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媒體設置情境營造語文教學的生態課堂

今日摘抄的幾篇都是以前找資料時存到電腦里的,沒存出處,如果原文作者看到後認為侵權,請速告知,我會立即將文章刪除。運用媒體設置情境營造語文教學的生態課堂

[關鍵詞]

語文教學情境設置文本情境聲音情境圖像情境影視情境信息資源情境

[正文]

教學是有目的的行為,是學生求得發展的有意義的活動。教學的目的,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极參与、內化、吸收才能實現。教學的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其能否主動地投入,成為教學成敗的關鍵。情境教學正是針對學生蘊藏著的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激發學習動機;又在連續的情境中,不斷地強化學習動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行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那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下的語文教學,教師與學生的位置、學生髮展關注的範圍和學生學習的狀態、方式、反應以及教學背景、信息的傳遞和媒體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已備獨立工作時根據實際情況自我學習,提升自身素養,處理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學校沒有接觸的問題;教學媒體也由粉筆、黑板等單一媒體變為計算機多媒體網路技術,運用計算機展示文本、聲音、圖像、視頻等,營造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情感體驗的特定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現實生活場景和氛圍中,引發已有的情感體驗,聯繫現實生活,獲得真實表象,理解、記憶學習內容。

計算機多媒體網路(大屏幕單機展示或網路)教學利用文本情境、聲音情境、圖像情境、影視情境和信息資源情境等展示文章涉及的具體生活場景、情感氛圍,讓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在特定的情境中相互滲透、統一。可見,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再現文章的情感線索,巧妙把握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的關係,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根據創設的教學情境,積極主動的思維,刺激、重現、聯想、重合已有的情感體驗,獲得思想啟迪,提高語文素養。

一、文本情境:

文本,指教學過程中展示的文章;情境,指教學中為引發學生原有的情感、知識經驗等營造的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的場景、氛圍等。文本情境指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網路技術展示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同一作家的文章、相似題材的文章、評論文章、背景材料等),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對比、分析、理解出示的文章和課文,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學手段。

設置文本情境,提供豐富的、與課文聯繫緊密的材料,可以擴大閱讀範圍,學生接收更多信息,拓展課文的橫向聯繫,讓學生在文本的比較中完成閱讀任務。這樣的閱讀學習,不僅僅是一篇文章字、詞、句、篇的把握、理解,而是不同文章的對比閱讀,重在培養學生分析、理解的感悟能力,接受、篩選信息的能力等。

如學習《魯迅自傳》時,可以用計算機展示(或讓學生上網查詢)與這篇文章相關的內容,如:魯迅的生平經歷和及其各類作品代表作,以及人們對魯迅的評價等,創設文本情境,讓學生了解魯迅所處的時代和其各類作品作品反映的社會現實,了解各代人對魯迅先生的評價,讓學生去分析、評論、交流對這些資料的看法、理解、感受等。這樣,就把魯迅先生放到廣闊的社會氛圍中去了解,去評價,去學習,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有更為廣博更為深刻的了解,對學習他的作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背景。

二、聲音情境:

20世紀60年代,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格奧爾基·洛扎諾夫創立了應用於英語教學的「暗示(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用音樂激活學生的潛能,啟迪學生心靈,激發學生閱讀、記憶的慾望,學生能在31天里掌握1600個英語辭彙。可見,恰切、合適的音樂刺激,可以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一系列的聆聽、關注、分析、判斷、記憶活動。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效、音樂,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感知聲音營造的具體氛圍中,引發已有的知識經驗或情感體驗,通過對聲音的理解,把握文章內涵。

聲音情境的設置有兩個方面:1、音樂情境,利用樂曲、歌曲等形式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情感,音樂的使用可以是背景音樂,也可以是配樂朗誦(如課文TV)等;2、音效情境,結合具體的文章內容,用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營造具體的氛圍。

