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修道,終南為冠,中國現代隱士和古代隱士有區別嗎?
士人歸隱現象以及由此形成的隱逸文化,曾被認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大「特產」,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國學者蔣星德在為堂弟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一書所作的序言中,認為隱士是「中國社會的特產」( 見蔣星煜《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3 頁) .梁漱溟則指出: 「中國隱士與中國的文化卻有相當關係……我們今取它為第十四特徵,而研究之。」見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終南山
近幾年來,隨著新聞媒體對陝西終南山一帶隱居現象的連續報道,隱逸文化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終南山不僅「隱士」眾多,而且類型多樣: 他們當中既有隱居多年的畫家、修道者,亦有一些暫時隱居、若干年後又融入繁華都市的人,還有周一至周五上班,周末選擇到此隱逸的人。
古代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之為隱士?
何為隱士之「隱」? 它在古代有特定涵義,是與「出」、「仕」相對而言的一個概念,《周易·繫辭上》說: 「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孟子·萬章下》也說: 「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均與「出」、「仕」相對而言,大致相當於「不仕」.那麼,士人不仕為何就被稱為「隱」? 這是士階層形成之際就被規範了的。
陶淵明
古代社會的歸隱現象由來已久。撇開《莊子》等作品虛構的傳說時代的隱士不談,至遲在商朝末年就出現了有信史可考的隱者,如佯狂為奴、隱遁鄉間的箕子。《論語》等經傳不僅提到箕子,且將他與商末以身殉國的比干相提並論,同稱為商朝的「三仁」: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再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兄弟,在東海之濱、渭水岸邊隱居過的姜太公等( 姜太公的兩次隱居有文獻可證。《史記·齊太公世家》曰: 「呂尚處士,隱海濱。」是其第一次隱居。《戰國策·秦三》記: 「臣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於渭陽之濱耳。」則是第二次隱居) ,都是早期隱士的例子。
現代隱士
可見,在先秦兩漢隱士概念最初出現、定型的階段,隱士與出仕者相對而言。他們屬於古代士人階層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本身具備一定文化素養、有機會或有條件出仕,卻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不仕或暫時不仕。
現代版的終南山隱士如果按照古代隱士的認定標準,近現代社會顯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隱士。一方面,封建專制業已瓦解,讀書人奉「學而優則仕」為圭臬的社會土壤不復存在。另一方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工業文明的進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讀書人也可相應地劃分為不同類型,既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人,亦有技術型的知識分子; 他們當中有從政的,有從事教育、媒體工作的,有經營商業的,也有專註某技術行業的。
終南山
終南山等地的現代隱士較之古代有了很大不同,不是仕、隱選擇背景下的概念; 他們有別於大眾的生活狀態、精神實踐,又與古代、西方隱士不為外物所役、不為外物所累的精神具有高度一致性。這是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終南山隱居現象、繼續使用隱士名稱,並給予肯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終南山隱士與古代隱士的差異與共性,以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注與肯定,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古代隱士文化在今天的傳承。所以,在快節奏、過度物慾化的現代社會裡,我們並不提倡隱逸行為,但不妨有點隱士精神。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四位賢母
※評中國法學界對法律理論新模式的探索
※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十三):明代士人畫
※中國餐桌上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圖)
※中國史上九大清官廉吏:他排第一 實至名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