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7秋風答疑:都移動互聯時代了,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古老的儒家?(一)

來源|澎湃新聞

01.儒學強調個人修養的涵化。在這個社會越來越快的節奏中,如何注意這些?怎麼才能守得住?

儒家講的就是生命向上提升的道理,所以,每個人天生都是儒家,不論中外。區別僅在於你是否自覺。所以過去一百年,一波又一波人破壞儒家,但儒家仍在人心中,中國人守住了。現代人的儒學涵養確實不夠,但生命中有種子。讀一下《論語》,有所自覺,這種子就會生長,不會比先輩差。

02.你怎麼看現在很多人讀弟子規?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儒家式的經典教育在現代還有價值么?

今天被冠以儒家經典的那些經典,其實是中國經典。中國人當然要讀中國經典,這個問題根本就不需要討論。其實,家長們普遍也都願意自己的孩子讀點中國經典。

至於《弟子規》,只是古代的蒙學教材,讀不讀,無所謂。但你要說《弟子規》有多大問題,我可不同意。《弟子規》不過就是教給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規矩。不懂這些規矩,孩子肯定要吃虧。你喜歡不懂規矩的人嗎?

03.現在基本都獨身子女,儒家兄弟之間的倫理是不是在現代社會沒有用了?

兄弟一倫,對於社會秩序的維護至關重要,因為它最有利於訓練相互平等的陌生人之間的交往之道。

一家只有一個孩子,這是中國人的悲劇。想想一個孩子是多麼孤獨,再想想他們未來難以承受的負擔。大家應該起而反對這個制度,尤其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那麼,兄弟之倫就能恢復。

04.西方人偏愛養老院,中國人傳統更偏愛居家養老,當中國式儒家家庭觀撞上倡導個人至上的西方價值觀,您怎麼看?

中國人基於儒家文化形成的家內代際接力模式,是最好的人生模式:父母盡心撫養、教育孩子,又幫著照看孫子、孫女,回過頭來,子女照顧年老的父母,再也沒有比這更完美的人生模式了,不是嗎?

養老院?誰願意住誰就去住唄。居家養老是最好的養老模式,養老院永遠不能給你情感,而人離了情感,還活什麼勁兒呢?

最重要的是,別扯什麼西方人如何如何。他們怎麼過,有人家的理由,但中國人不比他們低一等,對吧?那為什麼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跟著別人亦步亦趨、邯鄲學步,你真的覺得很有意思嗎?

05.我讀過一些儒家的書籍,有的時候覺得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強調人的尊嚴,可是有的時候又覺得儒家文化是對個人的壓制。您也有這樣矛盾的想法嗎?您怎麼看這個矛盾?

儒家是君子養成之學,也即成人之學,教人如何成為真正的人。真正的人當然是有尊嚴的,但有尊嚴的人不是獨狼。獨狼談什麼尊嚴?只有在人倫關係中,談尊嚴才有意義。而在人倫關係中,你就需要承擔責任,也即「義」:敬人者,人恆敬之。承擔責任不是壓制,但你如果不承擔責任,法律真的會壓制你。

06.現在有很多偽國學,你怎麼看?

對任何東西,都不要輕易說人家偽,你又不是異端裁判所法官啊,對不對?對孔子,對自由主義,對馬克思,人人都可有自己的理解,大家相互競爭吧,小德川流,萬物並生而不害,我覺得挺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

07.你是誰啊,為什麼要談儒家?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子弟,普普通通的讀書人,也曾經激烈地反過傳統,在八十年代上大學的時候。但由於因為各種機緣,讀了孔子的書,又讀五經,覺得說的真好,沒有一字不是深入人心的,生命的方向一下子就清晰了,人生的道理一下子就看清了,對國家的大勢一下子懂得了。於是就開始說,好東西,與人分享。我覺得,每個人,世上每個人,都是儒家,區別只在於是否自覺。自覺,則有生命之悅樂。昨晚我反覆勸一位朋友,不要「叫勁」。現代中國人的最大問題就是,自己跟自己「叫勁」,尤其是知識分子,非要變成其他人,脫胎換骨,結果,當然不可能,而自己痛苦,也讓別人痛苦。

08.前輩,您好。我是古文的學習愛好者,因為古文給我非常親近之感,只是在新華書店和網路上這兩方面獲得的古文資料,由於我沒有上過大學,功底不足,想請教前輩指導下應該選那個版本的書籍比較客觀全面,最好帶上書籍名稱跟出版地。謝謝。

這個,經史子集,浩如煙海,真不知從何說起。這樣吧,給您推薦一個網站,http://www.guoxue123.com/,收錄了諸多文獻,且有正體字註疏本。當然啦,我建議您精讀若干書,其中兩本優先:《論語》、《史記》。

09.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古老的儒家呢?

因為古老,儒家才對我們重要,才為我們所需要。昨晚跟朋友交流,說自己的感受:退回,才寫出了詩。今天,已經沒有人寫詩了,也沒有好詩了。而詩最適合言志,我們寫不出詩,就是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志了,因為我們的心消散了,自己也找不到它了。但這好像是大勢所趨。但至少讓自己暫時退回,心就回來了。我說的個體生命體驗,其實儒家也就是在這方面給我提供一點指導,孟子說,自己的學問,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收放心」。恰恰因為古老,儒家才直指人心。恰恰因為古老,儒家才講出了本原上的道理。現代人知識很多,恰恰在本原上無知,古老的儒家可以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從而成己成人。

10.秋風老師,新儒家與舊儒家有何區分呢?在社會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世上只有一個儒家,新、舊只是為了在時間上略作劃分而已。學儒家,最直接而簡單的途徑就是讀孔子,讀五經。比如讀《論語》、讀《詩經》。其他人其實都是給孔子、給五經作解說而已,他們都可以供我們參考,但直接面對孔子、面對五經,豈不更好?至於扮演什麼角色,這麼說吧,你讀多了,有所體認,它自然就扮演起了角色,你讀到多深,它能就扮演多大的角色。自家體貼,自家受用。簡單地說,儒家教人以成己成人之道,而人間一切,無非是人。所以,儒家是全,比任何宗教都全。具體就不說了。

11.秋風兄是如何實現如此神速的思想轉向?

