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與中國文學的「走出去」

作家麥家

《解密》企鵝版

  近日,作家麥家在西方出版界颳起了一陣「麥旋風」,其作品《解密》不僅贏得了市場,也贏得了西方主流媒體的好評。《解密》的成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與啟示?

  近年來,作家麥家屢屢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圖書出版界和影視界都颳起了一陣又一陣「麥旋風」。近期,他再度吸引了媒體的目光,這次不是因為新書的出版或獲獎,也不是因為根據其作品改編的電影上映、電視劇熱播,而是因其長篇小說《解密》英譯本在英美等35個國家上市,且上市首日即改寫中國作家在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闖進英國和美國的亞馬遜圖書排行榜。

  在贏得市場的同時,《解密》也贏得了口碑。《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衛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經濟學人》以及BBC電台等3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對麥家及其小說創作進行了報道,並給予較高評價。美國《紐約時報》援引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的評價,稱麥家的小說藝術風格「混合了革命歷史傳奇和間諜小說,又有西方間諜小說和心理驚悚文學的影響」。《華爾街日報》評價:「《解密》一書趣味和文學色彩兼容並包,從一種類似寓言的虛構故事延伸到對諜報和真實的猜測中,暗含諸如切斯特頓、博爾赫斯、意象派詩人、希伯來和基督教經文、納博科夫和尼採的回聲之感。」

  麥家由此成為中國作家「走出去」的又一個成功案例。《解密》的成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與啟示?

  「超級暢銷書作家」

  其實,這一步走得並不容易。

  6年前,一個叫譚光磊的台灣人找到麥家,希望成為其海外版權代理人,兩人很快便簽了協議。可轉眼3年過去,竟然連一本書的版權都沒有賣出去,這使他們都感到很失望。

  這時,一位中文名字叫米歐敏的英國人出現了。她在牛津大學取得古漢語博士學位後,受聘於韓國首爾大學教授中文,一個偶然的機會讀到麥家的《解密》和《暗算》,因著迷於這兩部構思精密的長篇小說,便起了翻譯的念頭。她翻譯的部分章節後來被轉到了英國企鵝出版社的編輯手中,引起了對方的濃厚興趣。出版社很快找到了譚光磊,簽訂了翻譯和出版合同。

  「企鵝」在西方出版界無人不知——它是出版界的航空母艦,過去60多年一直是英語世界經典著作的誕生地,為全球書架提供了世界範圍內最好的作品,涵蓋各種流派和學科。

  《解密》和《暗算》同時被列入該出版社的「企鵝當代經典」書系。早在1935年就誕生的該書系,早已成為國際文學界最著名的品牌,入選作品包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加繆的《局外人》、博爾赫斯的《沙之書》、納博科夫的《洛麗塔》等。

  該書系此前僅收錄過3位中國作家的書,分別是魯迅、錢鍾書和張愛玲。麥家是第一位被放進這個書系的當代中國作家。

  「企鵝」對麥家的青睞,很快引起西方其他出版社的矚目,它們紛紛簽下了《解密》《暗算》的版權,其中就有美國FSG出版集團。這家出版巨頭,因其旗下有22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譽為「諾獎御用出版社」,麥家是FSG書單上的第一位中國作家;其他的簽約出版社還包括西班牙語國家第一大出版集團「環球」,被譽為「法國出版界教父」的羅伯特·拉豐出版社等。

  值得一提的是,各出版集團對《解密》《暗算》這兩本書都開出了較高的版稅,如FSG的版稅定為:銷量5000冊內按10%,5001到10000冊按12.5%,超過10000冊按15%。從慣例看,如達到15%的版稅,說明作者已與國際一線作家並肩,成為「超級暢銷書作家」。

