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往今來「老婆」到底有多少種說法

我們每天不可避免要使用稱謂,比如妻子稱謂詞,不論稱自己的妻子還是他人的妻子。

從先秦到當代,妻子稱謂詞不斷變化,有些沿用至今,有些保留於特定地域方言中,有些則只存在於特定的歷史時期。

鑒古知今,一起來粗覽一遍中華幾千年歷史中的妻子稱謂詞吧!看過妻子稱謂的演變,朋友們吶,你們可能會滋生穿越之心,也可能更珍惜當下的生活哦!

一、先秦時期男性配偶稱謂

先秦時期,以華夏—漢族為主幹的中華民族初步形成,由母系社會邁入父系夫權社會,男性配偶稱謂應運而生。

一般認為,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甲骨文,所以,男性配偶的稱謂最早只可追溯到甲骨文。據統計,甲骨文中指稱男性配偶的單音節字有妻、婦、內、室、妃、妾、良、君等,可見,至少早在商代就已具有了歷代男性配偶稱謂的基本雛形。

1、男女有別

《易經》曰:「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妻」「婦」是目前已知出現最早的對男性配偶稱謂,這些稱謂一開始並沒有嚴格的等級限制。

甲骨文中,「妻」左下為女子,上象其發,右為手形,以手抓女,實為搶婚。《甲骨文字典》解釋道:「上古有擄掠婦女以為配偶之俗,是為掠奪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奪婚姻之反映,後世以為女性配偶之稱。」

先秦,各個階層男子都可以「妻」稱自己的正式配偶。如《國語·魯語》曰:「寢門之內,婦人治其業焉。」《詩經·衛風·碩人》:「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此處,太子向楚威王求情,希望大王顧念「夫妻情分」,饒恕王后,雖然是大王、王后,也可以用「夫「」妻」稱呼,是「夫」「妻」在先秦無等級區別的佐證。

歷代以「妻」為中心語稱呼男性配偶的詞語有妻子、首妻、髮妻、本妻、嫡妻、正妻、後妻、繼妻、寡妻、前妻、故妻、棄妻、亡妻、老妻、愛妻、賢妻、孝妻、義妻、嬌妻、令妻、仁妻、良妻、山妻、拙妻、愚妻、荊妻、妻房、妻小等。

《大漢天子》劇照

「妻」是出現最早的男性配偶稱謂之一,「妻子」是以「妻」為中心語加上詞尾「子」構成的,但作為男性配偶稱謂唐代才出現,此前「妻子「是複合詞,指妻子和兒女。

所以,《大漢天子》這部以漢代為背景的古裝劇里,平陽公主說自己要嫁給張湯,成為他的「妻子」,顯然時代錯啦(莫非她是從唐代以後穿越來的?哈哈哈)。

「婦」,本為已婚女子的通稱,後來特指妻子,與「夫」相對。如《爾雅·釋親》:「子之妻為婦。」

「婦」作為稱謂詞素,與其他成分構成一些義項單一、指稱不同社會角色的妻子,如「主婦」指主人之妻,即正妻,「來婦」特指新婚之妻,「本婦」指合法妻子,「出婦」指被休棄的妻子,「棄婦」「嫠婦」指被丈夫拋棄的妻子,「舊婦」指前妻,「故婦」「先婦」指前妻或亡妻,「繼婦」指續娶的妻子,「拙婦」「荊婦」是謙稱自己的妻子,「好婦」指美麗合意的妻子,「酷婦」指殘酷無情的妻子,「驕婦」指教宗的妻子,「惡婦」指有惡行的妻子,「君婦」指君王的正妻,「命婦」指士大夫之妻,「賈婦」指商人之妻,「征婦」指出征將士之妻。

《羋月傳》劇照

「婦」也是出現最早的妻子稱謂之一,《羋月傳》中楚威王稱心狠手辣的王后為「罪婦」「惡婦」,意在指責她害死了向妃,惡毒、有罪。

內、中、室、家

先秦時,為適應生產力發展,形成了男外女內的家庭分工模式,但並無過多性別歧視。隨著男外女內的家庭分工模式形成,人們開始以「內」指妻子,強調其活動範圍,並形成以「內」為中心語的對妻子的稱謂,如「內子」「內主」「內人」。

「內」,甲骨文中已出現,《說文解字》解釋:「自外而入也。」引申為裡面、內室,後泛指經常活動於內室的人--妻妾,隨著等級制度日益嚴格,「妾」的指稱意義逐漸脫落,「內」專指妻子。

「內」和「外」相對,「中」和「外」也可以相對,於是妻子又有「中婦」和「中饋」等別稱。

「室」,《說文解字》釋:「室,實也,從宀,從至。至,,所止也。」本義為居室,後與「內」一樣地引申為妻子,如《禮記·曲禮》:「三十曰壯,有室。」鄭玄註:「妻稱室。」孔穎達疏:「妻居室中,故喚為室。」歷代以「室」為中心語形成的妻子稱謂有室人、正室、繼室、始室、側室、副室、別室、家室、宮室等。