呵呵,每個人天生都是儒家,歐洲啟蒙哲學家如伏爾泰、萊布尼茲都可以成為儒家,何況我這個中國人呢?只不過以前無知卻自負,跟著一幫知識分子反傳統,因為某種機緣,醒悟了。然後,一切就神速了,因為,我本來就應該做儒家啊,生命上了正軌。其實,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包括很多知識界的朋友,也都是儒家了。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知識界最大的變化,就是儒家化。三四年前,我有一篇文章談到過。

12.建國以來儒家在刨去長期作為最重要支持者的封建統治者後不再具有強制下的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它的傳承也出現了斷代,儒家最輝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它的價值在現代社會還有多大,或者說我們該對它在當今所能發揮的作用報有多大期待,當代儒家又需如何去實現這些呢?它又如何與西方近現代哲學爭鋒?

儘管極權主義肆虐,但儒家學術傳承未斷,在普通人生活中仍有巨大影響力。而今有更多精英有了文化自覺,儒家的學術、建制正在復興。最終我相信,中國將形成「儒家式現代秩序」,這是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我一本書的書名,呵呵。儒家不僅讓中國變好,還會讓世界變好。你覺得,《查理》周刊和殺《查理》周刊者背後的那兩種觀念,能讓世界變好嗎?只有儒家能。所以,儒家可以拯救西方哲學。海德格爾、布伯、萊維納斯等人都看到了西方哲學傳統的致命問題,並試圖掙脫之,但他們終究差那麼一點沒出來,因為,他們沒有認真研究中國思想。當然,中國人也沒有跟西方人在哲學上爭鋒的念頭。儒家就在這兒,你願學,你就來學;不願學,要繼續找死,隨便你。

13.您是否認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是「儒表法里」的判斷?儒家在古代是否只是法家的一塊遮羞布?

不同意儒表法里的判斷。傳統政治是漢宣帝說過的一個詞:「霸王道雜之」。一切可達到的現實的好政治,都是霸王道雜之。霸道必須有:懲罰犯罪的暴力,防禦外敵的武力。好壞的區別在於,是否以王道節制之、控制之。在傳統中國政治中,秦制是純用霸道,漢以後傳統政制則是以儒家之道控制法家之治術,可稱之為「儒本法末」。退一萬步講,一個人願意用塊遮羞布,說明它有廉恥心,那它就有改善的可能。有些現代政體,故意脫掉褲衩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才是最可怕的。

14.如果不講上上下下,君君臣臣,儒家還是不是儒家?

儒家的根本在仁義,自己是人,也把其他人當人對待。而其他人與我的關係各異:有些人與我是朋友,何來上下君臣?但有些人跟我同在組織中,比如在企業中,在政府中,當然就有君臣上下之別。你能設想一家企業沒有上下尊卑之別么?即便在移動互聯企業中,也設有CEO,它也享有決斷的權威。儒家之所以是儒家,就在於這些恆常的道理。

15.儒家講克已,進而要求官員清正廉潔。然而導致古今官人貪污的主要誘因之一,是薪俸太低,心態失衡。儒家是否會更加劇社會虛偽化。

凡事有善惡、好壞之分,就會有虛偽。哪個談戀愛的人不虛偽呢?但你又憑什麼說人家虛偽呢?輕易地說人虛偽,本身就心態不健全,喜歡從道德上審判別人。退一步講,虛偽表明,社會還有是非善惡的標準,人還有廉恥感,甚至可以說,人還有上進心。如果一個社會,就像腐敗橫行的前些年,人們都懶得虛偽了,嫖娼、貪腐都是一夥子人一起干,那才是最可怕的。

16.老師您長得好帥啊,這是相由心生的緣故吧。

曾經翻出大學時代的舊照片,哇,不滿而憤怒的青年啊。撇著嘴,撅著嘴,斜著眼,睥睨一切,蔑視一切。但我可以原諒自己:青年如果沒有不滿,就是無情;但人到中年,如果還是只有不滿,那就是愚蠢。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二知天命。生命是個成長的過程,我很慶幸,自己的生命有所成長。因為,中間,有機會讀了孔子。讀了孔子之後,看到社會各種亂象,包括直接接觸到各種令人憤怒的人、事,我更多地反求諸己:我自己做對了嗎?做好了嗎?我對這個世界仍然不滿意,但我不再要求別人,而是要求自己。然後,天地就寬了,因為現在把握住了自己能夠把握的。

17.問一個敏感的問題,儒家如何在平息宗教極端主義上發揮作用?在我的印象里,儒家從來是不極端的。

這不算敏感,我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討論這個問題,《人而不仁,如自由何?》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3373。同時,你也可以參考我的一篇專業論文:http://www.tianfuxinlun.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40105&flag=1。儒家在歷史上發揮的一個重要作用,正是柔化各種宗教,讓他們和睦相處。

18.晚清憲政改良失敗,人們才選擇了辛亥革命的道路,正是因為新儒家和國民黨的失敗,人們才選擇了新民主義革命。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義革命顯然更為成功,才將中國帶入了正確的現代化道路。既然在歷史上新儒家都失敗了,那麼為何現代新儒家能夠引導新的現代化道路?

容我引用一句詩吧:「莫望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過去一百多年的中國,在一個霸道的世界中,為救亡圖存,不能不強化國家權力,為此自然偏離儒家之王道。可是,兩千多年前,陸賈與漢高祖有過這樣一段對話: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後來,漢初有了一場更化,尊儒。過去幾十年,中國其實已在緩慢更化,回到儒家。現在的步子更大了。今天,中國的問題不只是:中國如何現代化,也即進一步富強,而應當是:中國如何變得更好,人心安和人間和。除了儒家,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19.教授你好,你覺得現在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存有地位嗎?

