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苦諦:痛苦

雖然佛說輪迴是痛苦的,但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事事不順利——生病、公司倒閉、婚姻感情家庭出問題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世界是痛苦的。但當一切都比較順利的時候,就沒有痛苦的體會了。有些人甚至覺得,佛說輪迴痛苦,但我在旅遊、玩耍等等的時候,還是很幸福的啊!

其實佛並不否定這一點點的短暫幸福,如果連這一點點幸福都否定了,那輪迴就沒有善道和惡道的差別了。這也就否定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自然規律,等於承認六道輪迴都是罪業的結果,都是十不善的結果了。但佛說得很明確,六道輪迴中,三惡趣是十不善的結果;人、天人等善趣,是善業所得的果報。我們不能否認,即便生活當中有一些幸福,但同時也夾雜著多多少少的不開心、不愉快、壓力、爭吵、嫉妒等痛苦。

作為修行人,如果不能體會到輪迴是苦,就不會有出離心,不會考慮更長遠的問題,也不會有走解脫道的想法。同時,也沒有辦法修慈悲心。只有知道眾生很痛苦,才能修慈悲心。如果眾生都沒有痛苦,怎麼去修慈悲心?比如說,四無量心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悲無量心,也即希望眾生遠離痛苦的心。如果覺得眾生沒有痛苦,那還遠離什麼痛苦?所以,如果不了知世界是痛苦的,就不能生起慈悲心,也沒有辦法發菩提心了。

另外,如果沒有痛苦的觀念,一直都認為生活是幸福的,明天的路是很光明的,當遇到不順利的時候,就會遭受沉重的打擊,甚至精神崩潰。

痛苦的分類

佛教講了三種痛苦:苦苦、變苦和行苦。

苦苦,就是最粗大、最猛烈的痛苦。苦苦產生的時候,會感覺痛苦;苦苦留存的時候,會一直痛苦;當苦苦消失的時候,就會覺得愉快、幸福。比如,生病了,就開始痛苦;在生病的過程中,也是痛苦;康復的時候,就幸福了,所以生病就是苦苦。

苦苦是我們一般人都會肯定的苦。善趣眾生是善業所感而投生的,所以不可能一直受苦苦。地獄、旁生、餓鬼三惡道的痛苦,就主要是苦苦。

變苦,當時感覺是快樂,一旦失去或變故,就會感到痛苦。變苦產生的時候,是愉快的;存在的時候,也是愉快的;當它消失的時候,才會感到痛苦,這個痛苦,就是之前的愉快導致的。比如,一輩子當高官,已經對別人的恭敬奉承習以為常,退職以後,就會異常失落與憂傷,無法接受前後之間的落差。人間所有的幸福,最終都會消失,只是時間的早晚。如果過度執著,就會帶來痛苦,這叫做變苦。變苦的安立,實際上已經肯定了善趣的短暫幸福。

行苦,產生的時候感覺不到痛苦,存在的時候也感覺不到痛苦,消失的時候也感覺不到痛苦,卻會導致以後的痛苦。比如,一個死刑犯走到被槍決的地方要走一百步的路,他每走一步,離死亡的痛苦就近一步,之前的每一步,都是導致死亡痛苦的因素,所以也屬於痛苦。無論我們現在的有漏五蘊——身體和精神是痛苦還是快樂,但以後一定會產生痛苦,所以稱為行苦。感受行苦的,主要是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他們沒有苦苦與明顯的變苦,但卻有行苦。

有人會說:佛說一切法都是痛苦,那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又沒有感受,怎麼會是痛苦呢?

雖然它們自己沒有痛苦,但它們是痛苦的因,會產生痛苦的果,所以叫做痛苦。比如,天文學家想研究三百萬光年以外的星球,研究了很長時間,最後卻沒有得到結果。沒法交代之際,心裡就覺得痛苦了,這就是三百萬光年以外的星球所產生的痛苦。如果當初不去研究,也就不會有痛苦。

有人因此而認為,佛教的世界觀很消極、很悲觀,其實根本不是。如果感受到幸福,並沉迷在幸福當中,才是真正的消極,這樣的人有錢了,沒有什麼其他的追求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而活,這樣的人生才是悲觀消極的。佛教雖然了知輪迴是苦,卻沒有讓我們放棄,而是要我們超越輪迴,這是更積極、更樂觀的追求。