春秋時期,「家」也指家室,即妻子。如《召南·行露》:「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大漢天子》劇照

「房」和「室」「內」近義,被用於指稱妻子,加上「正」強調是正妻。

此處,這位漢代侯爺對女子(念奴嬌)說娶她做「正房」,是以明媒正娶她做正妻為條件與她交易,可見儒家開始佔據思想文化統治地位的漢代,強調妻妾的嫡庶等級。

良人、君

儘管先秦夫妻稱謂男女之分鮮明,但也有限度,有些稱謂夫妻共用,如「良人」「君」。

「良人」,一種愛稱,夫妻可以互稱,如《詩經·國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傳》釋:「良人,美室也。」

「君」,可尊稱男子,也可以敬稱天子、諸侯的妻子。如《衛風·碩人》:「大夫夙退,無使君勞。」《左傳·襄公九年》:「隨其出也。君必速出。」

2、妻妾地位分明

「妾」,與正妻相對,指正妻之外的男性配偶。《禮記·喪服·斬哀章》:「妾為君。」注曰:「妾謂夫為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曰:「以妻得體之,得名為夫;妾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為君。」妾自稱用謙稱「下妾」「賤妾」,以示其地位低下。

《新水滸傳》劇照

「妾」在先秦已出現,歷代沿用。

此處,店家威脅金翠蓮,她要保住她爹的性命,必須簽賣身契,成為鄭大官人的「妾」。「賣給」指明了妾不是明媒正娶,不符合禮俗程序。

妾的稱謂劃分細緻,統稱有「妾」「姬」「小」「童」「小童」「小星」「孺子」等,稱有子之妾為「長妾」「貴妾」,稱隨嫁之妾為「滕」「相室」。

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滕」,指作為陪嫁跟隨正妻嫁過來的女子,地位在正妻之下,妾之上,如《公羊傳·庄公十年》:「滕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滕之,以侄娣從。」《釋名》:「侄娣曰滕。滕承事嫡也。」可知,「滕」是正妻的侄女或妹妹,或同姓女子,作為正妻的陪嫁送往夫家。

女官向楚王彙報說有「滕女」懷孕,而且是「莒姬」宮裡的,可知向氏是隨莒姬陪嫁來的。

但「婢子」「賤妾」「妾」「下妾」「小童」等也用於妻子自稱,是謙稱,如《禮記·曲禮》:「夫人自稱於天子曰『老婦』、自稱於諸侯曰『寡小君』、自稱於其君曰『小童』,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

電影《孔子》劇照

「童」,《易經·大畜》注曰:「童,妾也。」《釋文》:「童本作僮。」《史記·貨殖傳》:「僮者,婢妾之總稱也。」

電影《孔子》以春秋孔子生活的時代為背景,此處,衛國夫人南子對遠近聞名的孔子自稱「小童」,顯然是謙稱,可見對孔子及禮的尊重。

3、社會等級不同,妻子稱謂不同

在古代封建社會,丈夫身份、地位不同,他們的妻子稱謂也相應不同,《禮記·曲禮》曰:「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後雖朝代更替,妻子仍依丈夫爵位稱號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封號,等級嚴格。

君王之妻

「後」,春秋時期特指周天子正妻。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王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

「王后」,春秋時特指周天子和諸侯正妻,如《左傳·桓公九年》:「九年,春,紀季姜歸於京師。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后書。」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劇照

《封神榜》以商朝和周朝為背景,此時為商末,臣子尊稱商紂王的妻子妲己為王后,紂王也稱妲己為「王后」,但「後」「王后」春秋時期才出現,特指周天子和諸侯正妻,此處當為錯用,又穿越啦!

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此劇以戰國為背景,莒姬自稱臣妾,尊稱楚威王正妻為「王后」,這才是正確的稱呼哦!

「君婦」,指西周時期國君的正妻,如《詩經·小雅·楚茨》「或燔或炙,君婦莫莫」「諸宰君婦,廢徹不遲」。

「元妃」,指國君初娶之適妻,即國君的原配,「元」強調正夫人的地位,表示尊敬。如《左傳·隱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楊伯峻註:「元妃為第一次所娶正夫人。」

「夫人」「君夫人」,周代對諸侯、國君通過聘問而娶的適妻的稱謂。如《禮記·曲禮下》:諸侯曰夫人。」《白虎通·嫁娶》:「國君之妻,稱之曰夫人何?明當扶進八人,謂八妾也。國人尊之,故稱君夫人也。」

