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雲報道:微軟向左谷歌向右,AI已成為科技巨頭的血液
06-02
科技雲報道:微軟向左谷歌向右,AI已成為科技巨頭的血液
許多國外媒體提到,今年Google I/O大會的舉辦時間與微軟Build大會的時間「撞車」,同一時間段兩大科技公司的展會撞車也算是一種奇景。無論是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抑或是谷歌I/O大會,都有著一個共同的關鍵詞——AI。AI幾乎無處不在,滲透和提升微軟與谷歌的所有產品和業務之中,重新定義了軟體服務的體驗。毫無疑問,科技行業正在邁進了全新的AI時代。科技巨頭加速擁抱AI ToB和ToC各有側重在微軟Build大會中,微軟發布的Azure AI、IoT、Microsoft 365和Brainwave,今天谷歌更新的全家桶系列軟體——Android P、Gmail、Google Photos、Google Assistant、Google News、Google Maps、Google Lens、自動駕駛,無一不是展示AI帶來的更為人性化的體驗,也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行為預測、自然語義理解這些深度學習相關技術在產品端的體現。微軟發布的Project Brainwave正面與谷歌交鋒。在這個平台上,能夠用FPGA在Azure雲和邊緣設備上實時運行深度學習模型。目前,微軟的一些競爭對手,包括谷歌在內,都押注在專用定製晶元(ASIC),但微軟堅持投注於用FPGA加速機器學習模型,Brainwave也不例外。
推薦閱讀:
科技雲報道原創。
「兩大科技巨頭谷歌和微軟去年就已將AI定義為自己的未來戰略,無論是微軟的「AI重新定義一切」(AI Redefine All),還是谷歌提出的「移動優先轉向AI優先」(Mobile First to AI First),兩家公司的戰略實際上殊途同歸,AI將成為貫穿兩位巨人的血液。」人工智慧倫理待規範 責任主體權利歸屬難
微軟認為FPGA比設計定製晶元更靈活,並且標準Intel Stratix FPGA的性能至少可以與定製晶元相媲美。在大會上,微軟稱利用Project Brainwave的客戶可以使用標準的圖像識別模型處理100萬張圖片,而單個圖像只需要在1.8毫秒內就能處理,這比現在的任何競爭對手的雲服務都要好。Project Brainwave為傳統AI帶來了兩個重要的區別。首先,它使用的FPGA可以經常更新升級,以對最新演算法提供加速,並且它可以快速處理AI任務,適合用於對響應時間要求很高的實時任務。其次,客戶將能夠在他們自己的網站上運行使用微軟硬體的AI任務,而不用通過接入微軟的數據中心,這又加快了速度。不過,FPGA在雲計算中並沒有被廣泛使用,因此大多數公司都沒有必要的專業知識來編程,微軟做出了大膽的一步。微軟表示,其雲服務可以將客戶的軟體應用於FPGA。微軟將AI產品深度整合到自己的Azure雲平台和Windows平台上,包括了Azure AI和Windows ML。此次Build開發者大會重點強調的Azure AI,是意在向企業用戶領域推廣自己的「雲+生產力+AI」的全套服務,主題演講中的華為小米內嵌的智能翻譯、大疆無人機為代表的升級版IoT都是微軟AI在企業市場具體使用場景的體現。看得出來,微軟迫切地希望打造一個基於自己雲AI技術的企業市場生態圈。另一方面的谷歌AI勢頭正猛。從谷歌大會公布的產品看,Gmail可以預測性幫助用戶寫郵件,用戶不需要一個詞一個詞的輸入;Google Photos會自動識別面孔,給用戶修圖和自動文本轉化;Google Assistant可以同時處理用戶的兩個指令,甚至直接後台給商家打電話預定;Google News可以自動搭建新聞專題,幫助用戶了解熱門事件的來龍去脈;Waymo的自動駕駛可以預判那些突發的意外情況,提前減速避開闖紅燈突然橫穿馬路的行人車輛。
谷歌的AI產品從終端消費者角度切入,完全融匯到自己的全套互聯網服務和Android平台上。這些少則數億、多則數十億的海量用戶基數,是谷歌發展AI最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也是可以直接轉化的消費市場用戶。每一款經過AI加持的谷歌軟體產品,都能給谷歌帶來更多的用戶數據,滿足深度學習的訓練需求。正因為如此,谷歌才從來不吝嗇自己的平台,向iOS平台同步開放幾乎每款AI軟體產品。比起移動平台之爭,谷歌更看重的是海量的iOS用戶數據,甚至支付巨額費用向蘋果iOS購買用戶流量;Bernstein分析師預計,去年這部分流量購買費用高達30億美元。兩家AI之爭互不相讓 背後是運算平台較 背後運算平台較量除了生態平台和用戶數據之外,AI之爭的背後實則是支撐AI運算和訓練的雲運算平台之爭。微軟發布了深度學習加速平台Project Brainwave,谷歌則推出了第三代TensorFlow晶元TPU 3.0。值得一提的是,TPU 3.0處理器採用了液冷技術,運算能力比前一代產品提升了八倍。而微軟的Brainwave的基石則是英特爾的Straix FPGA晶元。
2012年開始,微軟就已經將雲與AI的晶元戰略押注在更為靈活的FPGA晶元上。而這也是促使英特爾在2015年斥資167億美元收購FPGA晶元巨頭Altera的重要原因。過去幾年,英特爾憑藉著一系列數百億美元的重大收購(Altera、Nervana、Movidius、Mobileye),為自己在AI時代卡住了一個重要身位。雖然英特爾也曾宣布與Facebook合作打造AI晶元,但Facebook近期正在組建自己的AI處理器研發團隊。相比之下,微軟與英特爾在AI時代的利益綁定得更加緊密。微軟在AI領域的拓展,也意味著英特爾AI晶元的拓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微軟與英特爾這對PC時代的黃金搭檔,在AI時代又再度攜手,共榮共進。在終端部分,Google為了日增的邊緣運算需求而推出TensorFlow Lite,簡單來說就是TensorFlow針對移動、嵌入式設備的輕量級解決方案。通過TensorFlow Lite Converter將訓練好的TensorFlow模型,轉換為適用於TensorFlow Lite的檔案格式,進而部署到Android及iOS的應用上。在本屆I/O上,谷歌還介紹了無人駕駛領域取得的新成果。Waymo的CEO表示,Waymo是世界唯一一個有在公共道路上路的Fully Selfdriving Car的公司,目前其無人駕駛試驗測試里程已經達到600萬英里,無人駕駛系統對於行人的判斷錯誤率下降了100倍。
他還指出:深度學習將幫助汽車逐步走向終極的5級自動駕駛等級,這是無人駕駛的終極夢想,這也意味著我們的汽車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實現全自動操作。如今的AI早已褪去了浮華,開始進入到技術沉澱和應用階段,人們開始在生活中真正感觸AI的存在。對於科技巨頭而言,他們在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更加有責任去承擔新技術帶來的問題,正如Google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所言:「我對科技應用抱持樂觀,但我們正走在一條必須高度承擔責任、關心和謙卑的道路上。」【科技雲報道原創】微信公眾賬號:科技雲報道推薦閱讀:
※IT外包領域,塔塔征服全世界,藍盟只聚焦於上海,各有天地
※如何評價華為的台獨醜聞。?
※讓信息穿越蟲洞,或許只差一步量子操作!當代物理學兩大支柱的衝突迎來全新解釋 | 獨家
※揭秘高科技:3D列印珠寶全過程,這技術真牛!
※今日頭條的普通自媒體人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