很多人以為,古代的人很痛苦,我們很幸福。當然,在交通、通訊等方面,現代科學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很多人住進了別墅、公寓樓,很多人藉助于飛機、汽車、手機、電腦,完成了很多古人無法完成的事情。但事實證明,這些卻不能讓我們比古代人更幸福,抑鬱症、焦慮症的高發率,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實際上,現代人比過去的人更能感覺到佛說的輪迴痛苦。

現實生活中的幸福,都不能脫離變苦與行苦的範疇。我們千萬不要沉迷在變苦、行苦等短暫的幸福當中,因為這些都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看清真相,就會導致苦苦。幸福越大,失去幸福時候的痛苦就越大。在面對幸福與痛苦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我們要把內心訓練成面對痛苦不太脆弱,面對幸福也不太狂妄,卻並非冷漠麻木、一潭死水,而是靈動鮮活、慈愛滿盈的程度,這樣才能走上解脫道。

我們能做的:就是看透輪迴,精進修行。所謂「看透輪迴」,不是從此以後就不要家庭、不要工作,到山裡去出家。這其實不一定是看破,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一种放棄、迴避、逃避。佛教不是讓我們逃避現實,而是讓我們更正確地去面對現實。

在面對煩惱方面,大小乘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小乘佛教主張迴避煩惱,認為煩惱是讓人痛苦的因,所以要用無我的智慧去斷除。阿羅漢每天早上托缽化緣之前,會以神通觀察,如果發現當天經過的城市、村莊會有人對自己產生貪慾心或嗔恨心,就會繞道而行。當然,這種逃避也是有用的,這樣可以保護這些眾生。

而大乘佛教卻主張面對、轉化煩惱。轉化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證悟空性,通達如幻如夢;二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攝受。只要是在慈悲心、菩提心和證悟空性智慧的框架內,所有的煩惱都可以轉化為菩提道。所以,大乘顯宗不會逃避煩惱,而是轉化煩惱。為此,大乘顯宗行人會特意去到會產生煩惱的地方,大乘密法就更厲害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煩惱的本質是菩提,是佛的智慧,所以根本不用轉化,而是直接認識其本來面目。

認識到輪迴是苦,對我們只會有利,而不會有任何害處。對我們凡夫而言,人間的有漏幸福,其實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它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懶,越來越不用功。就像很多不爭氣的富二代,不需要學習和工作,就能不勞而獲地吃喝玩樂,從而失去了人生方向和目標,當吃膩了、玩膩了的時候,最後留下的,反而是內心的空虛與無聊。美國每年的自殺人數當中,50%是老年人,其中85歲以上的老年人所佔比例最高。這些老年人都非常有錢,卻沒有什麼追求,得不到別人的關愛,所以走上了這樣的絕路。在這一點上,還是當普通老百姓好一點,窮苦的人還會有一點生存目標和希望。

就像飛機如果一直在空中飛翔而不停下來加油,最後燃料耗盡,就一定會掉下來一樣。當我們的福報消耗完以後,就會開始痛苦的歷程了。

在六道輪迴中,人類都屬於比較不錯的了,但我們也有這麼多痛苦和不開心。如果不學佛,還會造很多的惡業——吃海鮮、墮胎等等。在十不善業當中,殺生是最嚴重的罪過。如果沒有來得及懺悔,將來一定會墮入地獄,那就更痛苦了。既然我們造了殺、盜、淫、妄等惡業,受地獄的痛苦,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地獄在什麼地方呢?地獄沒有一個具體的地點,對於造罪的人來說,他死了以後,在他的眼裡,世界就是地獄。在比較有善根的人眼裡,世界不是地獄而是地球。在天人眼裡,世界就是天堂。

這就像做夢,雖然對醒覺的人來說,夢裡的一切都不存在。但對做夢的人來說,一切都非常真實,如果夢到地獄,就一定會感受痛不欲生的苦難。

很多過去的成就者曾到地獄去度眾生,並為後人描述了很多地獄的恐怖現象,其中包括很多死後墮地獄的人給家人捎信,信中講述了自己生前的很多生活細節,包括殺生偷盜等等,完全與死者生前的情況一致,信中還請求家人給自己做什麼樣的法事等等。所以,即使我們看不見,即使科學儀器測量不到,也不表明不存在。如果真的墮入地獄,就悔之晚矣。

