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三孔」金銀幣設計與思想追尋之路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經讚歎道,古老的建築,之所以能夠綿延千年,正在於有一種人格力量的灌注,即建築的靈魂。如果它與人的靈魂沒有交集,則建築就沒有了生命力,也沒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筆者認為,這個觀點就是「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的設計思路。
設計之突破:跳出板塊框架,回歸聖人形象
「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金銀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這套幣的設計思路,與以往世界遺產系列項目最大的區別在於,並不是僅僅停留在建築層面上,而是破天荒拿出8克金幣和1公斤銀幣,以兩枚幣的版面將主題內容擴展到對孔子先知聖人形象的描繪和探尋上。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它既是中國儒家思想創始人,又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相傳孔子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因此被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孔子門生的儒家思想更是輻射至亞洲地區,並由此形成龐大的儒家文化圈。
8克圓形精製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a
孔子的思想影響深遠,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中,孔子已經是一個無可取代的文化符號,但是生活在數千年前的孔子到底長什麼樣,恐怕很難有一個定論。8克金幣和1公斤銀幣分別依據歷史上最著名的孔子畫像進行二度創作,其中8克金幣側重於「至聖先師」,1公斤銀幣則側重於「萬世師表」,立體多元地展現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8克金幣的背面圖案為孔子燕居像,並刊「孔子」字樣及面額,它的創作原型是明朝佚名畫者所作的孔子燕居像。因為這幅畫像中的孔子形象儀態威嚴、端莊穩重,多出現在中小學課本上,所以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孔子形象。
這枚金幣進行二度創作的難點有二:其一,原型為中國傳統繪畫,不立形象更立形神,而金幣是淺浮雕,要的是一個非常確切的形,再由形提煉出神;其二,原型中的孔子在人之外,更接近中國廟宇中的羅漢形象。所以金幣詮釋的孔子形象,在「歷史人物」之外,更有幾分「仙風佛性」,很像民間神話故事中那種既有神通又兼人性,讓世人頂禮膜拜的先知形象,是中國人心目中高遠脫俗的人格理想化身。金幣上的孔子面相豐腴,額頭凹陷,目光炯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倒眉翹胡,鬚髮飄拂,造型準確,敦厚凝重的風姿之中更帶有逸秀瀟洒的氣韻。雖然仙風高遠,但還是遵循了民間野史中流傳甚廣的孔子真容特點,保留了「七陋」之中的「鼻露孔」、「眼露白」、「唇露齒」、「頭圩頂」、「耳重肩」等孔子異於常人的形象特點。用飄逸婉轉的線條表現孔子的鬚髮、布衣,畫面簡淡但境界高逸,顯示出一個神聖化的孔子形象。孔子在《論語?述而》中曾說「聖人,吾不得見之矣」,但觀此枚金幣,聖人,吾輩卻得見之矣。
1公斤圓形精製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
1公斤銀幣的背面圖案為孔子行教像,襯以杏壇講學和周遊列國畫像石圖案組合設計,並刊「孔子」字樣及面額。
這枚大規格銀幣的創作藍本是被稱為孔廟的鎮廟之寶,一般被認為是唐代吳道子所作石刻本的《孔子行教像》。原作雖然是雕刻於石壁之上的線條畫稿,但線條流暢勁拔,寥寥數筆,形神畢現,孔子神態栩栩如生。相比8克金幣,這枚1公斤銀幣更注重表現孔子的仁禮精神和儒雅氣質,凸顯出孔子作為「萬事師表」,更加樸素謙恭,智慧博雅的形象內涵。
1公斤銀幣上的孔子已步入晚年,他頭扎儒巾恭身而立,雙目前視鬚髮飄逸,身體稍稍前傾,雙手前伸上舉,作謙卑有禮的「天揖之勢」,配合畫面背景的杏壇講學和周遊列國畫像石圖,生動地再現了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禮、尊師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儒姿。雖然在這枚銀幣畫面上,孔子形象所佔據的版面並不是很大,但就整個畫面而言,他佔據著畫面的中心,是幣眼之所在,因此吸引著欣賞者的全部視線。銀幣的塑造上,可以說是形象的洒脫與精神的謙卑並存,孔子作為兩千多年前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其精神世界的博大波瀾,通過銀幣畫面上這個人物的姿態曲線和面部表情被精妙地表達出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真實的,屬於歷史的孔子。
而且這枚1公斤銀幣的畫面風格典雅素凈,設計繁簡得當,呈現出天然去雕飾的質樸情趣。在造型上,畫面中心的儒者孔子形象凸顯的是儒家思想愛人寬厚的「仁」,畫面背景所裝飾的杏壇講學和周遊列國畫像石圖,則強調的是儒家思想中遵守等級制度的「禮」,以人與像的形來詮釋孔子思想的神。
