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入伏,你知道多少?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是說一年裡最冷和最熱的那一段時間。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天氣從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日起,就進入了三九天,老百姓的話就叫數九寒天。以後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南北朝時的梁代,宗懍在他的《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那麼「入伏」是從那天開始的?這個就有點複雜了。
1、先說說曆法的由來
我們現在用的曆法的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公曆,用「公元紀日法」,即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年月日。
萬年曆是我國古代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萬年曆的名稱來源於商朝一位名叫萬年的人,他就是這部曆法的編撰者。
萬年曆是記錄一定時間範圍內(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體陽曆與陰曆的日期的年曆。
現代的萬年曆,能同時顯示公曆、農曆和干支歷等多套曆法,同時包含黃曆相關吉凶宜忌、節假日、提醒等多種功能信息,方便人們查詢使用。
萬年曆是一種曆書,不是一種曆法。
而我國傳統曆法是農曆,用「干支紀日法」,先說說什麼是干支,干可以理解為樹榦,支可以理解為樹支。
干,又稱天干。
共有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你可以他們當作是10個字母,如A、B、C、D、E、F、G、H、I、J、K。
支,又稱地支。
共有12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你可以把他們當作是12個阿拉伯數字。
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的序號,叫「干支紀法」。如甲子年是第一年,乙丑年是第二年,以此類推,月、日也同樣類推,直至60一個輪迴,周而復始,相當於數學的進位,這實際上是為了方便,古人設計出60進位的一種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現在的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
考古發現,在出土的一塊商朝後期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
農曆的干支紀日法,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以月球繞地球一圈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就開始採用了19年中設置7個閏月法平衡,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還有一個輔助部分,即二十四個節氣。
然而,到了後來有人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時間、方位及地圖上,所以這些數字元號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也越來越複雜起來了。
再到了後來,漢武帝當了皇帝,首創了年號,每一個年號使用六年,開始使用皇帝年號和干支同時紀年,第一年就叫建元一年,同時是干支紀年的辛丑年,即在公元前140年。從漢武帝開始一直到清末,用皇帝年號加天干地支紀年。
民國開始用民國年號紀年兼或使用公元紀年月日,共產黨統一中國大陸後,即1949年開始採用公元紀年月日。
干支法從中國古代一直就使用,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初中課本中有篇課文《馮婉貞》(選自《清稗類鈔》):「咸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京洛騷然。」這裡的咸豐,即皇帝年號,庚申,是干支紀年。庚申年,即可知是1860年發生的事情。
2、那麼三伏天到底是從哪天開始
俗話又說:「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什麼意思呢?前面已經說了「干支紀日法」,三伏就是以此來確定的。
干支法規定,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字是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遇下一個庚日則10天後再重複一次。每年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算起為初伏,就是三伏天的開始日,初伏為10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末伏為10天,而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合起來稱為三伏,也就是說三伏天是30天或40天,此時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此外,每年入伏的時間是不固定的,三伏天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看萬曆書計算一下。
3、2016年的三伏是哪一天開始的
我們看看今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用農曆表示為丙申﹝猴﹞年甲午月甲戌日,按照干支法規定,往後見到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7日﹝甲午月庚辰日﹞,第二個庚日則是再過10天,即7月7日﹝乙未月庚寅日﹞,第三個庚日是又過10天,即7月17日﹝乙未月庚子日﹞,這一天就是初伏第一天。再看立秋日是8月7日,用農曆表示為丙申月辛酉日,過了立秋的第一個庚日為8月16日(丙申月庚午日),這一天必定是末伏的第一日,末伏共10天,到了8月25日(丙申月己卯日),是三伏天的最後一天,三伏天結束。所以2016年三伏天是從7月17日﹝乙未月庚子日﹞至8月25日(丙申月己卯日),共計40天。
最後,伏又是什麼意思呢?
伏:是潛伏和避暑之意。天氣要熱了,大家要躲避起來了。有假期的夥伴們,趕快休假吧!
推薦閱讀:
※關於父愛母愛的名言
※一個關於人生意義的討論貼
※我問佛|關於幸福
※關於南懷瑾先生所傳的心中心咒2
※關於法國人的「優雅」,我至少能給你30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