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尼密意顯明論》第一講~薩迦法王大寶金剛仁波切
06-03
《牟尼密意顯明論》第一講薩迦法王大寶金剛仁波切首先,我要對究給霞仲仁波切、堪仁波切,以及各位祖古、大德、法友們說聲「扎喜得樂」(吉祥如意)。我很高興能就這個特殊的課程跟大家分享佛陀的教法,並且我在此也是為了實踐堪千阿貝仁波切的聖願,因此我將與各位分享自己有限的知識。教法背景為了相應徒眾的不同根器,怙主佛陀給予了數量浩瀚的教法。我們可以將這些教法歸總為兩乘,這部《牟尼密意顯明論》屬於大乘教法。大乘也分作兩類:因的波羅蜜乘(顯教)與果的金剛乘。這部教法屬於因的波羅蜜乘,文中解說了波羅蜜乘的完整法道——從修行的潛能,也就是「種性」開始,一直到究竟佛果都含括其中。這部教法是由偉大的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巴桑波所撰。如各位所知,薩迦班智達無非正是聖文殊菩薩的化身,而文殊是一切諸佛智慧的化身。不過,在凡夫眼中,他出生於昆氏家族,精通五大明及五小明,因此具有「班智達」這個頭銜。我不會詳細講述他的傳記,總而言之,薩迦班智達做了很多偉大神聖的事業,包括講學、辯論與著述,特別是撰寫了大量的教文。這篇教文尤其完備,對基、道、果都做了闡述。事實上,所有教法,或說一切的現象,也就是萬法,全都包含於基、道、果這三者之中,而薩迦班智達在這篇教文中對這三者都做了解說,因此這部教法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學習。我很高興看到大家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忍受很多困難,投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學習這部極為重要的教文。正確的發心學習這部教文的主要目的,不只是為了獲取知識而已。主要目的應該是:首先獲得知識,之後必須將自己對知識層面的理解付諸實踐,從而真正調伏自心,令自己能確實專注於本文所講解的法道之上,最終證得佛果。這才應該是我們學習這部教文的主要目標。實際上,獲得知識誠然重要,然而獲得知識的同時,如果沒有正確的發心或說是動機,是不對的。如果你想要通過學習來獲取知識,以便自己能夠對成百上千的人傳法,即使這樣的意圖聽起來不錯,卻不足夠。你的聞思修必須具備正確的發心。尤其今天這個課程,我們主要需要對教法進行聞思,之後則必須對此進行禪修,使自己能夠真正理解這部珍貴深奧教法的含義。如文中所說,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需要研讀真實可靠的教文,也就是真實可靠的佛法,意思就是怙主佛陀親授,之後由偉大上師們結集、大瑜伽士們做過觀修、大學者們全都知曉或有闡釋,或是由大譯師們所翻譯的教法,這樣的教法才是真實可靠的教法,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教法。而稱作《牟尼密意顯明論》的這部教法正是一部依據佛陀教法的真實可靠教法,因此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能有機緣學習《牟尼密意顯明論》。但是只有正法也不足夠。我們學習時,除了需要真實可靠的佛法之外,如果沒有正確的發心,也不足以成為真實可靠的學習,也不會成為真正的佛法修行人。因此,具有可供學習的正法之後,也需要具備學法的正確動機,這兩者同等重要,故而我們需要時時刻刻生起正確的發心。一般而言,無論做什麼修持,都必須在一開始的時候,生起正確的發心。教法有雲:是否能夠經由聞思修積聚大福德,端視自己在一開始的動機為何。因此,一開始必須生起正確的發心,這非常重要,能決定我們的學佛是否能夠真正引領自己獲得解脫與證悟,能決定我們的學佛是否能夠成為斷除惡業與煩惱染垢的真正對治。