秦漢後,「夫人」轉指列侯的妻子,也可以作為高官的妻子、母親的封號,後來指稱範圍擴大,為對一般官宦人家甚至一般已婚婦女的敬稱。

電影《孔子》劇照

南子為衛君明媒正娶的正妻,因而衛國國君稱王后南子為「夫人」,孔子弟子雖然對其不滿,也遵守禮制,尊稱其為「君夫人」,孔子講禮,當然尊稱其「君夫人」。

春秋時期,諸侯夫人還可以稱「小君」「少君」「伉儷」。「小君」是對本國國君夫人的稱呼,「少君」通稱諸侯夫人,「伉儷」可作為對諸侯或大夫正妻的稱謂。

君王之妾

君王的妾根據級別和地位不同,有不同的封號,主要稱謂有「妃」「嬪」「嬪嬙」「宮婦」等。

「妃」在甲骨文中已出現,本義是配偶的意思,逐漸偏向指男子的配偶--妻子。《說文·女部》:「妃,匹也。」《爾雅》:「妃,合、會,對也。妃,媲也。」《儀禮·少牢饋食禮》:「以某妃配某士。」可知,「妃」在上古是妻子的泛稱。

後指皇帝對妾的稱呼。皇帝可以同時擁有幾個「妃」,「妃」地位低於「後」,但高於「嬪」。「妃」也用以指稱諸侯的夫人、太子和王侯的妻子。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2007版劇照

「妃」在甲骨文中已出現,本義是配偶,在商朝時當然為配偶義啦,所以商紂王愛稱王后妲己為「愛妃」,沒有叫錯哦!

進入封建等級社會,「妃」開始有特指義,指太子、諸侯的正妻。如《漢書·衛太子史良娣傳》:「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稱皇孫。」中古以後,「妃」義項範圍縮小,開始指帝王的姬妾而非正妻。

「嬪」,既是君王的妾,又是宮中女官,《釋名》:「天子之妾有嬪。嬪,賓也,諸妾之中見賓敬也。」

《武媚娘傳奇》劇照

先秦時,「嬪「」妃」已出現,都指君王的妾,後代以「嬪妃」統稱君王之妾。

《武媚娘傳奇》以唐代為背景,此處,皇后娘娘向高宗皇帝進言,自稱「臣妾」,「臣」和「妾」本義都是奴隸的意思,此處是皇后謙稱自己,而且似乎歷代帝王的妻妾都以「臣妾」自稱,可見妻子地位低於丈夫,即使後宮之主也如此。

「姬」,本是妾的統稱,《集韻》:「姬,眾妾統稱。」後指諸侯嬪妃。如《左傳·趙三·秦圍趙之邯鄲》:「彼又將使其子女讒妾為諸侯妃姬,處梁之宮,梁王安得宴然而已乎?」

電影《孔子》2010版劇照

孔子弟子因為南子輕浮放蕩而稱其為「妖姬」,「姬」指諸侯嬪妃,不符合南子衛國王后的地位,又以貶義詞「妖」修飾,可見對南子的鄙夷輕蔑。

二、秦漢、隋唐時期妻子稱謂

秦漢、隋唐時期,三綱已成系統,但封建社會尚處於上升期,有進步思想家提出一些樸素的民主平等思想,因而三綱沒有完全禁錮人們的思想。體現在妻子稱謂上,有明確的尊稱、美稱、愛稱、謙稱之分,還出現了新的正妻稱謂,妾的稱謂分類則逐漸粗疏。

尊稱

皇帝之正妻稱「後「或」皇后「,《史記·孝文本紀》已有記載:「三月,有司請立皇后。薄太后曰:『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后。』」

《漢武大帝》劇照

此處場景正以《史記·孝文本紀》中大臣請立皇后的記載為原型。

大臣以「皇后」尊稱皇帝正妻,遵從了禮制(似乎許多影視劇中都有大臣進諫請立皇后或太子,大臣們認為,內主立,後宮和天下女子才有模範,儲君立,皇子皇叔才不會有謀逆之心,所謂正名乎)。

皇后還可以稱「女君」「皇儷」,如《三國志·魏·文德郭皇后傳》:「遂立為皇后。」裴松之《注》引《魏書》:「後上表謝曰:......誠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處中饋之重任。」

《大漢天子》劇照

此處,太史令司馬談稱皇后為「君」,顯然不只是敬稱,而應理解為指稱」皇后「。

因為先秦時,「君」可以敬稱天子、諸侯的妻子,還有專門稱謂「君婦」「君夫人」「小君「「少君」,秦漢魏晉時期,又以」女君「稱」皇后「,所以,此次」君「也應當指稱「皇后」,而不只是敬稱「您」。

美稱

這一時期,社會把女性作為評價的對象,反映在妻子稱謂上則出現了一些具有道德評價色彩、含有讚美、頌揚意義的妻子稱謂,如「賢妻」「仁妻」「良妻」「嬌妻」德配」「令室」「賢室」。