當然有,中國文化向來就是世人仰慕的,過去一百五十年的狀況,才屬於例外。隨著中國漸趨富強,中國文化正在逐漸恢復其令人尊敬的地位,這才是新常態吧。而中國文化必定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西方文化已經試過了,這個世界好過,也糟過,現在則處在比較可怕的局面:大家都看不到希望。這是中國文化的一次機會。所以,可以預計,中國文化將會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大的作用。

20.有人提出把孟子生日設為中華母親節,你本人也建議把教師節設在孔子生日。我們需要過洋節嗎?傳統節日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延續?

你願意過洋節,隨便。但是,國家安排法定節日、假日,則要有中國文化內涵:國家設立教師節,應當設在孔子誕辰日。國家如果設立母親節,就應當設在孟子生日。傳統節日本來一直在延續,還將繼續延續,用不著擔心,中國人肯定會過中國節日。當然,文化界、精英人物應當承擔起責任,給傳統節日創造新的形態,注入文化價值。

21.您知道漢服嗎?喜歡漢服嗎?儒家對民族主義什麼看法?

我喜歡漢服,雍容華貴。我有時也穿改良漢服。我更期待,我們的漢服專家、設計師共同努力,設計出華服,讓大家在各種正式、非正式場合穿著。夏者,大也。華者,衣冠服章之華美也。製作衣冠,是文化復興事業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22.我前段時間讀熊十力先生的《原儒》,對於他對儒家的解釋甚以為然,然而不得不說的是當下中國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不平衡,儒家應該如何解決?還有我個人認為儒家精神是好的,但是受到時代的局限性,在現在看來有些東西是糟粕,但是如何來界定精華與糟粕?

精華-糟粕,時代的局限性,這些詞我覺得很可怕,因為它太自負了。我站在歷史的至高點,或者終點上,回望過去,這些人真蠢哪,真傻哪。問題是,我們是站在至高點上,歷史有終點嗎?所有人,包括我們,都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中的行走者,路,前面的人走了,他們不在了,我們繼續向前走,如此而已。我們有什麼資格說前人有這個局限、那個局限呢?路畢竟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前人的局限性不可能局限我們的。而一旦我們費心地找前人的局限性,我們註定要走錯路,因為自負。現代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自負。二十世紀的中國其實就是這樣走上歪路的,就是您說的,中國經濟與文化發展不平衡,因為我們總覺得中國文化有局限性啊,老祖宗是笨蛋啊,所以就扔了。其實,真正有局限性的永遠是我們自己,孔子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23.您怎麼看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漢服運動」?在禮儀上恢復古禮是不是太迂腐了?

漢服運動,好得很。禮儀上恢復古禮,也好得很。二十世紀中國,今日中國,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迂腐的人太少了,大家一窩蜂地追時髦。結果,我們把自己的禮樂全丟了,禮儀之邦,對今日中國就是最大的諷刺。今天要復興、重建禮樂,就要從恢復原樣開始。當然,也可以不恢復原樣,進行創新。大家相互競爭,最後也許會形成大家普遍認可的現代中國人之禮樂。沒有各種各樣看起來古怪的嘗試,我們不可能重建禮樂。

24.先生您好,儒家講孝,如果我的家人犯罪了,我是依據孝道不說出去還是依據法治說出去。

《論語》中有現成的答案啊:「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讓警察、檢察院去找證據,你可以沉默。曾經,有很多人批評孔子,可實際上,大多數國家的法律是允許家人沉默的,可以拒絕在法庭上作證。中國的刑事訴訟法前幾年也這樣修改了。為什麼呢?正義重要,而人倫至大。你積極給警察提供證據,把你老父親弄進監獄。以後他出獄,你們還能一起過嗎?家裡人會原諒你嗎?但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你發現家裡人犯罪,要勸他們、阻止他們,這才是大孝。

25.有人提出一些觀點,說傳統的家族觀念和家長本性壓抑人性,父母壓榨子弟,如郭巨埋兒等等,要求對父母尊長者一味順從,東方文化是沒有獨立人格的,封建壓迫,並且儒者過於求仁而不實用,如漢代的魯儒.古代的黨爭,東林等,吹捧毛主席文革打破了這些東西,對於這些言論,您是如何看待?如何辯駁?

毛的文革確實打破了一些東西,所以出了一代甚至兩三代「壞人",大家不是在說「壞人變老」么?我們大家都在吞食這場大破壞的苦果,恐怕還要繼續吃幾十年。怎麼辦?重建禮教。一百年前,先進分子高喊打倒禮教,因為據說禮教吃人。可是你看,禮教被打倒的二十世紀,尤其是中間那一段,多少中國被吃掉了?今天,又有多少人心被吃掉了?禮當然要約束你,可人如果不予以約束,就一定比動物還壞。法律是幹什麼的?就是約束人的。禮也是,而比法律更全面、有效。重建禮教,才能讓人成為人,因為禮之大義,自尊而尊人也。

26.現代社會我們需要儒家的什麼傳統?儒家傳統如何「現代化」?

儒家不需要現代化,相反,現代需要儒家化。儒家講的就是生命的常道,仁義禮智信。人循此道,就可成人成己。今天的中國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現代化了,可是,大家真的滿意么?我看到的是橫溢的慾望,漫無邊際的不安、不滿、怨恨、憤怒,以及國家的彷徨無措。現代中國人需要儒家,儒家給我們成己承成人之正道。如果說,過去一百年的歷史是,中國人為了現代化而放棄儒家,那麼現在,是初步現代化了的中國需要儒家,因為儒家可以讓現代變好。沒有儒家的馴化、規範、引領,現代化就是通往深淵的狂奔。

27.西方有長子繼承製,這是等級,儒家講不患寡而患不均,似乎更強調均,而均過頭(沒有等級了),是不是阻礙了經濟發展?

今天中國社會的不滿、怨恨,以及西方社會日益嚴重的不滿、怨恨,我越發地欽佩了孔子了,」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千古不變的常道。我們永遠要與他人共同生活,若人群中間嚴重不均,同胞必成仇敵。當然,儒家從來沒有主張過計劃經濟,也從來沒有過平均主義的瘋狂念頭,通常只有新興宗教才有那種想法,什麼五斗米道之類。孔子說的均,就是公平,就是每個人都該有活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這樣的狀態下,經濟必定健康發展。實際上,過去幾千年,放眼全球,各大文明中,中國經濟的表現是十分卓越的。這是我們這三十年發展的底子。

28.老師您好。現在中國正處於一個轉變階段,現代化工業化使得鄉土社會崩潰,人口出現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同時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小城市人口湧入大城市,使得家庭組成發生了很大變化。我想請問您,在這種情況下,儒家該如何繼續發展和發揮作用,該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呢?謝謝!