如果學習佛法之後,自己的學習卻無法成為所有煩惱惡業的對治,無法調伏自心,無法令自己獲得解脫與證悟,或者反而令自己更加驕傲自大、生起了嫉妒等念頭,那就表示欠缺正確的發心,意味著自己沒有將教法結合在修持之中。這不是學佛的過錯,而是我們學習佛法的方式出了問題,因此必須以正確的方式學習佛法,這很重要。為此,必須生起正確的發心。正確的發心就是指:首先要對整個輪回生起出離心;換句話說,就是要希望從整個輪回中獲得解脫。佛陀教法的目標在於引領受苦且感到不滿足的有情眾生至暫時與究竟的安樂。因此,佛陀之所以傳授神聖奧妙的教法,是為了令人從這輪回當中解脫。如果我們把這珍貴深奧的教法用於獲取某些微小的輪回成果,那麼我們學習佛法的目標和佛陀教法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留在輪回和從輪回解脫是相反的兩碼事,佛陀傳法不是為了讓人留在輪回之中,佛陀傳法是為了讓人能夠脫離輪回。所以我們作為佛陀的追隨者,在學習佛法的時候,需要具有想要解脫的願望,或者至少需要培養這種想要解脫輪回的心願。因此,在開始的時候,首先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生起正確的發心,而第一個要培養的就是對整個輪回生起出離心。事實上,佛法是一種方法,是一條法道,能夠引導凡俗的有情眾生成佛,或說是轉化凡夫為佛;佛法是一種方法或道途,能夠轉化我們的心念成為智慧,令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或是成為證悟者。如此珍貴深奧的法門,如果僅用於在此生獲得長壽、健康、財富、名聲、權勢等等,這是不正確的。佛法極為奧妙珍貴,不能僅僅用於我們這輩子的目標。因此,要修持佛法,首先必須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對整個輪回生起出離心,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佛教徒;沒有任何真正的佛教徒不具備對整個輪回的出離心。那些不想獲得解脫的人不能被稱作佛教徒,因為佛陀傳授的教法全都不單是為了從這輪回中獲取某些成果而已。因此,我們必須具有對整個輪回的出離心。接著,以這出離心作為基礎,我們需要培養無量的慈心,也就是大慈心,意思是希望一切有情獲得安樂以及樂因——樂因就是指希望他們能夠從事善行或修持佛法。接著,我們需要培養無量的悲心,亦即希望一切有情能夠遠離苦以及苦因——苦因就是造作惡業。接著,我們需要發菩提心,主要是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的意思是:生起希望為利一切無餘有情而證得佛果的願心。然後生起行菩提心,意思就是為了成佛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於是真正從事佛法修持——這次我們特別是要學習這部稱作《牟尼密意顯明論》的重要教文。我們需要帶著正確的發心來修持佛法,尤其這次我們必須帶著正確的發心來進行對這部教文的聞思修。標題《牟尼密意顯明論》這篇教文的藏文名稱是「圖巴宮薩」(Thub-pagong-sal),譯作《牟尼密意顯明論》。「牟尼密意」的意思就是「佛陀的意旨」,指佛經的意義,尤其是波羅蜜乘佛經的意義。因此,薩迦班智達要闡明的是波羅蜜乘——也就是大乘——佛經之中的佛法義理。實際上,怙主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奧難得,所以有時一般人不容易直接理解佛法的意義,因而需要薩迦班智達等大學者來解說佛陀的教法,也就是闡明牟尼的密意。這部教文中所闡明或顯明的是佛陀的大乘教法,因此稱作《牟尼密意顯明論》。頂禮上師、文殊菩薩與菩提心作者在教文的開頭做頂禮是一種傳統,所以薩迦班智達在此向上師與聖文殊菩薩頂禮。