聲音情境中,音樂以其音高、節奏、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方面的信息表現,讓學生在音樂的感知中進行聯想、想像,感悟音樂反映的景象,結合具體的文章或文章片段,深層次地了解文章反映的思想內涵。雨果曾經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數字,一把是音符。」音樂在語文課堂的運用,可從聽覺的層面刺激學生的思維繫統,讓學生在與課文感情合拍的情境中接受學習信息。而典型的聲音效果,能喚起學生原有生活體驗,學生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中,聆聽風雨雷鳴,流水淙淙,傾聽虎嘯猿啼,鳥兒婉鳴……在聲效的引導下,體會、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並與已有的情感體驗,體味聲效與文章結合中揭示的文章底蘊。

教《春》一課時,自配了一曲輕柔而抒情、時慢時快的輕音樂,作為課文的配樂。一上課,我先播放了愉悅鋼琴曲,在學生面前展示了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學生邊聽范讀的語言,邊欣賞著與之相配套的樂曲,喚起了他們學習的情感,這樣就能用音樂的感染力去激發他們的想像和情感,輔導他們理解「小草偷偷地從地上鑽出來」等詞語的含義。我再次運用了配樂朗讀,並請學生上來進行表演,讓他們把內心與外表的美用動作、舞蹈,不自覺地跟著動了起來,進入了文章的境界里,萌生情感。由此可見,通過音樂欣賞,學生可從音樂的愉快、活潑、深沉、憂鬱、抒情等方面去體會,並從音樂的旋律中體會文章的意境,達到情入其人,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讚》時,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可聯合使用文本、聲音情境(用運動的形式出示白楊樹的一幅幅挺拔的聳立在黃土高原的畫面,並有歌曲《小白楊》的文字,邊欣賞這首歌。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既有美的享受,又能初步了解到白楊樹的精神。這樣在課堂教學剛開始,就讓學生步入有文字、聲音創設的具體情境中,把具體的畫面與自然環境融合一起,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調動已有的情感體驗,真實地品味白楊樹的堅忍不拔的黃土高原的廣闊,為學習課文由具體的白楊樹聯想到北方的軍民奠定了基礎。

三、圖像情境:

出示與文章相關的圖像(圖畫、圖形、表格等),藉助圖像的編碼功能,使傳達的有關課文信息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用以調動學生的知識經驗,從形象入手,理解、梳理文章。

圖像的形式有:風光景物畫、人物肖像畫、人物關係圖、空間方點陣圖、時間線索圖等等。圖像情境的使用,可以達到「一圖窮萬言,尺幅覽千里」的效果。

瑞士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生論中提出人們的認知需要「圖式——同化——順應——平衡」的過程,其中「圖式」就是人們已有的認知經驗的圖像儲存,是認知的前結構。學生通過對媒體出示的圖像的觀察、玩味、認可,調動已有的知識體系,復活原有的儲存圖像,讓新舊知識融合(同化、順應),這樣,思維過程與結果有了直接的聯繫,可以不需要邏輯推理和邏輯判斷就能獲得與知識相同的意識(平衡)。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觀察圖像的目的、方法,觀察的順序,學會分析、對比、綜合,把握編碼功能,形成清晰表象,運用視覺特點,讓思維參與學習,拓展想像空間,深刻理解作者在描寫、狀物、寫人、敘事、議論中體現的思維內涵和社會特點。

比如學習課文《孔乙己》,時代背景、人物形象和現在的學生畢竟相隔太遠了,僅藉助於文字很難消除學生對文中人物的陌生感,但幾張幻燈片或有可能一部電視片便可以拉近學生和孔乙己之間的距離。在理解孔乙己形象特徵時,用媒體出示孔乙己在咸酒店吃酒時的課文插圖,並播放朗讀錄音的聲音效果,讓學生品味此時此地的孔乙己,並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心中的孔乙己形象。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一方面是對課文的深層理解,另一方面與教學過程中設置的教學情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如魯迅的《孔乙己》,

