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淘汰的4類面試者!(正確的回答應該是.........)

在各式各樣的求職者當中,哪幾類求職者最容易被HR淘汰?一項投票結果顯示,大多數網友把沒誠信的求職者視為最容易被HR首先淘汰的對象。下面,我們繼續看看還有哪些類型的求職者容易被HR淘汰吧!第一類:沒有誠信淘汰指數:HR吐槽:非名校出身,經驗不夠豐富,毫無特長……作為一個HR,我覺得這些不足都沒有問題,只要你與我們的崗位要求相差不是太大,你還是有錄用機會的。可是我無法容忍你的謊言和欺騙,沒誠信的人絕對會被企業拒之門外。我經常在招聘中會遇到有些求職者胡亂謊報上家公司薪水,數字可以高得逆天;還有求職者證書、學歷造假,或者掩蓋空白期,捏造工作經歷等等,這些不誠實的行為是我無法接受的。評:別說企業招聘,就算我們個人交朋友,也非常害怕遇上沒誠信的人。誠信問題關係到個人品質,求職者在這方面一旦被發現有硬傷,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求職和工作。有機構曾就「面試時犯這些錯一定被淘汰」為主題進行了投票調查,結果「提供虛假簡歷」這一選項以超過65%的得票率位列第一。由此可見,沒誠信的求職者是最容易被HR淘汰的。所以求職者還是不要想著用欺騙的手段來獲得HR的青睞,以免謊言被揭穿,之後會因小失大。第二類:資歷平平卻傲慢不已淘汰指數:HR吐槽:現在的求職者都跟HR有仇嗎?還真以為HR是求職路上的攔路虎?能不能錄取你,不是我一個HR說了算的,為什麼來面試的人總是擺出一副傲慢不已、苦大仇深的樣子呢?如果你真是個人才,那我也忍了,畢竟現在招人有時比找工作還難!可面試交流下來,你的經歷中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且沒有掌握什麼核心技術,這點競爭力如何就有勇氣擺出一副「非我莫屬」的姿態呢?越來越搞不懂現在的求職者了!評:無論是求職者還是HR,他們都是一個群體的名稱,有傲慢無禮的求職者,也會有吹毛求疵的HR,這些個體都不能代表一個群體的全部,但是這些個體又往往是一個群體的代言人。所以就有了HR都是攔路虎,求職者多傲慢的偏見性理解。我們想提醒各位求職者:去企業面試,你最終的目的是告訴HR你能夠勝任這個崗位,不是為了鄙視、打擊HR,以此顯得自己有多麼強大。有些求職者會覺得部分HR的提問非常不專業,尤其是涉及到崗位上的專業知識,可如果你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跟對方解釋清楚他的疑問,那麼勢必會提高HR對你的好感度;如果你覺得有些問題涉及的知識太過專業沒法用語言解釋,那麼大可簡單陳述自己的觀點,也不宜讓對方察覺出不耐煩的傲慢之勢。所以,不管你是資歷平平還是學富五車,常懷謙卑之心,必然更容易成功。第三類:自我迷茫,不了解崗位就應聘淘汰指數:HR吐槽:前幾天面了一個求職者,簡直讓人崩潰。來了之後,詢問他覺得自己應聘這個崗位有什麼優勢,他居然反問我是什麼崗位!我好脾氣地告訴了他職位,他還嫌不夠,又問我這個職位是幹什麼的!不記清楚職位,不看清楚崗位職責就來面試了?「海投黨」也要敬業點吧!至少在收到電話通知後趕緊去了解下這些信息,面試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吧。再問他為什麼會投遞這個職位,他一臉的迷茫就讓我知道完全是碰碰運氣的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應聘什麼崗位,先投了再說。雖然簡歷上顯示的條件還不錯,光是這樣的態度,就要讓我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了。評: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管什麼崗位,盲目地進行海投,萬萬要不得。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認清自己需求的崗位是什麼,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這些可以從以往的工作經歷中總結得出。