薩迦班智達有很多重要的上師,其中最主要的是傑尊仁波切劄巴堅贊,所以他在這裡頂禮傑尊仁波切札巴堅贊與其他上師,以及聖文殊菩薩。其實這些偉大上師們都與文殊無二無別,但是就凡夫看來可能有所分別,因此薩迦班智達分開頂禮。事實上,薩迦班智達本人無非也是文殊,不過從凡夫的眼光看來,他需要增長智慧,因此他頂禮上師與聖文殊菩薩以增長智慧。接著他頂禮菩提心。接下來這六句的意思是說:佛生自於菩薩,菩薩生自於菩提心,而菩提心的自性是空性與悲心。所以實際上有大悲心、菩提心、無二智慧——也就是空性——這三因。在這三者之中,月稱阿闍黎在《入中論》中是頂禮大悲心,而薩迦班智達在本文中是頂禮菩提心,兩者都很重要。因為菩提心,一個人才能成為菩薩——菩薩指的就是具持菩提心者。大乘佛教徒都應該具有菩提心,具有菩提心的人就被稱作菩薩。有時候人們會想:「我是大乘佛教徒,但我不是菩薩。」然而事實上,凡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都是菩薩,沒有不是菩薩的大乘佛教徒,因為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就應該具有菩提心。所以,薩迦班智達在這裡頂禮菩提心。接下來他承諾撰作此文,他說自己將對進入大乘道、大乘道的內容以及大乘道的結果,進行簡短解說。 七大主題本文有七大主題。首先是解釋種性,也就是「基」。接下來第二至第六個主題都是在解釋「道」:第二個主題是皈依;第三個主題是菩提心;第四個主題是六波羅蜜;第五個主題是四攝法;第六個主題是正道。第七個主題是果。思維這七個主題就能了知這是一套完整的教法,從作為基的種性到佛果都含括其中,這些主題非常重要。首先,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知道:我們全都具有成佛的潛能。知道我們凡夫也能成佛,這能鼓勵我們,給我們信心。這七個主題是以彌勒的《大乘經莊嚴論》作為基礎,其中說到:認出種性,信解佛法,發菩提心,成就佈施等波羅蜜,引領有情眾生成熟,進入聖者的無過失地與淨土,並且無住涅槃、最高的覺醒(最勝菩提)以及示現佛行事業。《牟尼密意顯明論》即是基於這兩偈,這兩偈解說了本文的七個主題:認出種性意味著第一個主題;信解佛法指第二個主題「皈依」;發菩提心是第三個主題;成辦佈施等波羅蜜是第四個主題;引領有情眾生成熟是第五個主題;進入聖者的無過失位階與淨土是聖道;無住涅槃、最高的覺醒與示現佛行事業是果。所以《大乘經莊嚴論》這兩偈非常重要,如果能憶持這兩偈,就是擁有這部教法的基礎,亦即這部教法的精華。一、種性現在要開始講這部教法的正文,第一個主題是種性,或說是修行的潛能。種性的體性種性可以分成兩類,分別是(1)自性種性,以及(2)發展出的種性(習所成種性)。每一位有情都具備自性種性,這類種性不需要開發,大家心中都自然擁有。按照中觀教法,自性種性就是指「明空無二」。在這裡,「明」指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識與空性的無二就稱作自性種性,這是自性種性的真正意義。發展出來的種性則是指已經進入大乘法道者的種性,因為他們的種性已經以大乘法道攝持,以菩提心印契。這種以菩提心印契的種性就稱作「發展出來的種性」。種性的梵文詞義種性,藏文是rik,梵文是「勾劄」(gotra)。這個梵文字被解釋為「古納·達惹」(guna-tara)——「勾」多加些字就變成「古納」,意思是功德;把「劄」的「達」與「惹大」分開就成了「達惹」,意思是解脫。因此,「勾劄」意味著「經由這個功德,一個人能獲得解脫,能度過輪回大海。」簡短來說,就是意指「能令解脫的殊勝功德」,這就是「勾劄」的詞義。種性覺醒的四個表徵擁有覺醒的大乘種性有四個表徵。我想這四個表徵不只是具有自性種性的表徵,因為無論是否具有這四個表徵,每一個眾生都擁有這自性種性(藏文rig),所以這裡講解的四個表徵是自性種性覺醒的表徵。1)第一個自性種性覺醒的表徵就是大悲心。如果一個人不需要努力就具有悲心,如果一個人有任運生起的悲心,即自性種性覺醒的表徵。