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詩經

卷一 · 國風 · 周南

周,國名。南,南方的諸侯國。此部分之詩採集自周之南的許多小國,因此作「周南」。

《關雎》

《毛詩序》:后妃之德。用以此詩來教化天下而矯正夫婦之道。《詩經原始》:認為此詩中沒有一處談及宮殿,文王等,因此是采自民間。若是談及君妃,該用頌體最好。 其中「輾轉反側」給後世詩詞有所影響:1、白居易《長恨歌》:孤燈極盡難成眠。2、喬吉《蟾宮曲 · 寄遠》:飯不沾匙,睡如翻餅。 「渴望與失望交錯,幸福與煎熬並存」應該可以概括此詩大意。

《葛覃》

此首爭議:古:實施道德教化的詩歌;今:勞動人民的詩歌。後面解釋有提到,《毛詩序》認為是后妃之本。但《詩經原始》認為,後處於深宮,如何能見得長又長的葛藤,如何能見得原野間的蟲鳴鳥叫,鮮花雜草等。

《卷耳》

寫的是女子懷念自己出門在外丈夫的詩。第一章寫的是婦人,第二三四章寫婦人想像其丈夫的情景。至於《毛詩序》說此詩寫「后妃之志」,書中已經說明這是錯誤的說法。孰對孰錯我暫不考慮,以我個人看法,我更傾向於這首是寫婦人懷念征夫的詩歌。有一點要注意一下,就是第一章的「我」是婦人,第二三四章的「我」是婦人心裡所懷念的征夫。

《樛木》

這首詩,《毛詩序》的解釋為「后妃逮下也」,我理解為后妃恩惠及於嚇人,能和眾妾和諧共處,不相互嫉妒。網上的解釋為祝賀男子新婚快樂的讚歌。讚美男子優良品質,人有困哪,他幫助,人有優點,他不嫉妒。綜合看來,我更傾向於這首詩歌是讚美君子的。

《螽斯》

這首詩有層層遞進之感,六組疊詞的運用在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從首章至末章,從寫子孫後代之多,子孫後代之繼,到最後子孫後代之密集,能感覺出來應是祈求多子的詩歌。

《桃夭》

這首詩《毛詩序》認為是「后妃之所致也」。其中提到「男女以正,婚姻以時」,應該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恰好到了這個時候就正常結婚,國家就沒有那些無妻子或者無丈夫的人。而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當然不這麼認為,而是認為這首詩本身就是借來比喻春華初茂,芳齡正盛的姑娘。用「之子」來說后妃,詩人豈不是太輕薄了。

《兔罝》

應該是寫打獵的詩歌,藉此表達武夫勇猛精進的讚美之歌。

《芣苢》

其中《毛詩序》解釋為「后妃之美也」。《詩三家義集疏》講了一個故事,大概是說一女子嫁給一個男子,男子有惡疾,女子的母親想將自己的女兒改嫁,但女子說「夫不幸,乃妾之不幸也,奈何去之?」最終還是沒有聽從自己母親的話,對其丈夫不離不棄,這算是對女子貞德的一種讚美。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不必過於對這首詩歌進行解讀含義,有時這樣做反而會失去對詩歌的意思。他建議讀者試著平心靜氣的朗誦此詩,便可得其中意義和妙處,他傾向於是寫田家婦女於平原中邊唱邊勞動的詩歌。

《漢廣》

這首詩歌是寫一個樵夫對女子求而不得的情歌。但是《毛詩序》解釋為「德廣所及也」,江漢之域受到了文王之道的教化。全詩共三章,其中「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每一章中都有重複。

《汝墳》

讚美文王的教化能很好的促進這個國家的發展,婦人能勸誡丈夫儘力正直衛國而流傳下來的民歌。

《麟之趾》

這首詩讚美文王之後,也就是諸侯公子的仁厚的品格。其中「麟」的注釋值得注意:《廣雅 · 釋獸》「麒麟不行中規,折還中矩,不履生蟲,不折生草。

「掃碼或長按關注BOOK一世」

參考閱讀:

《詩經譯註》· 周振甫

《詩經注析》· 程俊英、蔣見元

《詩經選》· 余冠英


推薦閱讀:

【女詩經 男楚辭】這樣取名不用愁!
《詩經》「四始」說辯正
還在用「梓涵」「浩然」給孩子取名?!快來看看《詩經》《楚辭》里的美名,獨特不失風雅
女取詩經,男取楚辭的詩詞起名大全,看一眼就會喜歡!
花之詩:《詩經》草木名錄集

TAG: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