「賢妻」,如陶潛《告子儼等疏》:「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

「仁妻」,如陶潛《詠貧士七首》其七:「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德配」,本義是德行可以匹配,後用作對妻子的敬稱、美稱,如孫遜《故程將軍妻樊氏輓歌》:「德配程休甫,名高魯季姜。」

「令室」,如晉傅休奕《秋胡》:「秋胡納令室,三日宦他鄉。」

愛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儒家思想統治地位被撼動,封建禮教對夫妻的束縛減輕,夫妻關係較為平等,表現在妻子稱謂上,則夫妻互稱「卿」,並出現了愛稱「卿卿」,沿用至今。

「卿「,本義為兩人面對面進餐,表示親密無間。用於丈夫對妻子的愛稱,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

「卿卿」,夫妻間的愛稱,如《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卿安豐。安豐曰:『婦為卿婿,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故爾卿卿,我不卿卿,誰復卿卿?』」

謙稱

這一階段,妻子稱謂系統出現了丈夫對他人稱呼妻子的謙稱,如:

「荊婦」,王貞詩云:「丁寧與荊婦。」

「山妻」,杜甫詩云:「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糟糠」,本義指酒糟、米糠等粗劣的食物,《後漢書·宋弘傳》有「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之說,後用「糟糠」指謙稱與丈夫共患難、共貧賤的妻子,但人們仍可從「糟糠」的詞義中感覺到對女性的貶義。還有「糟糠妻」「糟糠婦」「糟糠妻室」「糟糠妻子」等稱謂,可見,古代強調夫妻之間能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大漢天子》劇照

此處,張湯對公主說自己有「糟糠之妻」,是強調自己有一個妻子,他們曾共貧窮,共患難,以表明自己不能負她,不能接受公主(「只是「這個標記語也許是用以表示婉拒,但也許表達的是想娶公主但迫不得已)。

新的正妻稱謂

「髮妻」,指原配妻子。結髮是古時男女成年的象徵,所以結髮夫妻指原配夫妻;再者,古時,人們希望婚姻長久,白頭到老,所以,夫妻成婚時各剪一綹纏繞起來,以示結髮同心,白頭到老。

《大漢天子》劇照

場景是這樣的:

公主:」......駙馬,平陽就是你的妻子。「

張湯:」只是張湯已有糟糠之妻。「

公主:」那就給錢休了她。「

張湯:」我們是結髮夫妻。「

張湯對公主說自己有「髮妻」,強調妻子是明媒正娶、經過了禮俗認可的,也含有曾盟誓白頭到老的意思,以表明自己堅定的態度(也可能是在表達休妻不合禮制、不近人情,會受到族人批評阻攔,行不通,很為難)。

「新婦」,「新」本義為伐木,《說文·斤部》:「新,取木也。」《詩經·豳風·伐柯》:「伐柯如何?非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可見,「伐新」引申為做媒,故「新婦」強調其為明媒正娶,在家族中有正式身份和地位。後「新婦」詞義擴大,非親屬關係的尊者,也以「新婦」泛稱卑者之妻;已婚婦女也以「新婦」對公婆、丈夫等家中長輩、平輩親屬自稱。明清之際,「新婦」用以指稱新婚女子,與「新郎」相對。

「中婦」,本指后妃,中古後指稱範圍擴大為指稱妻子,如李賀《惱公》:「月明中婦覺,應笑畫堂空。」葉蔥奇註:「中婦,指其妻。」

這一時期,人們不忌諱婦女再嫁,因而出現了許多指稱離異妻子的稱謂,尤其是漢代,如「前妻」「故妻」「前婦」「後婦」等。

妾的稱謂

先秦時,妾的稱謂分類細緻,體系相對獨立,到了這一階段,分類漸漸粗疏,專稱使用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標記性語素+妻子稱謂」的形式。

標記性語素如側、小、偏、下、別、旁、庶、少、外,妻子稱謂主要使用妻、婦、室、房,因而形成「側室」「外婦」「小婦」「小妻」「少妻」「下妻」「偏房」「別房」等。

三、宋元明清時期妻子稱謂

1、新的正妻尊稱

娘娘

「娘娘」,指帝王的已婚女性親屬,包括帝王的皇后、妃嬪、太后、太子的妻妾等,通稱「娘娘」或「娘子」,如後晉《舊唐書·后妃傳·楊貴妃》:「宮中稱呼娘子,禮數實用皇后。」

《武媚娘傳奇》劇照

「娘娘」是對皇帝妻妾的敬稱,宋代以後作為宮廷用於固定下來。此處太監用以表示對皇后的尊敬。

恭人

「恭人」是古代受封妻子的封號,始定於宋微宗。」恭人「地位在 」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 至中大夫的妻子封為恭人。