2)第二個表徵是信解三寶,或說是信解佛法、信解大乘教法。這種信解不是造作出來的,不是刻意努力去賞識。如果對大乘教法具有自然的信解,這就是第二個表徵。3)第三個表徵是具有大忍辱。無論別人對我們做多大的傷害,只要我們依然能夠修持安忍,這就是自性種性覺醒的表徵。4)第四個表徵是想要修持、努力修持或正在實修六波羅蜜。雖然這時一個人還沒有進入大乘之道,還不能修持真正的六度,但能修持近似的六度。以上就是自性種性覺醒的四個表徵。種性的四種過失接下來講種性的阻礙,或說是過失,這也有四種。1)第一個是習慣於煩惱。其實,煩惱或染垢並非心的自性,它們是暫時的,是外來的,就像是我們心的客人一樣,住在我們心裡,並且一直不斷地傷害我們。從無始以來,我們的心就一直受到煩惱的控制,我們有這種習於煩惱的串習,這是第一種過失。2)第二種過失是:具有惡友。惡友指那些會影響我們去造惡業、改變我們的正面心態、對我們修持佛法製造障礙的朋友,是會引我們在未來受更多苦的朋友,這樣的友人就稱作惡友。即使是我們的法友、家人、好友或是社群的一員,只要他們試圖令我們的心背離佛法修持,只要他們阻礙我們學習佛法或是危害我們的修持,就是惡友。3)第三種是缺乏足夠的衣食。如果衣食匱乏,如果缺乏資財前往目的地學習,有時可能會喪失修學佛法的信心。如果我們沒有財力學習佛法,如果我們只是忙於生計而沒有時間修持佛法,這就是第三種過失。4)第四種過失是受到他人的控制。如果我們受制於他人而沒有機會修持佛法,這就是對那種性的第四種過失。種性的斷絕接下來解釋的是種性的斷絕,這也分成四類。第一類是不具備那些有助解脫的善德——善德是能獲得解脫之因,不具有這樣的善德就是第一類的斷絕。第二類是指那些造下極惡罪業的人,也就是那些造了非常重大惡業的人。第三類是那些抱持邪見的人,像是不信三寶、不信因果業力等等。第四類是說一個人雖然心中有善種,但是不管領受教法多少遍,依然無法對自心起到作用,仍然無法有所改善,還是不能調伏自心。「對於這樣的人,種性就永久斷絕了」意指這些人不具種性。其實這是唯識宗的觀念,唯識宗承許有些人不具有這種性。但是按照中觀宗的說法,則說他們只是暫時不具種性,不表示永久斷絕了種性。這兩個宗派對種性的看法也不同。唯識宗說種性是成佛的種子,處於阿賴耶識中。中觀宗則認為阿賴耶識是明空無二,這本身即是種性,由於每一個有情都有心,每一個有情都有阿賴耶識,所以沒有永久的種性斷絕。二、皈依第二個主題是關於皈依。皈依非常重要。皈依不只是讀誦皈依文或是念誦皈依的意思而已,而是要全心全意、從內心深處把自己託付給三寶的直接引導。無論我們面臨什麼情況,都絕對不能放棄對三寶的信心與信仰。我們絕對不能捨棄皈依三寶,因為皈依是我們的保護者,皈依是我們的導引,皈依是我們救怙。皈依的定義一般來說,皈依意指承諾要依靠某個勝於自己的物件——不只是佛教的皈依,任何一種皈依的共通定義都是如此。皈依的詞義梵文的皈依是「夏惹南·噶恰咪」(sharanamgacchami) ,第一部分的意思是從傷害與苦中拯救出來,第二部分的意思是接受或承諾要依靠這樣的皈依物件或是向其行皈依。皈依的種類皈依分成世間皈依與出世間皈依。在世間皈依之中,又分成主體的世間皈依,以及客體(對境)的世間皈依。在出世間皈依之中,又分成共的皈依與不共的皈依:在共的皈依之中,有聲聞與緣覺的皈依;在不共皈依中,有波羅蜜乘(顯教)的皈依與金剛乘的皈依兩種。一般來說,要修持皈依,首先很重要的是應該思維皈依的原因,為什麼要皈依。共通的原因有兩個:恐懼與信心;共通的意思是對所有佛教徒都是如此。第三個原因「大悲心」則是大乘皈依的不共原因。大乘皈依具有四個特點:(1)從因的觀點看來,特點是大悲心。(2)從對境的觀點看來,按照大乘傳統來說,我們皈依三寶,不過主要是皈依佛。聲聞皈依三寶,但主要是皈依僧;緣覺的追隨者皈依三寶,但主要是皈依法;大乘皈依三寶,但主要是皈依佛。實際上,三寶是佛教徒皈依的物件。(3)第三個特點是時間方面。