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修鍊道腴溯源 太極拳門戶網站|太極拳視頻 伴奏音樂

太極拳修鍊道腴溯源 作者:張寶銀文章來源:武林點擊數:745更新時間:2005-6-29

太極拳修鍊,道腴何在?依據筆者體得,溯源如下: 形順 不論演煉何派何式太極拳套路,應將「形順」當作首要要領,理由是只有「形順」才能「體松」;只有「體松」,才能「氣通」;只有「氣通」,才能「力沉」。太極拳修鍊旨在求一個「松」字,只有「松」,「輕、沉、靈、空」才能不期而至,而「松」源於「順」。太極拳行功走架,體內元氣流動,必須有暢通無阻的體內通道,而只有「形順」,體內通道才能暢通,元氣流動才能無阻,才能「氣遍身軀」,「無微不到」。太極拳講究「意到、氣到、力到」,但是,如果捨棄「形順」則「意不能到,氣不能來,力不能至」。由此可悟,「形順」是「意到、氣到、力到」之本源。而時下流行的不少太極拳套路,捨棄「形順」,追求「形美」,結果是體內通道不通,元氣流行受阻,致使不少演練者落下諸多身心不適,此種情況現實中有之,亦見之於武術刊物文字中。 國家推行的各種太極拳套路,動作統一,優美大方,用之於參賽表演無可厚非。但是,正是這「優美大方」之動作,使原本「輕靈活潑」的太極拳變成刻意與呆板而失去應有的靈性和神韻;使太極拳在只有「外形」而無「內意」的情況下演流為操舞;也使不少演練者在自我感覺飄飄然的狀態下顯現和潛伏著眾多的不適與堙郁。國家推行的太極拳套路。促進了更多的人參與太極拳運動,此功不可沒。但是,我們萬萬不可執著封步於此,欲求太極祛病之真,強身之妙,則必須依據前賢名哲之拳論,對套路動作逐一進行審視與明辨,看其是否「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看其是否有利於體內元氣的「暢流無阻」和自我感覺內氣是否「渾圓自如與鼓盪」。太極拳演練,「形順」力自生,「形悖」氣自滯,形體之「松、沉、輕、靈、空」皆源於「形順」。故「形順」應作為太極拳演練的首要要領而「用心」求索體悟之。 勿忘腰 有問:太極拳修鍊,「形順」何以得之?答日:「勿忘腰」。 太極拳論諄諄告誡,「腰脊為第一主宰」,「腰如軸立,氣若輪行」。更有十三勢行功訣云:「刻刻留心在腰間」。但是,不少演練者行功走架時早將「用腰」忘到九霄雲外,而一味地在手上劃圓弧,在腳下左挪右移,結果是「形不順,體不松,氣不通,力不沉,日日練功不見功」。其關鍵是行功走架時「忘了用腰」。太極拳行功走架必須以腰為主宰,必須以腰帶臂,以臂帶手,節節傳遞,節節貫串。行功走架「心要靜,體要順,時時想腰勿忘腰」,「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如果行功走架一時忘了腰,不妨緩緩停止,用心找到「腰」而後再動,如此忘了——找到——再忘了——再找到,「日日不已,久久為功」,腰就自然忘不掉了。而以腰行拳,自會「形順」;「形順」則意可自到,氣會來,力能自至,功練一日,自會技精一日。 拿住丹田 拳論云:「拿住丹田練內功」,換言之,「練內功」必須「拿住丹田」。但是不少演練者並不重視於此,以至習拳多年,終在門外,其關鍵是演練中沒有「拿住丹田」。在太極拳行功走架中應當拿住的丹田有四:上丹田祖竅穴,位於兩眉中間;下丹田會陰穴;中丹田神闕穴,位於肚臍深處;後丹田命門穴,與神闕穴前後相對呼應。虛領頂勁,必須意想祖竅穴;養精蓄銳,必須意注會陰穴;身穩如山,必須意守神闕穴;虛實轉換,必須意貫命門穴。此四個丹田,必須時時拿住勿令其開溜走失,如有哪個丹田逃逸出走,必須用心及時地將其緝拿歸案。同樣,如此「勤勤不息,久久為功」,四個丹田會「不拿」而自在,自可「形松而體沉」,內氣自會日生,內勁自會日長,內功漸次而有成。太極拳是內功拳,而「內功」之獲得,必須將「丹田拿住」,此修鍊太極內功之不二法門,舍此別無它途。 行文至此,對於「勿忘腰」與「拿住丹田」,筆者以俚歌之如下: 意守丹田心想腰,拿住丹田轉動腰。 腰動肢動全身動,丹田轉動亦隨腰。 練拳如果忘了腰,平心靜氣找到腰。 練拳倘若不活腰,修到終期也是操。 行功走架留心腰,坐卧立行常想腰。 速度小議 筆者認為,不論何派何種太極拳套路,儘管動作有異,變化不同,如不著眼於參賽表演,而著心於祛病、強身、練功夫,其行功走架「心法」應當是「快慢結合,緩急相間,動靜互換」。慢時如潺潺之流水,緩時若悠悠之白雲;快時似滾滾之江河,急時猶飛渡之亂雲;靜時如同不動之山嶽。切記此皆在內而「不在外面」,重「內意」而不重「外形」。具體而言,行功走架時凡過渡之動作「心法」應微微快一些;凡定勢前動作「心法」應緩緩而運行;凡定勢之動作應平心靜氣,穩穩地靜一靜。而這種慢、緩、快、急、靜速度之掌握萬勿人為機械地有意操作,而是在逐日演練、摸索、體悟中出現的「勿忘勿助,似有若無,無過不及,不偏不倚」自然而然的變化行為。 這種狀態筆者感到合乎宇宙自然變通之道,照此行拳,自會有「意的感覺,氣的感知,力的感觸,神的感應」,自會妙趣橫生,佳境迭出。太極拳修功走架,如果一味地強調速度均勻,這是對大自然「行雲流水」的曲解和誤會,亦會使太極拳由於「意」的僵滯和懈怠而使「拳」缺乏機靈與活潑。 健康絮語 三豐祖師雲「詳推用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春」。延年益壽,不老如春,是健康與長壽同在,長壽與健康並存。健康可以長壽,但長壽必須健康才是幸福,故古人有語云「壽而康」。長壽如不健康,其長壽乃「難受」耳,如若疾病纏身,更苦不堪言。故筆者擊節讚賞孫劍雲大師語:太極拳修鍊之目的是「生則健,死則速」。筆者也認為太極拳修鍊,「詳推用意終何在,身體康強有精神」。 「求松」「求沉」「求內功」,此太極拳修持之宗旨; 「形順」「用腰」「拿丹田」,乃太極拳修持之道腴。 對於太極拳「求松」「求沉」之法,「內功修鍊」之要,筆者「索本溯源」,體得如上。太極學問博大,學者貴在積累,筆者愚言,「芴然而粗」,謹供同道參悟,並望前輩名家賜教指正之。

  • 上一篇文章: 太極拳四正活步推手
  • 下一篇文章: 論太極拳鍊氣養氣功夫
  • 推薦閱讀:

    安歌野路子之「製作簡易版扒帶伴奏」
    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學習和積累鋼琴即興伴奏的和弦走向和伴奏織體?
    簡易伴奏法(十五)
    你聽過那些哪些表面挺火但實際沒什麼營養甚至低俗的歌?

    TAG:音樂 | 視頻 | 網站 | 門戶網站 | 太極拳 | 修鍊 | 伴奏 | 太極 | 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