元代六品官,明、清四品官的妻子可封為 」恭人「,清代又以奉恩將軍的妻子為 」恭 人「。如《水滸傳》第三二回:「我看這小娘子說來,是個朝廷命官的恭人。」

太太

袁庭棟認為「太太」至少要晚到明代才進入妻子稱謂系統。明代禮制規定,中丞以上官員之妻稱「太太」。如明胡應麟《甲乙剩言·邊道詩》:「幸喜荊妻稱太太,且酌柏酒樂陶陶。』蓋部民呼有司眷屬,惟中丞以上得呼太太爾。」

「太太」這一稱謂很快平民化,凡官僚士大夫之妻皆可稱「太太」,清代時,甚至庶民之妻也可稱」太太。如《清稗類鈔·稱謂錄》所載:「命婦稱太太,其夫自一品以至未入流皆然,無所別也。久之,則富人亦稱之。又久之,則凡為人婦可以家居坐食者,亦無不稱之矣。」

1987版《紅樓夢》 劇照

王熙鳳尊稱王夫人為「太太」,賈璉尊稱王夫人為「太太」、尊邢夫人為「大太太」,因為她們都是長輩,都是正妻,而且丈夫都是官員,有尊敬的意味。

禮稱

禮俗規定了妻子有為丈夫守貞守節的義務,並且劃分出不同類別,「貞」指夫在守節,「節」指夫死守寡,「烈」指夫死殉節,「義」指為夫守義,通稱「三貞九烈」,並因此產生「三貞婦」「貞婦」「節婦」「烈婦」「義婦」等稱謂詞,指各種守貞守節的妻子。

這一階段,還以「賢」為修飾成分構成了很多妻子尊稱,如「賢匹」「賢室」「賢配」「賢偶」「賢卿」等。

2、妻子俗稱

宋元明清時期,世俗文化迅速發展;又外族入侵導致文化交流頻繁,因而一些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語言被百姓接受並使用,因而體現在稱謂上,妻子俗稱也開始大量湧現,最典型的妻子稱謂就是「老婆」。

老婆

「老婆」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最初指老年女性,此後,至少在宋代,「老」字逐漸虛化為詞頭,「老婆」指稱妻子。如宋吳自牧《夢梁錄·夜市》:「更有叫『時運來時,買莊田,取老婆』賣卦者。」關漢卿《竇娥冤》第一四折:「兀那婆婆,你無丈夫,我無渾家,你肯與我做個老婆,意下如何?」

到了明代,「老婆」已是很常見的男子配偶稱謂,是文人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通用的基本辭彙了。

2011版《新水滸傳》劇照

宋代,老婆「之」老「已弱化脫落為詞頭,沒有老的含義,指稱「妻子」含義成熟。

此處,兩個人先後以「老婆」指武大郎年輕美貌的妻子潘金蓮,合適,也符合歷史。

娘子

「娘子」,由實語素「娘」和名詞詞尾「子」構成,「娘」本是就是妻子稱謂,既可稱自己妻子,也可稱他人妻子。

「娘子」最初是指稱婦女的一個通稱,最早出現在《北齊書·祖珽傳》:「老馬十歲,猶號騮馬;一妻耳順,尚稱娘子。」

至元代,社會上普遍稱已婚婦女為「娘子」。

明代時,一般習慣稱少婦為「娘子」,有嬌愛的味道。陶宗儀《輟耕錄》:「都下自庶人之妻以及達官之國夫人皆曰娘子。」

2011版《新水滸傳》劇照

圖一,林教頭稱妻子為「娘子」,有憐惜的意味;圖二,勸阻者向高衙內喊道他調戲的女子是林教頭的「娘子」,有尊敬的意味。

圖三,西門慶以「小娘子」指年輕美貌的少婦潘金蓮,嬌愛意味濃郁;圖四,武大郎以「娘子」指自己漂亮的妻子潘金蓮,有疼愛,也有謙卑的意味。

婆娘

「婆娘」,古代一般作為對已婚婦女的泛稱,現在仍保存於某些地方的方言中。元代陶宗儀《輟耕錄》曾明確指出:「江南於婦人,賤之則曰婆娘。」《金瓶梅》:「武大聽罷,道:『兄弟,我實不瞞你說,我這婆娘每日去王婆家裡做衣服,做鞋腳,歸來便臉紅。』」

2011版《新水滸傳》劇照

《水滸傳》中潘金蓮自己稱自己「婆娘」,《金瓶梅》中武大也以「婆娘」指她,可知,宋代,「婆娘」為已婚女子的通稱(此前潘金蓮勾引武松不成賊喊捉賊,此時武松讓她喝酒盟誓日後會安分守己,她打翻了酒碗,還理直氣壯稱自己是「丁丁當當響的婆娘」,真是說謊不臉紅啊)。

媳婦

「媳」字出現很晚,明代才見於梅膺祚的《字彙》:「媳,俗謂子婦為媳。」

「媳」本字應為「息」,兒子的妻子稱「息婦」。為與其他義項區別,「息」加上了表義偏旁「女」成為「媳」,轉指兄弟及其他晚輩的妻子,如「弟媳」「侄媳」「孫媳」。如《紅樓夢》第五三回:「帶領榮寧二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