從時間觀點來說,我們皈依三寶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自己成佛為止——不止於此生終了,而是直到自己為利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為止。(4)第四個特點是皈依的目標。雖然我們具有正確的皈依物件,雖然我們是以三寶作為皈依處,但是如果我們皈依的意圖或目標不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只是為了拯救自己脫離今生來世的恐懼,只是為了拯救自己脫離惡趣或地獄,那不是正確的目標。而且如果皈依不是出自真誠的信心,不是出自大悲心,而只是意欲獲取世俗上的成果,那麼即使你是向三寶皈依,雖然皈依物件真實不虛,但是自己的意圖不真誠、不正確,以這樣的錯誤意圖來誦皈依戒、來領受皈依戒,這個皈依戒就不是真正的皈依戒,這樣的皈依並不能把我們從非佛教徒變成佛教徒。按照大乘傳統,我們皈依的目標應該是為了承事一切有情眾生,我們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皈依三寶。所以,我們必須帶著正確的發心來皈依三寶,並且主要是皈依佛。就如同單是有正法來學習還不足夠,學習時還必須具有正確的動機。同樣的,單有正確的皈依物件也不足夠,皈依三寶時也必須具有正確的動機。如果欠缺正確的動機,那麼即使是向正確的物件行皈依,也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皈依意指屬於別解脫戒的皈依。不是所有的皈依誓戒都屬於別解脫戒,如果我們帶著錯誤的意圖去做皈依,那就是不屬於別解脫戒的皈依。能夠領受屬於別解脫戒的皈依,這才成為佛教徒,才成為佛教的追隨者,才屬於佛教大家庭的一份子。因此,皈依的目的非常重要。所有佛法修持都是為利一切有情總的來說,目的非常重要,不只對皈依如此,對所有的佛法修持都是如此。我們修持佛法不是為了自私自利的目的,而是為了承事、利益一切有情。當我們說一切有情的時候,意思是沒有分別、毫無例外的。我們修持佛法不只是為了一切佛教徒,我們關心的不只是所有佛教徒的幸福安樂,否則我們的目標就過於狹隘,並不正確。我們需要好好思維「一切有情」的涵義到底是什麼,這很重要。一切有情不只是所有佛教徒,不只是同一國家的人。一切有情包含那些依止佛教的人,也包含那些追隨其他宗教的人,還包含那些屬於其他文化、其他種族、其他國家,講著不同語言的人。一切有情指的是這個世界的所有眾生,也包括所有動物。簡短來說,一切有情指的是六道的所有眾生,包括中陰的眾生。這是我們首先必須思維的。如果我們明白這個「一切有情」的涵義,並且不管進行什麼佛法修持,都是毫無分別地為了一切有情而修持,那麼就不會憎恨他人,就不會對屬於其他宗教、其他文化、其他種族的人生起嗔心,因為我們是毫無區別地關懷一切無餘有情。所以我認為,首先最重要的是必須妥善省思「一切有情」的涵義。修持佛法的目的非常重要,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是為了一切有情而修持佛法。可以說,如果不具持這樣的目的,就無法進行任何佛法修持。修持皈依的時候,我們是「為利一切有情而皈依」;發菩提心的時候,我們說「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修慈悲心的時候會說「願一切有情獲得樂與樂因,願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皈依、菩提心、無量的慈心與悲心,這些都是佛教的基本修持。依據大乘佛法,沒有這些基礎修持,就不可能進行任何其他修持,就不可能進行真正的佛法修持。因此,我們必須曉得自己究竟是為了誰、是為了什麼才來修持佛法,這非常重要。皈依的學處 接著講皈依的學處,這分成:共同的學處以及個別的學處。共同學處又分成兩類:需要採行的事情,以及需要捨棄的事情。 共同學處中的所應實行之事也有幾種: (1)首先是親近正士。在這裡,正士是指具德上師,也就是具有資格的上師。