欲界天人在即將死亡的最後七天,會知道自己死後的去處,其中絕大多數是下墮。因為看到苦不堪言的將來,所以度日如年、苦惱至極,遠遠超過一生幾萬年間所享受過的天界幸福,這就是欲界天人的最大痛苦——死墮之苦。

雖然色界和無色界沒有這種明顯的痛苦,但他們有行苦,他們的五蘊、身心,會逐漸引出以後的痛苦,所以也是苦。

可見,輪迴當中,從地獄到天界,沒有完全真正幸福的地方。我們不要到沒有幸福的地方去追求幸福,超越輪迴,追求解脫,才是真正的幸福。不但自己幸福,而且可以讓很多人永遠幸福。我們千萬不要沉迷於眼前的一點點福報,天天吃火鍋、打麻將,以為這就是天堂。要知道,所有的突發事件都是在我們始料未及的時候光臨的。我們有必要反覆學習《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中宣講輪迴痛苦的部分,並把學到的知識變成感悟與體會,這樣才叫做修行。

當然,有一點痛苦的時候,也不要太絕望。喬布斯說過:他每天都在想,我一定會死,一旦想到死亡,所有的不順利與不開心,都在死亡面前煙消雲散了。若能對痛苦有所準備,人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慈悲。

這是苦諦的第二相——有漏皆苦。

佛在佛經里說:因為是無常,所以就痛苦。那是不是所有的無常都是痛苦呢?並非如此。四聖諦當中的道諦也是無常,但道諦卻不是痛苦。無漏的變化,是菩薩從一地到二地,從見道到修道,從修道到無學道的變化,這些變化是一直在往好的方向變。但有漏的變化無常卻是痛苦的,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直到滅諦完全實現而成佛的時候,所有的變化才會結束。在此之前,一切都在變化。我們現在感受的,是有漏的變化。證悟以後,就有無漏的變化。

世間所有的東西都在變化,包括我們的生命、身體、思維等等,從不成熟到成熟,從健康強壯到病魔纏繞,從年輕力壯到年邁衰老,從惡到善或從善到惡……。因為變化,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是什麼樣,所以人人都很焦慮、很痛苦。因為無常,很多家庭從和睦幸福到矛盾四起,最後四分五裂。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的人,會因為經常接觸的人脾氣暴躁、人品惡劣而慢慢變得越來越壞。環境也變得越來越糟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惡化,絕大多數是往壞的方向走,所以也就越來越痛苦。如果沒有無常,就不會有後面的痛苦。

很多學佛的人雖然皈依佛門了,但因為修行力度不夠,所以自己的心並沒有得到任何改善,脾氣依然暴躁,自私自利不減,和沒有學佛的人沒有什麼差別,有時候甚至還不如沒學佛的人,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創造往好的方向變化的因素。佛經中講:在沒有證悟菩薩一地之前,我們的修行雖然有一點點進步,但仍然是靠不住的。要讓自己往好的方面發展,主要的因素,是內在的修證。

如果不放下慾望,就永遠沒有幸福可言。所以,建立一個準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生存目標非常重要。這是決定了我們將來幸福不幸福,甚至是能不能解脫的大問題。

如何從痛苦當中解脫?這需要有出離心,不要看表面的繁華,要去深入地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壓力和不愉快,這樣才能生起出離心。輪迴和解脫之間的界限,就是出離心。有出離心雖然還不是完全解脫,但已經走上解脫道;沒有出離心,就只能呆在輪迴當中。

摘自——慈誠羅珠堪布《慧燈之光》


推薦閱讀:

如何學會寬容別人.當太痛苦承受不住時怎麼辦?
一個女孩十三歲那年發生的事(連載01)
來,說說你們刻骨的痛苦回憶?
和女友異地,她天天和她男閨蜜在一塊,我心裡很彆扭不知道怎麼辦。?
善待自己 微笑生活

TAG: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