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智度論》:菩薩乘的出世間上上禪

按:在出世間禪法中,大乘禪法和聲聞乘禪法有共通之處,也有不共之處;菩薩禪共聲聞之處,由於在聲聞禪中已經詳盡敘述,所以大多數大乘經典中論述大乘禪時,往往略過共聲聞乘的方面,而著重描述不共和殊勝之處;這並不意味著大乘禪法徹底排斥聲聞禪法,而大乘經典的論述,是預設了修行者對聲聞乘禪法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的聞思及乃至熟悉掌握為前提的,乃至預設學修者已經有實踐聲聞乘禪法的基礎(並非必要條件);對於後世的讀者,需要結合大乘和聲聞乘禪法,才能熟悉大乘禪法的共聲聞及不共殊勝之處。

此文主要講大乘菩薩禪與聲聞禪、外道禪的根本區別。首先,菩薩禪以大悲心為基礎;菩薩觀諸法實相,不但觀無常、無我、苦等總相,還能觀諸法別相離欲,超越聲聞乘建立在對待、二元論基礎上的對諸法實相的看法,超越對待、超越二元,因此其禪法也能超越二相,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槃、證無我與度眾生、乃至超越坐上與坐下等。

某些佛教學者強調菩薩行者要「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實際上是站在聲聞乘的二元對立的立場上看禪定、非禪定,自利與利他,實際上,「若人聞禪定樂勝於人天樂,便舍欲樂求禪定,是為自求樂利,不足奇也。菩薩則不然,但為眾生欲,令慈悲心凈,不舍眾生。菩薩禪,禪中皆發大悲心。」可見,菩薩禪禪定中也發悲心,禪定增上利他,而不是耽於禪定,誤於利他。

對菩薩而言,由於證得諸法實相,前述凡夫五蓋、五欲等已經被超越,「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支一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

但對於新學菩薩而言,除非是上根利器,可以很快證得諸法實相,直接超越二元,大多數學修者還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一般禪定的條件,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學習禪法,逐漸臻於聖者菩薩的境界。

複次,菩薩入深禪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心所依、所緣,見、聞、覺、知法中心不動。如《毗摩羅鞊經》中,為舍利弗說宴坐法:「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於三界中不得身、心,是為宴坐。

複次,若人聞禪定樂勝於人天樂,便舍欲樂求禪定,是為自求樂利,不足奇也。菩薩則不然,但為眾生欲,令慈悲心凈,不舍眾生。菩薩禪,禪中皆發大悲心。禪有極妙內樂,而眾生舍之而求外樂。譬如大富盲人,多有伏藏,不知不見而行乞求。智者愍其自有妙物,不能知見而從他乞。眾生亦如是,心中自有種種禪定樂而不知發,反求外樂。

複次,菩薩知諸法實相故,入禪中心安隱,不著味;諸餘外道,雖入禪定,心不安隱,不知諸法實故,著禪味。

問曰:

阿羅漢、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禪波羅蜜?

答曰:

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著味,無大悲心故,不名禪波羅蜜,又復不能盡行諸禪。

菩薩盡行諸禪,粗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餘人但名禪。

複次,外道、聲聞、菩薩皆得禪定。而外道禪中有三種患:或味著,或邪見,或憍慢;聲聞禪中慈悲薄,於諸法中,不以利智貫達諸法實相,獨善其身,斷諸佛種;菩薩禪中無此事,欲集一切諸佛法故,於諸禪中不忘眾生,乃至昆蟲常加慈念。

如釋迦文尼佛,本為螺髻仙人,名尚闍利。常行第四禪,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薩從禪覺,知頭上有鳥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動,鳥母必不復來;鳥母不來,鳥卵必壞。」即還入禪,至鳥子飛去,爾乃起。

複次,除菩薩,餘人欲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何以故?菩薩世世修諸功德,結使心薄,心柔軟故。

複次,餘人得總相智慧能離欲,如無常觀、苦觀、不凈觀;菩薩於一切法中,能別相分別離欲。

如五百仙人飛行時,聞甄陀羅女歌聲,心著狂醉,皆失神足,一時墮地。

如聲聞聞緊陀羅王屯侖摩彈琴歌聲,以諸法實相贊佛。是時,須彌山及諸樹木皆動;大迦葉等諸大弟子,皆於座上不能自安。天須菩薩問大迦葉:「汝最耆年,行頭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葉答曰:「我於人天諸欲,心不傾動,是菩薩無量功德報聲,又復以智慧變化作聲,所不能忍。若八方風起,不能令須彌山動;劫盡時毗藍風至,吹須彌山令如腐草。」以是故,知菩薩於一切法中,別相觀得離諸欲。諸餘人等但得禪之名字,不得波羅蜜。

複次,餘人知菩薩入出禪心,不能知住禪心所緣所到、知諸法深淺。阿羅漢、辟支佛尚不能知,何況餘人?譬如象王渡水,入時出時,足跡可見;在水中時,不可得知。若得初禪,同得初禪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薩入初禪。有人得二禪,觀知得初禪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薩入初禪心;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複次,超越三昧中,從初禪起入第三禪,第三禪中起入虛空處,虛空處起入無所有處。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菩薩自在超,從初禪起,或入三禪如常法,或時入第四禪,或入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非有想非無想處,或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或入無所有處,或識處、空處,四禪乃至初禪;或時超一,或時超二,乃至超九。聲聞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禪定力薄故。譬如二種師子:一、黃師子,二、白髮師子。黃師子雖亦能超,不如白髮師子王。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禪波羅蜜。