「媳」與「婦」組合成「媳婦」,兼有兒子的妻子、妻子、已婚女子泛稱、僕婦義項。

1987版《紅樓夢》劇照

「媳婦」泛指已婚女子。

圖一,王熙鳳以「蓉二媳婦」指秦可卿(蓉指秦可卿丈夫賈蓉,二是賈蓉的排行);圖二,賈璉以「小媳婦」指剛嫁人的年輕美貌的香菱。

這一階段妻子俗稱還有「奶奶」「大姐」「婆婆」「阿媽」「媽媽」「大娘」「大嫂」「姐姐」「渾家」「底老」「嫗人」等。

2011版《新水滸傳》27集 劇照

武大郎張口閉口稱潘金蓮為「大姐」,言語間儘是疼愛(還有自卑)。

1987版《紅樓夢》劇照

兩張圖中的人都尊稱王熙鳳為「奶奶」,既是尊敬,也是遵循禮俗,更有對王熙鳳陰狠潑辣的畏懼。

由圖二可知,「奶奶」與「爺」對應,比如賈璉可稱「璉二爺」,賈瑞可稱「瑞大爺」。

3、侮稱

我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佔據主導地位,體現在夫妻稱謂系統中,則妻子稱謂處於卑微地位,先秦時期就女性就以「妾」「妾人」「下妾」等自稱。

宋元明清時期,封建制度日趨沒落,統治階級利用程朱理學實行文化專制以維護統治,對婦女壓迫更加嚴苛,男尊女卑擴張到極點,社會對妻子的道德評價以歧視和貶損為主,表現在語言上,對女性的歧視性稱謂明顯增多,女性自稱也更為卑下,以含有奴隸意義的「妾」「奴」為中心詞,出現了「奴」「奴家」「妾身」等稱謂。

2011版《水滸傳》27集劇照

圖一,潘金蓮對情郎西門慶撒嬌自稱「奴家」,表達對姦情暴露的恐懼;圖二,潘金蓮害怕被武松報復而對丈夫武大郎認錯,自稱「奴家」。

再者,這一階段的賤稱很多,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普遍存在。如以「荊」充當修飾成分構成妻子稱謂,如「荊人」「荊妻」「荊婦」,以及作為中心語素被別的成分修飾構成稱謂,如「拙荊」「寒荊」「山荊」「老荊」「賤荊」,再如以「賤」作為修飾成分構成的妻子稱謂晚於「荊」,有「賤荊」「賤妻」「賤內」「賤房」「賤室」「賤累」等;再如「愚妻」「拙婦」「拙室」等。

4、妾的稱謂

這一階段,出現了很多新的關於妾的稱謂:

「小老婆」,如宋話本小說《錯斬崔寧》:「你在京中娶了一個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個小老公,早晚同赴京師也。」

「側庶」,《宋書·孝義傳》:「母本側庶,籍註失實,年未及養,而籍年已滿,便去職歸家。」

「身邊人」,《水滸傳》第二回:「我家大娘子最好,極是容得人,現今也討幾個身邊人在家裡,只是每一個中得我意的。」

四、近現當代妻子稱謂

1911年中國民國成立至今,已逾百年,這一階段分為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後兩期。

1、民國時期的妻子稱謂

中華民國成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人們受到西方平等思潮衝擊,但新舊社會交替,表現在妻子稱謂上則新舊稱謂並存。

「娘子」「太太」「夫人」「拙荊」「妻室」「賤內」「內人」「內子」等妻子舊稱謂使用廣泛,如《魯迅《阿Q正傳》:「趙太爺肚裡一輪,覺得他總不會有壞處,便將箱子留下了,現在就塞在太太的床底下。」

知識分子夫妻之間則開始互稱姓名,對舊稱謂造成潛在威脅,但最初只是在城市受過先進教育的知識分子中流行。如《圍城》:「鴻漸嚇得倒退幾步道:『柔嘉,你別誤會,你聽我解釋--』」魯迅《傷逝》:「『奇怪,--子君,你怎麼今天這樣兒了?』我忍不住問。」

「愛人」,民國時期唯一值得關注的妻子稱謂詞。

「愛人」一詞先秦時期已出現,是動賓短語,指愛護百姓,如《論語·學而》:「節用而愛人,使民有時。」《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

民國時期,「愛人」之「人」指稱範圍縮小,變為戀愛的對象,這才成為稱謂詞。如矛盾《馬達的故事》:「不曾聽說馬達有愛人,也沒誰發現過馬達在找愛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出現了為共同理想和事業結合的革命伴侶。20世紀20年代,黨內開始用「愛人」作為對配偶的稱謂。慢慢地,「愛人」越來越多地用以指稱進入婚姻中的合法夫妻,既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丈夫,體現了男女平等。

