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華夏時報

馬來西亞大選折射出的華人地位作者:趙靈敏 來源:華夏時報 發布時間:2013-05-09 00:14 關注本報: 摘要: 此次大選的最大「政治海嘯」是華人大規模倒向反對派,以及華人向執政聯盟里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說「不」。 5月6日,第13屆馬來西亞大選揭曉,由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華人政黨馬華公會等組成的執政聯盟「國陣」,在國會222席中取得133席的多數,而由民主行動黨等3個政黨組成的反對派聯盟「民聯」則獲得89席。但從全國總得票率來看,國陣得48.6%,民聯得51.4%。反對派的精神領袖安瓦爾因此指責選舉舞弊,呼籲選民抵制選舉結果。 從目前的情況看,選舉舞弊的情況確實存在。比如有一個華人住家地址,一屋竟有3個種族的選民,除了5名華人,還有2名錫克人和馬來人。安瓦爾早前也聲言,選民冊竟有約2.8萬名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南亞的外籍選民。這就是在以往選舉中多次出現的「幽靈選民」現象。另外,投票之後沾在手指上的不褪色墨水實際上能被洗掉,以及開票期間多個反對派大幅領先的票站離奇停電、停電後有利國陣的選票突然暴增等現象,都讓人對選舉的公正性疑竇叢生。 但無論如何,國陣畢竟贏了44席之多,這麼大的優勢很難全部用舞弊來解釋。而議席和普選票的不對等,在很多國家都存在,去年美國大選,羅姆尼就在普選票上佔優勢,但最終卻輸了選舉。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選區設置的問題,馬來西亞也是如此:儘管城市居民已增至全國3/4,國會議席分配卻沒有進行相應的調整,多數議席仍分配給鄉郊的巫統票倉。在民聯佔優的工商業重鎮雪蘭莪州,人口高達550萬,但只分得22個議席。反觀國陣佔優的鄉村地區,諸如只有320萬人的沙巴,卻在國會分配到25席;人口低至250萬的沙撈越,更在國會享有31席。 另外,馬來西亞的經濟近年來表現不錯——年均超過5%的經濟增長、少過2%的穩定通脹率、3%左右的失業率。2009年上台的現任總理納吉布,也被認為相對開明,尤其在法律改革方面頗有成就,如廢除了容許政府扣押疑犯卻不審訊的《內部安全法》和不準5人以上集會的法例。 而此次大選本來是反對派領袖安瓦爾角逐總理職務的絕好機會,對於已經65歲的安瓦爾來說,可謂時不我予。安瓦爾原本是馬來學生領袖,受到時任總理馬哈蒂爾的賞識而從政。1993年起擔任馬哈蒂爾副手,被視為未來首相。1998年兩人在如何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上產生分歧而決裂,安瓦爾被免職,不久更被控雞姦下獄。2004年9月,馬來西亞最高法院撤銷安瓦爾雞姦罪的判決,他被當庭獲釋。2011年3月,安瓦爾又陷入另一起雞姦官司,但一年後再次被判無罪。 儘管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安瓦爾是妒賢嫉能和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但從50歲到65歲,安瓦爾15年的黃金歲月就在兩次莫須有的雞姦醜聞中被虛耗了,這就是政治的殘酷之處。但他最終能得證清白,通過選舉進行公開的政治競爭,並對執政黨構成巨大的壓力,這說明馬來西亞的政治生態正在發生轉變和進步。同樣的轉變也發生在新加坡,如果說早年政府經常通過控告等手法打壓反對派的話,近年來這樣的情況已經基本絕跡。而他信的流亡說明了,泰國的政治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顯然,能否明目張胆地反對、反對派的處境如何,是衡量一國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自1957年獨立以來,國陣一直是馬來西亞的執政黨,長期執政產生了固步自封、裙帶關係、一言堂等痼疾,這些在馬哈蒂爾22年的總理任期里達到了頂峰,而馬哈蒂爾將之稱為「亞洲價值觀」。安瓦爾走向反對派陣營,把很多潛在的反對派動員起來,極大地改變了馬來西亞政壇的力量對比。事實上,早在2008年的大選中,安瓦爾雖然因法庭禁令無法參加選舉,但在他所領導的民聯的阻擊下,國陣1970年代以來首次沒能在國會取得2/3多數,被稱為馬來西亞的「政治海嘯」,時任首相巴達維1年後被迫讓位於副手納吉布。此次大選,民聯雖然沒能執政,但得票進一步擴大,按照這個趨勢,下次大選很可能會出現馬來西亞建國以來首次政黨輪替。 而此次大選的最大「政治海嘯」是華人大規模倒向反對派,以及華人向執政聯盟里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說「不」。馬華公會成立於1949年,是一個代表馬來西亞華人的單一種族政黨,然而近年影響力大不如前。在2008年大選中僅拿下15席,比選前的31席少了一半;此次更慘,只贏7席,比上屆大選的15席再減一半,令號稱擁有逾百萬黨員的馬華,從國陣第二大成員黨,淪為微不足道的小黨。而馬華在選舉失利後宣布不會入閣,意味新內閣可能沒有華人,華人的政治影響力會被進一步削弱。 馬華公會的式微和華人的背棄,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不能為華人爭取權益。馬來西亞獨立後,馬來人的政府頒布了所謂「新經濟法」,在經濟上向落後的馬來族人傾斜,每家公司都至少要僱用30%的土著,馬來人在住房和稅收等方面擁有各種優惠。司法、行政、軍隊等重要領域也大多由馬來人擔任。在教育上也向馬來人傾斜,許多華人子弟儘管成績優秀也無法被大學錄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成績一塌糊塗的馬來族同學進入大學深造。對中文教育的打壓更是變本加厲,不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津貼。 面對這些帶有明顯種族歧視的法律,華人多年來一直忍氣吞聲,但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和民聯的崛起,華人開始用選票表達不滿,但馬華公會對這種變化反應遲鈍。儘管身為執政聯盟的成員,但馬華公會在華語及華校權利、新經濟政策存廢、宗教自由、言論自由等華人選民關心的關鍵問題並沒有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與積極爭取。馬華公會成立之初是為華人爭權益謀福利,而現在的馬華不再為華人鬥爭,而更多成了一個爭權奪利的平台。 而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馬來人優先的政策很難得到改變。現任首相納吉布一直嘗試改革但收效不大,最大障礙是巫統內右翼的掣肘。比如保守政治遊說組織Perkasa,該組織邀得前首相馬哈蒂爾擔任首席顧問,對巫統甚有影響力。與此同時,華人在馬來西亞人口中的比例不斷下降,1957年約為40%,到2010年已下降至24.6%,預計到2020年將降至20.7%。原因之一是華人注重對子女的培養與教育,不願多生。而馬來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加上很多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不高,一般孩子較多。人口的不斷下降,是影響馬來西亞華人政治地位的另一個隱憂。
推薦閱讀:

泱泱華夏?上古神獸??[68P]
完整版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第一部分
華夏皇帝漫談之漢高祖劉邦 劉邦一句話,竟改變了楚漢相爭重大的格局!
【衣正華夏】

TAG: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