設計之深意:曲徑通幽,以建築詮釋儒家思想
這套幣中的另三枚幣回歸主題,分別表現的是山東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這三座與孔子息息相關的歷史建築。要在金銀幣上表現建築不難,中規中矩依樣畫葫蘆就可以,但是要表現出建築的精髓內涵,尤其是三孔這種建築的人文底蘊就不簡單了。這三枚紀念幣在設計上大有深意,以三孔建築來詮釋孔子的儒家思想。
150克圓形精製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a
150克圓形金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為曲阜孔廟大成殿及萬仞宮牆大門建築造型組合設計,並刊「曲阜·孔廟」字樣及面額。梁思成先生曾這樣評價曲阜孔廟:「從建築史的立場著眼,曲阜實在是一處最有趣的,說是世界上的孤例也不為過」。因為曲阜孔廟建築不僅是中華民族儒家和儒學發展壯大的歷史見證,也是綜合體現中國古典建築、建築文化審美的重要載體。賞析這枚金幣的畫面布局,可以把畫面最前方的明代城牆萬仞宮牆城門看成一個起勢序幕,以蜿蜒曲折的流雲作為過渡,畫面既一分為二又結成一個整體,然後慢慢過渡到畫面高潮即中心建築孔廟大成殿,按照從前向後的序列,有秩序有節奏地構成了一個秩序井然的畫面整體。在處理上,有三個重要細節:第一,孔廟建築群雖然是孔子的先代遺產,但是它於歷朝歷代的修建和修葺均打上了古代宮廷宗廟、皇家皇權思想的深刻烙印,特別選擇明代城牆的萬仞宮牆城門就是體現孔廟的皇統政治色彩;第二,從前導的城牆到過渡的流雲再到主體的大成殿,畫面呈中軸對稱,既直觀反映了孔廟建築群本身的布局特點,又通過金幣畫面的嚴謹空間秩序演說儒學中正有序的思想規範;第三,向前向後,由近及遠步步引導展開畫面,建築粗獷而端嚴,規模由小而大,把欣賞者的情緒由肅穆飄忽的遐想中,引入到莊嚴崇敬的氣氛里,從而深刻體會儒家思想追求中正理性的審美觀。
150克圓形精製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
150克銀幣是世界遺產系列中第一枚150克銀幣(等同於5盎司銀幣),因此收藏價值不凡,該幣背面圖案為曲阜孔林萬古長春牌坊建築景觀,並刊「曲阜·孔林」字樣及面額。
孔林又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孔林埋葬孔子長孫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孫已至七十八代,從周至今,全無間斷。銀幣畫面以略帶仰視的遠景角度刻畫,給欣賞者以一種挺拔高揚的視覺感受。六柱五門的萬古長春牌坊,石柱上的雲龍,夾抱石鼓的雄獅,以及石坊上雕刻的龍鳳麒麟等等,在設計者的二度創作中也特別雕飾強調了,甚至雕刻得更為細緻優美,這些體現皇家建築色彩的細節都是精心保留的。簡約明快的線條裝飾,方正的牌坊線條與婉轉的紋飾線條完美結合,伴隨著白銀的暈淡光澤,流露出古樸莊嚴的美,彷彿在對我們述說著孔氏家族漫漫而悠遠的歷史。畫面上,萬古長春牌坊前的兩株檜柏也是刻意設計上去的,一方面檜柏本身就是孔林中最多見的植物,能夠體現孔林的日常環境內容,另一方面《論語·子罕》說道,「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以松柏來喻人育人,教導我們要成為有遠大志向的君子,要像松柏那樣能夠經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考驗。
在這枚銀幣的創作中,寫實方面充分遵循萬古長春牌坊這座建築本身的比例結構和造型特點,而寫意則強調以松柏來傳達孔子的教育思想,金屬原是沒有生命的,但經過有意識地雕琢後,就能讓沒有生命的東西變得通透鮮活,充滿了靈氣,濃縮於方寸之間,讓欣賞者透過畫面上這座綿延千年的孔子家族墓地,碰觸到孔子世家千年的浮沉以及深邃內省的孔子教育觀。
3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為曲阜孔府大門造型,並刊「曲阜·孔府」字樣及面額。孔府位於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嫡長子孫的府第,即衍聖公府。
這枚銀幣在設計和雕刻構思的巧妙之處在於,它能在有限的空間內表現豐富而且具有延伸感的文化意象。在浮雕創作中,為表現出孔府大門的立體感,五檁三柱,脊施瓦獸,檐下雲拱等雕刻完備。匾額上由嚴嵩手書的「聖府」二字,以及門兩旁明柱上由紀曉嵐手書的天下第一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都雕刻得精細清晰,如果用放大鏡欣賞這幅對聯上的字,上面少一點的「富」字與原建築一模一樣,富貴無頂文章通天,這個細節的保留不僅表現了封建統治者和文人們對於孔氏家族的偏愛,也寄予了中國人希望孔氏文化,儒學思想綿亘長流滋養中華民族的美好祝願。
銀幣畫面採用自大門而望內堂的視角,漸遞深入,形成豐富多樣的空間層次,給人以餘韻綿長、寧靜致遠的感覺。孔府大門與未開啟的重光門之間,一株碧郁蒼翠斜斜插入,讓畫面變得靈動起來。
雖然這套金銀幣的主題名為「世界遺產——曲阜孔廟、孔林、孔府」,但建築本身似乎並不是其中的重點,更強調三孔作為儒學建築群的整體形象與氣勢營造,引導欣賞者從金銀幣去看孔子的其人其思,去看儒學的人格觀宇宙觀教育觀,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才是鮮活的,延續的,有靈魂的,才是真正的從史而來、鑒今為用。
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