好問題,可見您的好學深思。原有社會結構解體,人人流動不定,這就是我們時代的基本社會狀態。重建社會,這是我們時代最為重要的事情。否則,我們的心將無處安放,社會難以形成良好秩序。此刻,儒家當仁不讓,參諸中國歷史,也只有儒家能夠承擔起重建社會的責任。歷史上,儒家對中國的功能,恰恰在於一種秩序解體之後,重建社會,重建秩序。儒家就誕生於封建制解體的時代,孔子生活的時代,跟我們時代很類似啊,孔子之道就是社會秩序重建之道。漢儒、宋儒的思考和實踐,也都是在回應這個問題,並且,他們成功了。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孔子指明了道,而他們又能進行義理上的創新。這個時代,需要的正是循孔子之道的義理創新。不只是儒家圈子裡的學者,一切關注社會建設的人,都可以從儒家找到社會建設之道,也只有從儒家能找到。

29.我不是來提問的,是來批評的:「都移動互聯時代了,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古老的儒家」;我覺得這個設問沒有邏輯性, 頗有「少年不知愁滋味 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可是你年齡似乎不小了!

哈,接受批評。只糾正一點,我年齡不算大,雖然頭髮白了。

30.你認為在當代的法制社會中,如何處理好儒學等傳統文化的關係呢?比如說,孩子的奶奶不小心讓小孩受傷了,孩子的父母將孩子的奶奶告上法庭,法院結果孩子的父母勝訴,孩子的奶奶要承擔責任,而依據古時的傳統,孩子的父母不應追究,請問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謝謝

您舉的這個例子中的父母,腦子不夠數。奶奶只是不小心燙傷孩子,怎麼賠?那奶奶看孩子,你付工資了嗎?你跟奶奶簽勞動合同了嗎?我認為,任何社會,法律都只調整人們很少的行為,人們的大部分行為,不是由法律來調整,也不應由法律來調整。比如,法律規定夫妻多長時間同房,父母怎麼對孩子說話,大家受得了么?一個完全靠法律管理的社會,一定是專制的,秦就是很好的例子。那麼,人們在法律之外如此廣闊的生活空間中,靠什麼形成秩序?靠道德,靠倫理,靠習俗,儒家就是所有這些要素的大本大源。所以,現代中國社會治理的基本結構應當是:以儒家為根基,塑造良好風俗,在此基礎上,發揮法律的作用。而法律本身也應當合乎儒家價值。

31.為何孟子強調修身,卻在治國理論方面無提及之?

照我的閱讀,孟子思想大體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修身,旨在養成君子。另一部分是關於制度的討論,也即關於封建制的討論,爵祿之制啊,井田制啊,明堂之制啊,等等,這些就是孟子的制度理論。孟子本人也明確說過:」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所有儒家,其實都同時重視兩者,一方面解決人的問題,另一方面致力於設計制度。這才是王道。只重視人,而忽視制度,將一事無成。只重視制度,而忽視人的養成、教化,必定如秦,難以長久。

32.儒家文化分類後制定量化考評標準,國家教育和人社部門認定級別,我們家長就會送娃娃去學了,英語、鋼琴、古箏都可以過級了,儒家文化和中醫藥一樣,為什麼老愛搞神秘,深奧?走群眾劃路線多好!!

好像有些地方在做這個事情,詩詞、書法、太極拳分級考試,但這好像也不是個好辦法。秋季學期,中小學應當大規模引入傳統文化教材,孩子有機會學到。

33.想要了解既全面又深入又能聯繫實際的儒家思想,要看哪本書呢?不想看大部頭的論文集合體式的書。

我不看論文集合體式的書,但既全面又深入又能聯繫實際的書,還真不多,當代儒家學者們應當檢討。我就推薦一個學者吧:錢穆先生,他談歷史的書,談文化的書,都可找來一讀。

34.最近在看一些關於中國文化的書,孔子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恕。那您覺得最近新聞裡面,成都女司機的那種不顧別人的行為,能從儒家角度提出解決辦法嗎?

您引用的那句話,專門治成都女司機的病。其實,今天中國,差不多都有成都女司機的病,只是病情程度不同而已。為什麼?因為,很長很長時間以來,這個社會沒有大夫給大家看病,或者沒有營養師平衡我們的膳食。我們的社會沒有教化,有意識形態宣傳,而沒有教化。人是需要教化的,現代人尤其需要教化,因為我們生活在陌生人世界中,尤其需要道德的自覺。那就需要教化,教化就是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這些道理本來就在我們心中,只是我們不那麼自覺,教化就是讓我們知道,體認。如果早早地就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道德教化給國人,我們的社會就會好很多。當然,亡羊補牢永不晚,現在開始也有用。

35.什麼是儒者?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儒家,學說主張都不一樣,我們遵從什麼階段的儒家?儒家最被詬病的是偽君子,如何由內到外舒坦地履行儒家新年,而不是向內克制,向外掩飾?

遵從孔子啊。其實,後來的儒家,都是從孔子生髮出來的,每個人肯定理解不同,盲人摸象吧,但也都各有所得,值得我們參考。但孔子是根本,踐行孔子之道就是儒者,孔子之道最簡明的教本,就是《論語》。至於說,偽君子,我在前面有回答。我想,若能誠意,正心而修身,則直道而行,不會掩飾的。

36.秋風先生,有人批評你的《國史綱目》基本只是經學史,請問你怎麼回應?

