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在求是刊文:無高度發達的民主政治難圓中國夢|俞可平|求是

俞可平在求是刊文:無高度發達的民主政治難圓中國夢必須解決好制度模式選擇問題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嚴書翰

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完整涵義,一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二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兩句話組成了一個嚴密整體,全面準確地回答了中國特色制度模式選擇問題。前一句話,規定了根本方向;後一句話,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的鮮明指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模式選擇必須解決好兩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一是根本方向即總道路,二是鮮明指向即具體路徑。這是關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問題。在我國,無論是制度模式選擇,還是全面深化改革,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基本原則、根本方向是不能改的。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中國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決定了今天我國的制度模式。如果照抄照搬別人的制度模式,不僅不能成功,而且還會導致嚴重後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模式的優勢和特點,概括地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體現在它的鮮明方向性上。在我國,無論是構建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還是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都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中國特色制度模式的「本根」就是社會主義方向,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次,體現在它的獨創性上。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這個活的靈魂和重要原則,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選擇走自己道路的勇氣和定力。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獨立自主、大膽探索,決定了中國特色制度模式的獨創性。再次,體現在它的全面性上。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一套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成功制度體系。這個制度體系具有全面性,它既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這三個層面的制度,又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的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六個緊緊圍繞」,體現了改革和完善中國特色制度體系的全面性。到2020年,我們將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模式選擇還包括改進和完善我們國家治理的路徑。這種改進和完善只能從中國國情出發,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有人主張,中國國家治理的發展方向,應該實行西方的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兩院制等。對此,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中國近代從變法維新到辛亥革命,都嘗試過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如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事實證明在中國行不通。任何一種制度安排都是一定價值取向的體現,在制度模式的背後,都有其特定的價值體系作為支撐。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以體現其統治階級意志的資產階級價值體系為支撐,西方國家無論採取哪種制度模式,都改變不了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統治的本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這從戰略高度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對於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及其兩者的相互關係,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制度模式指明了前進方向。

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治理國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的。只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才能更好發揮制度效力、有效保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但是,制度需要人來執行,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只有不斷提高治理能力,才能使國家治理體系發揮出更大效力。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是有獨特優勢的。但是,相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相比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因此,必須更好發揮制度效力,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

以「國之魂」引領「國之制」不斷完善

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趙周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把價值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聯繫起來論述,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我們要深刻把握國家治理體系與價值體系的內在聯繫,把二者更好地統籌起來,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的價值支撐。

國家治理體系與價值體系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核心價值體系代表一個國家的「思想主權」,是「國之魂」;治理體系是國家機器有序運行的制度載體和保證,是「國之制」。「國之魂」對「國之制」具有引領和決定作用,有什麼樣的「國之魂」,就有什麼樣的「國之制」;「國之制」對「國之魂」具有承載、保證和弘揚作用,「國之魂」愈健,「國之制」就愈強。一個國家只有根據本國國情和歷史傳承來選擇和堅持治理體系與價值體系,並使治理體系與價值體系高度一致、相互匹配、相得益彰,才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反之,如果治理體系與價值體系錯位,就會出現顛覆性錯誤,甚至導致天下大亂。因此,必須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觀貫通起來思考,統籌起來把握。

一方面,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引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的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用以指導、規範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實現「國之制」與「國之魂」相統一,確保國家治理體系的價值取向與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特別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國家治理中的指導地位,把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治國理政的根本。

所有價值觀念都是具體的、歷史的。西方資產階級價值觀歷來是資本利益的意識形態表達,以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為價值目標。西方資產階級利用其主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國際話語權的有利地位,把西方自由、民主、人權說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價值標尺,說成人類文明發展的「唯一選項」,在世界上竭力推銷他們的價值觀念,對他們不喜歡的國家和政府進行滲透、破壞、顛覆活動,造成一些國家政局動蕩甚至政權更迭。對西方國家宣揚的那套價值觀念,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必須開展針鋒相對的鬥爭,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鑄強價值之基,構築起抵禦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制度屏障。我們要把黨領導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優秀價值理念進一步集成和升華起來,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美德創造性地轉化和發展起來,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佔據價值體系的制高點,形成超越資本主義價值體系和價值觀的強大軟實力。

另一方面,要用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來更好地承載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首先,國家治理體系的價值取向與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精神價值必須相契合相適應,這樣才能從制度上保證價值體系的確立和弘揚。否則,如果二者相矛盾,國家治理體系就會從制度層面與價值體系相衝突,民族的精神血脈就會被割斷。其次,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價值取向與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的基礎上,還必須保證治理體系的科學性嚴密性。如果治理體系的設計不完備,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不僅會銷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性,也必然會削弱核心價值體系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因此,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還必須高度重視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僅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成功發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有效治理體系。事實證明,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總體上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相適應的。但也要看到,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有些具體制度體制機制還有弊端痼疾,還不健全不完善,有些甚至成為制約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約核心價值體系彰顯和弘揚的重要因素。我們要以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不斷織密制度籠子、紮緊制度籬笆,為核心價值體系的確立和弘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時,要不斷校正治理體系的價值取向,發揮國家治理體系對核心價值體系的強化培塑功能,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為堅實的制度保障。

推薦閱讀:

中國封建時代中央文官制度(精編合集)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62)
中國生育危機|李建新:必須擺脫「人口是負擔」的錯誤認識
學什麼才能救中國人?
瑪雅文明為何能超過當代的發展水平?

TAG:中國 | 政治 | 高度 | 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