我們越親近具德上師,就能獲得越多的知識,因此佛說我們需要依止具德上師。具德上師也有不同種類,有上座部教法的具德上師、大乘教法的具德上師、金剛乘教法的具德上師。一般來說,具德上師是指持戒、知道這些教法的義理、知道如何教學,並且具有大悲心的上師。 只是傳授教法不見得是有功德的行為。舉例來說,如果我跟大家講法是為了博取名聲之類的,那麼雖然我是在傳授佛法,但是我的動機不正確,我的這個教學行為就不會為自己帶來什麼福德。然而,如果我講法是帶著正確的發心,那麼這個行為就會具有福德。同樣的,只是聽聞、學習教法沒有太大的福德,但是如果你是帶著正確的發心,或說是正確的動機來聞法,那麼就會成為可帶來福德的行為。雖然我不具備所有的功德,不過我會努力向各位講解這部教法。 (2)第二項是聽聞正法。這個之前講過,學習正法非常重要。事實上,我們應該感到非常幸運,因為我們能夠在這濁世領受怙主佛陀的教法。而且我們不只是學習任何法,我們學習的是確實可靠的真正佛法,是基於佛陀教導的正法。我們應當聽聞確實可靠的神聖教法。 佛法神聖,因為佛法是能夠引導我們獲得解脫並最終為利一切有情而證得佛果的方法,而且佛法是能夠斷除一切遮障及相關習氣的方法。佛法非常重要,因為佛法是一切安樂的泉源,佛法是能夠平息一切遮障與諸苦的法門。佛陀也非常重要,因為是佛陀向我們指引了這條法道。我們之所以說佛陀和佛法很重要,不是因為我們是佛教徒,而是因為佛法是一切安樂的根源,佛陀是指引我們佛法者,所以才說佛法與佛陀對我們非常重要。 (3)第三項是如法地成辦一切活動。我們的活動應該符合教法——我們的行止應該符合律藏教法;我們的禪修應該符合經藏教法;我們的教學講解應當符合論藏教法,論藏中有關於智慧學處的解說;我們的金剛乘修持應當符合續部,續部指的是佛陀對金剛乘的教法。所以,無論進行什麼修持,都應當按照佛陀的教法來修持。 接下來講到如何在生活中進行暫時行為的方式。一般來說,我們的行為分成三種:善行,惡行,無記行(不善不惡的中立行為)。如果我們做這些無記行的時候是帶著正確的感知,可以把這些無記行轉化成善行。坐下、行走、進食等等都屬於無記行,在此就需要把這些無記行轉化成善行。例如: 坐下的時候,應該思維自己在依靠三寶。 前往某處的時候,應當思維自己在皈依三寶。尤其是,如果我們走向中央的地方,就應該思維皈依大日如來;如果走向東方,就應該思維皈依不動佛;如果走向南方,就應該思維皈依寶生佛;如果走向西方,就應該思維皈依阿彌陀佛;如果走向北方,就應該思維皈依不空成就佛。不止皈依,而且也應該祈請,並且生起信心與虔心。這麼做,將能夠平息暫時的障礙,圓滿心願,最終能成為我們親見諸佛之因。 進食的時候,不管是什麼食物,首先都要供養三寶。如果無法一直做到,那麼至少每天的的第一餐都應該獻新,供養出清淨的第一部分。 睡覺的時候,應該右脋而臥,思維「為利一切有情,願能證得法身佛」,或是「願一切有情證得法身佛果位」。如果於空性中入睡,應該思維這樣能令我們的睡眠變成善行。當我們睡醒的時候,也應該帶著佛慢醒來,並且思維「願意一切眾生證得化身佛」。 總之,以各種各樣的淨念,努力轉化自己的一切無記行全都成為善行。接著還有個別的學處:皈依佛之後,我們就不能皈依世間神祗;皈依法之後,就不能傷害任何眾生,不應對他人有惡意的想法;皈依僧之後,就不應該有非佛教徒作為自己的修行友伴。其實,皈依與禮敬的意義不是完全相同,所以我們可以對他人恭敬,但是不應該皈依他們。 我們應當時時刻刻持守這些學處。萬一壞戒,就應立刻對自己的過失感到強烈的後悔自責,並且立即努力修復。 今天就講到這裡。最後我們應該將自己的一切福德迴向給上師的長壽以及為利眾生願成佛。 (轉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澳洲奶粉圈「四大金剛」
※穢跡金剛的家
※《佛說大乘金剛經論》又名《金剛經總持論》
※金剛菩提的危險期,你過了嗎?
※資料:007第7集《金剛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