四、影視情境: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給電影教學課題組的題詞指出:「學校開電影課,教育史上第一遭。有聲音、有圖像,既生動、又直觀,大到宇宙、小到粒子,都能放到你眼前。有時聽得古人語,時而漫步山林間。學知識,受教育,增智慧,冶情操。電影課帶給兒童夢想,電影課伴隨學生成長。」(《中國教育報》 2003年1月7日)。

如在進行古文《狼》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本來對古文「望而生畏」,加上對狼這種動物及其本性不太了解。教師可在講課之前,播放一部有關狼的動畫片或《動物世界》中錄下來的介紹狼的錄像。在播放時,教師提請同學注意狼的動作。完後,讓學生說說狼的有關動作,狼的本性,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感知教材,有利於理解文章《狼》的內容,有助於學生識記能力的培養。這樣可以由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導入,帶著興趣進入課文學習,便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文章,播放電影、電視節目內容,從直觀、形象入手,讓學生感知影視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和氛圍中獲得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和認知達到和諧統一。

影視情境的特點是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強化了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增加學習生活的社會性和實踐性,給課文找出了生活的原型或文章反映出的真實世界。讓學生從聽覺、視覺等多種感知渠道接受文本以外的刺激,拓展了人體器官功能,把信息綜合,系統的體味事物發展變化的全過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如學習一些文學作品,可以利用取材於課文內容拍攝的影視作品,引導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理解。像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葫蘆僧判斷葫蘆案》、《變色龍》《生命的意義》等可引入影視情景;一些描景抒情的文章《春》、《萬紫千紅的花》、《海濱仲夏夜》等可播放相應的風光片。

影視作品引入課堂,擺脫了課堂教學中時間、地域的限制,為學習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反映的生活的真實性;同時,學生又可通過分析、討論、理解,找出文章與視頻間的聯繫、區別,改變大腦接受、加工信息的方法加大接受、篩選信息的能力,真實的體現出教材、教師、學生、學習環境間的雙邊或多邊關係。

五、信息資源情境:

教育教學中涉及到具有研究意義的問題,教師出示給學生的不是具體的答案,而是有關答案的信息或信息資源地址,促使學生利用各種媒體、特別是網路媒體檢索信息,並對信息篩選、處理,獲得探究結果。

信息情境的創設是合作學習的教學環境,為學生養成合作意識與發展協作能力搭建舞台,把語文學習有課堂教師的單純講授推廣為整個社會行為;信息的擁有與選擇又為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切磋、探究的機會,樣學生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養成理解他人、欣賞他人的品德,同時,又能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賞,從而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傳統意義上的媒體一般包括: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是知識的有效傳播途徑,從多方位、多角度傳播信息,教師應不斷的引導學生從這些媒體中獲取生活經驗、獲得知識,感知語文教材與豐富生活的緊密聯繫。近幾年異峰突起的網路技術,是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知識傳播媒體,彙集了人類文化的精華,延伸了個體的大腦思維活動,創設了一個外化的、動態的知識系統,能迅速傳播最新的知識。信息資源情境的設置與信息查詢經驗的積累,培養了學生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性評價信息的能力和創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總的來說,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網路技術,藉助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網路等內容,營造教學環境,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具體要求。教學情境的設置,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教師、教材、學生、環境成為一種多邊關係,讓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使語文教學成為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交互環境,師生積極互動、多向交流,在探究中提高語文素養。

[引文出處]

1、《語文教學情境論》韋志成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2、《素質教育:觀念與實踐》主編馬振海河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3、《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主編朱慕菊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4月


推薦閱讀:

九年級語文重點字詞注音整理
八年語文字詞
有沒有寫秋天的景色100字左右的作文?
得語文者得天下!不知道這些語文學習方法的精髓,真的很吃虧!
[語文]名句名篇默寫題型新變化及應對策略

TAG:媒體 | 生態 | 語文 | 教學 | 語文教學 | 課堂 | 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