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博物館中顯示血腥暴力的圖片(如燒焦的屍體),展品(如真實展出的萬人坑)是否應當限制未成年人觀看?


我的觀點是:應當限制,並且門口應該有提醒,裡面的展品可能會引起不適,讓成年人也自行決定是否參觀。

我就是受到嚴重傷害的參觀者之一。當時24歲,已經成年了,在越南的一個博物館,開始還津津有味的,坦克大炮,跟北京的軍博差不多。

後來我爸上廁所去了,我一個人先進入一個展廳,迎面就是一排大玻璃罐子,裡面全是泡著畸形胎兒的屍體,下面標籤寫的是美軍使用化學武器的結果。突然非常難受,全身心的難受,大夏天的我覺得全身發冷,想哭想喊,但是又不敢出聲,頭皮都是麻的。而且當時淡季,這個博物館可能也比較冷門,陰森森的展廳里就我一個人,兩排死胎包圍著我。現在想起來都想哭。

我爸進來了,我馬上跟我爸說,這廳嚇人,我不敢看了,出去等你。然後我就坐在外面台階上,看著越南的天空。突然在想,我從小就熱愛旅行,五歲就自己收拾行李,這些年屁顛屁顛跟我爸溜達了國內外那麼多地方,見過那麼多風景,經歷過許多歡樂,也吃過不少苦。可我究竟是為什麼啊?旅行的意義在哪?就為了看地球上最殘忍的事情嗎?人性最惡劣的證明?我圖什麼啊?

十幾年沒曾想過的問題,旅行的熱情瞬間就冷下來了。

後來我爸出來,也沒跟他說什麼。我們爺倆繼續愉快地(至少我表面上是愉快地)度過了在越南剩下的行程,然後回國後,我就再也沒想要去哪玩,也沒心思看攻略、查機票。

就這樣冷了快一年,然後我嫁人了,生娃了,也沒辦法去旅行。後來孩子大了,才開始繼續探索這個世界。

對旅行的熱情,至今也沒有完全恢復到在越南之前的水平。只是當時的心理陰影被歲月沖淡了些。

如果將來我女兒要去看這種博物館,我尊重她的選擇,我希望至少展廳外面有塊牌子,用英文提醒一下,裡面部分展品內容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不應該限制。

戰爭的殘酷就應該用最直觀的方式赤裸裸的展現在人的面前。讓人真正感到殘酷,感受到真實。

才能讓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和平生活來之不易。雖然當前各方面可能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是相對來說已經很好了。對於存在的問題,少一些暴戾,少一些憤懣,多一些寬容、博愛、理解。


想起了那句話:你熱愛戰爭的唯一理由就是因為你沒有參加過戰爭。

如果你不知道戰爭的殘酷,那你也不會珍惜眼前的和平。有些時候教育得殘酷,反而收到的效果最好。如果大家都明白這些道理,那就沒有諸如:寧可華夏遍地墳,也要殺光日本人之類的腦殘憤青思想了。


至少應該警示。

真的,認為應該了解歷史的真實的人有沒有考慮過小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呢?會留下心理陰影的,毫不誇張。當孩子對最基本的歷史事實缺乏了解時,顯示所謂的真實帶來的只能是恐懼,當足夠成熟,了解或願意了解歷史知識時,才能得到有益的體會。

我記得我小時候去過虎門銷煙紀念館,怎麼說呢,那裡很大部分展覽和禁毒教育有關,但是真的特別嚇人,從禁毒的角度來講當然是成功的,但是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恐怕難以談得上有益。

後來去南京時,很想去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可能我個人慫,真的不敢去,總覺得和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至今記得小時候參觀自然博物館誤入人體展廳。一周沒睡好覺呀。

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暴力血腥重口味鏡頭的能不能提醒一下。


應該警示到不應該限制。不僅僅年齡上的,宗教文化上的也需要一樣的警示。

戰爭博物館去的不多,主要是國內的吧比較那啥,國外的又沒太多機會去。不過去新加坡的時候參觀國家美術館的時候有類似體驗。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有一部分是以前的高等法院重建的,印象中法院那邊的幾個展廳,有的是關於祭祀,關於處刑,和以前對同性戀者的審判之類。展廳門口有非常明顯的警示標識。

嗯,而且個人感覺那幾個場館的空氣清新劑氣味和空調溫度也和別的有所區別?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了。


不應該,真實才能觸動人


現在人就是過度關心了,有些東西是繞不過去的話題,戰爭與血腥暴力割裂開來,從哪裡知道戰爭帶來的恐懼呢?又如何記住曾經的傷痛呢?

PS:我認為對未成年人(10歲以上)使用有限的血腥暴力手段,來進行特殊項目教育是有一定意義的,而不是全面避免。舉我自身的例子:

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全市開展禁毒教育,印象深刻的原因就是公安局裡把實拍的吸毒人員所有後果的圖片全都列印下來,做成宣傳板,貼在我們校園裡邊的一堵牆上。臉爛的,渾身生瘡流膿水的,骨瘦如柴的。當時我根本就不敢在那面牆上過。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我現在對這東西根本不存在好奇,因為對這東西的害怕已經刻進去了。


沒去過戰爭博物館,不知道博物館裡是怎麼展出的,所以這裡提一下自己的設想

1.由單獨展廳展示這些戰爭殘酷體現的證物,並在展廳門口用紅字提醒本展廳可能會對一部分參觀者造成心理上的不適,給觀眾以心理預警

2.展廳內的展品的按一定順序排列,比如由外及內是頭骨,斷肢,燒焦的人,萬人坑。。。。。使觀眾心理接受能力在一個沒有崩潰的狀態,接受不了可以離開。

3.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參觀,但最好結伴而行。

我還記得我初二時,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看的一系列抗日戰爭時的圖片,有十幾個人頭掛在一個橫樑上,有十幾個樁,每個樁上掛著一簇簇三五個人頭,還有高中歷史書上那個拎著人耳朵的頭和那個歪頭咧嘴邪笑的日本人

這一切都讓我無比噁心


推薦閱讀:

為什麼政府不接管未成年人的醫療決策?
如何看待十五歲少女初嘗禁果?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保護法更應該著重的是「傷害未成年人量刑加重」,而不是未成年人大力減刑」?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交界點上會有哪些不同?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捅死現役軍人?

TAG:博物館 | 未成年人 | 暴力恐怖 | 博物館倫理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