複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

問曰:

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得說法;汝今云何言「常在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

答曰:

生死人法,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

法身菩薩離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如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心無所分別。

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亦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慳貪心多,聞說布施之聲;破戒、瞋恚、懈怠、亂心、愚痴之人,各各聞說持戒、忍辱、禪定、智慧之聲。聞是法已,各各思惟,漸以三乘而得度脫。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不二相。餘人除亂求定,何以故?以亂法中起瞋想;於定法中生著想。

如郁陀羅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飛到國王宮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國法,捉足而禮。夫人手觸,即失神通。從王求車,乘駕而出,還其本處。入林樹間,更求五通,一心專至;垂當得時,有鳥在樹上急鳴,以亂其意。舍樹至水邊求定,復聞魚斗動水之聲。此人求禪不得,即生瞋恚:「我當盡殺魚、鳥!」此人久後思惟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於彼壽盡,下生作飛狸,殺諸魚、鳥,作無量罪,墮三惡道。是為禪定中著心因緣。

外道如此,佛弟子中亦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上慢謂得四道。得初禪時,謂是須陀洹;第二禪時,謂是斯陀含;第三禪時,謂是阿那含;第四禪時,謂得阿羅漢。恃是而止,不復求進。命欲盡時,見有四禪中陰相來,便生邪見,謂:「無涅槃,佛為欺我。」惡邪生故,失四禪中陰,便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即生阿鼻地獄。諸比丘問佛:「某甲比丘阿蘭若,命終生何處?」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諸比丘皆大驚怪:「此人坐禪、持戒,所由爾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禪時,謂得四道故。臨命終時,見四禪中陰相,便生邪見,謂無涅槃;我是阿羅漢,今還復生,佛為虛誑。是時即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即生阿鼻地獄中。」是時,佛說偈言:

「多聞持戒禪,  未得無漏法;

雖有此功德,  此事不可信!」

是比丘受是惡道苦。

是故知取亂相,能生瞋等煩惱;取定相,能生著。菩薩不取亂相,亦不取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

如初禪相,離欲除蓋,攝心一處。是菩薩利根智慧觀故,於五蓋無所舍,於禪定相無所取,諸法相空故。云何於五蓋無所舍?

貪慾蓋非內非外,亦不兩中間。何以故?

若內法有,不應待外生。若外法有,於我亦無患。若兩中間有,兩間則無處。

亦不從先世來,何以故?一切法無來故。如童子無有欲,若先世有者,小亦應有。以是故,知先世不來,亦不至後世;不從諸方來,亦不常自有;不一分中,非遍身中;亦不從五塵來,亦不從五情出。無所從生,無所從滅。

是貪慾若先生,若後生,若一時生,是事不然。何以故?

若先有生,後有貪慾,是中不應貪慾生,未有貪慾故;若後有生,先有貪慾,則生無所生;若一時生,則無生者、無生處,生者、生處無分別故。

複次,是貪慾、貪慾者,不一不異。何以故?離貪慾,貪慾者不可得;離貪慾者,貪慾不可得,是但從和合因緣生。和合因緣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貪慾、貪慾者異不可得。若一,貪慾、貪慾者,則無分別。

如是等種種因緣,貪慾生不可得。若法無生,是法亦無滅;不生、不滅故,則無定、無亂。

如是觀貪慾蓋,則與禪為一;余蓋亦如是。

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支一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

複次,若菩薩行禪波羅蜜時,五波羅蜜和合助成,是名禪波羅蜜。

複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得神通,一念之頃,不起於定,能供養十方諸佛,華香、珍寶種種供養。

複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變身無數,遍入五道,以三乘法教化眾生。

複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除諸惡不善法,入初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其心調柔,一一禪中行大慈大悲;以慈悲因緣,拔無量劫中罪;得諸法實相智故,為十方諸佛及大菩薩所念。

複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以天眼觀十方五道中眾生:

見生色界中者,受禪定樂味,還墮禽獸中受種種苦。

復見欲界諸天,七寶池中華香自娛,後墮咸沸屎地獄中。

見人中多聞、世智辯聰,不得道故,還墮豬羊畜獸中,無所別知。

如是等種種失大樂、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貴、得卑賤。於此眾生生悲心,漸漸增廣,得成大悲;不惜身命,為眾生故,勤行精進,以求佛道。

複次,不亂、不味故,名禪波羅蜜。如佛告舍利弗:「菩薩般若波羅蜜中住,具足禪波羅蜜,不亂、不味故。」

問曰:

云何名亂?

答曰:

亂有二種:一者、微,二者、粗。

「微」者,有三種:一、愛多,二、慢多,三、見多。

云何愛多?得禪定樂,其心樂著愛味。

云何慢多?得禪定時,自謂難事已得,而以自高。

云何見多?以我見等入禪定,分別取相,是實余妄語。

是三,名為微細亂。

從是因緣,於禪定退,起三毒,是為粗亂。

「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著,是為味。

問曰:

一切煩惱皆能染著,何以故但名愛為味?

答曰:

愛與禪相似。何以故?禪則攝心堅住,愛亦專著難捨。又初求禪時,心專欲得,愛之為性,欲樂專求,欲與禪定不相違故。既得禪定,深著不舍,則壞禪定。譬如施人物,必望現報,則無福德;於禪受味,愛著於禪,亦復如是。是故但以愛名味,不以余結為味。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看了有大福報!】
凡夫和菩薩
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是否違背眾生自作自受的因果?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01集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九

TAG: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