感謝批評,但其說法不準確。俺可是正經歷史系七年訓練的科班哦,為寫作此書,也讀了很多史料。他之所以那麼批評,大約因為他看到,我的書,寫孔子之前歷史,多用五經。可是,寫那段歷史,不用五經用什麼?沒有五經的歷史記載,考古發掘的新材料,根本就是一團漿糊。而漢以來的歷史,我以儒家士大夫為中心,可這是事實啊。我覺得我做對了,但人們受二十世紀以來各種亂七八糟的中國歷史敘事影響太大,什麼階級鬥爭啊,皇權專制啊,乍見一個正常的敘事,反而覺得不正常。我的書,恰恰想改變這種局面,讓大家看到一個相對真實的中國。

37.如何讓儒家與時代契合?讓大家提到它,不會有陳舊,落後的感覺?

哈哈,我覺得,在國家經歷了太多災難、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亂象之後,正確的問題是,如何讓這個時代與儒家契合。我們太進步了,以至於把自己走丟了,恰恰需要陳舊的儒家拉住我們,我們好找回自己。我們太先進了,以至於把其他人全當成物,毫不猶豫地予以傷害,恰恰需要落後的儒家制止我們,我們好把其他人當成人對待,反過來,其他人也把我們當成人對待。儒家一直在那兒,要反思的是我們自己。道一直在我們腳下,要低下頭的是我們自己。

38.我想對於「在現代生活中,傳統文化扮演怎樣的角色」這個問題中的傳統文化這個詞,範圍很廣,也難下定義,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傳統文化思想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澱,已經成為大部分中國人心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們做事做人的基本準則,其中特別的是法家思想,成為了我們國家的治國基本方略。

同意您前面的說法。不過,我覺得應該是儒家影響大吧?當然,法家也一直有影響,在儒家所構造的大框架中。當然,過去一百年,法家影響極大,差不多所有思想家、政治家都是法家。因為中國要追求富強啊,而法家思考之精華正在這裡。所以,中國確實富強了。現在的問題是,富強之後,咱們怎麼好一些?這個時候就需要儒家。

39.秋風先生,請問你怎麼看待新儒家新銳李競恆?

非常優秀的青年學者,尤其是熟悉自由主義理論,而又有文獻學的訓練,相信他的學術前程無量。

40.請問儒家是如何看待同性戀的?

願意戀就戀唄,中國文化對此從來寬容。中國可沒有什麼教會發布諭令,譴責同性戀是罪惡的。但在這個問題上,千萬別扯什麼權利。社會主流與同性戀者相安無事,最好。

41.秋風先生,你能簡明勾勒下自由主義和新儒家的關係嗎?

從康有為開始,現代新儒家在政治上都主張法治、憲政,以維護人的尊嚴、自主。但儒家跟自由主義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儒家是全,關心人的生命的提升,自由主義只是一種政治學說。儒家是大本大源,自由主義的一些政治設想可用。儒家部分地肯定自由主義,但儒家所設想的政制不會受限於自由主義理論,因為儒家以仁為本,儒家的政制志向是仁政。自由主義的一些設想有助於實現仁政,但還不夠。其實,在西方,政制也不完全依照自由主義理論建立,保守主義、社會主義、及其宗教,都發揮了作用。但我們有太多人的頭腦過於簡單,看不到這一點。否則,英國為什麼要國王啊?

42.西方價值觀解決了很多當下的實際問題,新世紀的儒家有沒有吸收這些新的思想?

當然,幾千年來,儒家一直在學習、吸收,宋儒吸收了佛教。過去一百年,儒家也一直在吸收西學。今天,儒家仍然在學習、吸收。有新辦法,儒家當然會學,否則儒家就不可能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但儒家的學習、吸收,立定主體,保持自主。咱是要解決自己的問題、讓自己變得更好的,而不是為了變成其他人。這就是儒家與有些人的區別。有些人不是學習吸收,而是要變成其他人。可惜的是,你永遠做不到,結果就成了邯鄲學步,自己遭罪。

43.儒家如何看待外國的人文社科經典?以及你所認為的儒家思想,是否是開放而持續發展的?它的自我發展方式是怎樣的?

儒家從來是開放的,孔子說:「博學於文」,因此,幾千年來,中國人最好學啦,中國人的心智是最開放的,世界上好東西都被中國人學來啦。儒家的發展過程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儒家今天要發展,也必須學習、消化西方的思想、學術、制度,還有伊斯蘭、印度等文明的思想、學術、制度。人家就在那兒,你不學,你自己吃虧。所以,我覺得,今天,做一個儒者,必須廣泛地學習,就像孔子,學而不厭。心靈封閉之人,不配做孔子門徒。只要這樣,儒學才能日新,而具有生命力,才能有效地回應人們的問題,不僅是中國人的問題,還有整個世界的問題。

44.儒家的仁和義哪個更重要?

毫無疑問,仁最重要,禮運說:「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仁者,人也。仁確認,每個人都是人,我是人,你是人,其他人也都是人。由此而有第一道德原則:以人意相存問,也即,待人以人,把人當成人對待,敬之,愛之。那怎麼敬、怎麼愛?這就需要義。義者,宜也,合宜地待人以人,故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仁是全體之大德,義是個別之發用。有仁,則有義。無仁,難有義。所以,梁山好漢只「聚義」而乏仁,難免濫殺無辜。

45.還是一個老問題,在性善論基本被推翻的現在,儒家如何解決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能做到的問題?

誰說性善論被推翻了?性惡論才不能成立。你跟家人在一起,只想自己最大化么?路人被打,你是否同情?孟子說,人皆有惻隱之心。這一點顛撲不破。由此,人才能共同生活在一起。性惡論假設下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共同生活,人將永遠停留在野蠻狀態。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的遺傳學、人類學、博弈論、複雜理論其實都證明了,性惡論根本不能成立,人有善性的儒家學說,才是中正平實而可信的。

46.看過您之前的一篇關於代際交替的文章,個人對您關於年輕一代更認同中國文化的說法表示懷疑,年輕一代主流文化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被他國文化侵蝕的現象,一些年輕人對他國文化如數家珍,對本國文化棄之敝履,不知道您怎麼看?