2、新中國成立以來妻子稱謂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頒布實行《婚姻法》,徹底廢了舊時代不平等的婚姻家庭制度,確立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新的婚姻家庭制度。夫妻稱謂系統相應地發生了巨大變化,妻子稱謂系統也如此,封建糟粕稱謂退出了歷史舞台,如「嫡妻」「庶妻」「姨太太」「妾」等稱謂消失,但「妻子」等基本稱謂、「老婆」「女人」等俗稱及「孩子他媽」等含蓄稱謂仍在使用。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期,夫妻間除了互稱名字,「愛人」作為背稱迅速流行。但「愛人」一詞顯得過於直白大膽,主要為城市中青年鍾愛,老年人則習慣於「老伴兒」,在廣大農村也沒有流行開來,如路遙《平凡的世界》:「少平的臉也紅了,他還沒有遇見一個女的當面說這種話,『你愛人幹啥著呢?』他問。」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審美情趣趨向雅化,一些粗俗的、不符合新時期社會心理的妻子稱謂漸漸被廢棄,許多俗稱只保留於各地方言中,沿用幾十年的「愛人」也有逐漸淡化的趨勢,主要是知識分子使用。

但受復古傾向影響,一些塵封多年但封建等級色彩不濃的妻子舊稱謂被重新啟用,如「夫人」「太太」,主要是知識分子使用,用於正式場合。

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

保姆小藍對女主人稱太太,含有尊敬的意味。

再如「老婆」,本為民間俗稱,多為下層人在口語中使用,但八十年代後,年輕夫妻受港台劇影響,使用普遍。

《嫁個老公過日子》

甄好稱妻子陳佳玉為「老婆」,顯得親昵溫和。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崇尚創新,體現在妻子稱謂上則出現了許多戲稱和昵稱。女性在家庭、社會中地位上升,夫妻關係較為平等,許多家庭中妻子掌握經濟大權,因而丈夫戲稱妻子「財政部長」「內掌柜」,甚至「領導」;出於疼愛,許多年輕丈夫對妻子使用「心肝」「寶貝」「甜心」等昵稱,或使用反語,以「小傻瓜」「小笨蛋」稱妻子。

《家有兒女》

夏東海面稱劉梅為「梅梅」,是昵稱,顯得關係親密;和別人提及她,直接以她的名字背稱「劉梅」,比較正式。

《嫁個老公過日子》

來自台灣的曹樹峰稱北京女友臻欣為「寶貝」,疼愛之情溢於言表,而且顯得親密。

從先秦到宋元明清時期,妻子稱謂經歷了俗化、賤化和平民化的過程。唐末開始,尤其是宋代,出現大量俗稱與賤稱,俗稱與世俗文化興盛、多民族文化交流頻繁有關,賤化與程朱理學興盛並成為統治工具有關;最初「妻」「婦」等稱謂本無等級,後天子諸侯士大夫等的妻子與庶人妻子稱謂有嚴格等級,直至清代代如此,但許多尊稱漸漸被民間使用,尤其是宋元明清時期。

近代以來,妻子稱謂趨向平等化,歧視性、不平等的妻子舊稱謂被拋棄,人們越來越普遍地互稱名字,或批判繼承歷史上的「老婆」「愛人」等稱謂,或用具有平等、寵愛意味的昵稱,也有部分夫妻受西方文化影響,互稱「達令」「哈尼」等。這些變化反映出對不同時期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社會制度、社會心理的適應。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文中疏漏的男性配偶稱謂呢?你們喜歡哪些關於「妻子」的稱謂呢?歡迎留言區分享哦!當然,文中如有錯誤,也歡迎指正哦!

文末彩蛋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許多文學大家留下了浪漫的愛情故事,也留下了感情真誠、語言動人的書信,至今看來,仍令人或欣喜或感傷,甚至他們對戀人的稱呼,都滿含著熾熱真摯的愛。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位文學大家們在書信、日記中對親愛的人親昵真摯而又千姿百態的稱呼吧!

胡蘭成在致張愛玲的信中稱她」愛玲「「我的愛」;

《郁達夫文集》第九卷收錄郁達夫日記,其中他一貫稱王映霞為」映霞「,在信中曾以「映霞君」為稱呼;

《魯迅全集》第十一卷收錄了魯迅給他人的書信,其中,致許廣平的信中,開頭稱呼用了「廣平兄」「愚兄」「景宋女士」「林兄」,正文除了幾篇用了許廣平曾自稱的「小鬼」,其餘書信都以「你」稱之,當與權勢關係、風格習慣有關;

