主要寫真景實情,《後赤壁賦》較多虛景幻境。馬和之的《赤壁後游圖》,並未按照原文次序描繪,而是妙造自如。畫面景象比較簡練,卻點出了主要情節。一葉扁舟隨波飄蕩,艄公挾櫓觀景,正是「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的情景。

085《江山萬里圖》宋趙黻紙本水墨縱45.1厘米橫992.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趙黻,南宋時京口(今江蘇鎮江)人,住長江邊的北固山,與大江自小建有深厚的感情,對兩岸的山顏水貌、陰晴雨藹的瞬息變化真正了如指掌,元代夏文彥在《圖文寶鑒》中稱其:「作人物、山水、窠石、江勢、波浪,金、焦二山,有氣韻,有筆力」。《江山萬里圖》以長卷形式描繪長江景色。畫面由虛而實,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煙霧瀰漫,煙波浩蕩,曾巒疊嶂,驚濤拍岸,風雨交加,小船逆浪而行,險象環生,構成一幅驚心動魄的壯麗場面。

086《玉樓春思圖》宋佚名絹本設色縱24厘米橫25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此圖畫水殿樓閣、漁舟、古松和江亭,本幅無名款,清代梁清標題籤為王詵之作,然而將此作與王氏傳世作品對照,並無多少相同之處。惟據圖上小楷書「魚游春水」一闋,詞意與畫意吻合,從書法風格考察,可能為宋高宗趙構以後宮廷常見的書體,故推測此畫系同時代所繪,是宋代畫院的佳作。畫上鈐有「宣統御覽之寶」等收藏印章。

087《仙山樓閣圖》宋佚名絹本設色縱26厘米橫27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此圖重彩畫樓閣、奇峰、雲樹、仙人跨鶴。清代梁清標題籤定為趙伯駒之作,但從畫面的畫法用筆和構圖立意來看,卻不似趙氏風格,應是民間畫師的作品。圖上鈐有「黔寧王子王孫孫永寶之印」和梁清標等的收藏印章。《石渠寶芨》著錄。

088《踏歌圖》宋馬遠絹本淡設色縱191.8厘米橫11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馬遠,字遙父,號欽山,南宋畫院待詔,父世榮,伯父公顯,兄逵,都是畫院畫家。初師李唐,卻能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兼畫人物、花鳥、作人物有軒昂閑雅之氣。與同時的夏圭,號稱「馬夏」。《踏歌圖》表現了勞動的場面。此畫主體內容是田埂上一群老少農民作歡笑踏歌狀,用筆自然舒展,與畫面氣氛搭配一致。遠處,高峰對立,宮殿隱現。從對自然物的處理方法看,是典型的馬派「一角山」的特點。

089《水圖》宋馬遠絹本設色縱26.8厘米橫第一段20.7厘米第二段至第十二段41.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水圖》畫各種不同的水波。1.缺半幅,且無圖名,2.曰「洞庭風細」,3.「層波疊浪」,4.「寒塘清線」,5.「長江萬頃」,6.「黃河逆流」,7.「秋水迥波」,8.「雲山滄海」,9.「湖光瀲灧」,10「雲舒浪卷」,11.「曉日烘山」,12.「細浪漂漂」。表現了不同條件下江河湖海的運動狀態,豐富多姿,水墨蒼勁。這裡選兩幅。此圖四字標題多是宋寧宗皇后楊氏所書。

090《華燈侍宴圖》宋代馬遠絹本淺設色縱125.6厘米橫46.7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華燈侍宴圖》有御題的一首長詩。這首長詩描寫晚宴的情形,此畫即是表現晚宴的情景的。其下筆嚴正,用雄奇簡練的筆法,表現樹枝挺堅有力,水墨蒼勁,大斧劈皴,線條堅實而又爽朗有力。用焦墨作樹石,石皆方硬,危崖峭壁。樹榦瘦硬如屈鐵,但剛健中又見柔合,其筆法豪放而謹嚴,變化多而融合,剛柔相濟,豪放又嚴謹。整體上給人以氣勢縱橫,雄奇簡練的印象。


推薦閱讀:

顧媚?山水?(嶺南人)
龍真穴的合山水,橋沖水反也多災
二十四山水口吉凶解
學國畫入門:花鳥山水畫的簡介

TAG:中國 | 名畫 | 山水 | 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