中國在開放世界中,自然與他人文化交流,也必然有相互影響。過去一百年中國幾代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問題是,自我憎厭,全力破壞中國文化。新文化運動幹將們,紅衛兵們,八十年代青年知識分子們,都已破壞為榮。年輕一代身上,這種破壞的狂熱基本上沒有了。他們看到中國挺好,他們難以理解前面幾代人的破壞狂熱。前幾天在上海開會,有個在巴黎讀完博士的青年學者就說,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我很高興,稱之為代際革命。不再刻意破壞,中國文化就會復興。青年們學習的他國文化,正可成為中國文化更新的資源。

47.儒家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那麼那些當官的人中,人性惡的一面怎麼克制?儒學對他們是否有影響?

儒家強調修身,修身本身讓掌握權力「志於道」,有物質慾望之外的志向,有政治責任感、榮譽感,從而自我提升;同時,也讓他們「有恥」,從而能夠自我約束。這些可以讓政治變好。

同時,儒家也十分重視制度設計。孔子重視禮,禮就是制度。你以為禮就是禮儀啊?那是你自己沒文化,無知。

所以,儒家的看法是平衡的,人心、制度同等重要,兩者同時發揮作用。這樣,政治有方向,也可以避免惡。只談制度,不可能有好社會,西方也有與儒家類似的修身之類的東西,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48.男主內女主外這個時代還適用么?儒家相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么?

縱觀人類古老的思想、宗教體系,只有中國聖賢、儒家從一開始就主張男女在人格上平等。上帝拿亞當的肋骨造夏娃的隱喻,灰姑娘、水晶鞋之類的童話中,可沒有男女平等的意味。

儒家關於男女、夫婦關係的完整主張是夫婦平等而有別,因為男女的生理、心理本來就不同。要不然,大寨鐵姑娘就是最大的男女平等成就了。

有別,所以家內形成分工,夫婦分工而合作,兩人各得其所。「男主內、女主外」就是一種分工模式。今天,你也可以在自家創造出另外的分工模式,只是,一定要分工,缺乏分工的家庭必然是不幸的。

49.請問你如何看待與解釋新儒家思想和西方保守主義思想的共同之處?並且新儒家是否有在這個時代重新成為「正統學說」的野心呢?

保守主義是一種生命態度,思想方法。就此而言,儒家是保守主義的。我自己當年就是受伯克、哈耶克的影響,而放棄了激進反傳統的態度。但保守主義只是個空殼子,要有保守的具體內容。在英國,伯克其古老的習慣;在美國,保守主義保守基督教價值;有些中國自稱的保守主義者,跟著人家亂跑在中國,保守主義所保守的就是中國的道,就是中國文化,比如儒家。中國很多自稱的保守主義,只有態度,而沒有生命。歸根到底,還是不懂保守主義。保守主義的精髓就一句話:時間是切不斷的,路要一步步地走。

50.儒者,不僅僅是儒家之者.互聯網越來越繁雜,靜以養心.傳統文化目前我更喜歡老子.萬物歸道,於是泡了數十年的互聯網的我,目前大約只關注十人之多.從茅老而至秋風.也影響到了孩子.儒者而雅,我的孩子名為小雅.儒家有修心的一面,也有服務統治的一面.哪些是需要剔除的內容?還需長者指點.

中國文化的妙處就在於小德川流,道並行而不悖。您悠遊於儒、道之間,挺好。至於儒家有哪些需要剔除,我還真不知道。一百年來,無數聰明人說,儒家這不好,那不好,到頭來,其實是他的眼歪而心邪。至於您說的儒家服務統治,我首先問您是不是無政府主義者?如果是,就不必看下面的話了。如果不是,那麼我們面臨的根本問題就是如何讓政府變好。我看到,在義理上,在歷史中,儒家服務統治的方式從來都是,以道引領政治、提升政府,讓政府變好。政府變好,對誰有利呢?

51.自由算是西方觀念嗎?有哪些西方價值觀是中國傳統里沒有的?

西方所有的美好價值,中國全有;中國有的某些美好價值,西方反而沒有,比如仁。

西方人之所以重視自由,因為他始終是不自由的:西方哲學、宗教的基本格式是存在與存在者兩分,歷史就是兩者尋求同一的過程。存在,比如上帝,構成絕對的善,人就是絕對的惡。那麼,如何自由呢?越是服從上帝,越自由。但人們可能會厭倦,於是殺死上帝,放縱自己,但存在仍在那裡,不能不進行征服,征服越多,就越自由。在這兩種情況下,但只是在爭取自由。所以才會有一套有一套關於自由的理論。

中國人敬天,天從來不要求人如何。因此,中國人在存在論上是自由的,天讓人自己選擇。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請注意這裡的「擇」。生命的狀態由自己選擇。因為中國人向來可以自主選擇,故道德才至關重要。

52.就你個人來講,你認為現代儒家中心思想是什麼,你做到了嗎?

現代儒家的中心思想,就是孔子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成己成人",我的生命向上提升,大家一起提升。為此,」里仁為美「,為此,」克己復禮「。這就是成己成人之道。我自己在努力,不敢說做到了,但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我算是有這個志吧。其實,人生永無終點,生命只需立志。

53.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儒家人士要如此激烈的批判基督教,在去年溫州拆十字架時看到好多儒家人士只是譴責教會,絲毫不提當時許多官方的野蠻行徑。儒家不是一直說自己寬容嗎?為什麼對基督教文化如此排斥,甚至當他們遭受苦難時都不未知發生呢?

據我有限的知識,這些年來,一直是基督教人士在激烈批判儒家的觀念。無數自我憎厭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基督教為樣板,激烈批判儒家。儒家基本上沒有計較這些,這一個世紀,儒家一直遭受批判,加上點基督教的批判,又算得了什麼。儒家確實很寬容,歷史上,在儒家中國,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可傳播。今後,儒家也不排斥基督教,也不反對國人信奉基督教,但堅決反對敵視、乃至於破壞中國文化的基督教。在儒家文化熏陶下,中國人的心胸是寬闊的,中國基督徒也理應把這種寬容帶入基督教。其實,上個世紀上半期的中國基督教會,做得不錯。

54.在這個浮躁的快行的時代,除了儒家我們還需要什麼?