即使無奈之下,你成了「海投黨」,也可以在面試前進行一些必要的準備,如公司的情況、公司招聘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自己應聘該崗位的優勢等,避免面試「一問三不知」的尷尬情況,為自己獲得工作增加一些幾率。第四類:斤斤計較,只重眼前利益淘汰指數:HR吐槽:有些求職者第一次面試就迫不及待的詢問福利待遇,而且問得很詳盡,甚至具體到基本工資、獎金、「五險一金」等。曾經,有位求職者對於剛入職時的年假問題糾結不已,我已經向他解釋過了,工作時間是彈性制的,年假可能還用不到,更何況公司計算年假的方式是員工在公司工作多一年就多一天年假。結果,他還是對於比上份工作少1天年假的問題耿耿於懷,反覆打電話確認,讓我煩不勝煩。我很想說,我們還沒決定錄用你呢,你就這麼斤斤計較,真要把你留下,不知道還有多少麻煩,更何況自己的能力也沒有強到值得我們為你糾結的問題妥協的地步。其他為了幾百元工資糾結不已的求職者就更多了!評:把個人得失看得太重,會給HR留下不良印象。雖然待遇很重要,但是如果差異不大,例如薪資只差兩百元,那麼就要從工作整體的長遠發展來考慮,比如公司平台很好、發展前景廣闊、對個人能力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等。待全面考量後,如果優勢可以抵過待遇上微小的差距,那麼就不要糾結於眼前即得的利益,而是要爭取入職後,通過證明自己的能力來取得更好的待遇。那麼,正確的求職姿勢是怎樣的?看看資深HR怎麼說——「我投出的暑期實習簡歷都拿到了初試,但是一個初試都沒有通過,您能不能抽時間給我做一次模擬面試?」大三學生東哲(化名)在我的一次校園就業指導講座後找到我。因為他是職業俱樂部的成員,所以我知道東哲有大半年時間了。從簡歷上看,擔任學生幹部的東哲組織過不少活動,相比很多掛個名頭賺身份的學生幹部來說算得上是貨真價實了。學院負責就業的副書記也告訴我,東哲辦事踏實,絕對讓你放心。事實上他的確做事認真,毫不官僚。但在我參加的兩次活動上,他那像《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式的發言讓我對他好感全無,甚至可以說不喜歡他。以我當時的判斷,他肯定進不了我們公司。可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對話給我著實上了一課。在校招面試上,我也自詡為8段面試官了,但不管我使出什麼樣的組合拳,回答就是深入不下去,獲得的信息無法讓我對他本人的真實情況做出準確判斷。但我相信,東哲認為自己說的都是我在尋找的素質。面試進行了大概30分鐘,耳朵里充斥著「領導」、「組建」、「團隊」、「溝通」、「精神」、「傳承」、」價值觀「等重磅大詞(空洞無物),談到的學生活動工作也沒能讓我眼前一亮。如果換成是時間有限的正式面試,我百分之百已經禮貌地說,「我沒有什麼問題了,你有什麼要問我的嗎?」。但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於是接著問,」你能不能給我講一段簡歷上沒寫的經歷?什麼都可以。」他幾次試圖接著給我講學生活動的經歷都被我粗暴打斷,「不想聽、不想聽,這些我都聽多了。說點兒其他沒說過的。」東哲有點兒受打擊,握著手、低著頭,沉默了幾分鐘。我也裝著不耐煩地坐在對面用手有節奏地敲打著椅子。「我給你講我賣二手自行車的事情吧。」東哲打破沉默。我頭也沒抬,「你說吧。」接下來,我聽到了一個真實的東哲。他家裡做水果生意,從小就幫著家裡進貨卸貨,每個夏天都每過一陣就要幫著從車上連續卸五六頓的西瓜,腰椎還因此受到一些影響(這種經歷可不是誰都有)。東哲剛進大學時,拉了幾個兄弟開始從畢業學生手裡收購二手自行車,拾到拾到賣給新生。有一天突然發現收購來的自行車少了幾十輛,跑去校保衛科報案,保衛科不管。弟兄們都很喪氣,投進去了一兩萬塊錢,現在可能還回不來本錢。東哲覺得其中有貓膩,於是借了台攝像機,晚上蹲點在存放自行車地點附近的居民樓里,通宵記錄下來了保衛科幹事和一家車行合夥作案的全過程。第二天,東哲拿著錄像去保衛科找到相關負責人,得知來歷後,該負責人拒不承認且揚言要動手修理東哲。東哲跟他說,這是副本,原件在我同學手裡,如果我今天有什麼問題,他們就會直接把錄像帶交給派出所、校領導和報社。