  世界性的寫作題材是成功前提

  到底是什麼吸引了多家大出版社,讓麥家受到如此禮遇?對此,「企鵝當代經典」書系的編輯總監、麥家這兩本書的責任編輯基施鮑姆說:「麥家先生顛覆了我們對中國作家的傳統印象,我們沒想到中國也有這樣的作家,他寫作的題材是世界性的。」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認為,題材對路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麥家的小說聚焦諜戰、破譯、秘密,描寫個人在高度壓力下的生存狀態和心理變化,這對西方國家的廣大讀者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同時,麥家出色的寫作技巧和鮮明的敘事特色,使他的諜戰小說環環相扣、邏輯嚴密,情節緊張詭奇,從而能強烈吸引國外讀者。

  「麥家的諜戰小說在通俗文學的外表下有著純文學氣質,既有『數學的精神』,又有人性的情懷,因此能夠跨越文化的差異。」張頤武說。

  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解密》的主題與國際熱點「稜鏡門」事件不謀而合。《解密》的故事主要圍繞一個名叫容金珍的孤兒展開,他有著極高的數學天賦,在經歷兩次收養之後,被招入破譯密碼的情報機構「701」基地。小說主人公與斯諾登有一定的相似度。在「稜鏡門」事件沸沸揚揚之際,推出小說《解密》英譯本,具有較強的巧合性、時效性與針對性。[NextPage]

《解密》西班牙環球版

《解密》美國FSG版

  「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新世紀以來,伴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中國文學呈現蓬勃發展、百花盛開的繁榮景象。然而,在全球掀起「中國熱」的今天,中國當代文學又有多少作品走向了世界?

  漢學家藍詩玲曾指出中國文學在海外出版的窘境:「2009年,全美國只出版了8本中國小說」,「在英國劍橋大學城最好的學術書店,中國文學古今所有書籍也不過佔據了書架的一層,其長度不足一米」,「中國文學的翻譯作品對母語為英語的大眾來說始終缺乏市場,大多數作品只是在某些院校、研究機構的贊助下出版的,並沒有真正進入書店」。

  與此同時,重要的外國文學作品幾乎都被介紹到中國,名作被一譯再譯,多次出版。造成這種文學「貿易逆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我們自身的原因,在推介作品時過分迎合西方讀者早年形成的某些「偏狹趣味」,而忽略了對文學本身欣賞的需求。

  譚光磊認為,長期以來,中國小說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厚重的作品不好讀,好讀的作品缺乏品質。「麥家給國外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中國作家形象的同時,也給中國文學界時下存在著的某些問題提了一個醒。時代變了,讀者的需求變了,我們的文學趣味也應該有所求新求變。」

  在麥家看來,短時間內誰也不能徹底改變這種「貿易逆差」現狀,但在一定意義上,它已經在被悄悄「改變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作家走出去肯定有直接間接的好處。但最有威力的是中國的發展,這已經波及世界每一個角落,不僅僅是文學或者文化界,而且是每一個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他們的每一個白天和夜晚。」麥家說。

  記者了解到,麥家所在的浙江省將以《解密》成功「走出去」為契機,提升優秀作品翻譯、推介力度。據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對外合作部主任孔則吾介紹,這些舉措包括:制定《「經典浙江」譯介工程2014-2015年實施方案》,利用國際影展、國際書展、版權貿易等途徑,重點推介麥家、王旭峰、黃亞洲、葉文玲等浙江籍國內知名作家的作品,擴大浙產圖書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同時,建立翻譯家資源庫,打造中外翻譯培訓交流基地等。「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積極推動浙江當代文學和文化作品走入西方主流社會和主流人群。」

  「今天我們是怎麼迷戀他們的,明天他們就會怎麼迷戀我們。」麥家對中國文學「走進」海外的前景滿懷信心。

  (實習編輯:王謙)


推薦閱讀:

《中國文學500題》
中國文學近20年的假繁榮
中國的「百年孤獨」-我眼中的白鹿原(上)
《中國文學之最》【二】
一點點小思考-我眼中的白鹿原(下)

TAG:中國 | 文學 | 中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