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就是奔向自由。。。嗎?
「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公民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神聖不可侵犯」
白宮於5月初頒發2018全國年度教師獎,由總統川普授獎。與這場頒獎儀式同時進行的,還有一場引人關注的「無聲抗議」。
獲獎的教師Mandy Manning,在上台領獎時,左肩佩戴著六個徽章,其中竟包括反川普的徽章,這些徽章中有抗議川普一系列言論及立場的2017年女性大遊行徽章,另外還有替跨性別者和婚姻平權發生的徽章。
根據外媒報道,獲獎者Mandy Manning為菲瑞斯高中教師,她在校內教導移民和難民學童,在六年的從業過程中,一直積極投身於公益和教育工作
這位發起「無聲抗議」的老師向《美聯社》透露,她私下給了川普一封由學生和社區成員寫的信件,並向川普表達希望他能親自讀信,以及到她的學校訪問。
這樣一件引起不少關注的「小事件」其實在美國一直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著進行時狀態,言論自由引發的一系列政治表態行為,也體現在當地影視媒體身上。
CBS電視台當下播出的熱劇《傲骨之戰》中,「撐民主,反川普」的政治傾向貫穿於第一季到第二季的整個過程。劇中時不時就會出現和川普有緊密關聯的關鍵劇情,在第二季的最新劇情中甚至出現了「彈劾」川普的劇情,也難怪會被調侃成是美版「民主黨人民的名義」。
且不論政治傾向過於明顯對於影視作品的影響好壞,我們單從發聲者的角度來看,美國的公眾言論語境毫無疑問是處於先行狀態。
言論自由一直是個熱議話題,如果再聯繫上美國,就會變成「美國是否真正言論自由?」或是「美國比起……更有言論自由嗎?」這樣的議題。帶有脅迫感的「政治正確」又會把針對美國的「自由度」的討論拉向另一個階段。
這樣的深度討論都說明美國社會整體已經在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
人與人之間的觀念衝突在所難免,選擇面對衝突的方式是最關鍵的一步。當下,我們看到的美國社會中的觀點衝突都是以一種文明的形式呈現著,無論是抗議遊行,公開演講還是影視演繹,我們看到的都是社會各方在既定規則下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自己的意見。
目標國定位為美國的留學生們,不管再怎麼吐槽當下美國政府針對留學生的政策,在心底仍然堅定地懷著留學美國乃至定居美國的想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整體政治和文化環境。
「自由度」永遠是相對而言的,一個具有相對言論自由度的國家,說明其社會發展程度是相對領先的,意識形態也處於相對穩固的狀態。
言論自由表面看來更像是一種福利,但實質上是衡量一個國家的重要指標之一。
美國的多樣性社會環境自然也影響著教育環境,在此環境中,種類眾多、特色各異的院校,對於挑選入學者都各自有著鮮明的傾向偏好。
「留學不用等」小程序通過數據篩選和計算,可以伴隨著留學者們「對號入座」,選取於自己契合度最高的院校。
只有在互相認同的環境中,遠赴海外求學的我們才能享有相對最高的「自由值」。
推薦閱讀:
※蒙特梭利教具過時了嗎?
※比情商更重要的是抗挫商
※你相信有天堂嗎? —— 主題班會實錄
※父母的愛,我必須接受嗎
※法國申請房補那些事兒——CAF辦理指南