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欄 | 張蔚:多動症怎麼看?怎麼辦?
「作為一個兒科醫生能夠幫助孩子們減少病痛是我們的職責,為孩子們茁壯成長保駕護航是我們的分內工作。」 她說。
從事兒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0餘年,對兒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專業特長為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癲癇及驚厥性疾病、智力運動發育障礙性疾病、學習困難、兒童多動症、抽動障礙、頭痛頭暈、神經肌肉病等),她是深圳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蔚。
兒童多動症若能早期識別、早期干預,可減少對孩子的學業、職業、社交活動等損傷,改善預後,提高生活質量,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跡。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張蔚主任關於兒童多動症的一些知識經驗。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幾乎所有孩子都有過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行為失控的時候,偶爾發生屬於孩子正常的表現。然而程度重、較頻繁時,影響到正常學習、日常生活、社交活動、甚至出現危害社會行為,需要干預治療。
1、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專業術語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語縮寫ADHD),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場合的活動過多、行為情緒衝動,並伴隨學習困難、情緒易變、攻擊挑逗行為等。智力是正常的。兒童多動症是學齡期兒童學習困難綜合症中最常見疾病之一。
2、正常兒童活潑調皮與多動症孩子如何鑒別?
正常活潑兒童:
1)活動與場合環境相符,上課、集體活動等該靜時不動或少動,戶外時很活潑好動;
2)量適中:能夠根據不同場合及環境的要求來調整自己的行為,適度活動;
3)活動有規則,按需要排隊或按遊戲、交通等規則行事。
多動症患兒:
1)其活動與場合不相符合,如在操場上懶散不動,在教室上課時卻多動、興奮、搗亂;
2)不分場合的活動量過多;
3)行為方面,多動症的孩子不按順序排隊,當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時,他很想加入但常不遵守規則搗亂,因此大家不願意與他交往。闖紅燈,衝動攻擊其他小朋友,不考慮後果。
3、為什麼兒童多動症成為社會公共問題?
近年來該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是因為:
1)患病率高,學齡兒佔3-9%;
2)損害性重,影響學業、職業、個人及家庭生活質量,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3)已成為公共社會問題:多動症可呈慢性過程,70%會持續到青春期,30%會持續終生,繼發或共患破壞行為、成年期吸毒、反社會人格,犯罪風險明顯增加,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4)兒童多動症是可以通過治療改善預後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及其他綜合治療(家庭、學校行為管理及教育、心理治療、社交技巧訓練等)。
4、如何早期識別兒童多動症?
幼兒園階段的早期表現
過分的喧鬧及調皮搗亂,不聽指令、不服從家長及老師管理。明顯的攻擊行為,經常惹事傷害其他孩子。難以接受幼兒園教育。
學齡期的早期表現
不能安靜學習/好動,注意力難集中, 好發脾氣/行為衝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夥伴關係不良,學習成績下降,不能專心聽別人講話,插話、搶話,常遺失或破壞自己的玩具、書本、鉛筆、衣物等,對立、不服從/品行問題。
5、什麼情況下應到醫院看專科醫師?
出現上述早期表現:
孩子存在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場合的活動過多、行為情緒衝動,影響到學習成績、日常生活、與小朋友交往,常被老師、小朋友投訴等應到醫院看專科醫師。簡言之只要孩子的多動、注意力缺陷、衝動及共患情緒障礙、學習困難影響到相應年齡段的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如學齡期兒童出現學習成績下降明顯、社交出現問題(親子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緊張)等,就需要看醫生。
主要解決2個問題:
1)是否夠條件診斷多動症?需排除引起多動症樣表現的其他病,如智力低下、癲癇、孤獨症,且有很多腦發育異常的病可以繼發多動症,後者需按原發病進行治療。------明確診斷
2)根據嚴重程度及年齡制定干預措施及治療方案。
6、家長、老師如何引導管理多動症的孩子?
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管理。
家長、老師首先要認識到多動症是一種疾病,不能貼「壞孩子」、「品行差」的標籤,不能歧視、打罵孩子,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損傷其自尊心。發現其品質中的閃光點,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但對患兒的打架傷人等攻擊性行為、破壞公物等破壞性行為以及說謊逃學等不端行為,應像對待正常兒童一樣堅決制止,不可袒護。
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從事感興趣的活動,如看畫冊、聽故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可選擇下棋、畫畫、彈琴等,從5分鐘-10分鐘,慢慢增加註意力時間。
2)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如果孩子做事難以善始善終,應鼓勵其做好、做完整。
3)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以獎勵形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對於活動過多的兒童,家長和老師應安排孩子適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及戶外活動,可以釋放出一些不良情緒,改善心情,穩定情緒,減少多動不安表現。
?
多動症孩子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耐心地引導和矯治,更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關注,各方齊心協力改善這個社會公共問題。希望我們的孩子個個身心健康!
拓展介紹:
張蔚,主任醫師,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兒科主任。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障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分會小兒神經組委員、廣東省及深圳市兒童神經康復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婦幼保健學會兒童神經組委員、廣東省及深圳市抗癲癇協會理事、廣東省兒童哮喘協作組成員、深圳醫學會兒科分會委員、深圳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委員、深圳市學習困難協會理事。曾獲深圳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本文來源:維兒康兒童健康
推薦閱讀:
※大齡孤獨症兒童社會溝通障礙
※寶寶說話晚、說不清,可能是因為你沒做這件事!
※霸凌、孤立、失去機會,這些無端的痛苦只因缺少一份診斷!
※家庭干預中對自閉娃模仿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家長應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