保衛科的人理虧,坐下來說可以談條件。東哲說,我只需要車行把車還給我們。於是,保衛科的人陪他去車行,打開倉庫,裡面滿滿都是東哲和幾個弟兄收購來的車。東哲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個多小時,眼睛裡閃爍著「正義必勝」的光芒。我問他,你為什麼想找回丟掉的車?」「我當時就是憋了口氣,覺得他們做壞事不能饒了他們。還有,就是其他幾個同學都比較鬱悶,大家剛入學就損失了錢,我想幫他們找回來。」「之後發生了什麼?」「我後來覺得不需要跟保衛處搞得這麼僵,因為以後做學生活動很多地方還要保衛處批場地,所以就買了幾包煙,過去跟他們負責人聊了聊。有時候在校園裡碰到,相互點個頭。」「《新聞聯播》」、「死板」、「規則」、「正義感」、「責任感」、「友情」、「激情」、「本分老實」、「吃得了虧」……突然間,我腦子裡把所有這些詞串在了一起,下意識地問他:「你小時候想過要做警察嗎?」 他很興奮地回答:「我從小就想當個警察。」「你是不是看過成功學的書?」我又問了一句。「是啊!每次我鬱悶的時候,我就找一本成功學的書來看,看完就跟打了雞血似的。」他很興奮地回答。我想癥結算是找到了。我對東哲說,「我一開始真地不太喜歡你,你有感覺嗎?」他點點頭。我接著說,「但是我現在很喜歡你。原來的你給我的感覺就像纏了繃帶、打了夾板。好好一個有血有肉、清新自然的小夥子,每看一本成功學的書就像纏完一圈繃帶,打一塊夾板。最後活生生地把自己綁成一具木乃伊。你最後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你本來的樣子,我喜歡你本來的樣子。今天本來是我幫你面試,但是我從你這裡學到很多。」之後,我們一起做了一個他的改進計劃。這場面試讓我回想起這幾年校招面試中出現的一個現象:由於網路面經的傳播,很多學生都知道僱主有哪些喜好,對各種筆試、面試、無小組領導討論的題目都爛熟於心。僱主的素質模型邏輯上是可以指導面試和人才發展。但是,學生們(還有部分職場中人)試圖把素質模型和對應的行為表現簡單地組合在一起。換言之,簡單地通過「有意識地」積攢案例來證明自己具備某種素質。負責就業指導的老師、義務在學校提供講座的職場人士(包括早兩年的我),以及希望接受培訓和負責培訓的職場中人都重在提供方法論,而忽略了本心。內中的邏輯轉換到能力成長這個話題上,我把它概括成八個字:「 能力隨心、自然生長。 」如果我們真的有夢,真心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能力會自然而然在過程中鍛煉或者逼迫出來。如果在學生加入學生會或者社團的那一天,真心本著要為同學服務,要做出精彩的活動,就無需為了社交參加外聯社,為了口才參加演講協會。任何一場活動,要做出彩並且最後做出彩,或者盡全力後仍然失敗,過程中就能發展我們常常提到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影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結果導向、系統性思考、處理模糊問題的能力……。但如果做一場活動是為了攢個經歷,最後只能挖空心思拼湊案例,甚至是編些案例來證明自己,聽眾感受不到情緒和能力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自然流淌。如此面試,掛掉是正常,通過是僥倖。如此成長,停滯是正常,提升是僥倖。而僥倖得到東西,都會很快失去。能力隨心、自然生長、不可阻擋。校招如此,職場和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本文轉自TORCH,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qq2538699964


推薦閱讀:

改完簡歷之後,女朋友找了份年薪12W的工作。
《世界500強面試實錄》丨NOTES
iOS 面試常見問題最全梳理
28歲未婚未孕,我被面試官嫌棄了
經典面試70問,記下來,考官不會不錄用!

TAG:面試 | 淘汰 | 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