《愛眉小札》收錄了徐志摩關於陸小曼的日記及寫給她的信,其中徐志摩對她的稱呼有:「眉『』「小眉」「眉兒」「眉眉」「乖眉」「愛眉」「眉愛」「眉眉乖乖」「眉眉我愛」「眉眉至愛」「愛眉親親」「乖乖」「乖囡」「我的乖」「龍」「龍龍」「小龍」「龍兒」「我的龍」「我真心的小龍「「我的龍兒」」我的好龍兒「「我唯一的愛龍」「我最甜的龍兒」「小龍我愛」「孩子」「我的甜心」「我的愛」「我的至寶」「寶貝」「小寶貝」「我的心血」「曼」「小曼」」親愛的」「darling」「愛妻」「賢妻」「我的小甜娘」「至愛的老婆」「愛妻小眉」;

《朱生豪情書》收錄了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信,其中他對她的稱呼有:「親愛的小鬼」「惱殺人的小鬼」「小鬼頭兒」「天使」「我的天使」「心肝」「寶貝」「我的小寶寶」「親親「」小親親」「傻瓜」「傻丫頭」「傻子」「昨夜的夢」「愛人」「我的愛人」「婆婆」「阿姐」「姊」「阿姊」「老姐」「小姊姊」「好姊姊」「宋家姊姊」「小妹妹」「妞妞」「可憐的囡囡」「哥哥「「二哥」「哥兒」「老弟」「小弟弟」「好」「好好」「好友」「朋友」「好朋友」「親愛的朋友」「好人」「無比的好人」「頂好的好人」「好孩子」「孩子」「蠢孩子」「我唯一的孩子」「澄」「澄兒」「好澄」「澄子」「澄哥兒」「清如」「清如我兒」「清如賢弟」「清如老姊」「宋」「宋兒」「好宋」」小宋「」阿宋「「宋姑娘」「宋千金」「宋神經」「宋先生」「青女」「青子」「親愛的英雄」「女皇陛下」「爺叔」「清如夫子」。

一句「映霞「「愛玲」固然已飽含愛意,但徐志摩和朱生豪用各種愛稱指自己愛的人,新鮮而又誠意滿滿,寵溺、疼愛之情不言而喻。

始終用一種稱呼會形成習慣和默契,顯得專一;但更換稱呼也能增加新鮮感,表現出誠意和創意。兩種現象看似對立,但都若感情真摯,都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聰明的文青們,為什麼文學大師們有看似迥異的稱呼習慣呢?為什麼他們的語言又同樣地感人至深呢?一起思考思考吧!

參考文獻

[1]郭艷玲.夫妻稱謂的歷時演變過程及相關因素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08.

[2]吉鳳娥.漢語夫妻成為古今嬗變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6.

[3]果娜.中國古代婚嫁稱謂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2.

[4]高曉靜.中國先秦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妻子」稱謂變遷研究--以《詩經》《左傳》《戰國策》為例[D].陝西理工學院,2015.

[5]王雪燕.稱謂·家族·婚姻·宗法--《爾雅·釋親》的文化學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

[6]陳輝霞.從「老公」「老婆」的稱謂看詞義的演變[J].閱讀與寫作,2007(04):24-26.

[7]錢倩.夫妻稱謂語演變之探究[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2):64-67+109.

[8]石瑩.漢語夫妻稱謂及其文化意義[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05):13-19.

[9]丁崇明.男子配偶稱呼語的歷時演變、功能配置及競爭[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01):44-50.

[10]丁崇明,榮晶.女子配偶稱呼語的歷時考察分析[J].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7(05):151-157.

[11]禤海敏.說「老婆」[J].現代交際,2013(08):58-59.

[12]肖路,王偉民.談「老婆」[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2):46.

[13]檀晶晶.小議漢語夫妻稱謂[J].科技創新導報,2011(07):158.

[14]陳洪茂.妻子為何稱「大姐」[J].語文月刊,2012(01):27.

[15]陳璧耀.細說古今親屬稱謂:夫妻及其平輩親屬[J].中文自修,2014(28):50-51.

[16]李華.《水滸傳》中的稱謂詞[J].甘肅高師學報,2003(01):96-98.

[17]張法和.妻子稱謂種種[J].語文知識,2004(01):13-14.

[18]侯友蘭.《金瓶梅》中對妻子的稱謂[J].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0(04):82-85.

[19]王俊英.「妻子」稱謂演變之分析[J].職大學報,2003(01):108-109.

[20]許海棠.「妻子」稱謂考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08):244-245.

[21]尹銀.《醒世恆言》「妻子」稱謂詞淺探[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2):119-120.

[22]魏錦虹.由「妻子」稱謂形式的繁豐看「一實多名」的語境根源[J].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4):48-51.


推薦閱讀:

男人為什麼愛胖老婆,喜歡瘦情人
啟東一老公賭博輸精光,老婆含淚為他唱了這首歌!
男人怕老婆有哪十大好處
老婆很多年還是非常黏人怎麼處理呢??

TAG:老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