呵呵,現在我們什麼都有了,就缺儒家。難道不是嗎?錢,網路,高鐵,旅遊,房子,可是,心呢?人呢?儒家就是收拾人心的,就是成己成人的。

55.我也說過,中國自古就比歐洲自由,因為,一無封建(封建意味著人身束縛),二無宗教(宗教意味著思想束縛),所以,中國無須產生以個人解放為目的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近代以前,中國一直領先世界,近代中國的「落後」主要是因為西方的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暴發得太過迅猛而凸顯的。對否?

總體方向對,不過,有幾點商榷:第一,中國古代有封建,只不過,早早就解體了,孔子以後就是平等社會。第二,中國有宗教,只不過是一體多元,一個文教,多種宗教,這也意味著心靈的自由。第三,戰國以後,中國一直就是市場經濟體制。近世中國落後,主要原因是國家能力低下,未能促成技術革命。現代國家之發展,無一不是通過強化國家能力。中國吃過帝國主義的虧之後,過去一百年,中國現代歷史的唯一主題就是強化國家能力。隨著國家能力提升,中國就趕上來了。當然,接下來的工作則是馴化這個能力強大的國家,儒家就得登場,歷史上,儒家是專門負責馴化烈犬的,呵呵。

56.先生對牟宗三的儒家思想怎麼看?

牟先生,大儒也。牟先生構建的儒家哲學體系,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哲學成就。對牟先生,我是高山仰止。不過,我因為哲學功底差,就不走牟先生的哲學路徑了,而是關注更為廣泛的社會治理問題。

57.老師您好,兩個問題:一是現在打著儒門旗號講座斂財辦班的不少,很多根本不得要理,苦了心向儒學的孩子。你對此有什麼解決辦法嗎?第二個問題是:傳統說要先立其大。是要開闊心胸。社會如今的樣子為天下計很常被嘲笑,阻力也不少。家人也如此,有些痛苦,覺得根不深,站不穩,您能給些建議嗎?

確實,有些國學班教學不得其法。對此,只能期望家長心明眼亮,擇善而從。先立其大,乃是先有仁的自覺,」擇不處仁,焉得知?「而後修身,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仁義之道,由近及遠,由親及疏。親親而愛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58.您好,請問現在的中學生,如果有意願且有能力系統地學習儒學,您會推薦他們什麼書目?

適合中學生的書目,還真不清楚,教育是門專業啊。但現在有不少人在編輯這方面的書。如果是高年級中學生,完全可以讀四書,尤其是《論語》。

59.儒家是君子之學,小人不吃這一套。在不道德的市場競爭中,在權力腐敗中,在學術不端中,在物質享樂橫流中,儒家能發揮什麼作用?你是否贊同:儒學人士們聯合起來博採經史,引入現代理念,編一系列供不同年齡段人們學習的讀本?甚至作為各階段孩子們的必修課?

儒家是君子養成之學。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放寬視野,天道昭昭。小人只可成功於一時,君子必定成功於一世。做君子,不會吃虧。我們要會算大帳,而不是只算小帳。金錢有價,心安無價啊。編輯教材,誠大事也,不少在做,今年秋季,全國各地中小學應當普遍都有一套傳統文化教材,慢慢地,會變成必修課吧,我比較樂觀。

60.紅衛兵砸孔廟您怎麼看?

千古未有之浩劫。期望當年那些參與過文化大破壞的紅衛兵們,內自省而改過。到孔廟,給孔子認個錯,以弘揚孔子之道,抵自己之罪過。最重要的是,這會你自己心安。

61.有人說,現在國內的儒家思想、文化傳承不如台灣,甚至不如韓國、日本,現代社會太過急功近利,很多人根本無法分辨哪些是正能量的儒家思想,需要繼承和開拓,哪些是需要摒棄的,以「中庸」思想來說,都把其當作「處事圓滑」的貶義詞,您覺得該如何去繼承和發展儒家文化?

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大陸儒家思想傳承確實不如台灣、韓國,以至於今天大陸人反而最沒有文化,不理解中庸之大義,也就很正常啦。不過呢,在大陸,儒家之根始終在,儒家就在人心中。現在只是需要大家有所自覺,國家、社會重建學習機制,讓大家學習孔子之道,體仁行義。這個偉大的文化復興事業已經開始了,」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投身於復興文化的事業,首先受益的是我們自己。

62.認可並真正理解了儒家的價值觀,本朝馬教的價值觀就會成為異端,某黨執政的理論基礎將面臨挑戰與崩毀,這是不是當今中國儒學復興的最大癥結?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該來的跑不了。中國幾千年,啥事沒經歷過?癥結再大,時機一到,則豁然而解。儒家從來不著急,因為時間永遠在儒家一邊。今天,有擔當的中國人、尤其是精英,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中國怎麼變好?中國變好,大家都好,何樂而不為?而中國變好的前提是歸於道統,具體路徑就是尊崇儒家。不歸道統,就不上道,則必定行之不遠。

63.我認為:儒家思想培養君子,西方文化培養強盜。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目前的世界,明規則是普世價值,潛規則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崇尚的還是槍杆子裡面出霸權。請問儒家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文」的中國VS質的西方,不重蹈「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覆轍?

確實,一百多年來,中國的困境就在於,人家是霸道,崇尚富強、力量,國家能力強大,而我們的國家能力低下,結果落於下風。然後中國就學霸道,初步富強起來了,所以現在,中國人不必再談落後就要挨打了。相反,中國人要改變這種叢林規則,以仁平天下,那就是建設和而不同的天下秩序。舊的世界秩序總是以一個霸主為中心的主奴結構,中國要努力的天下秩序則是多中心的協和結構。這就是王道。當然,王道並不排斥力量,沒有力量,即沒有王道,武王一戎衣而安天下,王道的武力是了阻止傷害。所以,中國一方面需要繼續富強,另一方面需要回歸自己的文化,而有王道的自覺。行王道,是中國不能不承擔的天命,這樣的中國也是人類之福。

64.自由算是西方觀念嗎?有哪些西方價值觀是中國傳統里沒有的?

