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日分子」是抗日神劇孵化出的「混蛋」
06-02
「精日分子」是抗日神劇孵化出的「混蛋」
在劇中,日本軍人永遠是「呆傻捏」。日本軍人,永遠一見中國女人,就色眯眯地大喊「花姑娘」,醜態畢露;說著陰陽怪氣的中國化日語,總是一副吹鬍子瞪眼的滑稽相;上了戰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不是像白菜一樣被切碎,就是嚇得跪地求饒、抱頭鼠竄。蠢得無可救藥。這個傳統從地道戰地雷戰開始一以貫之,《地雷戰》中日本軍官挖地雷挖出一手大便的畫面就是形象表達。
推薦閱讀:
近日,一則「婚禮車隊現日軍服」的視頻,再一次觸發人們對「精日分子」的討伐。按照媒體的報道,事情發生在天津市河東區某一路段上。視頻中,婚禮車隊呼嘯而過,最前端一輛三輪摩拖車上的男子卻身穿日軍服,背著三八式步槍,對著鏡頭雙手豎大拇指。而這一幕,很快被輿論聚焦,引發廣泛討論。
在輿論的壓力下,最終車隊隊長和當事男子公開道歉,並聲稱自己不是「精日分子」,當年也是一名入伍過的熱血愛國青年,而之所以穿日軍服,是因為當天參加抗日劇拍攝後,因時間倉促沒來得及換戲服,對此行為他深感後悔。
近一段日子,有關「精日」的話題,成了網路的熱門。無論什麼事,什麼人,只要和「精日」二字粘上點邊,就會成為網路關注的焦點。「精日」現象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引發全社會的集體討伐,就連堂堂一國外交部長,都在記者會上痛斥部分「精日」分子的行徑是「中國人的敗類」! 國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保護近代以來為國為民的民族英雄和先烈,大概也有這方面是的考量。「精日」,即「精神日本人」簡稱,大意是指極端崇拜日本軍國主義,仇恨本民族,在精神上將自己視同軍國主義日本人的非日籍人群。其表現為迷戀二戰日軍制服、在日軍侵略遺址拍照留念、詆毀抗日英雄等。細說起來,「精日」現象的頻頻發生,應該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且有日漸擴張的趨勢,並最終發展成為全社會都高度關注的一種社會現象。因此,有必要對「精日」現象深究。看看那些的「精日分子」的惡行劣跡,一般都是穿二戰時期日軍軍服、模仿日軍言行、在日軍侵略遺址拍照留念等外在行為。諸如本文開頭所說的「婚禮車隊現日軍服」一事,大家會不會想到一句話:「花姑娘」。如果說這些「精日分子」就是真正從內心深處贊同日本軍國主義、美化日本侵略行為、仇恨本民族,我看倒也未必。這些「精日分子」之所以做出這些「精日」行為,估計是覺得這些動作舉止「好玩」、「有樂」,為了搞怪、搞笑、耍賤、賣傻,在人多的地方出個丑、耍個怪。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嘴賤」、「手賤」。
正真從理論思想上贊同日本軍國主義、為日本侵略行為辯護的,那就是漢奸,大漢奸了,這些「精日分子」還達不到這個高度這就引出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為什麼這些人覺得穿上日本軍服,模仿日本軍人的言行舉止,就是「好玩」,就是「搞怪」?筆者認為,這是近七八年大肆流行的抗日神劇造成的負面影響之一,是抗日神劇的直接後果。可以這樣說,「精日分子」是抗日神劇孵化出的「混蛋」。抗日神劇,是指在抗戰戲劇中加入了嚴重脫離現實的雷人情節,目的是吸引觀眾眼球、嘩眾取寵,增加劇的收視率。這幾年被吐槽較多的有邊城漢子》、《抗日奇俠》、《向著炮火前進》、《一個鬼子都不留》等。胡編亂造、不尊重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神劇,把原本是嚴肅的抗戰劇,拍成了武俠劇,甚至是科幻劇, 一撥一撥狗血劇情讓人不忍卒睹。這是對歷史的解構,是對崇高的瓦解,是真正的歷史虛無主義。
看歐美、前蘇聯拍攝的二戰題材的影片,展現的更多是納粹的「惡」,而不是「弱」,很多時候甚至熱衷於把對手表現得很強,體現了真正軍人之間的尊重,很少進行搞笑、取樂。在他們看來,任何一個真正為國為民的軍人,都是值得尊重和歌頌的。有罪的是發動不義戰爭的人,和普通軍人無關。甚至作為戰敗國日本,二戰後拍攝的幾部二戰影片,在描寫戰爭殘酷的同時,也在進行反思,追拷人性,體現了對戰爭的畏懼和對對手(當然是美國)的尊敬。如果從1931年「9.18」事變算起,抗日戰爭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持續時間最長、最殘酷、給中華民族傷害最嚴重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取得的第一場抵抗外來侵略勝利的戰爭。希望能誕生一部文藝作品,特別是電影藝術,來全方位反映這場波瀾壯闊的民族救亡運動,來表現這場血與火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復興與升華。抗日神劇可以休矣!
推薦閱讀:
※"抗日神劇"編劇委屈稱是被導演改壞了
※除了《永不磨滅的番號》還有哪些抗日神劇?
※日本大叔硬碟里的抗日神劇
※這部抗日神片,雖是韓國人所拍,卻值得每個中國人反思
TAG:抗日神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