西方所有的美好價值,中國全有;中國有的某些美好價值,西方反而沒有,比如仁。

西方人之所以重視自由,因為他始終是不自由的:西方哲學、宗教的基本格式是存在與存在者兩分,歷史就是兩者尋求同一的過程。存在,比如上帝,構成絕對的善,人就是絕對的惡。那麼,如何自由呢?越是服從上帝,越自由。但人們可能會厭倦,於是殺死上帝,放縱自己,但存在仍在那裡,不能不進行征服,征服越多,就越自由。在這兩種情況下,但只是在爭取自由。所以才會有一套有一套關於自由的理論。

中國人敬天,天從來不要求人如何。因此,中國人在存在論上是自由的,天讓人自己選擇。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請注意這裡的「擇」。生命的狀態由自己選擇。因為中國人向來可以自主選擇,故道德才至關重要。

65.請問秋風老師:您認為儒家的主要缺陷在哪裡?儒家學說能作為一種治國理論嗎?

我不會這樣思考問題,我會問:我自己的主要缺陷在哪裡?幾千年來,中國人都從儒家學到了那麼多,我從儒家可以學到什麼?至於後一個問題:儒家當然能成為治國理論,儒家從來都是。儒家是最好的治國理論,不僅對中國,對人類都是。《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一段話:孔子曰:「聖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參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禮齊之。其次,以政言導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變,導之弗從,傷義以敗俗,於是乎用刑矣。」再也沒有比這更全面、深刻的治國理論了。當然,在今天,具體制度如何,需要我們探索。

66.儒家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那麼那些當官的人中,人性惡的一面怎麼克制?儒學對他們是否有影響?

儒家強調修身,修身本身讓掌握權力「志於道」,有物質慾望之外的志向,有政治責任感、榮譽感,從而自我提升;同時,也讓他們「有恥」,從而能夠自我約束。這些可以讓政治變好。

同時,儒家也十分重視制度設計。孔子重視禮,禮就是制度。你以為禮就是禮儀啊?那是你自己沒文化,無知。

所以,儒家的看法是平衡的,人心、制度同等重要,兩者同時發揮作用。這樣,政治有方向,也可以避免惡。只談制度,不可能有好社會,西方也有與儒家類似的修身之類的東西,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67.儒家如何看待外國的人文社科經典?以及你所認為的儒家思想,是否是開放而持續發展的?它的自我發展方式是怎樣的?

儒家從來是開放的,孔子說:「博學於文」,因此,幾千年來,中國人最好學啦,中國人的心智是最開放的,世界上好東西都被中國人學來啦。儒家的發展過程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儒家今天要發展,也必須學習、消化西方的思想、學術、制度,還有伊斯蘭、印度等文明的思想、學術、制度。人家就在那兒,你不學,你自己吃虧。所以,我覺得,今天,做一個儒者,必須廣泛地學習,就像孔子,學而不厭。心靈封閉之人,不配做孔子門徒。只要這樣,儒學才能日新,而具有生命力,才能有效地回應人們的問題,不僅是中國人的問題,還有整個世界的問題。

68.鄧曉芒先生提出對於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進行深刻反思批判,而您則認為當務之急為發明儒家良善之思,都立足於中西文化的形式差異,那麼兩者是否殊流而同歸,皆植根於中西文化二元對立的邏輯本質?即中西文化必然是相互競爭兼并的自然存在假設?

鄧曉芒先生認為,中國必須全盤接受西方文化,才能變好;我只是說,中國人應當做中國人,以中國文化化成國民,可我從來沒有要求西方接受中國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差別。西化論者認為,自己已發現了唯一的真理,這真理將普遍於所有人。西方人和西化派從來都沒有想過,中西文化可以共存而相互競爭的局面:真理怎麼能夠半途而廢呢?真理必須統一全世界,此即所謂歷史終結論。儒家從來不會有這種自負,儒家只是說,我挺好,你願意學,隨便,不願意,咱們各過各的。這就是和而不同。大家覺得,誰更文明呢?

69.秋風先生您好。我的父親總是為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而打我,我應該怎麼辦呢?儒家怎麼解釋這種情況和應對方法呢?

對有不良做法的父母,孔子提出過這樣的原則:「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孝絕不意味著絕對服從,而是讓父子相互引導,都走上人生正道。所以,在儒家看來,最好的子女是「諍子」,《孝經》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令尊為發泄情緒而打你,大不義也,您應想辦法教育他,比如,求助於可與令尊說上話的長輩,讓他們勸誡令尊。您自己也可以直接對他曉之義理。相信經過這些努力,可以解決問題。

70.請問先生,儒家裡有民族主義成分嗎?今天儒家裡華夷觀念還適用嗎?

儒家不是個人主義,也不是集體主義。不是民族主義,也不是普遍主義。這些主義都是西方城邦政治和基督教觀念之產物,非中國人之觀念。今天的中國人卻以此立論,真可悲。好在,普通人其實不信那些什麼主義。那麼,中國人的觀念是什麼呢?《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我站在這裡,天下所有人都是人,但與我親、疏有別、遠近不等。那麼,我如何獲得美善生活呢?首先從自己做起,修身,然後齊家,再然後治國,最後平天下。秩序由親到疏,由近及遠,逐漸形成。所以,我當然首先愛我的家人,愛同鄉之人,愛同縣、同省之人,愛同國之人。嗯,所以,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其實是比較淡漠的。西方人講的民族主義,就是愛民族國家,可中國人在此之前,已有揮霍了多個層次的愛了。至於華夷之辨,也由此形成,但加上了文德、也即文明的因素。戎狄蠻夷就是「遠人」,我們相互了解不多,也很難產生相愛之情,相反,可能有各種誤解,因而我對他不能輕信,離他遠一點。但當然,他們也完全可以進於華夏,只要我們相互接近,而相親。


推薦閱讀:

儒家講的是真心,其他派講的都是假心、晶元心
儒家、法家、道家對於人性論、歷史發展及國家起源有何不同的見解和思想?
儒家並非「世間法」
以儒家標準來區分人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

TAG:儒家 | 時代 | 2015 | 我們 | 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